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0)
2023(9498)
2022(8051)
2021(7418)
2020(6221)
2019(14276)
2018(13629)
2017(26613)
2016(14361)
2015(15792)
2014(15392)
2013(15526)
2012(14651)
2011(13287)
2010(12928)
2009(11573)
2008(11272)
2007(9739)
2006(8344)
2005(7474)
作者
(39677)
(33404)
(32929)
(31456)
(21445)
(16220)
(15150)
(12852)
(12649)
(11828)
(11494)
(11367)
(10734)
(10518)
(10345)
(10238)
(9805)
(9690)
(9548)
(9491)
(8187)
(8143)
(7979)
(7624)
(7507)
(7384)
(7284)
(7011)
(6712)
(6661)
学科
(65531)
经济(65472)
管理(37688)
(36257)
方法(32511)
数学(30100)
数学方法(29604)
(28639)
企业(28639)
地方(17107)
(16533)
(16236)
贸易(16232)
中国(15910)
(15825)
(15122)
(12228)
(12103)
业经(11298)
农业(10564)
(9922)
地方经济(9781)
(9652)
财务(9646)
财务管理(9619)
技术(9326)
(9203)
金融(9201)
企业财务(9164)
环境(8640)
机构
大学(202083)
学院(197699)
(84139)
经济(82535)
管理(75479)
研究(66875)
理学(66354)
理学院(65516)
管理学(64422)
管理学院(64037)
中国(49316)
(41659)
科学(40990)
(38908)
(32380)
财经(31964)
(31356)
中心(31090)
研究所(29598)
(29307)
(29105)
业大(28504)
经济学(27899)
(27690)
师范(27428)
经济学院(25598)
北京(25293)
农业(24829)
(24736)
财经大学(24103)
基金
项目(140778)
科学(112885)
基金(104982)
研究(102169)
(91669)
国家(90941)
科学基金(78744)
社会(67541)
社会科(64393)
社会科学(64381)
基金项目(55817)
(54132)
自然(50435)
自然科(49321)
自然科学(49310)
自然科学基金(48464)
教育(47574)
(46025)
资助(42759)
编号(39693)
(32394)
成果(31893)
重点(31752)
(30553)
(29331)
国家社会(29185)
教育部(28248)
人文(27538)
创新(27511)
科研(27362)
期刊
(84359)
经济(84359)
研究(59229)
中国(36457)
学报(32121)
(29658)
科学(28965)
(26893)
管理(25359)
大学(24452)
学学(22591)
教育(22034)
农业(18587)
(18139)
金融(18139)
财经(16006)
技术(15383)
经济研究(14765)
(13722)
业经(12790)
(12441)
问题(12201)
(10511)
图书(10331)
国际(9868)
资源(9481)
统计(9446)
技术经济(9190)
(9173)
科技(8753)
共检索到287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娜  
对2000—2020年974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的跨学科教育经历、1996—2021年间跨学科研究与学术产出成果进行分析,发现196位学者具有纵向跨一级学科教育经历(本-硕-博),并体现出先基础学科、后应用学科训练特点。其中,生命科学领域跨学科人才培养比例较高(28.3%),但化学领域跨学科研究水平比较高。跨学科研究程度与学术成果之间存在阈值效应和学科异质性。在化学领域,二者之间呈现U型非线性关系,结合阈值分析变化拐点后,跨学科对学术产出各方面存在正向影响。在数学物理和生命科学领域,二者之间则大多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变化趋势较为复杂。因此,应提倡“适当学科+宽基础”培养理念,鼓励学术评审中“开放同行评价”,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蕾  田儒雅  张学福  
[目的 /意义]针对单学科和双学科主题发现方法无法挖掘现有交叉文献中主题演化来源的问题,提出面向跨学科的主题发现方法,为跨学科发展和合作提供依据。[方法 /过程]首先在动物资源与育种领域期刊文献数据中选取已经出现交叉现象的两个基础学科文献及其交叉文献,使用改进的主题相关分析方法,提取共同主题和各自的独立主题;然后利用相关性测度方法量化不同学科独立主题的相关性;最后对共同主题和相似性较高的独立主题进行具体分析。[结果 /结论]在动物资源与育种领域的农学生殖生物学、兽医学以及其交叉文献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荣国阳  李长玲  范晴晴  栾锟  
[目的/意义]随着跨学科研究不断深入,识别并分析跨学科知识生长点的生命周期,对于把握学科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和跨学科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改变以往以文献作者标注关键词、题名摘要抽取关键词为研究对象的方式,通过对目标学科文献与跨学科参考文献进行全文分词,构建跨学科知识生长点识别模型,全面分析知识节点的影响力与共现强度,识别并分析跨学科知识生长点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并以图书情报学“引文分析”领域为例,全文提取2016—2020年研究文献及其跨学科参考文献关键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引文分析领域不同生命周期的跨学科知识生长点具有不同特点:形成期不稳定生长;成长期创新发展能力较强,且外来知识主要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成熟期合作紧密,其中“社会网络分析”是最稳定的外来知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雪立  盛丽娜  董建军  方红玲  付中静  王燕  周志新  
