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4)
- 2023(5572)
- 2022(4625)
- 2021(4470)
- 2020(3697)
- 2019(8328)
- 2018(7948)
- 2017(16245)
- 2016(8772)
- 2015(9511)
- 2014(9375)
- 2013(9191)
- 2012(8502)
- 2011(7686)
- 2010(8027)
- 2009(7583)
- 2008(7677)
- 2007(7103)
- 2006(6388)
- 2005(5896)
- 学科
- 济(29629)
- 经济(29591)
- 业(28194)
- 管理(25881)
- 企(20828)
- 企业(20828)
- 中国(12146)
- 方法(11923)
- 财(11782)
- 险(10874)
- 保险(10783)
- 农(10746)
- 数学(10692)
- 数学方法(10529)
- 制(10034)
- 银(9859)
- 银行(9859)
- 行(9375)
- 策(8899)
- 贸(8044)
- 贸易(8040)
- 融(8034)
- 金融(8034)
- 易(7910)
- 务(6870)
- 财务(6859)
- 财务管理(6837)
- 农业(6663)
- 业经(6603)
- 企业财务(6483)
- 机构
- 学院(117516)
- 大学(115754)
- 济(52381)
- 经济(51198)
- 管理(47087)
- 研究(39160)
- 理学(38831)
- 理学院(38462)
- 管理学(37962)
- 管理学院(37714)
- 中国(36552)
- 财(30050)
- 京(23813)
- 财经(21918)
- 科学(20094)
- 经(19878)
- 中心(19577)
- 江(19092)
- 所(18825)
- 研究所(16416)
- 财经大学(16211)
- 经济学(15898)
- 农(15613)
- 北京(15611)
- 州(15136)
- 银(14898)
- 院(14392)
- 融(14384)
- 银行(14314)
- 经济学院(14308)
- 基金
- 项目(70657)
- 科学(56593)
- 研究(55945)
- 基金(51861)
- 家(43357)
- 国家(42941)
- 科学基金(37580)
- 社会(35767)
- 社会科(33874)
- 社会科学(33868)
- 省(26247)
- 基金项目(25942)
- 教育(25420)
- 编号(23729)
- 自然(23167)
- 自然科(22644)
- 自然科学(22639)
- 资助(22613)
- 划(22493)
- 自然科学基金(22251)
- 成果(20404)
- 部(16461)
- 课题(16408)
- 性(15675)
- 重点(15373)
- 发(14949)
- 教育部(14661)
- 制(14559)
- 项目编号(14437)
- 国家社会(14436)
共检索到193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钮伟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更趋稳定,我国涉外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望进一步好转,外贸出口有可能出现恢复性增长,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可能稳步增加,跨境资金流入压力进一步加大。对外汇管理部门来说,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任务依然较重。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涛 张晓晶
香港与内地的跨境资金流动规模增大,渠道增多。上万亿港元的资金通过贸易、金融和非正规渠道在两地间流动。其影响因素包括两地经济增长、贸易往来、资金收益率、制度规则变化、政策面及两地金融管理制度和水平差异等。跨境资金流动给内地带来潜在金融风险:内地资本管制的“防火墙”作用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影响,受到攻击的香港联汇制会波及内地金融稳定等。应引导和规范两地资金流动,推进内地宏观政策改革,推动香港金融业的发展。
关键词:
香港路径 资金流动 金融风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欣欣 黎馨蔓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跨境资本流动规模、类型结构、主体部门都出现了结构性变化,呈现出的特点包括:跨境总资本流动规模大幅下降、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净资本流入逐年攀升;发达经济体其他投资流入显著下滑、发展中经济体直接投资流入仍占主导;发达经济体其他部门资本流入占主导、发展中经济体政府部门流入增加。新特点的出现对各经济体,尤其是发展中经济体政府部门融资比重提升,引发货币错配风险和债务危机压力,直接投资的“金融化”和“虚拟化”引发潜在风险。未来应减少外债规模,防止货币错配,引入高质量外商直接投资,健全监测预警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谭小芬 梁雅慧
自2015年起,我国跨境资本结束此前的单边净流入,进入了双向流动状态。本文首先梳理了2015年后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变化的特点:2015—2016年,跨境资本大规模流出;2017年形势逆转,跨境资本转为净流入;2018年跨境资本流动整体稳定,但下半年开始资本流出。其次,对不同阶段资本流动的特点和渠道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国内外形势,剖析了我国在跨境资本流动方面面临的潜在风险来源,如外部不确定性因素扰动、市场结构尚未完善引致的跨境资本短期化以及中国扩大金融开放放大跨境资本流动冲击这三个方面。最后,本文针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整体上构建"宏观审慎"与"微观监管"一体化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但在非常时期可采取适当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措施,同时要强化各国间的政策与管理措施协调合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毕海霞 陈小荣 刘玉娟
随着全球资本流动格局的不断演变,新兴经济体跨境资本流动短期波动开始加剧,同时伴随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双向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跨境资本流动表现为: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差额呈现双向波动,短期化趋势明显,跨境资本流动活跃度日益增强,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为防止跨境资本流动"大进大出",避免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建立和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管体系,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加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以防范跨境资本流动的过度冲击。
关键词:
跨境资本流动 金融风险 宏观审慎 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思敏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稳步回升,我国跨境资金交易活跃,规模快速扩大,资金净流入态势明显2010年以来,在国际流动性泛滥和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的背景下,我国跨境资金交易频繁,资金净流入增加。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在本外币利差扩大等市场因素的驱动下,套利资金流入动力强劲,异常资金流动风险增加,管理难度增大。当前跨境资金流动的特点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稳步回升,我国跨境资金交易活跃,规模快速扩大,资金净流入态势明显。以广东为例,2010年前11个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庞春阳 赵灵 陈昊
