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9)
- 2023(14687)
- 2022(12052)
- 2021(11530)
- 2020(9574)
- 2019(22017)
- 2018(21135)
- 2017(40375)
- 2016(20799)
- 2015(23246)
- 2014(22431)
- 2013(22024)
- 2012(19972)
- 2011(17690)
- 2010(17332)
- 2009(16299)
- 2008(15173)
- 2007(12867)
- 2006(10782)
- 2005(9864)
- 学科
- 济(85915)
- 经济(85830)
- 业(59645)
- 管理(58127)
- 企(47316)
- 企业(47316)
- 方法(40946)
- 数学(37418)
- 数学方法(37031)
- 中国(32801)
- 融(29341)
- 金融(29340)
- 银(27847)
- 银行(27843)
- 行(26836)
- 财(25513)
- 农(22262)
- 制(20127)
- 贸(18719)
- 贸易(18704)
- 易(18416)
- 业经(17881)
- 务(17009)
- 财务(16965)
- 财务管理(16926)
- 企业财务(16223)
- 地方(15595)
- 农业(15102)
- 理论(12831)
- 体(12689)
- 机构
- 大学(280179)
- 学院(278066)
- 济(129454)
- 经济(127291)
- 管理(112036)
- 理学(96423)
- 理学院(95546)
- 管理学(94195)
- 管理学院(93683)
- 研究(91280)
- 中国(82360)
- 财(60788)
- 京(57018)
- 财经(48866)
- 科学(47990)
- 中心(45594)
- 经(44921)
- 经济学(42642)
- 所(41713)
- 经济学院(38638)
- 研究所(37867)
- 江(37558)
- 财经大学(37110)
- 北京(36031)
- 农(35796)
- 业大(34098)
- 院(33325)
- 范(32728)
- 师范(32432)
- 融(31982)
- 基金
- 项目(190284)
- 科学(153285)
- 基金(144074)
- 研究(143164)
- 家(123267)
- 国家(122293)
- 科学基金(107536)
- 社会(96390)
- 社会科(91597)
- 社会科学(91578)
- 基金项目(75336)
- 省(69459)
- 自然(66659)
- 教育(65604)
- 自然科(65238)
- 自然科学(65223)
- 自然科学基金(64092)
- 划(59042)
- 资助(58989)
- 编号(56239)
- 部(44392)
- 成果(44366)
- 重点(42306)
- 国家社会(42070)
- 创(40465)
- 发(40459)
- 教育部(39616)
- 人文(38408)
- 创新(37883)
- 课题(37467)
- 期刊
- 济(131146)
- 经济(131146)
- 研究(87653)
- 中国(51679)
- 财(46923)
- 融(46538)
- 金融(46538)
- 管理(40877)
- 科学(35446)
- 学报(34070)
- 农(32016)
- 大学(28532)
- 学学(27102)
- 财经(24676)
- 技术(23930)
- 教育(23793)
- 经济研究(23280)
- 农业(21234)
- 经(21169)
- 业经(18915)
- 问题(16998)
- 贸(16609)
- 国际(15767)
- 世界(14441)
- 理论(13884)
- 技术经济(13676)
- 统计(13533)
- 实践(12221)
- 践(12221)
- 策(12185)
共检索到415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叶亚飞
本文通过区分跨境资金流动的差异类型,构建中国宏观金融风险综合指数并利用马尔科夫模型资本项目分阶段进行风险识别,然后利用TVP-SV-VAR模型研究资本项目分阶段开放进程中跨境资金流动与宏观金融风险间的动态时变关系,挖掘不同风险状态下、不同类型跨境资金流动的驱动因素差异。结果表明:短期跨境资金对宏观金融风险的影响相对更大,且更易受境内外利差的刺激而流动;长期跨境资金流入在缓释宏观金融风险、提振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方面效果明显;高风险状态下,短期跨境资金流出易出现“羊群效应”,且宏观金融风险易引发金融深化程度上升;中低风险状态下,跨境资金流动受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要针对短期、长期资金构建差异化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体系,有效应对异常跨境资金流动冲击;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缩减套利空间,减缓短期资金波动;促进国内金融体系建设提质增效,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重点风险;稳定国内经济基本面,吸引境外资金流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化非
运用2005-2016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月度数据,测算总体跨境资金流动和资本项下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程度,并对影响跨境资金流动波动性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是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呈现上升态势,2015年以来保持在较高水平;二是国内经济稳定增长、金融市场开放有助于降低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三是资金价格因素对于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具有明显影响,境内外利差扩大、人民币贬值预期导致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加剧,而全球投资者避险情绪对于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具有正向影响;四是总体跨境资金流动和资本项下跨境资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化非
