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8)
- 2023(6211)
- 2022(5185)
- 2021(5002)
- 2020(3859)
- 2019(8373)
- 2018(8571)
- 2017(14750)
- 2016(8454)
- 2015(9634)
- 2014(9098)
- 2013(7872)
- 2012(6711)
- 2011(5779)
- 2010(5970)
- 2009(5335)
- 2008(4947)
- 2007(4486)
- 2006(3652)
- 2005(3189)
- 学科
- 管理(18139)
- 济(17416)
- 经济(17389)
- 业(13493)
- 企(12499)
- 企业(12499)
- 教学(11584)
- 理论(9465)
- 教育(8789)
- 中国(7819)
- 学法(7192)
- 教学法(7192)
- 农(6390)
- 方法(6302)
- 业经(6298)
- 学理(5200)
- 学理论(5200)
- 和(4930)
- 贸(4898)
- 贸易(4892)
- 工作(4812)
- 易(4774)
- 财(4644)
- 研究(4371)
- 制(4279)
- 地方(4214)
- 政治(4118)
- 农业(4112)
- 数学(4057)
- 思想(4043)
- 机构
- 学院(96537)
- 大学(94544)
- 管理(30191)
- 济(27343)
- 研究(26733)
- 经济(26363)
- 理学(25409)
- 理学院(25089)
- 管理学(24234)
- 管理学院(24061)
- 京(19211)
- 中国(19061)
- 范(18720)
- 师范(18529)
- 科学(16348)
- 江(16172)
- 职业(15115)
- 技术(15080)
- 财(14245)
- 教育(14102)
- 师范大学(14034)
- 州(13808)
- 中心(13390)
- 北京(11955)
- 所(11877)
- 业大(11508)
- 技术学院(10787)
- 财经(10778)
- 农(10677)
- 研究所(10628)
- 基金
- 项目(62196)
- 研究(54427)
- 科学(47168)
- 基金(38464)
- 家(31565)
- 国家(31164)
- 社会(29892)
- 教育(29818)
- 社会科(28097)
- 社会科学(28093)
- 省(27944)
- 科学基金(26913)
- 编号(26532)
- 成果(23428)
- 划(22168)
- 课题(19720)
- 基金项目(19716)
- 年(18899)
- 项目编号(16539)
- 自然(15077)
- 资助(14883)
- 自然科(14719)
- 自然科学(14717)
- 重点(14431)
- 规划(14428)
- 自然科学基金(14413)
- 性(14120)
- 创(13977)
- 大学(13906)
- 发(13593)
共检索到151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静利
外语作为不同国家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学的重要课程组成。鉴于对外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当前教学的重点,而对于外语语言国家文化的理解则是教学的难点,跨文化交际专业因此应运而生,成为了高校外语专业教学的重点辅助专业。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内涵,我们就能够以此为方法解决高校外语语言实践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出发,研究外语语言实践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以期为当前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做出贡献。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高校外语 语言实践教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桂峰兰
高校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高校外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业务需要、社会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有效提升高校外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高校和广大外语教师共同探索并实践。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重点是要掌握中外思维方式的差异,掌握中外价值观念的不同,掌握中外社会规范的异同。提升的主要路径包括提升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伟芳
本文对跨文化交际课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认为教学应以融合"文化意识、语言技能和国际视野"三者为特色,将跨文化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融为一体,以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为第一课程的有效延伸,利用当地大型国际展会拓展课程实践平台,课程经过数次改革和实践,教学效果进步明显。
关键词:
文化意识 语言技能 国际视野 跨文化交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艳
我国各行各业与世界的接轨需要大量的外语交际人才,尤其需要懂得外国文化的外语交际人才,这就使得我国高校外语教学需要培养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尤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外语教学培养的重要标准之一。由张红玲教授撰写的《跨文化外语教学》一书,可谓是我国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跨文化外语教学的专著。作者从外语教学的时代背景出发,阐明了在英语发展成为国际通用语形式之下,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晓丹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英语教学目标,也是法语、德语等小语种的教学目标之一,究其原因,其可让学生在掌握英语词汇、语法、语感等基础知识上,了解甚至掌握英语使用国的用语习惯、文化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尽可能减少因文化障碍带的英语误译、英语交流摩擦。但受国家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尤其是高校英语教学中贯彻的不全面。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许建平 王瑞华
本文对在 2 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把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带入外语课堂教学作了探讨。笔者在文中列举了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表现出的种种问题 ,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认为传统的外语教学“听、说、读、写、译”相互脱节的模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培养国际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文章最后就如何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出了笔者的见解
