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1)
- 2023(10865)
- 2022(9711)
- 2021(9181)
- 2020(7677)
- 2019(18140)
- 2018(18067)
- 2017(35015)
- 2016(18848)
- 2015(21159)
- 2014(20983)
- 2013(20921)
- 2012(19008)
- 2011(17320)
- 2010(17189)
- 2009(15406)
- 2008(14915)
- 2007(12979)
- 2006(11240)
- 2005(9991)
- 学科
- 济(76033)
- 经济(75954)
- 管理(51665)
- 业(48592)
- 企(41145)
- 企业(41145)
- 方法(33706)
- 数学(28796)
- 数学方法(28386)
- 中国(19054)
- 农(18824)
- 学(16984)
- 财(16722)
- 业经(16070)
- 地方(16031)
- 理论(13675)
- 贸(13519)
- 贸易(13510)
- 易(13047)
- 农业(12696)
- 制(12632)
- 和(12559)
- 技术(11726)
- 环境(10952)
- 教育(10842)
- 务(10574)
- 财务(10507)
- 财务管理(10492)
- 融(10350)
- 金融(10349)
- 机构
- 大学(263105)
- 学院(257944)
- 管理(105150)
- 济(99834)
- 经济(97525)
- 理学(91575)
- 理学院(90556)
- 管理学(88920)
- 管理学院(88466)
- 研究(88439)
- 中国(63409)
- 京(56652)
- 科学(55202)
- 财(44151)
- 所(44092)
- 农(40406)
- 研究所(40295)
- 中心(39033)
- 业大(38843)
- 江(36579)
- 北京(36147)
- 范(35797)
- 财经(35526)
- 师范(35492)
- 院(32505)
- 经(32406)
- 农业(31387)
- 州(30092)
- 师范大学(29056)
- 经济学(28359)
- 基金
- 项目(180329)
- 科学(141190)
- 研究(133429)
- 基金(129847)
- 家(112643)
- 国家(111715)
- 科学基金(95877)
- 社会(81443)
- 社会科(77094)
- 社会科学(77071)
- 省(70098)
- 基金项目(69578)
- 自然(63106)
- 自然科(61622)
- 自然科学(61608)
- 教育(61448)
- 自然科学基金(60443)
- 划(59215)
- 编号(55373)
- 资助(53461)
- 成果(45453)
- 重点(40003)
- 部(39586)
- 发(38048)
- 课题(37845)
- 创(37414)
- 创新(34778)
- 科研(34585)
- 项目编号(34406)
- 大学(34073)
- 期刊
- 济(109741)
- 经济(109741)
- 研究(78266)
- 中国(50081)
- 学报(40851)
- 管理(38725)
- 科学(37689)
- 农(36502)
- 教育(34325)
- 财(31613)
- 大学(31022)
- 学学(28446)
- 农业(25881)
- 技术(23415)
- 融(19568)
- 金融(19568)
- 业经(17542)
- 经济研究(17148)
- 图书(16996)
- 财经(16029)
- 问题(13795)
- 经(13540)
- 科技(13427)
- 业(13385)
- 理论(13313)
- 技术经济(12367)
- 实践(12351)
- 践(12351)
- 情报(11865)
- 现代(11540)
共检索到37928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陆钢 高志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中表示,经过四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为进一步响应习总书记讲话及有关会议精神,将国家战略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近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的"一带一路"与中亚跨学科研究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会议旨在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推动"一带一路"跨学科的研究。华东师大国际问题研究所陆钢所长主持会议。中国科学院王铮研究员、上海社科院胡键研究员、华东师大生态学专业蔡永立教授、上海语文学会会长胡范铸教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陆钢 高志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中表示,经过四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为进一步响应习总书记讲话及有关会议精神,将国家战略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近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的"一带一路"与中亚跨学科研究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会议旨在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推动"一带一路"跨学科的研究。华东师大国际问题研究所陆钢所长主持会议。中国科学院王铮研究员、上海社科院胡键研究员、华东师大生态学专业蔡永立教授、上海语文学会会长胡范铸教授、华东师大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张建民教授、华东师大地理信息专业朱良峰教授、华东师大文科发展中心刘进教授、华东师大图书馆李欣副馆长和华东师大地理学院陈睿山教授等十几位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段明辰 段毅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与中亚地区国家深化天然气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为了系统深化认识中亚地区天然气供需特征,促进我国与中亚地区国家天然气能源合作的进一步发展,系统分析了中亚地区产气国家近10年天然气储、产、消、贸特征,探讨了天然气供需特征和我国开展天然气合作的对策。结果表明,中亚地区产气国家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很高,平均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大约30%,为我国天然气能源的持续稳定供应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与中亚国家能源政策非常默契,天然气能源互补性强,合作发展前景良好,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和深化与中亚产气国家天然气能源合作。中亚地区产气国家的天然气储量、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差别十分显著,在我国与中亚地区产气国家天然气能源合作中,其合作战略方式应有区别。对于天然气储采比值高的产气国家,应加强天然气田的勘探开发合作;对于天然气自给率高、出口潜力大的产气国家,要优先加强天然气进口谈判和磋商,进一步增加天然气进口合同份额和天然气进口量。