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0)
2023(5663)
2022(4369)
2021(4158)
2020(3329)
2019(7494)
2018(6800)
2017(13893)
2016(6805)
2015(7457)
2014(6905)
2013(6878)
2012(6149)
2011(5443)
2010(5532)
2009(5601)
2008(4612)
2007(4212)
2006(3775)
2005(3660)
作者
(16832)
(13837)
(13693)
(12990)
(8766)
(6423)
(6356)
(5423)
(5127)
(4866)
(4723)
(4659)
(4526)
(4378)
(4286)
(4110)
(4043)
(3913)
(3902)
(3636)
(3394)
(3354)
(3241)
(3185)
(3170)
(3080)
(2927)
(2826)
(2818)
(2772)
学科
(27438)
经济(27406)
(25869)
金融(25869)
(23177)
(22550)
银行(22545)
(21936)
(19954)
企业(19954)
管理(19758)
中国(16894)
方法(11873)
(11844)
中国金融(11092)
数学(10887)
数学方法(10855)
(9976)
(9173)
财务(9159)
财务管理(9154)
企业财务(8921)
(7516)
业经(7084)
地方(6999)
(6026)
(5875)
贸易(5867)
(5816)
农业(5620)
机构
学院(90354)
大学(90065)
(44519)
经济(43783)
管理(34190)
中国(30058)
理学(29411)
理学院(29175)
管理学(28845)
管理学院(28686)
研究(27298)
(23305)
财经(18896)
(18021)
金融(17731)
(17378)
(16901)
(16664)
经济学(16366)
银行(16098)
中心(15669)
(15076)
经济学院(15033)
财经大学(14631)
人民(13667)
国人(12593)
中国人(12546)
中国人民(12415)
(12338)
科学(12020)
基金
项目(58730)
科学(47676)
研究(45528)
基金(45026)
(37531)
国家(37185)
科学基金(33281)
社会(32117)
社会科(30701)
社会科学(30697)
基金项目(23329)
(21602)
教育(20677)
自然(19221)
自然科(18850)
自然科学(18850)
资助(18758)
自然科学基金(18564)
编号(17897)
(17795)
成果(14584)
国家社会(14288)
(13761)
(13166)
教育部(12881)
重点(12862)
(12811)
人文(12766)
(12624)
(12587)
期刊
(44007)
经济(44007)
(29916)
金融(29916)
研究(29838)
(18444)
中国(17771)
管理(12578)
财经(10538)
学报(10098)
(9620)
科学(9455)
(9028)
大学(8938)
学学(8665)
经济研究(8383)
业经(6241)
教育(6056)
技术(5896)
理论(5651)
国际(5611)
问题(5578)
(5396)
农业(5298)
中国金融(5255)
实践(4986)
(4986)
世界(4337)
财会(4277)
现代(4045)
共检索到141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国华  陈晞  
日益活跃的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波动的关系备受学术界关注,"国际风险承担渠道效应"的提出使人们开始重视金融中介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全球79个国家1996—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了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波动的影响,以及"国际风险承担渠道效应"存在与否。研究结果表明:大规模的跨境资本流动会增大金融体系脆弱性,加剧金融波动,对一国金融稳定造成强有力的威胁;跨境资本巨额的流出与流入均无助于金融稳定;跨境资本流动会通过影响金融中介的风险感知来改变其风险承担行为,最终会进一步放大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的负向作用,即存在"国际风险承担渠道效应"。因此,中国应坚持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体系与健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严守资本充足率这一重要风险防线,加强对跨境资本和金融中介行为的监管,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国华  李洁  
随着中国资本项目开放步伐加快,有关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系统间的风险行为反馈,以及货币政策是否应当对金融波动做出反应等议题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构建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摩擦的DSGE模型,模拟分析本币汇率预期变动与国内金融系统风险行为的反馈机理,并据此检验金融稳定目标下不同货币政策规则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币升值预期将导致金融系统的风险选择趋于激进,同时伴随着实体经济借贷利差扩大,资产价格上涨,金融系统杠杆率增高等现象。利差平滑、杠杆调节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货币政策关注的对象,而资产价格稳定不应纳入货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国华  李洁  
随着中国资本项目开放步伐加快,有关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系统间的风险行为反馈,以及货币政策是否应当对金融波动做出反应等议题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构建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摩擦的DSGE模型,模拟分析本币汇率预期变动与国内金融系统风险行为的反馈机理,并据此检验金融稳定目标下不同货币政策规则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币升值预期将导致金融系统的风险选择趋于激进,同时伴随着实体经济借贷利差扩大,资产价格上涨,金融系统杠杆率增高等现象。利差平滑、杠杆调节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货币政策关注的对象,而资产价格稳定不应纳入货币政策调控范畴。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梁少锋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及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历史趋势,以1998—2016年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及金融账户主要项目与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建立VAR模型,得出人民币汇率波动显著影响直接投资、资本账户差额,同时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也影响显著。此外,不断增大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值得关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罗百英  
随着人民币汇率、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互动愈发频繁,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冲击日益明显。本文基于2005年9月到2019年12月的月度数据,构建了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短期跨境资本流动、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汇率变动是引起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汇率对短期国际资本的走势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物价水平变动在国际资本流动—人民币汇率波动机制中所起的传导作用并不明显;汇率变动受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变化影响较大。因此,应加强资本管制与宏观审慎监管,促进跨境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间的良好互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钟永红  王雪婷  
