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5)
- 2023(15153)
- 2022(13363)
- 2021(12725)
- 2020(10695)
- 2019(24409)
- 2018(24520)
- 2017(47173)
- 2016(25591)
- 2015(28786)
- 2014(28445)
- 2013(27585)
- 2012(25046)
- 2011(22233)
- 2010(22169)
- 2009(20591)
- 2008(19743)
- 2007(17240)
- 2006(14780)
- 2005(12770)
- 学科
- 济(95303)
- 经济(95195)
- 管理(75174)
- 业(70202)
- 企(60272)
- 企业(60272)
- 方法(47330)
- 数学(40008)
- 数学方法(39270)
- 农(26324)
- 财(24745)
- 中国(24513)
- 业经(23448)
- 学(21260)
- 理论(20326)
- 地方(18105)
- 农业(17745)
- 贸(17093)
- 贸易(17084)
- 和(17037)
- 制(16797)
- 务(16733)
- 财务(16650)
- 财务管理(16616)
- 易(16608)
- 企业财务(15721)
- 技术(15643)
- 环境(14491)
- 银(13988)
- 教育(13957)
- 机构
- 学院(352372)
- 大学(351300)
- 管理(143325)
- 济(131368)
- 经济(128414)
- 理学(124958)
- 理学院(123622)
- 管理学(121092)
- 管理学院(120456)
- 研究(108961)
- 中国(80438)
- 京(73788)
- 科学(69350)
- 财(60048)
- 农(54343)
- 业大(53336)
- 所(53304)
- 中心(50891)
- 江(50174)
- 财经(48966)
- 研究所(48812)
- 范(47366)
- 师范(46959)
- 北京(45934)
- 经(44440)
- 农业(42502)
- 州(41708)
- 院(39678)
- 技术(38815)
- 经济学(38064)
- 基金
- 项目(246190)
- 科学(193837)
- 研究(181471)
- 基金(177420)
- 家(154047)
- 国家(152726)
- 科学基金(132279)
- 社会(112195)
- 社会科(106151)
- 社会科学(106122)
- 省(97324)
- 基金项目(94071)
- 自然(87326)
- 自然科(85361)
- 自然科学(85345)
- 教育(85201)
- 自然科学基金(83773)
- 划(81553)
- 编号(76853)
- 资助(73222)
- 成果(61953)
- 重点(54567)
- 部(53326)
- 课题(51580)
- 创(51419)
- 发(51181)
- 项目编号(47851)
- 创新(47682)
- 科研(46862)
- 大学(46281)
- 期刊
- 济(138694)
- 经济(138694)
- 研究(96701)
- 中国(64020)
- 学报(55542)
- 管理(51183)
- 科学(50091)
- 农(49032)
- 财(45730)
- 教育(45079)
- 大学(41881)
- 学学(39028)
- 农业(34103)
- 技术(32071)
- 融(25932)
- 金融(25932)
- 业经(24940)
- 图书(23396)
- 财经(22691)
- 经济研究(22426)
- 经(19367)
- 业(17958)
- 问题(17513)
- 理论(17015)
- 科技(16983)
- 版(16569)
- 技术经济(16509)
- 情报(16023)
- 商业(15883)
- 实践(15812)
共检索到496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樊舒 吴丹
[目的/意义]全球化使得个体与不同文化的接触日益频繁,掌握多种语言的个体能够借助多元文化融合的机遇,利用数字平台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新的路径和方向。[方法/过程]社交媒体时代多语言用户成为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核心推动者。故此,文章以多语言用户,即掌握两种及以上语言的用户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如何借助信息分享行为传播中华文化相关内容。通过众包方式收集来自全球355个多语言用户跨文化信息分享数据,采用主题分析法构建了多语言用户信息分享行为过程模型,旨在揭示具体的形成机制和行为规律。[结果/结论]构建了包含动机驱动阶段、信息交互阶段和体验感知阶段的多语言用户信息分享行为过程模型。立足中国文化语境,有助于凸显跨文化研究情境,对于促进新时代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姚胜译 徐爽 樊舒 吴丹
公共文化服务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多语言用户进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调研,是建设好多语言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促进民族文化资源融合的必要前提。基于对内蒙、西藏和新疆三个民族地区多语言用户在功能、资源和服务终端三个方面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进行的聚类与统计分析,构建了积极需求型、潜在需求型和偏好需求型三种类型的用户画像,同时还就健全多语言服务功能、丰富多语言数字资源和拓展多元化服务形式对多语言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司莉 陈雨雪 曾粤亮
[目的 /意义]构建一个基于多语言本体的跨语言信息检索模型,有助于用户通过该模型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来获取不同语种的信息资源。[方法 /过程]通过本体设计及检索模型功能模块设计建立一个基于数字出版领域本体的中英跨语言信息检索模型,并利用Java语言及Lucene搜索引擎架构对该模型进行编程实现。[结果/结论]多语言领域本体具有明确、形式化、共享、概念化、结构清晰等特征,可以作为语义层应用于跨语言信息检索系统之中,实现信息资源的语义表达。经测试,本文构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实现分词、查询扩展和语义关联等功能,促进
关键词:
跨语言信息检索 多语言本体 检索模型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传明 原赛 胡莎莎 安璐
在主题深度表示学习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双语词嵌入的主题对齐模型(topic alignment model, TAM),通过双语词嵌入扩充语义对齐词汇词典,在传统双语主题模型基础上设计辅助分布用于改进不同词分布的语义共享,以此改善跨语言和跨领域情境下的主题对齐效果;提出了2种新的指标,即双语主题相似度(bilingual topic similarity, BTS)和双语对齐相似度(bilingual alignment similarity, BAS),用于评价辅助分布对齐的效果。相比传统的对齐模型MCTA, TAM在跨语言主题对齐任务中双语对齐相似度提升了约1.5%,在跨领域主题对齐任务中F1值提升了约10%。研究结果对于改进跨语言和跨领域信息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樊舒 吴丹