我国天然气进口量至2030年都具有长足增长趋势,使我国与中亚国家天然气能源合作具有长期性和多元化战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穆哈默格尔蒂·塞尔达洛夫 马克赛特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共同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简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内容是以中国为起点和主要推动力量,以周边的亚洲发展中国家为重要推进地区,以区域内外通道的建设与利用为实施手段和路径,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一系列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一带一路"的英文翻译从最初的One Belt One Road(OBOR)到现在的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积极响应和认可,并认为世界上不只是一条带和一条路,而是应该有很多条带和很多条路。因此,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应该积极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路和带的建设,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作为推动中国和周边地区经济增长的新思路,其战略重点是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的推进会将中国经济增长扩展到沿线的国家,并可能产生更适用于新时期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新思路:以经济走廊为依托,以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加强区域经贸合作与发展。2016年11月10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联合举办的"2016全球治理高层政策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旨在探索"一带一路"倡议的模式及其与现有的全球治理格局的内在联系,寻求中国和其他合作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保持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来自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制定者、联合国官员、发展专家、智库学者和企业领袖出席本次会议,就"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探讨‘一带一路’发展红利""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共同愿景""互联互通和可持续性"三个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专题讲座。本组笔谈,编辑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董誉文出席会议并组稿。得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先生的大力支持。董女士约请与会的三个沿线国家,分别是蒙古、土库曼斯坦、俄罗斯的相关专家,是其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的成果及其观点的荟萃,以期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新思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穆哈默格尔蒂·塞尔达洛夫 马克赛特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共同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简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内容是以中国为起点和主要推动力量,以周边的亚洲发展中国家为重要推进地区,以区域内外通道的建设与利用为实施手段和路径,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一系列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一带一路"的英文翻译从最初的One Belt One Road(OB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芸 杨光 杨阳
一、农业合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一)提升区域农业发展能力,构建丝绸之路农业经济带农业是中亚国家的传统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前苏联时期,得益于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利灌溉的大力发展,农业经历了个别领域的高速增长。独立后,中亚各国普遍面临农业投入不足、产业结构单一、装备老化、技术进步缓慢、土壤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各国农业生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可为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得到周边国家特别是中亚国家的积极响应。中亚国家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耕中亚五国市场,可以起到连接境内与境外市场的桥梁作用,以及对南亚、西亚和中东欧的辐射作用。本文在对中亚投资环境的宏观形势、产业状况和微观环境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与中亚经贸金融合作的发展现状、未来展望以及主要障碍进行探讨,并就中国推进与中亚货币金融合作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罗婧 冉旭宏 于明珠 卢婕
2019年11月2—3日,由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院联合《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主办的"‘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学科对话:第二届中国企业史研究WORKSHOP"在桂林成功举办。当下,"中国制造"的崛起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大事件,中国正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理念,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世界经济交往。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中国企业无疑既是受益者,又是主力军与先锋队;如同当年的美国、日本一样,对中国企业史的研究更逐渐成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颖
