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6)
- 2023(9348)
- 2022(8325)
- 2021(8055)
- 2020(6698)
- 2019(15762)
- 2018(15726)
- 2017(30386)
- 2016(16547)
- 2015(18653)
- 2014(18631)
- 2013(18436)
- 2012(16699)
- 2011(15010)
- 2010(14778)
- 2009(13240)
- 2008(12734)
- 2007(10965)
- 2006(9413)
- 2005(8158)
- 学科
- 济(61598)
- 经济(61529)
- 管理(47197)
- 业(44058)
- 企(37650)
- 企业(37650)
- 方法(30385)
- 数学(25997)
- 数学方法(25702)
- 中国(16115)
- 农(15622)
- 财(15117)
- 学(14501)
- 业经(13927)
- 地方(12766)
- 理论(11836)
- 贸(11479)
- 贸易(11474)
- 和(11358)
- 易(11149)
- 制(10662)
- 农业(10569)
- 技术(10491)
- 务(9913)
- 教育(9875)
- 财务(9856)
- 财务管理(9840)
- 环境(9774)
- 企业财务(9307)
- 银(9027)
- 机构
- 大学(229754)
- 学院(225786)
- 管理(94866)
- 济(84595)
- 理学(82889)
- 经济(82581)
- 理学院(81997)
- 管理学(80629)
- 管理学院(80234)
- 研究(72431)
- 中国(52830)
- 京(49046)
- 科学(46417)
- 财(37951)
- 所(35425)
- 业大(34084)
- 农(33295)
- 中心(33009)
- 研究所(32530)
- 范(31525)
- 江(31349)
- 师范(31262)
- 财经(31011)
- 北京(30979)
- 经(28260)
- 院(26577)
- 州(26171)
- 农业(26036)
- 师范大学(25386)
- 商学(24194)
- 基金
- 项目(160476)
- 科学(125887)
- 研究(119268)
- 基金(115574)
- 家(99773)
- 国家(98942)
- 科学基金(85547)
- 社会(72799)
- 社会科(68929)
- 社会科学(68909)
- 省(62540)
- 基金项目(62521)
- 自然(56357)
- 自然科(55019)
- 自然科学(55009)
- 教育(54668)
- 自然科学基金(53991)
- 划(52718)
- 编号(50052)
- 资助(47246)
- 成果(40490)
- 重点(35075)
- 部(35073)
- 课题(33490)
- 创(33447)
- 发(33388)
- 项目编号(31441)
- 创新(31031)
- 科研(30829)
- 大学(30361)
共检索到320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梁莹
跨学科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个国际性学术热点。当前跨学科研究方式被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广泛推广并用来解释和说明较为复杂的议题。跨学科研究从开始启动到中间探索,最后到对其成果的评价环节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学术诚信的践行情况和学术规范的遵循程度。若要真正了解跨学科研究对解决现实问题的贡献与局限,不妨尝试从社会科学领域内部的跨学科研究出发,当然也可以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出发,以把握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步一 陈洪侃 许家伟 王延飞
[目的/意义]跨学科研究能从知识和组织上摆脱单一学科桎梏,创造性地解决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复杂问题。然而,目前情报学中对于跨学科性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度量指标方面,鲜有研究从概念和理论层面进行归纳、梳理和阐释。文章从范式的角度理解跨学科性的内涵,以期在理论上弥补现有跨学科性研究的不足。[方法/过程]先对范式的概念进行梳理,从分化、同化和消融三个角度理解范式转变的过程,并归纳梳理范式的特性。随后,定义跨学科性的概念与内涵,并从知识重组与创新、学科建构与解构的视角理解跨学科性与范式之间的联系。[结果/结论]从知识重组与创新的视角看,跨学科研究是范式同化、范式分化和元范式等概念的重要体现;从学科建构与解构的视角看,支撑跨学科研究的机制即是对原有学科范式进行“破旧立新”。情报“道”未变,“术”“典”有专攻,范式宜入境,事业常为新。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仕吉
跨学科研究是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和新的趋势,是解决当代世界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生态问题甚至伦理道德问题的重要途径。许多重要的科学突破、知识创新以及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往往都与跨学科研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些国家专门针对跨学科研究制定相应发展规划(如美国的NAKFI计划)和建立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如斯坦福大学BioX研究中心)以促进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天娇 潘启亮
针对目前高校科研诚信相关研究缺少实证数据支持的问题,基于学术生态视角,通过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采集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从生态主体、校内生态环境、校外生态环境3个维度对影响高校科研诚信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科研人员的性别、身份对高校科研诚信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性别与科研诚信行为呈正相关,身份与科研诚信行为呈负相关;科研人员对科研评价体系的认可、学校查处科研失信行为的透明度、整体科研环境以及学术规范程度与高校科研诚信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因此,从高校层面来讲,应当保证科研评价体系的合理公正、处置科研不端行为过程的公开透明以及及时向社会通报有关信息;从社会层面来讲,应当加强学术规范建设、培育良好的社会整体科研环境,共同促进高校科研诚信建设。
