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7)
- 2023(10005)
- 2022(8446)
- 2021(8057)
- 2020(6658)
- 2019(14977)
- 2018(15244)
- 2017(26166)
- 2016(14664)
- 2015(16365)
- 2014(16223)
- 2013(15081)
- 2012(13748)
- 2011(12432)
- 2010(12983)
- 2009(11686)
- 2008(11685)
- 2007(10810)
- 2006(9700)
- 2005(8748)
- 学科
- 管理(43808)
- 济(40912)
- 经济(40838)
- 业(40540)
- 企(36909)
- 企业(36909)
- 技术(16774)
- 制(16531)
- 中国(16369)
- 理论(14307)
- 教育(13855)
- 财(13617)
- 农(13249)
- 业经(12910)
- 方法(12071)
- 技术管理(11891)
- 体(11819)
- 教学(11808)
- 学(11156)
- 银(10498)
- 银行(10460)
- 行(10013)
- 融(9367)
- 金融(9360)
- 地方(9141)
- 体制(8923)
- 数学(8493)
- 数学方法(8263)
- 农业(8184)
- 度(7970)
- 机构
- 学院(191620)
- 大学(190386)
- 研究(67930)
- 管理(67864)
- 济(66993)
- 经济(64845)
- 理学(55974)
- 理学院(55267)
- 管理学(54132)
- 管理学院(53736)
- 中国(50357)
- 京(42087)
- 科学(41126)
- 财(35573)
- 所(34555)
- 江(34328)
- 农(31410)
- 研究所(30724)
- 中心(30716)
- 范(29283)
- 师范(28850)
- 技术(27714)
- 北京(27125)
- 州(26979)
- 业大(26846)
- 财经(25869)
- 院(25560)
- 农业(24097)
- 省(24082)
- 经(23228)
- 基金
- 项目(120972)
- 研究(95873)
- 科学(93577)
- 基金(80277)
- 家(70112)
- 国家(69359)
- 科学基金(58674)
- 社会(55281)
- 省(52357)
- 社会科(51973)
- 社会科学(51963)
- 教育(48305)
- 划(42780)
- 编号(41789)
- 基金项目(41613)
- 成果(36241)
- 自然(36165)
- 自然科(35340)
- 自然科学(35325)
- 自然科学基金(34719)
- 课题(32406)
- 创(31322)
- 资助(31098)
- 重点(28145)
- 创新(28133)
- 年(26835)
- 发(26453)
- 项目编号(25449)
- 部(25244)
- 性(24289)
共检索到320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于书洁 史长丽 于嘉林 李健强 吕艳
说明了对博士生实施跨学科实验室轮训的意义和作用,介绍了2007~2008年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跨学科实验室轮训的实践探索和体会,指出采用这种方法在博士生培养中取得的成效。认为构建跨学科实验室轮训的培养体系并建立与之配套的管理运行模式,是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实践能力 博士生 实验室轮训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钟世镇 徐达传 刘大庸
探索人体解剖学跨学科培养博士生模式钟世镇徐达传刘大庸科学发展的规律,既是高度分化又是高度综合。学科的发展总是走向边缘、走向交叉,不断出现新兴学科。近期博士学位授权点的设置和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规定中,充分表达了鼓励学科间横向联合,促进新兴学科发展的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叶中 夏义堃 宋朝阳
以武汉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实践为基础,通过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特区建设,大胆探索并客观分析跨学科导师团队合作指导方式改革、跨学科招生方式改革、跨学科培养方法改革、跨学科课程共享平台建设以及跨学科奖助体系、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和学位授予等改革的具体路径与实施效果,进而形成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雨萌 白丽新
高校博士生跨学科培养是培育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基于2016—2017年全国第四次博士研究生培养调研,剖析跨学科培养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参与过跨学科培养的博士生在发散思维、关联能力、论文应用性等方面显著高于仅参与单一学科培养的博士生,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跨学科培养方式的质量和数量均对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发挥促进效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并存在阈值效应。应结合不同高校和平台博士生的具体状况,合理配比投入跨学科教育资源和调整跨学科人才培养思路。把握质量数量的耦合协调度,同时构建全方位的动态质量评价机制,推动跨学科培养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
跨学科培养 博士生 创新能力 阈值效应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晓娟
通过对四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副所长姚建年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所长江桂斌研究员、国家纳米中心首席科学家江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汪寿阳研究员的访谈,总结了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及方法。
关键词:
博士生 创新能力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泽芳
时代发展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我国当前博士生创新能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了现行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反映在培养观念相对滞后、培养目标存在偏颇、培养主体规范不够、培养对象选淘不严、培养方式缺陷甚多、培养评价忽视创新等方面。加强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必须改革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培养观念、突出创新能力为重的培养目标、构建能有效激发创新的导师队伍、改革对培养对象的选淘制度、改进现存的培养方式、完善有效激励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