关键词:
外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教学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屈妮妮
采用自行设计的英语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问卷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学习者(包括教师、学生)进行了调查测试,用SPSS17.0和Excel对数据进行相关度分析,从英语国家背景知识、言语交际行为、非言语交际行为和文化观念等方面测试其英语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状况,结果表明:受试者由于受汉语和中国文化负迁移的影响,习惯从自己的文化角度去出发,虽然外语学习者英语语言基本功扎实,但是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的掌握明显不足,文化交际能力有所欠缺,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樊葳葳
本文分析了我国外语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即只注意语法、语音和词汇的教学,忽略培养学生合适地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指出外语教学应转向外语教育,外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包含素质教育在内的跨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外语教育,跨文化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蓉
跨文化教育是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向。我国的跨文化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区域性特征,其中以新疆的跨文化环境最为典型和复杂。民族结构和地缘环境决定了新疆跨文化教育的区域特殊性,也赋予新疆外语人才多元化的跨文化结构。因此,必须明确新疆跨文化教育的特殊使命,构建对内涵盖中华各民族文化、对外涵盖周边国家文化的双向文化认知体系,强化培养各族外语人才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国际意识,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外语学科跨文化教育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懋琼
针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外语学习背景的不同差异,建议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分级教学并探讨与之相应的多元化评价模式,使得分级教学与评价模式兼顾民族生不同语言层次需求,注重语言习得进程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
访谈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学生按照指定内容对在华外籍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整理音视频资料在课堂上展示,教师对跨文化交际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学生圈点访谈的经验和教训,进行跨文化交际反思。此教学模式遵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感悟文化的差异,培养跨文化沟通的敏感性、宽容性和灵活性,并构建普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丹
以培养大学生跨文化能力为目标的"后方法"理论、跨文化外语教学模式为核心,分析两者间的关系发现,任何单一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普适性都是有限的,教学方法要具备多元性、开放性和相对性,强调组织外语教学要考虑特殊性、实践性和可行性三大特性,以及学习机会最大化、教学理念透明化、语言输入语境化、语言技能综合化、激活直觉探索、促进协商互动、促进自主学习、保证社会关联、提高文化意识和培养学习者语感等十大宏观策略。跨文化外语教学不是把外语仅仅作为一门知识或工具来对待,而是要作为一种文化来学习、理解和掌握,并以此获得在不同文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卫岭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国际交往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教育改革也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大学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实践,对大学英语教学体系进行了实践性研究,提出了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四大目标: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行为能力和社会性发展能力。并据此构建了新的大学英语培养体系:培养目标、教学理念与教师主体、培养方法和手段、教学环境。在这四部分中,第一部分是行动依据和指南,第二部分是关键和保障,第三部分是实现目标的方法,第四部分是外在环境。四者之间互为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邓达 易连云
随着国际交流日盛,异质、异域文化的冲击已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德育是孕育于教育“母体”之中的有机组成,因此,思考跨文化教育理论对当前高校德育的借鉴意义,在跨文化视野下寻求高校德育的变革,是高校德育当下必须回答的问题。跨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德育,应树立“包容”与“扬弃”的目标观,走向跨文化的“公正”与“共生”。
关键词:
跨文化教育 高校德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佳雪
书名:《跨文化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学转型与创新》作者:申慧丽,刘鹏,杨洁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ISBN:978-7-5068-8489-1出版时间:2023年1月定价:98元随着全球化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国家的人们进行交流时,难免会出现交流障碍的情况,及时解决这种情况是跨文化交际成功进行的关键,有助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当代高校学生应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经济文化全球化的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