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07)
- 2023(17638)
- 2022(15374)
- 2021(14507)
- 2020(12251)
- 2019(28537)
- 2018(28318)
- 2017(54241)
- 2016(30145)
- 2015(34326)
- 2014(34563)
- 2013(33896)
- 2012(31171)
- 2011(28214)
- 2010(28415)
- 2009(25894)
- 2008(25644)
- 2007(22811)
- 2006(19467)
- 2005(16927)
- 学科
- 济(115910)
- 经济(115781)
- 管理(83037)
- 业(79452)
- 企(65897)
- 企业(65897)
- 方法(57358)
- 数学(49918)
- 数学方法(49205)
- 农(32271)
- 中国(29753)
- 财(29384)
- 学(27030)
- 业经(25614)
- 地方(22926)
- 理论(21934)
- 贸(21670)
- 贸易(21665)
- 农业(21508)
- 易(21014)
- 制(20949)
- 务(19020)
- 财务(18935)
- 财务管理(18889)
- 和(18863)
- 技术(18454)
- 企业财务(17865)
- 环境(17602)
- 银(16604)
- 银行(16533)
- 机构
- 大学(430784)
- 学院(428695)
- 管理(166417)
- 济(162738)
- 经济(158882)
- 理学(144500)
- 理学院(142841)
- 研究(141387)
- 管理学(139980)
- 管理学院(139222)
- 中国(101967)
- 京(91716)
- 科学(91288)
- 财(73472)
- 农(73119)
- 所(72265)
- 业大(67302)
- 研究所(66371)
- 中心(64329)
- 江(63071)
- 财经(59713)
- 范(59610)
- 师范(58998)
- 农业(57739)
- 北京(57723)
- 经(54165)
- 院(51310)
- 州(51191)
- 经济学(48321)
- 技术(48261)
- 基金
- 项目(295059)
- 科学(229825)
- 研究(214356)
- 基金(210370)
- 家(183898)
- 国家(182344)
- 科学基金(155320)
- 社会(130733)
- 社会科(123646)
- 社会科学(123610)
- 省(117369)
- 基金项目(111980)
- 自然(102637)
- 教育(101505)
- 自然科(100226)
- 自然科学(100191)
- 划(99147)
- 自然科学基金(98351)
- 编号(89401)
- 资助(87260)
- 成果(73133)
- 重点(66486)
- 部(64636)
- 发(62444)
- 课题(62346)
- 创(60961)
- 科研(56909)
- 创新(56823)
- 大学(55257)
- 教育部(54944)
- 期刊
- 济(175055)
- 经济(175055)
- 研究(120120)
- 中国(80887)
- 学报(71941)
- 农(65769)
- 科学(64236)
- 管理(57781)
- 教育(56396)
- 财(56161)
- 大学(54069)
- 学学(50487)
- 农业(45844)
- 技术(39688)
- 融(31646)
- 金融(31646)
- 业经(29289)
- 财经(28019)
- 经济研究(27188)
- 业(23945)
- 经(23874)
- 图书(23296)
- 问题(22782)
- 版(21467)
- 技术经济(20692)
- 科技(20571)
- 理论(19741)
- 统计(18960)
- 资源(18874)
- 商业(18780)
共检索到612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岚 陶涛 周笑南
根据美国研究生教育与科研训练一体化项目划分跨学科研究生核心能力的五个维度阐述相应的培养途径,包括开展多学科和跨学科课程、建立跨学科学习社群、建设跨学科研究团队、完善跨学科导师组制和参与校外实践活动等。研究发现:IGERT项目是以研究生为中心的、围绕有潜力的跨学科研究生组织师资和其他资源,通过多样化的培养途径,建立导师和研究生的跨学科身份认同。这为我国高校在强调"双一流"学科群建设的背景下开展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启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甲刚
以华盛顿大学"城市生态学"IGERT博士项目为个案,从学科特点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与招生策略、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研究训练与学位论文等方面介绍了"城市生态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并总结了"城市生态学"跨学科培养的创新做法与基本经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包志梅
对48所研究生院8 064名博士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原"985工程"高校招收的跨学科博士生比例高于原"211工程"(非"985工程")高校;人文社科类跨学科博士生比例较高,其次分别是工学、理学,农学和医学跨学科比例最低;院士、长江学者招收的跨学科博士生比例最高,其次是普通教授和普通副教授;源于内部动机读博的学生跨学科比例要高于源自外部动机的读博生。跨学科博士生的创新思维、前沿知识、跨学科知识、独立研究能力提升和入学前科研产出均显著高于非跨学科者,但在入学后科研产出上,跨学科与非跨学科博士生之间差异并不显著。研究认为,应基于跨学科博士生发展的特点,建立有效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充分考虑博士生与导师知识的匹配度,跨学科配置师资,加强对跨学科博士生的引导。
关键词:
跨学科 博士生 科研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谷贤林 高爱平
大量科技与社会问题的出现是催生跨学科产生、推动跨学科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以加拿大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为例对如何通过培养跨学科人才来解决这些问题予以了探讨。加拿大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主要有:个体化设计项目、跨学科学位项目、跨学科经验补充项目和非学位跨学科项目四种类型。虽然它们的组织规范程度略有差异,但都以项目或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意识、思维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应对科技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挑战。加拿大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项目发展说明:在单一学科仍居高校统治与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建立新的机构或以项目制来推动跨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要比调整现有的学术组织、学术人员更简单、有效。
关键词:
加拿大 跨学科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包水梅 魏玉梅