本文综合分析即期名义汇率、汇率预期与汇率制度弹性对跨境资本流动综合净额、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和新增外债的影响。研究发现,即期汇率在金融危机前后对跨境资本流动综合净额均无影响,而在金融危机后与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显著相关,与新增外债在金融危机前后都显著正相关;汇率预期在金融危机后与跨境资本流动综合净额、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的关系均变得更加复杂,但是与新增外债的负相关关系在金融危机后未变;汇率制度弹性对跨境资本流动净额的影响在金融危机后变得非线性化。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梁少锋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及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历史趋势,以1998—2016年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及金融账户主要项目与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建立VAR模型,得出人民币汇率波动显著影响直接投资、资本账户差额,同时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也影响显著。此外,不断增大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值得关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继梅  马洁  孙继巧  
文章采用21个国家1993—2017年的季度数据构建GVAR模型,分析了中国经济波动对世界主要经济体跨境资本净流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来自中国的GDP、利率和汇率冲击对美国、日本、金砖国家和本国的资本净流入影响较大,并且这些变量对金砖国家和本国跨境资本净流入的贡献率显著大于其他经济体。随着中国经济占全球比重的不断上升,其经济波动对主要经济体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不断增强,因此,中国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提升对外开放度的同时,应尽量保持经济稳定,加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交流与沟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芦东  刘家琳  周行  
本文基于收益-风险-流动性分析框架,以及1986—2018年间43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跨境资本流入数据,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在全球风险偏好冲击下不同汇率制度对资本流动所发挥的稳定器作用。研究发现:当全球避险情绪较弱(平稳期)时,浮动汇率制对总资本流入、其他投资流入和经跨国银行流入银行部门的跨境资本起稳定作用;当全球避险情绪较高(动荡期)时,浮动汇率制的稳定作用大幅减弱。进一步地,中间汇率制在平稳期和动荡期都能更好地发挥稳定器作用。局部投影法动态分析显示,浮动汇率制的稳定器作用在当期(一个季度内)更为有效,在中长期则显著减弱。本文为管理浮动汇率制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稳定器作用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童相彬  张书华  
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成因,运用综合指数法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进行测度,通过构建SV-TVP-VAR模型,深入探究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系统性风险与宏观经济的影响特征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跨境资本流入的增加能够降低我国系统性风险水平且两者之间存在负反馈机制,但在国外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时期影响方向发生逆转;国内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时期,系统性风险上升对产出增长的抑制效应明显强于国内经济不稳定时期;跨境资本流动可对我国通货膨胀水平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且两者之间存在正反馈机制。因此,应在确保宏观经济稳健运行的基础上有序扩大资本项目开放,维护金融稳定,规避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产出增长和物价水平的非对称冲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星  刘潋  李斌  
文章基于2006年10月至2018年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理论模型和MSVAR模型分析美元周期性波动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非对称效应。研究表明,中美利差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效应,当投资者不存在恐慌避险情绪时,利差的变化将不会引起大规模的跨国资本流动;美元指数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效应具有一定的时滞性,美元升值将引发跨境资本流出,且冲击效应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利差冲击;避险情绪指数和人民币汇率对跨境资本流动影响较弱,但呈现非对称性特征。加息和缩表后美元升值对资本外流的推动作用明显强于加息和缩表前,表明第三轮强周期下美元升值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崔远淼  沈璐敏  
较多文献研究了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宏观经济效应,但鲜有文献分析中国跨境资本波动及波动来源。本文基于1998-2017年季度数据,使用ARIMA、GARCH以及滚动标准差方法测度了中国各类跨境资本波动特征,发现不同方法测量的跨境资本波动趋势较为一致,其中ARIMA方法更能反映诸如金融危机等临时性冲击带来的波动,而滚动标准差方法由于过度平滑处理导致测量的波幅较小且存在严重的自相关性。贝叶斯向量自回归(BVAR)的实证结果进一步显示,全球宏观经济变动对不同类型跨境资本波动方向和幅度影响不一。因而,为了保持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稳定,需密切关注全球宏观经济动向,并实施适时、适度的宏观政策抵消外部冲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贵丽娟  胡乃红  邓敏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推动金融开放的进程加快,而金融开放是减小还是增大经济波动,抑或有什么因素影响金融开放与经济波动间的关系成为经济金融学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将宏观金融风险引入Aghion et al.(2004)开放经济体模型,分析发现,发展中国家在宏观金融风险程度较低时实施金融开放能减小经济波动,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对48个发展中国家1987-2006年年度数据计算得出,当宏观金融风险达到40.33的门槛值后,发展中国家扩大金融开放就能取得较好效果。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爱俭  石振宇  刘浩杰  
本文在构建资本流动、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内生联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探讨其动态演变关系。研究发现,三者间的联动或调控效应受经济金融形势、个体行为偏好以及政策制度改革等影响而存在时变特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夕,资本账户开放和房股等市场的持续繁荣使得资本流动与金融周期间的双向正反馈联动逐渐增强,而近年来金融去杠杆化改革和利率政策对资本流动的关注则降低了该联动效应。货币政策对资本流动和金融周期的调控效应受外部金融冲击和内部基本面等因素影响,美联储量化宽松的外溢效应和经济新常态下行压力的顺周期机制增强了货币政策的负向冲击。本文为货币当局平抑跨境资本波动与调控金融周期平稳运行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虹  张恩焕  孙红梅  刘江会  
我国金融市场需要制度创新。启动融资融券后,股指波动之大前所未有,人们在质疑两融的作用。本文试图探索投资者情绪、市场情绪、融资融券和股指波动之间的影响路径,以免错杀制度创新本身。运用VAR模型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与股指波动之间相互影响,投资者情绪单向影响融资融券交易,而融资融券单向影响股指波动。再利用TARCH模型着重分析两融是否为投资者情绪影响股指波动的放大器,结果表明,两融并不会加大投资者情绪对股指波动的影响。所以,监管层需要正确估计新常态下制度变革的影响力,才能有效运用和发展金融风险管理工具,防止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