对学者及机构科学研究水平的跨学科评价,国内外至今仍未有建立令人信服的指标体系。以学术论文被引频次在学科内的百分位数排序为基础,建立了论文被引频次的百分位数位置指标PR8值;以被引量和下载量为基础,建立了学科标准化影响力指标(Field Normalization Impact Indicator,FNII),用以实现学者和机构的跨学科评价。以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为例,分别使用PR8值和FNII对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绩效进行评价,并筛选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50强学者。采用PR8值和FNII对高校不同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勇跃  田文芳  吴金红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研究的问题日益复杂,科学研究大量分化、高度综合,迫切需要跨单位、跨地域、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文章首先介绍了主题研究领域跨学科科研交叉行为分析的方法;然后运用这个分析方法,以肿瘤学领域为例,探讨了主题研究领域跨学科科研交叉行为分析过程,详细地分析了肿瘤学领域下的跨学科科研交叉行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文聪  何静  董纪昌  
基于4所生命科学研究机构的课题组长的论文发表数据,对比了国际合作、国内合作和单位内合作对论文质量的影响,分析了海外留学与工作经历是否有利于科研人员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研究发现:国际合作对论文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一影响并不比国内合作和单位内合作更突出。海外经历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的论文质量,特别是有助于在影响力更高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但是否拥有外国博士学位对科研人员的论文质量没有显著影响,在科研管理中不应过分突出海外学历的意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谢岩岩  孙继林  
随着生物文献的急剧增长,找到相关文献进行数据挖掘成为新的重点和难点,GO-PubMed基于GO和MeSH搜索PubMed,通过标引和分类,可以有效地提高查找相关文献的准确率。GOPubMed的实现为图书馆进行知识服务提供了一种参考模式:通过各类数据库的关联整合,运用本体和主题词表等对其进行数据挖掘,达到知识扩展和知识发现。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培  阮选敏  吕冬晴  成颖  柯青  
在分析了现有研究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本文从作者视角开展了跨学科性对被引的影响研究。考虑到已有研究多集中于自然科学,本文选择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构建数据集。为控制论文质量,本文仅采集了CSSCI数据库中各学科一流期刊的来源论文。论文分别利用作者专业度和投票向量的欧氏距离量化独著与合著论文的作者跨学科性,同时辅之以跨学科数以完善跨学科性的测量。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跨学科性有利于提高论文被引;对独著论文来说,采用两种测度方法的作者跨学科性对论文被引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就合著论文而言,采用欧氏距离的测度结果显示二者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跨学科数视角则发现二者间的关系呈倒U形。此外,研究还发现作者数、学科以及论文质量对二者间关系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田人合  张志强  高志  
以1994—2013年杰青基金地学项目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科研论文发表量和顶级期刊论文发表量评价指标,衡量科研成果产出能力和创新性科研成果产出能力;其次,引入"科技期刊收录膨胀率"消除因WOS中SCI和SSCI收录期刊增加对科技论文带来的放大式增长;最后,通过构建分段线性回归模型对杰青科学家科研论文发表量和顶级期刊论文发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杰青基金资助后,66.5%的杰青科学家科研论文发表量和顶级期刊论文发表量都得到了提高,21.6%的杰青科学家只提高了科研论文发表量,7%的杰青科学家只提高了顶级期刊论文发表量,4.8%的杰青科学家科研论文发表量和顶级期刊论文发表量均未提高。最后,结合已有杰青科学家访谈资料,从科研环境、激励、考评机制等角度对造成上述结果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菡  
文章以女性研究为对象,查阅其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简称LCC)、《杜威十进分类法》(简称DDC)、《通用十进分类法》(简称UDC)、《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四部图书分类法中的设类。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评析不同分类体系对这一新兴跨学科领域的应对情况。最后结合女性研究的跨学科性和《中图法》的现状提出启示:建立《中图法》常规修订机制,增进对新兴跨学科领域内容的组织与服务,关注类目修订中的社会文化关联。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璐  李长玲  王浩  徐卫杰  
[目的/意义]基于当采中间人识别跨学科相关知识组合,不仅有利于发现潜在合作可能性大的跨学科知识生长点,促进知识融合创新,而且为新文科背景下的跨学科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基于跨学科知识交流中当采中间人类型,提出跨学科相关知识组合的分类;构建模型,识别不同类型的跨学科相关知识组合的合作能力,识别潜在合作能力较强的跨学科知识组合。[结果/结论]选择图书情报学领域影响力较大、跨学科程度较高的6种期刊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异源输入同源输出型跨学科相关知识组合有统计学习理论—短文本分类等;同源输入异源输出型跨学科相关知识组合有“五计学”—绿色基础设施等;异源输入输出型跨学科相关知识组合有马尔科夫模型—高校突发事件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蓉英  魏明坤  