通过对以人为本的多语言信息搜索行为相关文献的搜集和分析,旨在探索信息行为研究中用户视角下的多语言信息搜索行为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解析和揭示全球化视角下的多样化行为规律。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综合归纳法,对国内外用户视角下的多语言信息搜索行为研究展开热点主题内容追踪和研究方法分析。研究发现,以人为本的多语言信息搜索行为研究主要聚焦四个核心视角:即多语言信息搜索需求研究、多语言信息搜索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多语言信息搜索策略研究和多语言信息搜索系统设计,并综合应用定性、定量和混合研究方法加以验证。通过对比国内外研究异同发现,未来研究将围绕不同研究情境、不同影响因素、不同语言维度及不同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和丰富现有信息行为研究内容。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多语言用户 信息搜索 信息行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月琳 刘冰凌
文章通过比较中美两国有代表性的网络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中美网络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特征的共性与差异,并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研究发现,网络用户的信息检索关键词数量、检索结果条目的查看数量及逻辑运算符的使用都偏少;由于价值观、文化背景等因素,两国用户的网络搜索内容有较大差别;两国网络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行为方式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
网络用户 网络信息搜寻行为 比较研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司莉 封洁 杨君正 邓铭一 潘秋玉
随着网络用户分布的国际化和网络信息的多语种化,提供多语言信息组织、实现跨语言信息检索成为帮助用户获取多语言信息资源之道。为了解用户对多语言信息组织与检索的具体需求,文章以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分析用户的多语言信息检索动机、多语言信息来源、翻译工具的使用情况、多语言信息检索障碍,以及用户对多语言信息组织与检索服务平台的功能期待,以期为多语言信息检索系统与服务平台的研发与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多语言信息检索 多语言信息组织 用户需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丹 何大庆
要实现网络信息或数字图书馆信息的有效多语言获取,需充分考虑用户交互。通过用户实验,检验用户相关反馈机制在多语言信息获取中的作用,并分析用户行为特点。实验结果证明,查询扩展、翻译优化以及两者的结合均是有效的用户相关反馈方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丹 古南辉 何大庆
数字图书馆中有大量各种语言的信息资源,是多语言信息获取的重要应用之地,但用户对其真正的获取需求却并未被明确阐述。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数字图书馆用户进行调研,了解其在用户行为、多语言信息获取需求动机、多语言信息资源、多语言信息服务、多语言信息检索和多语言系统用户界面六大方面的详细需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炜 余辉 李岳峰
[目的/意义]构建微信用户分享行为的预测模型,探究微信分享的传播规律。[方法/过程]从用户行为动机、基本特征、群体传播特征3个维度分析并对用户的分享行为进行预测建模,并以微信热议"穹顶之下"为例,进行分享预测实例分析。[结果/结论]微信用户行为与现实人际关系有着较大的相关性,其行为受通信录好友、身边熟人、公众平台的影响,实例检测结果符合实际用户分享行为分布。其分享行为可以基于用户行为特征集进行预测,并能够达到一定的准确率。[局限]调查数据源和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给预测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误差,未来可以加入更多维度和扩大调查范围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关键词:
微信 用户行为 信息分享 行为预测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丹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我国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由来已久。2002年,原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通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正式启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朝彦
为应对国际旅游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利用国际游客口碑传播提升我国城市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借鉴旅游目的地已有理论观点,将城市原真性划分为客观原真性和存在原真性两类,探讨城市原真性对国际游客口碑传播的作用机理。通过问卷调研获取583个有效国际游客样本数据,利用SPSS和AMOS统计软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类城市原真性均能正向影响国际游客的城市依恋和口碑传播,城市依恋进一步对口碑传播有显著影响,而文化认同作为调节变量,强化了客观原真性对城市依恋的正向影响,但对存在原真性与城市依恋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能为我国旅游城市通过原真性呈现,形成国际游客的情感联结并提升口碑传播效应提供理论借鉴和管理启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月婷 司莉
互联网信息多语言化已成趋势,跨语言信息检索成为研究热点,对多语言信息进行有序的组织是实现跨语言信息检索的基础。文章分析微观、中观、宏观三种多语言信息组织模式的层次结构,并对多语言语义词典、多语言叙词表等五种实例进行分析,总结这三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杨海娟 曹芬芳
优质信息传播是社交应用持续健康发展的助推力,而适应性信息分享是提高社交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基于认知转变视角和动机二阶模型,构建微信用户适应性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动机、他人的使用和差异对微信用户适应性信息分享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系统环境的改变和强制使用的影响不显著。形象、社交动机、挑战动机、自我效能和求知动机是微信用户适应性信息分享动机的五大维度。
关键词:
微信 适应性信息分享 认知转变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海群 杨志和
当今的科技信息发展环境中,信息检索用户的认知行为和需求心理极为复杂。如何将信息检索中用户的潜意识显现出来,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检索系统建设,是信息检索研究中的核心难题之一。研究基于流行于欧美国家及港台地区多年的身心语言程式(NLP)理论,从身心、语言和程式三个核心维度出发,构建了信息检索用户的"需求认知、表达与交互模式"、"检索语言认知、表达与交互模式"和"检索目标制定中的心理取向模型"。同时结合NLP中的锚理论,分析信息检索用户的"心锚"和相关的"空间锚",总结出相应的信息检索规律,构建出检索中锚交互模型、集合关系、双因子矩阵模型和表达式,并对相关的假设模型进行数据检验和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