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34)
2023(2571)
2022(2214)
2021(2249)
2020(1885)
2019(3998)
2018(4072)
2017(7466)
2016(4233)
2015(5047)
2014(5187)
2013(4928)
2012(4850)
2011(4300)
2010(4398)
2009(4179)
2008(4500)
2007(4362)
2006(3814)
2005(3576)
作者
(12859)
(10657)
(10633)
(9966)
(6834)
(5204)
(5038)
(4217)
(4100)
(3930)
(3749)
(3628)
(3450)
(3313)
(3306)
(3260)
(3221)
(3092)
(3081)
(3071)
(2773)
(2590)
(2541)
(2523)
(2437)
(2382)
(2346)
(2295)
(2218)
(2191)
学科
(14426)
经济(14400)
管理(11816)
(10189)
(10038)
企业(10038)
方法(6554)
理论(4950)
中国(4827)
教育(4622)
(4345)
(4198)
数学(4105)
业经(4057)
数学方法(3946)
(3802)
文化(3730)
(3581)
(3577)
贸易(3573)
(3524)
(3497)
(2835)
地方(2810)
教学(2771)
产业(2682)
市场(2577)
(2575)
(2463)
银行(2457)
机构
大学(63881)
学院(62800)
研究(21142)
管理(21117)
(20273)
经济(19576)
理学(17778)
理学院(17405)
管理学(16819)
管理学院(16681)
中国(16308)
(14460)
科学(13767)
(11124)
(10785)
师范(10671)
(10560)
(10496)
中心(10197)
研究所(9898)
(9419)
北京(9251)
(8642)
师范大学(8494)
业大(8126)
财经(8084)
技术(7613)
农业(7429)
(7277)
(7262)
基金
项目(37046)
科学(28528)
研究(27794)
基金(25611)
(22221)
国家(21961)
科学基金(18381)
社会(16725)
社会科(15677)
社会科学(15672)
(14360)
教育(13593)
基金项目(13009)
编号(12258)
(12137)
自然(11688)
自然科(11459)
自然科学(11456)
成果(11387)
自然科学基金(11247)
资助(11063)
课题(8462)
重点(8277)
(8000)
项目编号(7852)
(7465)
(7457)
大学(7418)
(7181)
(7166)
期刊
(28350)
经济(28350)
研究(19674)
中国(16548)
教育(12569)
学报(11732)
科学(10245)
管理(9561)
(9317)
大学(9137)
(8809)
学学(8343)
农业(6248)
(5507)
金融(5507)
图书(5311)
技术(5308)
财经(4515)
业经(4148)
(4074)
书馆(4028)
图书馆(4028)
(4028)
经济研究(3952)
(3910)
国际(3622)
(3459)
问题(3423)
(3280)
论坛(3280)
共检索到103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妍  白亮  
西方主流心理学的"科学"传统为心理健康的理解和测量制定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但是随着跨文化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们开始反思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否具有文化普适性,文化与心理疾病有什么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如何理解心理健康;尝试减轻心理痛苦的手段是否植根于文化之中。本文通过对民族、文化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思考,试图对我国民族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帮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文书锋  
积极心理学运动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沿袭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目标定位、教育内容、教师与学生关系、实施途径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新审视与梳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红萍  
心理健康师资建设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文章提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以及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职业倦怠普遍、教育理念滞后等问题,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其工作满意度,优化心理健康教师人格品质,提升积极心理资本,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颖  
大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个体心理发展正在走向成熟,作为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文章中对八所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提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改为积极心理教育,教育对象应偏重于心理健康状况一般的绝大多数大学生,并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积极心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应注重对学生积极情绪、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要重视给学生创设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环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胜涛  
积极心理学是产生于二十世纪末的美国的心理学界的浩大运动,它对传统心理学进行颠覆,以全新的姿态对心理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传统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学更注重对个体积极心理健康进行培养,指引人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与观念不断完善自我,实现日后的发展,这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吻合,因此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桑海云  强冬梅  咸大伟  
文章在研究何为贫困大学生和分析贫困大学生异常心理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探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即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增强贫困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培养贫困生积极的人格品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金霞  
文章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审视高校教师的心理现状,发现高校教师的期待与现实有落差,对职业发展、职业认同感产生动摇。在深刻认识这些问题之后,文章提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模式构建的策略,以期提高其对职业的认同感,促进高校教师积极正面力量的提升,让高校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章建明  
从文化心理学视角来看,缺少心理健康标准的中国文化解读,忽视国外心理理论与技术的文化适应性,忽视心理问题的文化根源,是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原因。因此,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文化敏感意识入手,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本土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要重视中国化心理理论与技术的探索与实践,要重视有益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校园文化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游美琴  
积极心理学不仅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其积极的理念也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归纳总结当前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视野、新取向、新技术,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教育思路、技术手段的创新。积极心理学正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对此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研究以及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玉冰  张海燕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它以性善论为逻辑起点,以发展为导向,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和积极力量,挖掘人类的潜能,以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生活。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在发展方向及其研究范式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文忠  刘云忠  鄢琼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立高  
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要转向"积极",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育目标,拓展教育内容,优化师生关系,转换教育过程,完善咨询服务,改良测量工具,变革评价方式,创建积极的教育支持系统,培养和激发高职生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促进其积极、健康、幸福的成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桂芬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科学,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组织等为研究内容。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应过分夸大其作用,在学习吸收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同时,对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要予以客观的评价与定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晓英  杨舜尧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倡导积极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文章在解读积极心理学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进行了积极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鸣  李超  陈华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已经成为了未来的必然趋势。文章结合近年来教育部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需求、心理健康知识的特殊性、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向、从业教师的岗位要求四个方面阐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并提出该学科的建立有助于从"学"和"教"的视角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发展完善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