系统研究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Ph.D、Ed.L.D项目后发现:跨学科授予学位、跨学科设置专业方向、跨学科配置师资、跨学科设置和修读课程等是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基本路径;培养具有跨学科素质、能解决复杂教育问题的卓越的学术领袖,促成学科之间正式的合作关系,促进新的协同效应和资源的产生,是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根本宗旨;问题导向性是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基本特征。美国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路径及其特征对于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尚处于"探寻期"的我国不乏启发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焦磊 谢安邦 赵军
近年来,我国博士生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张引致社会各界对博士生培养质量及就业问题的广泛关注。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也遭遇了同样的困境。在此境况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推行了"综合性研究生教育与研究训练"项目,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创造一种新的博士生培养"范式"。美国大学在该项目的推动下,着重培养博士生的"六维"跨学科能力,并构建了完善的跨学科能力培养机制。
关键词:
博士生 跨学科教育 跨学科研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瑶 王铭 马永红
提出了协同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概念,即教育参与要素在共同目标下进行知识生产关系协同,通过跨学科、创新中心、校内外合作等多种方式,形成多元知识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培养具有研究导向、能力导向、多元导向的特点,认为跨学科路径在特点、目标、内涵、机制等方面与协同培养相契合,是实现博士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必要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丁学芳 韩映雄
阐述了"学科文化"和"跨学科研究生"的内涵,说明了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影响跨学科研究生实现学科文化融入的因素,阐述了跨学科研究生学科文化融入的过程和途径,最后提出了促进跨学科研究生实现学科文化融入的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雷洪德 高强
跨学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大学里兴起。麻省理工学院基于英才教育、手脑并重、合作开放的教育理念,努力为跨学科培养本科生创造良好的支撑条件,形成了一体化的校园建筑、多元化的学生群体和多样化的培养资源。该院跨学科培养本科生的主要途径是,开设跨学科课程、建设学术共同体、实施跨学科研究计划。
关键词:
跨学科 本科教育 教育理念 麻省理工学院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静 王雨露
21世纪初,美国教育改革的解制派创建了一种新的教师教育机构——新教育研究生院。新教育研究生院的教师培养项目体现了美国教师培养的新路径。通过比较分析八个新教育研究生院教师培养项目的实施路径,发现这些项目在培养目标、招生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拥有共同点但又各具特色。整体而言,美国新教育研究生院的教师培养项目使教师培养独立于大学场域,解决了教师培养供需脱节的问题;致力于为薄弱的公立学校培养师资,回应了现实诉求;驻校实习与课程教学同步设置,体现了临床实践取向;注重探究式教学与项目式学习,实现了能力培养的核心目标;基于证据展开实践教学,秉持了循证教学理念。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旭微 刘洪彬
阐述了现有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不足之处,认为针对具有理工类学科背景的企业管理专业跨学科研究生,进行"先分后合"的培养方案设计,既能弥补跨学科招收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缺陷,又能发挥其学科优势,从而培养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吕旭峰 范惠明 吴伟
当前,国内外大学开始探索和实践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这是科学研究与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对人才新要求的需要。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势必会促使传统研究生培养导师制度的改革,复合导师制度对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导师跨学科知识和思维欠缺、以院系为基础的身份制度、科研经费对跨学科支持不足等都限制了我国高校复合导师制度的建设和推进。构建复合导师制度,必须要统筹跨学科师资力量,建设复合导师团队和指导委员会,增强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经费支持,建立健全遴选、考核与评估、监督制度,使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制度化。
关键词:
跨学科 研究生培养 复合导师制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元芳 夏尊铨 傅白白
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呼唤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和初步成果对于推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发展高层次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是整个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补充模式 ,积极探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新体制 ,培养跨世纪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福胜 刘颖 吴振一 罗立胜 白永毅
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何福胜刘颖吴振一罗立胜白永毅众所周知,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不同场合与他人进行口头或书面语言交流的能力。这种语言的应用能力应该是语言教学的重点之所在。特别在研究生英语学习阶段,由于外语环境的需求和内部条件的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