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3)
2023(13096)
2022(10918)
2021(10518)
2020(8974)
2019(20399)
2018(19995)
2017(38310)
2016(20827)
2015(23216)
2014(23220)
2013(22488)
2012(20228)
2011(17863)
2010(17687)
2009(16093)
2008(16111)
2007(14304)
2006(12160)
2005(11019)
作者
(56264)
(46909)
(46466)
(44394)
(30097)
(22464)
(21524)
(18369)
(17774)
(16967)
(16129)
(15736)
(14821)
(14654)
(14581)
(14427)
(13978)
(13935)
(13533)
(13403)
(11389)
(11347)
(11304)
(10839)
(10503)
(10466)
(10409)
(10404)
(9404)
(9087)
学科
(76117)
经济(76028)
管理(69809)
(65504)
(55525)
企业(55525)
方法(38928)
数学(33575)
数学方法(33118)
(27029)
中国(21921)
(19327)
财务(19270)
(19251)
财务管理(19220)
企业财务(18323)
(18076)
业经(16977)
(15714)
银行(15700)
理论(15543)
(15257)
(14695)
(13713)
金融(13711)
(13174)
贸易(13166)
农业(12874)
(12857)
技术(12501)
机构
大学(280735)
学院(280326)
管理(113667)
(110760)
经济(108231)
理学(96105)
理学院(95086)
管理学(93450)
管理学院(92860)
研究(84139)
中国(70789)
(58283)
(57845)
科学(50168)
财经(45118)
(42932)
中心(42156)
(41133)
(40336)
(40068)
业大(38732)
研究所(36200)
北京(36097)
(34577)
经济学(34528)
(34478)
师范(34186)
财经大学(34076)
经济学院(31238)
农业(31162)
基金
项目(187469)
科学(148591)
基金(137935)
研究(137799)
(119207)
国家(118181)
科学基金(103351)
社会(87848)
社会科(83174)
社会科学(83153)
基金项目(72880)
(72366)
自然(67659)
自然科(66146)
自然科学(66130)
教育(65441)
自然科学基金(64965)
(61028)
资助(56920)
编号(55962)
成果(44672)
(42037)
重点(41784)
(39401)
(38062)
课题(37759)
教育部(36951)
创新(36740)
国家社会(36692)
科研(36539)
期刊
(119870)
经济(119870)
研究(82234)
中国(56025)
(49649)
管理(45211)
学报(41140)
科学(38288)
(34510)
大学(32643)
(32061)
金融(32061)
教育(30769)
学学(30496)
技术(27155)
农业(22850)
财经(22765)
(19502)
经济研究(18893)
业经(18733)
财会(15542)
问题(15102)
图书(14070)
理论(13929)
技术经济(13765)
(13672)
(13642)
会计(13213)
实践(12646)
(12646)
共检索到419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伍戈  严仕锋  
系统性风险是宏观审慎管理所关注的核心,但目前各界对系统性风险的本质、运行过程、形成条件等仍缺乏完整、深入的认识。本文在梳理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管理有关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对开放经济下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兴华  
正确地理解和识别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对于启动外汇宏观审慎工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改变以往偏重短期分析的思路,以真实周期模型(RBC)和泡沫模型(Bubble Model)相结合的方式,论证跨境资本流动领域系统性风险的积累机制:短期资本在长期资本流入到一定阶段才制造并放大泡沫,直至当流向出现逆转时泡沫破裂,明斯基时刻到来。进而运用我国数据对其进行了识别和刻画,并与传统衡量外汇市场风险的EMP进行比较,发现依据以上模型构建的跨境资本领域系统性风险指数在提示宏观审慎工具的启停时机上比EMP更为优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得文  
随着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不断推进,如何有效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是当前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系统分析资本流动管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扩展的Metzler DiagraM框架,探讨开放经济体的系统性风险形成机理以及实施资本流动管理的作用,比较宏观审慎管理与资本管制的政策效果,并据此研究我国实施资本流动管理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个体行为的外部性导致社会的"非理性产出",出现资本过度流出和流入,引发系统性风险,需要政府部门实施一定的管理措施予以应对;宏观审慎管理和资本管制都可以管理资本流动,但政策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宏观审慎管理具有一定的政策优势;我国资本流动管理框架不仅包括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健全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及方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但目前国内对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认识还存在一定不足,存在割裂的倾向。通过对系统性风险和宏观审慎监管相关文献的回顾分析,本文指出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目标是一致的,并不存在单体风险与整体风险的差别,均在于防范系统性风险,二者的差别仅在于审慎监管的角度、方法有所不同。在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改革应充分吸取西方国家教训,加强从宏观审慎角度对系统性风险的分析与评估,构建全面的金融业宏、微观审慎监管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贤君  郁俊莉  
通过数理模型推导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跨境资本流动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理论框架。同时基于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效应,进而揭示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实施使得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显著降低;银行风险承担和银行间风险溢出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中间路径作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实施显著降低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和减少了银行间风险溢出效应,进而抑制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峰  卞雨晨  
文章选取2010~2019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季度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对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首先,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促进作用。跨境资本流动规模的提高会加大银行存贷期限错配程度,由此引发银行流动性创造过度,从而加大银行系统性风险。相对于非国有银行部门,跨境资本流动对国有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的促进力度更大。其次,贷款集中在跨境资本流动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关系中承担着非对称性中介作用。跨境资本流动通过提高客户贷款集中度来促进银行系统性风险,"跨境资本流动—客户贷款集中—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渠道有效,但"跨境资本流动—行业贷款集中—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渠道无效。最后,宏观审慎政策强度提高会减弱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促进作用,但国际金融环境不确定性提高会加剧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国华  徐梦洁  