[目的/意义]目前,国际领域关于论文影响力的研究越来越多,选取的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国内学者论文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备受中国学者的关注。掌握中国学者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对提升我国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借助可视化软件对中国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获知中国学者学术论文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通过采用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共被引作者分析来探测中国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结果/结论]通过对中国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论文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梁镇涛  巴志超  徐健  
[目的/意义]跨学科研究已成为现代科学创新研究的重要范式和必然趋势,探究跨学科领域中学科的发展模式与演化路径,对于揭示跨学科领域形成与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眼动追踪(Eye Tracking, ET)领域为例,对文献引文关系进行提取与学科标注,构建文献和学科层面的引文关系网络;计算各学科的他引比率、他被引比率和普赖斯指数,从宏观层面分析ET领域中主要学科的跨学科发展模式;考察不同阶段内部及不同阶段之间的学科引证关系,探究不同阶段各学科在跨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关系结构与角色演变;基于引文的中介中心度识别连接不同学科关系的重要文献,考察重要文献、高被引文献以及参考文献之间的引文关系,从微观层面揭示ET领域发展的具体演化路径。[结果/结论] ET领域发展经历潜伏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并呈现独立型、交叉型和学习型三种学科发展模式;各学科之间的引证关系随阶段变化逐渐紧密且分布逐渐均匀,神经学、心理学和临床医学在跨学科发展和知识输出方面处于核心地位;ET领域纵向发展表现为独立型学科的基础理论创新,横向发展表现为3种类型学科的深度融合,并呈现出"独立-线性-网状"的发展路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人合  张志强  于洁  王萍  
[目的/意义]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撑,改革开放后,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科技政策旨在促进科技发展,但是这些科技政策的资助效应如何,科技政策实施历史周期中资助效应的变化情况如何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方法/过程]以已经实施了20年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为克服样本选择偏误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采用DID模型评估杰青基金对科学家科研论文产出效率的影响,提出"环境-动机-行为"模型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1994-2008年杰青基金资助效应显著的年份达到12年,显著比例达到80%;相比没有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可以多发表论文0. 412-3. 234篇/年;数据换算后,与每年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科学家的同时期其他科学家相比,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可以多发表论文0. 426-3. 277篇/年;资助效应最大的是2002年杰青基金,2007、2008年杰青基金资助效应不显著;科技政策资助效应评估时,可以通过该方法构建对照组,实现因果效应推断的研究目的。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田人合  张志强  王非  窦超  崔静静  
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历程表明,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改革开放以来,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我国R&D经费投入持续增加,科研论文成果增加显著,但是原始创新成果的产出是否取得显著增长引起广泛质疑。实证研究以1994—2013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项目为研究对象,以杰青科学家发表顶级期刊论文产出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析已有的针对杰青基金的研究后,提出"环境-动机-行为"分析框架及理论假设,采用DID模型克服样本选择偏误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分析杰青基金对科学家创新能力的资助效应,验证理论假设并基于"环境-动机-行为"分析框架解释可能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杰青基金对1994—2008年杰青基金资助效应显著的年份达到9年,显著比例达到60%,资助效应显著且为正的共8年,这8年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相比没有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每年可以多发表0.151~0.698篇顶级期刊论文,相对同时期科学家论文产出科学家可以多发表1.094~3.378篇顶级期刊论文。资助效应最大的是2002年杰青基金,杰青基金资助效应从2006年开始下降,2007年、2008年杰青基金资助效应不显著。科技项目实施绩效评价时,可以通过该方法构建对照组,实现因果效应推断的研究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