中亚区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域。欧亚经济联盟、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主要合作机制都在推动着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文章梳理和比较了这三种合作机制的组织构成、合作领域、运行模式以及合作绩效,认为中亚区域主要经贸合作机制在合作领域上具有高度重叠性,在合作绩效上具有显著差异性,合作空间广阔。在促进中亚经贸合作机制对接方面,建议加强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便利化和区域标准一致化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建立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加强一体化合作;促进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加快基础设施、能源、旅游和教育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建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衣保中 张洁妍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新时期国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的重大战略构想。东北亚地区的"一带一路"辟建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应该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合作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是描述不同种类的一个或多个成员之间延伸的物质联系,用于解决东北亚地区"一带一路"建设合作问题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广灵 孟悌清 冀素兰
农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业机械应用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中亚五国农业生产禀赋的发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表现出双方农产品贸易品种单调、农产品贸易发展很快但总量较小和贸易存在较大逆差等特点。从潜力来看,中国有技术、有市场、有资金,中亚五国有耕地、有种植技术与出口需求,各方在粮食、棉花、蔬菜水果、药材和农产品加工产品贸易等多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应该从完善我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体系、加大对中亚五国的农业投资、加强农业技术交流、加大农业机械出口等几个方面,进一步激发我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潜力,使双方在"丝绸之路"上开展更加全面、深化的农产品贸易与合作。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亚地区 农产品贸易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汪晓文 李伟华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深化国际能源合作,推动合作国双方的经济结构优化与科技创新发展。中国目前对中亚五国的产业转移还处于没有固定模式的探索阶段。利用拓展引力模型与产业结构相似模型对中国与中亚五国的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哈萨克斯坦的产业承接基础最好,中国可以优先向哈萨克斯坦进行产业转移然后分次序向其他中亚四国进行产业转移。最后,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方式、政府合作、融资模式等方面针对产业转移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立卓 刘雪娇 余稳策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是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沿线地区共同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中亚地区1毗邻我国,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双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合作潜力巨大。该文通过对中国与中亚三国2贸易发展现状、总体贸易互补性、产业间贸易互补性和产业内贸易互补性的分析,发现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间和产业内的贸易互补性都较强,贸易潜力大。为充分挖掘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贸易潜力,应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进一步优化双边贸易结构、拓展双边经贸关系、创新政府间合作和交流机制、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积极构建自贸区和经贸合作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广灵 孟悌清 冀素兰
农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业机械应用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中亚五国农业生产禀赋的发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表现出双方农产品贸易品种单调、农产品贸易发展很快但总量较小和贸易存在较大逆差等特点。从潜力来看,中国有技术、有市场、有资金,中亚五国有耕地、有种植技术与出口需求,各方在粮食、棉花、蔬菜水果、药材和农产品加工产品贸易等多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应该从完善我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体系、加大对中亚五国的农业投资、加强农业技术交流、加大农业机械出口等几个方面,进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亚地区 农产品贸易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谭晶荣 王丝丝 陈生杰
文章采用1995-2013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主要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其结构,并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中亚五国主要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就中国与中亚五国如何进一步开展合作,以便更大程度地提升双边农产品贸易的潜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税收合作助力国际社会抗击疫情与经济复苏发展——“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会议综述
跨学科研究综述
智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智库交流”平行主题会议综述(中)
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研究综述
“一带一路”与经济发展——第六届“比较研究工作坊”会议综述
中国与南亚东南亚乡村的现状和未来——首届“‘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国际论坛”会议综述
“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国际科技合作研究综述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流通业的机遇与挑战——2017上海“一带一路”新商务论坛会议综述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与企业国际化——经济外交研究会2019学术研讨会综述
“一带一路”创新发展国际合作蓝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智库交流”平行主题会议综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