本文选取2010—2018年中国236家商业银行微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及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跨境资本净流动对银行的稳定性产生了负向影响。其中,以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稳定性产生正向影响,以证券投资为主要形式的跨境资本流动影响并不显著,以其他投资为主要形式的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稳定性产生负向影响。通过引入宏观审慎政策综合指标与各类跨境资本流动的交乘项分析发现,逆周期调节政策会削弱跨境间接投资对银行稳定性的负向影响,同时也会减弱跨境直接投资对银行稳定性的正向效应。在应对直接投资流入时,宽松型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效果更好;在应对间接投资流入时,紧缩型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效果更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敏  陈得文  
跨境资本宏观审慎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从监测系统设计、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国内政策的协调配合以及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等多方面着手长期以来,资本流动管理一直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核心议题。根据IMF对资本账户交易的分类,目前我国只有少数资本账户项目完全不可兑换,实际资本项目可兑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跨境资本流动愈加频繁。尤其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发达国家普遍加码量化宽松政策,甚至推行负利率,全球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童相彬  张书华  
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成因,运用综合指数法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进行测度,通过构建SV-TVP-VAR模型,深入探究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系统性风险与宏观经济的影响特征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跨境资本流入的增加能够降低我国系统性风险水平且两者之间存在负反馈机制,但在国外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时期影响方向发生逆转;国内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时期,系统性风险上升对产出增长的抑制效应明显强于国内经济不稳定时期;跨境资本流动可对我国通货膨胀水平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且两者之间存在正反馈机制。因此,应在确保宏观经济稳健运行的基础上有序扩大资本项目开放,维护金融稳定,规避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产出增长和物价水平的非对称冲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吉堂  马楠  
宏观审慎外汇管理内涵及国际经验宏观审慎外汇管理内涵20世纪70年代末,针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国际信贷快速增加的情况,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早提出了"宏观审慎"的概念,关注防范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理念。1986年,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正式出现在BIS的公开报告中,宏观审慎监管是为了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金融系统对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王伯英  
在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的宏观审慎管理后,监管当局不仅要关注外债总量的变化,还应当根据宏观审慎原则密切关注跨境融资的结构变化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日益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国放松金融管制和金融全球化的深化,跨境资本流动越来越频繁,规模也不断扩大,已成为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每次金融危机都伴随着信贷泡沫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秀成  张靖  刘飞  
我国正在稳步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金融改革,跨境资本流动规模逐步增加,波动幅度和频率也逐步增大,且表现为多因素影响下的不规则性,这进一步加大了宏观调控和管理难度。基于此,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思路和工具进行了国际国内比较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设立专职的审慎监管部门、建立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分析预警体系、以银行体系为重点强化资本流动顺周期管理和开展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实施的效果评估等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成晓  李岩松  姜旭  
文章研究了在开放经济下,宏观审慎政策如何降低由跨境资本流动引发投资过热导致的金融失衡、社会福利损失,并着重分析了在不同违约概率条件下,如何从跨境资本流动渠道运用审慎工具抑制系统性风险的顺周期累积,而后通过一个四变量M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对中国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以及金融杠杆的区制效应。结果表明,实施对国内金融部门与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政策具有明显的区制特征。在常规时期,应当以针对国内金融部门的宏观审慎监管为主;而在危机爆发时期,应加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力度,同时放宽对国内金融部门的宏观审慎管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有鑫  王祎帆  杨翰方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扩大,输入性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金融稳定概念引入传统的“三元悖论”进行机制分析,发现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实施有利于提升金融稳定性。本文系统梳理监管机构使用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详细探究作用机制,构建政策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宏观审慎政策可以通过调节跨境资本流动降低输入性金融风险,缓解外部风险对国内风险的传导。拓展研究表明,政策对于控制外汇市场输入性风险效果最好,股票和债券市场次之;仅针对外汇跨境流动的政策工具效果好于仅针对人民币以及同时针对外汇和人民币跨境流动的工具;数量型工具对控制股票和债券市场输入性风险效果更好,而价格型工具对外汇市场风险防范作用更强;政策对新兴经济体输入性风险的整体防控效果好于发达经济体;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使用,可以强化风险防范作用。在上述结论基础上,本文提出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唐宏飞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呈现出双向流动趋势,并对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产生了冲击和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现状及其对经济金融的效应,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