关键词:
科研诚信 学术生态 高校 科研人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善超 江新华 苏青 曹南燕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科研不端行为,今年我国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陆续出台了不少文件,如科技部颁布了《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中国科学院发布了《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和《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但是,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绝科研不端行为,将我国的科研诚信建设落到实处,值得研究和探讨。为此,《中国科技论坛》组织了本期专题笔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胜利 潘云涛
为深入探讨科研诚信外部规范的核心价值目标与技术进路,基于多学科理论视域,对科研诚信度量评价制度化实践的困难根源与非理性风险进行具体考察和学理反思,从而明晰科研诚信的伦理本质及科研诚信评价的社会关系型实践特质,规范科研场域的应然价值尺度和科研著述的原初功能属性,厘清依托公共权威和科研著述度量评价科研诚信的制度化逻辑和制度锁定风险,优化技术进路和制度供给的未来方向。研究结论对于避免盲目的制度迁移与技术借鉴、构建有利于本国科学技术体系自立自强的制度优势、推进科研诚信从危机应对转向长效治理、规范文献计量情报技术的发展与运用等具有基础性理论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洁 郭宁
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的学术规范管理非常富有特色,这体现在其强调学生自律的管理理念、严格而细化的管理规范、科学的管理程序与对学术失范行为实施公开惩处等方面。普林斯顿的学术规范管理使该校本科生从入校起就接受严格的学术规范教育,逐渐认同并自觉身体力行学术规范与要求,从而使优良的学术传统能在普林斯顿大学代代相传,成为后代学人学术不断产出的重要基础。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方柏林
随着大学校园里技术运用的普及,信息和资源的获取非常便捷,但这也为学术诚信带来了独特的挑战。有些从业人士指责技术导致学生作弊的增加。本文通过美国一所私立大学技术增加、作弊下降的例子,说明可以用一系列手段,更好地解决作弊问题,这些手段包括:使用防止作弊软件、重新设计测试、强化培训、提供相关资源、建立诚信文化等。
关键词:
学术诚信 泛在技术 防作弊技术 诚信文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奇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美国高校学术诚信问题的最新变化。本文总结了过去20年相关违约指控的起因,分析了法院处理这些指控的方式特点,论述了判例法标准对美国高校学术诚信政策和实践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熹
文章对学术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进行了研究,认为构建我国学术诚信体系,应通过构建诚信教育体系、推进学者学术诚信记录信息系统与个人信用系统联网,以治理领导干部学者的学术不端行为为抓手,推进学术与行政分离机制的建设,建立严格的学术监督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从而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关键词:
学术诚信 体系建设 诚信记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海芬 童晓敏
学术诚信建设是高校净化学术氛围、培养卓越学术人才的重要举措。享有世界学术声誉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非常重视学校的学术诚信建设,将其视为大学安身立命及社会交往的基石。其开展的学术诚信建设包括构建完善的制度和组织以引导与教育全校师生共同维护学术诚信,为师生开设学术诚信教育必修课程,并将学术诚信教育融于师生日常研究和学习中,在学术诚信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关键词:
南洋理工大学 学术诚信 学术诚信教育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东 张捷
威廉姆森学术成就的关键在于交易费用理论研究方法的突破。他将社会学和组织理论中的程序分析方法和经济学相结合,形成了"资产专用性"和"根本性转变"等重要交易费用经济学概念;法学中的契约关系理论帮助威廉姆森提炼出交易的三个维度,从而促进了对经济交易的微观分析;行为理论的引入,则产生了"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两个重要的人类行为假定。威廉姆森突破了学科间的障碍,将经济学和社会学、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法学等学科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使得交易费用论具备了可操作性,解决了交易费用经济学长期存在的"论而不用"的问题。这种"输入型"的跨学科结合是使经济学之树保持长青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
交易费用 跨学科 经济学方法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付鸿飞 周文辉 贺随波
对112个博士生培养单位12760名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博士生的低度跨学科学习行为与其任务型、创新型科研绩效负相关,中度和高度跨学科学习行为与其任务型、创新型科研绩效显著负相关;导师指导与博士生的任务型、创新型科研绩效显著正相关,且导师指导对博士生跨学科学习行为与科研绩效间的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为提升跨学科博士生培养质量,培养单位和导师在遴选跨学科博士生时要全面考察,博士生也要审慎对待跨学科学习,导师对跨学科博士生要加强指导,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关键词:
博士生 跨学科 科研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