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60)
2023(9799)
2022(8104)
2021(7764)
2020(6610)
2019(14636)
2018(14549)
2017(27625)
2016(15484)
2015(17298)
2014(17583)
2013(16789)
2012(15671)
2011(14156)
2010(14482)
2009(13515)
2008(13830)
2007(12978)
2006(11207)
2005(10406)
作者
(47677)
(39914)
(39421)
(37338)
(25258)
(19074)
(18076)
(15426)
(15204)
(14519)
(13746)
(13614)
(13031)
(12880)
(12701)
(12359)
(11824)
(11792)
(11629)
(11299)
(9982)
(9788)
(9781)
(9218)
(9078)
(8905)
(8819)
(8673)
(8272)
(8013)
学科
(54933)
经济(54858)
管理(42949)
(41730)
(33746)
企业(33746)
方法(26200)
数学(22465)
数学方法(22090)
中国(16927)
(16611)
(16109)
(15758)
(14235)
银行(14199)
(13871)
(13520)
(13157)
金融(13149)
理论(12062)
业经(11161)
(11049)
(11030)
(10996)
财务(10986)
保险(10957)
财务管理(10954)
企业财务(10442)
(10139)
贸易(10131)
机构
大学(222690)
学院(221192)
(83334)
经济(81216)
管理(80234)
研究(78168)
理学(67464)
理学院(66614)
管理学(64995)
管理学院(64582)
中国(64298)
科学(49851)
(48886)
(44562)
(41737)
(41377)
研究所(37590)
中心(36639)
(35243)
财经(34703)
业大(34499)
农业(33189)
(31512)
北京(31026)
(28455)
(28182)
(28054)
师范(27625)
财经大学(26058)
经济学(25601)
基金
项目(145272)
科学(112767)
基金(105370)
研究(101226)
(94415)
国家(93665)
科学基金(78773)
社会(61969)
社会科(58631)
社会科学(58610)
(56179)
基金项目(54478)
自然(53591)
自然科(52416)
自然科学(52393)
自然科学基金(51491)
(48578)
教育(47632)
资助(45251)
编号(40082)
成果(34009)
重点(33301)
(31887)
(29591)
(29138)
课题(28924)
科研(28358)
计划(28218)
创新(27793)
(27185)
期刊
(93371)
经济(93371)
研究(66621)
中国(48460)
学报(41967)
(36849)
科学(35871)
(35714)
管理(31144)
大学(30836)
学学(29286)
(29230)
金融(29230)
教育(24663)
农业(24412)
技术(19485)
财经(17765)
(15172)
经济研究(15172)
业经(13900)
(13265)
(12035)
理论(11785)
统计(11657)
问题(11571)
业大(11154)
实践(10674)
(10674)
(10359)
(10229)
共检索到344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开南  李滨  王雯  
风险偏好是投资者在进行投资选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待风险的心理反应、态度趋向和投资意愿,其变化往往能够起到决定市场趋势的作用。结合系统性风险跨市场传导规律,借助波动率在市场风险偏好计量方面的优势,构建基于证券市场波动率数据的风险偏好指数,并对其进行有效性检验。结果显示:该指数预警结果与市场历史压力区间匹配良好,能够及时跟踪金融市场风险水平与联动状况,可为我国系统性风险防范实践提供及时、有效的量化参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江林  赖娟  
通过以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同步变量构成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为被解释变量,以滞后的宏观经济变量、货币信贷变量、资产价格变量和相关经济大国的宏观经济变量为解释变量,运用逐步回归法建立金融系统性风险最佳预测方程,从而构建起金融系统性风险预警的合理、实用的指标体系。并用此最佳预测方程对我国2010年金融系统性风险状况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前三季度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呈上升态势,且高于2008年的最高值;第四季度开始,金融系统性风险有下降趋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琳  曹勇  
本文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及其与系统性风险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包含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压力在内的系统性风险压力指数,并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该指数能够较好地拟合并解释现实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同时得出结论,银行业发生风险及宏观经济形势下滑将对影子银行体系产生较大风险压力,银行业和影子银行体系对系统性风险压力的影响较为直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德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宗新   黄梓健  
本文从股票、债券、衍生品、外汇四个市场选取指标构建资本市场压力指数,对中国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进行动态测度;在此基础上,从时域和频域视角考察风险在四个子市场间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资本市场压力指数能够准确识别样本区间内的重大风险事件;极端冲击将导致风险溢出水平上升,各子市场在风险传递中的作用具有差异性和时变性;根据风险溢出的大小、方向和长短期结构,能够对风险动态演化过程及驱动因素进行有效判别。本文的研究对完善资本市场风险动态监测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虎林  
文章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特点,从市场波动状况、资产流动性状况、投资者情绪及资产泡沫化程度四个维度,选取相应的基础性指标,分别合成我国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及银行部门的压力指数,用来测度各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水平。然后运用DY溢出指数法测算各市场间的压力溢出水平及方向性溢出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压力溢出网络,以分析系统性风险跨市场传染的静态和动态机制。结果显示:从静态视角看,股票市场的压力净溢出水平最高,是我国金融网络的核心;从动态视角看,我国金融市场总体的压力溢出指数呈现较为平稳的变动趋势,但重大经济金融事件会导致其发生异常波动;通过对金融市场四个异常波动时期压力溢出情况进行比较发现,网络核心会因重大经济金融事件的冲击而发生变动,并且单一市场在金融网络中的绝对核心地位出现下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洪波  
当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以下简称"金控公司")数目众多、业务复杂、良莠不齐,其健康发展是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因素。光大集团作为大型国有金控公司,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思想,充分认识当前金融风险挑战的严峻性、复杂性与长期性,自觉强化使命担当,全面扎实地开展风险管理与内控合规工作。实践中,我们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新时期发展战略,以风险偏好作为基础抓手,科学规划风险治理的顶层设计,统筹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对各类风险的科学化、精细化和现代化管理,为打好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创造了扎实的有利条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争艳  任梦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新闻文本大数据构建了媒体风险感知这一主观指标,结合股票、债券、货币和外汇等金融子市场风险指标,使用CISS方法合成了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RP-SRI),并将RP-SRI与只包含金融子市场风险指标的金融压力指数(FSI)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媒体风险感知与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之间存在单向的非线性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说明媒体能够捕捉政策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的微小变化,媒体风险感知对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有传染效应。其次,就经济稳定问题而言,加入媒体风险感知的RP-SRI对经济下行风险爆发概率的识别能力相较于FSI要更强,可以更好地预测经济下行风险。最后,就金融稳定问题而言,RP-SRI可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迅速积累状态,实现预警金融风险的目的。本文丰富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预警体系,有助于监管部门及时进行金融市场风险防控和舆情管理,维持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饶勋乾  