运用2005-2016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月度数据,测算总体跨境资金流动和资本项下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程度,并对影响跨境资金流动波动性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是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呈现上升态势,2015年以来保持在较高水平;二是国内经济稳定增长、金融市场开放有助于降低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三是资金价格因素对于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具有明显影响,境内外利差扩大、人民币贬值预期导致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加剧,而全球投资者避险情绪对于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具有正向影响;四是总体跨境资金流动和资本项下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具有不对称性。为此,在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中,要系统看待宏观经济稳定增长与跨境资金流动平衡管理之间的关系,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跨境资金流动趋于平稳的前提和基础;要正确认识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与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管理的关系,开放本身并不是风险的根源,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实际上有助于分散和降低金融风险;要加强本外币协同管理,针对跨境资金流动的不对称性特征,运用相机抉择的管理措施,适时调整管理重点,强化预期引导,提升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效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有鑫 王祎帆 杨翰方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扩大,输入性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金融稳定概念引入传统的“三元悖论”进行机制分析,发现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实施有利于提升金融稳定性。本文系统梳理监管机构使用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详细探究作用机制,构建政策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宏观审慎政策可以通过调节跨境资本流动降低输入性金融风险,缓解外部风险对国内风险的传导。拓展研究表明,政策对于控制外汇市场输入性风险效果最好,股票和债券市场次之;仅针对外汇跨境流动的政策工具效果好于仅针对人民币以及同时针对外汇和人民币跨境流动的工具;数量型工具对控制股票和债券市场输入性风险效果更好,而价格型工具对外汇市场风险防范作用更强;政策对新兴经济体输入性风险的整体防控效果好于发达经济体;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使用,可以强化风险防范作用。在上述结论基础上,本文提出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涛 张晓晶
香港与内地的跨境资金流动规模增大,渠道增多。上万亿港元的资金通过贸易、金融和非正规渠道在两地间流动。其影响因素包括两地经济增长、贸易往来、资金收益率、制度规则变化、政策面及两地金融管理制度和水平差异等。跨境资金流动给内地带来潜在金融风险:内地资本管制的“防火墙”作用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影响,受到攻击的香港联汇制会波及内地金融稳定等。应引导和规范两地资金流动,推进内地宏观政策改革,推动香港金融业的发展。
关键词:
香港路径 资金流动 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俊伟
我国资本项目跨境资金流动的现状资本项目呈现净流入态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资本项目跨境资金流动规模逐步扩大,且形成了双向流动的格局。1985~2001年,我国资本项目跨境资金流入、流出均保持缓慢增长;2001年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书朦
在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资本项目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跨境资本双向流动趋势愈发明显,对我国经济金融平稳运行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不容忽视,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非常必要。本文在对同样是世界新兴经济体的智利、韩国、巴西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历史实践进行深度分析基础上,借鉴其经验得出我国如何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构建的重要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平晓冬 赵文兴 彭英
本文认为,宏观审慎的跨境资金流动调节工具,应同时遵循适应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要求。由于银行在跨境资金流动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以银行为调控对象,更能体现宏观总量和逆周期审慎调控特征。其中,银行短期外债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是目前可用的主要调节手段。本文研究认为,对银行短期外债可建立全口径管理模式,根据短债风险状况分别赋权,实行动态总量调节和逆周期风险调控。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可引入无息存款准备金制度,以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的交易为突破口,通过增加银行交易成本,促使其对跨境资金进行截流,起到分散
关键词:
宏观审慎 银行短债 结售汇综合头寸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继梅 马洁 吕婕
金融开放能够促进跨境资本流动,也具有引发跨境资本流动失衡和波动性增加的风险,而一国金融发展水平在其金融开放效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58个国家及地区1999—2016年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研究金融开放背景下金融发展对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流入、流出以及总跨境资本流动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本身有可能造成跨境资本流出大于流入的失衡现象,并显著增加跨境资本流动波动性风险,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金融开放带来的跨境资本流动失衡现象和波动性风险。因此,在扩大金融开放进程中,为获得跨境资本流动的积极效应,应密切关注跨境资本流向和资本波动性变化,提高国内金融发展水平,使之与金融开放水平相匹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雄师 黄娴静
本文就国家宏观经济、金融和政治三种风险因素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国家宏观经济、金融和政治风险确实会对跨境资本流动产生影响,但在跨境资本流动的总量和细分层面上存在差异。其中,国家宏观经济风险主要对直接投资流出、其他投资流入产生影响,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国家宏观金融风险对发达国家债权类其他投资流入及发展中国家其他投资流出和流入有影响;国家宏观政治风险对发达国家股权类组合投资流入和债权类组合投资流出以及发展中国家股权类直接投资流出和股权类组合投资流出产生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成晓 李岩松 姜旭
文章研究了在开放经济下,宏观审慎政策如何降低由跨境资本流动引发投资过热导致的金融失衡、社会福利损失,并着重分析了在不同违约概率条件下,如何从跨境资本流动渠道运用审慎工具抑制系统性风险的顺周期累积,而后通过一个四变量M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对中国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以及金融杠杆的区制效应。结果表明,实施对国内金融部门与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政策具有明显的区制特征。在常规时期,应当以针对国内金融部门的宏观审慎监管为主;而在危机爆发时期,应加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力度,同时放宽对国内金融部门的宏观审慎管理。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柏 张艾莲 胡思遥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保障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针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有效度量是稳定金融市场、制定金融监管长效机制的基础。本文运用六种不同的度量方法刻画中国2001年1月至2016年12月跨境资本流动规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甄别不同度量方法之间的相关关系以便确定中国资本流动度量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总量规模法、实际利率差异法、Haque-Montiel法对中国资本流动度量解释能力较高。实际利率差异法和Haque-Montiel法根源于利率决定模型,利率的调控不仅要基于纵向水平的不同,而且要涉及横向主要贸易国之间的利率差异。需时时监控规模指标,既包括单一的总量指标,还涵盖各子项目的资本流入和流出指标,尤其是占比较高的股权、贸易信贷等资本流动,从而有效防控和化解金融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蒋东利 刘佳
随着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推进,特别是2014年以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应对资本流动是当前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宏观审慎管理理论入手,剖析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国内外实践和实施效果,对我国运用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工具调控外汇收支提出政策性参考建议。
关键词:
资本项目可兑换 宏观审慎 资本流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建伟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性日益加剧,很容易引发金融安全问题,因此加强宏观审慎调控管理成为防范资金流动风险的必要手段。在充分识别风险点的基础上,建立"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反映资金流动异常现象,并运用VAR模型对价格型和数量型宏观审慎调控手段情景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显示,数量型调控手段短期效果显著,价格型和数量型手段共同作用时效较长,效果更明显,价格型调控手段则较数量型手段效果更小,但对境内外利差收窄效应更强,市场引导作用突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鹰
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与宏观背景分析杜鹰本文依托对四川、安徽两省的实地调查和抽样调查获取的大量数据资料,对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及其宏观经济背景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使用的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本课题组1995年对四川、安徽两省的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