本文从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实践出发,在识别和界定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基础上,提出涵盖"风险识别、量化分级、风险展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跨境资金流动风险评级方法,并且对2010年以来我国短期跨境资金流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级,得出判别和预测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若干重要指标。主要结论:一是外部因素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入的直接影响要强于对跨境资金流出的影响;二是国内经济金融基本面因素是监测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重要指标;三是汇价因素和预期因素在预测短期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方面效果显著;四是当前我国处于跨境资金流出风险下降、短期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回升的阶段。为此,建议结合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态势,动态调整政策工具组合和实施力度;从稳定国内经济金融运行态势着手,积极应对跨境资金流动风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促进人民币汇率有序波动;改进外汇市场预期管理,提升其在防范和化解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中的作用,为跨境资金平稳、有序流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亚新
本文从强化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的角度,论述了外汇管理政策盲点存在的必然性,具体从离岸账户、转口贸易、短期外债展期、境内留置利润、境内外币卡和组合类贸易融资产品等六个方面对外汇管理政策盲点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从完善制度建设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跨境资金 外汇管理政策盲点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汪洋
该文介绍了近年来江苏省外向型经济发展与跨境资金流动的主要态势,梳理了跨境资金流动对区域货币供需影响的传导路径,并实证检验了跨境资金流动与区域货币供应的相关性。鉴于跨境资金流动对区域货币运行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本外币政策协调带来的挑战,文章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境资金流动 区域货币运行 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宋金桂
在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持续深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有序推进的背景下,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不断加大,而跨境资金流动先导指标体系的不健全,预判指导性不足,时常使监管部门陷入频繁调整、被动应对的局面,同时需承受国内外市场主体认为监管严格、调控过度的舆论压力。为此,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探索研究跨境资金流动的先导指标,运用VAR模型验证各先导指标对短期和中长期跨境资金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境资金 双向流动 先导指标 VAR模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卜国军
美联储从2014年1月开始逐步缩减资产购买规模,标志着美联储开始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可能通过实体经济、流动性、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传导机制,从货物贸易、投资收益、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跨境贷款、贸易信贷、大宗商品价格等渠道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分析了具体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季云华
本文使用时序关联数据挖掘方法,研究跨境资金流动与企业主体行为特征、外部经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基于2010-2018年沿海地区某省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是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向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和批发零售业聚集,向具有外币资产或负债存量高、资本项下收支占比高、进口依赖度高、经营规模偏中上型、存续期较长等特征的一部分企业聚集,呈现出"二八"分布特征;二是企业跨境资金流动行为具有较强的顺周期性,汇率变动是引发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重要因素,人民币汇率贬值对企业跨境资金流出的影响强于汇率升值对企业跨境资金流入的影响;三是非贸易类企业跨境收支行为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进口依存度高的企业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更大,资产负债存量高的企业出现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概率更高。为此,要建立健全企业跨境收支行为风险监测、监管体系,完善"宏观—中观—微观"的风险监测架构,遵循"抓大放小"的监管思路,实行分类监管模式;要综合运用外汇调控工具调节企业跨境收支行为,加强对银行综合头寸的管理,强化审慎调节工具的使用,防控企业跨境收支风险;要加强对风险易暴露的资金渠道管理,做好对企业广义外债的总量管理,强化贸易收支项下的比例管理,提高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栋
本文以新兴市场跨境资金流动性安全问题为研究命题,以中国市场和新兴市场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构建的时变模型框架体系,分析了跨境资金流动的外部冲击和内部风险传染效应。研究结论为:一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存在多元化的渠道传导效应,其中利率效应显著性最强;二是新兴市场跨市场存在风险传染性,股债市场跨境资金流动存在异质性;三是中国跨境资金流动具有自身独有特征,中国的风险传染效应更强,双向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四是拓展国债市场开放的研究发现中美利差对境外持有人民币国债存在长期且稳定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虽然效应弱但是存在逐步增强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围绕人民币国际化、区域金融市场建立、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债市场渐进式开放提出策略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叶亚飞
本文通过区分跨境资金流动的差异类型,构建中国宏观金融风险综合指数并利用马尔科夫模型资本项目分阶段进行风险识别,然后利用TVP-SV-VAR模型研究资本项目分阶段开放进程中跨境资金流动与宏观金融风险间的动态时变关系,挖掘不同风险状态下、不同类型跨境资金流动的驱动因素差异。结果表明:短期跨境资金对宏观金融风险的影响相对更大,且更易受境内外利差的刺激而流动;长期跨境资金流入在缓释宏观金融风险、提振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方面效果明显;高风险状态下,短期跨境资金流出易出现“羊群效应”,且宏观金融风险易引发金融深化程度上升;中低风险状态下,跨境资金流动受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要针对短期、长期资金构建差异化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体系,有效应对异常跨境资金流动冲击;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缩减套利空间,减缓短期资金波动;促进国内金融体系建设提质增效,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重点风险;稳定国内经济基本面,吸引境外资金流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豪 温小敏
本文以宁波市2001~2009年涉外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探索建立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实证检验表明:国内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等对跨境资金流动存在较为明显的先导作用;本文设计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能够揭示跨境资金流动变化的规律并发挥较好的预警作用。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格兰杰因果检验 先行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