文章在分析国外经典预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货币危机压力指数构建综合压力指数。通过选取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144个月度的数据,对综合压力指数的波动趋势进行分析,对于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做了一种新的尝试。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雯  张金清  李滨  田英良  
基于200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1的数据,综合采用复杂网络与DCC-GARCH模型,探讨国内外极端风险事件(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2015股市异常波动)背景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跨境、跨市场风险传导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市场间联动性有逐渐增强的趋势,且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导效应显现出极强的时变性,极端风险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跨境、跨市场联动性的大幅增强。因此,建议监管部门根据风险的时变特征与空间传导路径灵活采取相应策略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传导与扩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碧云  武毅  
从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方面的19个指标,建立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用AHP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运用DEA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验证金融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效率。结果表明,基于AHP-DEA的金融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有效的,能较好地预警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强  崔光华  
笔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拓展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预警备选指标,采用FR模型构建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压力指数,实现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时间、空间两维度监测预警,为银行业系统风险的动态预警做出重要尝试。实证分析显示:模型入选指标从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两个风险维度诱发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说明目前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导火索主要来自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入选指标从领先、日频和事后三个时间维度预测银行业系统性风险;2009年第四季度至2010年第一季度、2013年下半年、2015年前三季度三个时段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偏高;特别是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影响,银行信用风险持续上升,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压力也呈上升趋势。我国监管当局有必要重视建立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数,用来跟踪风险的集聚、上升、扩散、爆发过程,通过全流程管理,预防系统性风险发生,缓解或降低其破坏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强  崔光华  
笔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拓展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预警备选指标,采用FR模型构建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压力指数,实现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时间、空间两维度监测预警,为银行业系统风险的动态预警做出重要尝试。实证分析显示:模型入选指标从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两个风险维度诱发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说明目前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导火索主要来自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入选指标从领先、日频和事后三个时间维度预测银行业系统性风险;2009年第四季度至2010年第一季度、2013年下半年、2015年前三季度三个时段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瑞琴  黄云婷  
虽然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由于起步较晚,产品创新水平和程度不高,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特别是在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明显的大背景之下,我国金融衍生市场势必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我们必须要未雨绸缪,构建金融衍生市场风险预警体系,积极做好风险预警工作,为危机预测和金融监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德旭  苗文龙  闫娟娟  沈悦  
在金融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各个国家的金融市场连接形成复杂的金融网络。其中一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或金融危机,必然通过该网络传染到其他国家,并且在传染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放大机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本文在分析中、美等6国经济事实的基础上,以2007—2019年日频数据为基础,测度全球14个主要国家(地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跨市场金融网络,计算这一时段国际重大风险事件冲击下的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染效应。结果表明: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通过各国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进行交叉传染,资本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大于货币市场,但货币市场通过对本国资本市场的影响进而对其他国家金融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不容忽视;美国、英国是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输出国家,且美国的风险输出效应大于英国;中国和欧元区国家是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净输入国家,中国的净输入效应小于欧元区国家;美国等国家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风险波动会显著影响到中国资本市场的风险状况。因此,根据主要国家金融市场风险波动幅度及时监测国内系统性金融风险、实施精准货币政策、改进宏观审慎监管、加强国际政策协调非常必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