博士生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钟敏 董静芳
领导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问题。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政府管理培训中心引进并创新了一种适应当代领导干部实际需要的公共管理培训体系——领导力实验室体系。其七大特色体现为综合通识的培训目标、多元个性的课程设置、学术专业的科研环境、专家型的师资队伍、科学灵活的培训方式、基于区域运作的教务模式以及学员为本的教学评估体系。这一体系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增长点,也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对领导力培养理念和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形成都具启发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国兴
通过调查得到了跨学科学习的博士生数据,分析了跨学科学习的博士生的科研成果数据可知,跨学科学习对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并没有明显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玲
基于41所高校的调查分析发现,跨学科学习经历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博士生所跨学科专业差异越大,其在博士学习阶段的科研能力越弱。和非跨学科博士生相比,同一级学科下跨二级学科博士生、同学科门类下跨一级学科博士生、跨学科门类博士生科研能力依次降低。且跨学科学习经历与高校跨学科培养能直接显著预测博士生科研能力,也能通过博士生跨学科学习动机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科研能力。因此,在招收跨学科博士生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与特长优势;高校应明确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以跨学科科研项目为主要依托,加强跨学科导师对博士生的指导,激发博士生跨学科学习动机以促进其科研能力提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于书洁 史长丽 于嘉林 李健强 吕艳
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生命科学学科群研究生培养改革专项"试点一年来的初步实践和体会。认为基于科技创新平台的学科组织结构的构建,也就是基于交叉学科的学科群等人才培养环境的变化及其相应的培养机制改革的有益尝试,是新形势下系统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学科组织创新 博士生 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则温 张君 陈智峰 赵张耀 周煦炎
跨学科培养博士生,是培养跨学科人才,推动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的重要途径。作者探讨了开展跨学科培养博士生,培育高水平跨学科创新人才,促进学科交叉的问题。
关键词:
跨学科培养博士生 促进学科交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熊华军
MIT既抓跨学科博士生数量,同时又注重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保证了MIT能始终活跃在科学领域的最前沿。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指出社会、政府和大学这三股力量观念的转变是跨学科博士生教育发展的外因,通过“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培养博士生是跨学科教育的宗旨。
关键词:
MIT 跨学科博士生 CSBi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汪宏 苏文斌 纪洁菲 陈花玲
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结合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进行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即在第二学年末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对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与科研工作进行中期考核。实践表明,对博士生进行中期考核,是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促进博士研究生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博士生 中期考核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建林
对创新能力的内涵加以阐释,并在剖析创新能力的维度和要素的基础之上对创新能力进行了类型划分,提出了创新能力的结构体系和创新能力的基本层次;剖析了创新能力为什么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的类型和原因对基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改革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三种典型的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即纵向一体化———深化原始创新能力;横向一体化———加强集成创新能力;纵横联体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研究生 培养机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陶辉锦 尹健 周珊 叶旭斌
实验室的开放管理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引导,全方位培养,多层次交流"的管理理念、"导师负责制"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和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在开放型实验室建设中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开放实验室管理 实践与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