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29)
- 2023(8246)
- 2022(6698)
- 2021(6410)
- 2020(5083)
- 2019(11712)
- 2018(11068)
- 2017(22836)
- 2016(11817)
- 2015(13185)
- 2014(12885)
- 2013(12851)
- 2012(11890)
- 2011(10750)
- 2010(11023)
- 2009(10729)
- 2008(9937)
- 2007(9046)
- 2006(8352)
- 2005(7810)
- 学科
- 济(47530)
- 经济(47492)
- 业(37116)
- 管理(34718)
- 企(30777)
- 企业(30777)
- 融(27553)
- 金融(27553)
- 银(25093)
- 银行(25088)
- 行(24389)
- 中国(21796)
- 方法(19934)
- 数学(18166)
- 数学方法(17992)
- 财(16799)
- 农(14692)
- 制(14327)
- 贸(11699)
- 贸易(11688)
- 易(11537)
- 中国金融(11397)
- 务(11393)
- 财务(11367)
- 财务管理(11357)
- 业经(11147)
- 地方(11066)
- 企业财务(10926)
- 农业(9804)
- 策(9678)
- 机构
- 学院(163763)
- 大学(161474)
- 济(77526)
- 经济(76006)
- 管理(63025)
- 研究(53477)
- 理学(53290)
- 理学院(52834)
- 管理学(52164)
- 管理学院(51853)
- 中国(51368)
- 财(40078)
- 京(31791)
- 财经(31044)
- 经(28210)
- 中心(27594)
- 科学(26041)
- 经济学(25834)
- 融(25371)
- 所(25292)
- 金融(24970)
- 银(24685)
- 江(24677)
- 银行(23876)
- 经济学院(23418)
- 财经大学(23311)
- 行(22356)
- 研究所(22278)
- 人民(21206)
- 北京(20471)
- 基金
- 项目(99881)
- 科学(80080)
- 研究(78484)
- 基金(73853)
- 家(61406)
- 国家(60828)
- 科学基金(53544)
- 社会(52073)
- 社会科(49631)
- 社会科学(49624)
- 省(37689)
- 基金项目(37397)
- 教育(36186)
- 编号(32469)
- 资助(32152)
- 自然(31609)
- 划(31311)
- 自然科(30918)
- 自然科学(30915)
- 自然科学基金(30402)
- 成果(27844)
- 部(23334)
- 课题(22307)
- 重点(21986)
- 性(21849)
- 发(21774)
- 国家社会(21666)
- 创(21366)
- 教育部(21194)
- 人文(20935)
共检索到263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国华 李洁
随着中国资本项目开放步伐加快,有关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系统间的风险行为反馈,以及货币政策是否应当对金融波动做出反应等议题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构建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摩擦的DSGE模型,模拟分析本币汇率预期变动与国内金融系统风险行为的反馈机理,并据此检验金融稳定目标下不同货币政策规则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币升值预期将导致金融系统的风险选择趋于激进,同时伴随着实体经济借贷利差扩大,资产价格上涨,金融系统杠杆率增高等现象。利差平滑、杠杆调节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货币政策关注的对象,而资产价格稳定不应纳入货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国华 李洁
随着中国资本项目开放步伐加快,有关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系统间的风险行为反馈,以及货币政策是否应当对金融波动做出反应等议题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构建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摩擦的DSGE模型,模拟分析本币汇率预期变动与国内金融系统风险行为的反馈机理,并据此检验金融稳定目标下不同货币政策规则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币升值预期将导致金融系统的风险选择趋于激进,同时伴随着实体经济借贷利差扩大,资产价格上涨,金融系统杠杆率增高等现象。利差平滑、杠杆调节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货币政策关注的对象,而资产价格稳定不应纳入货币政策调控范畴。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爱俭 石振宇 刘浩杰
本文在构建资本流动、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内生联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探讨其动态演变关系。研究发现,三者间的联动或调控效应受经济金融形势、个体行为偏好以及政策制度改革等影响而存在时变特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夕,资本账户开放和房股等市场的持续繁荣使得资本流动与金融周期间的双向正反馈联动逐渐增强,而近年来金融去杠杆化改革和利率政策对资本流动的关注则降低了该联动效应。货币政策对资本流动和金融周期的调控效应受外部金融冲击和内部基本面等因素影响,美联储量化宽松的外溢效应和经济新常态下行压力的顺周期机制增强了货币政策的负向冲击。本文为货币当局平抑跨境资本波动与调控金融周期平稳运行提供启示。
关键词:
资本流动 金融周期 货币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郗静 卞志村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跨境资本流动规模越来越大,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货币政策自主性面临挑战。本文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全球金融周期进行区制划分,研究跨境资本流动在不同区制中对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全球金融周期的低波动区制中,跨境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负向影响更大,不同类型跨境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自主性存在差异化影响;第二,全球金融周期处于不同波动区制时,汇率制度弹性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第三,在全球金融周期的低波动区制内,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在跨境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负向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在高波动区制内其作用受限,故应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喜梅
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将货币政策变量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影响的内生部分剔除,运用货币政策外生变量构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实证检验人民币跨境结算、货币政策对汇率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能显著抑制人民币汇率波动,其抑制效应有2期滞后;单独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即扩大货币供给量无法实现稳定人民币汇率的目标,但是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扩大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共同作用则可以有效降低人民币汇率波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艺 唐升 许红丽
基于跨境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风险和货币政策对于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本文深入探讨了跨国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机制,构建了货币政策的产出方程和价格方程,并通过加入多阶滞后变量对比回归结果,发现跨境资本流动会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影响。本文建议:建立完善的跨境资本流动监督体系,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以及加强外汇形势检测评估等,来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智茂 杨森
伴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从而使金融系统及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受到严峻挑战。文章通过构建SV-TVP-VAR模型深入分析了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影响,同时探究了货币政策对两者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短期跨境资本流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平抑系统性风险,这一效应在国内外金融市场动荡时期更为显著;“价格型”货币政策相较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调控作用更为明显;此外,货币政策也会通过跨境资本流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间接调控效果。但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受跨境资本外流压力的影响,货币政策间接调控效果失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庆君 白文娟
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剧,通货膨胀在国际间的传递成为货币经济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构建包含资本流动与汇率干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设定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并拓展构建了前瞻性、后顾性和前瞻后顾性等货币政策规则,探究开放经济下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研究发现:在开放经济下,跨境资本流动会降低货币政策调控通货膨胀的有效性,但是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所提高;与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相比,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的有效性较高;从拓展货币政策规则来看,引入利率平滑且盯住汇率波动的货币政策规则效果更优,并且前瞻性规则优于前瞻后顾性规则和后顾性政策规则;为了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先完成汇率市场化,然后逐步放松资本管制的效果更佳。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邰金怡 吴涛
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美联储应对两轮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疫情危机)时的货币政策特点,其次以此为背景对全球流动性进行量化,然后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构建TVP-SV-VAR模型)研究美联储货币政策及全球流动性变化对我国的溢出影响。研究发现,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变化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有显著溢出影响,且政策收紧阶段比扩张阶段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影响更大。但这种溢出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良好的国内经济基本面和适当的外汇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跨境资本波动性风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严佳佳 张晨燕 龚晓晶
随着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跨境资本频繁流动必将引发系统性风险,冲击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最终严重威胁中国的经济金融稳定。在分析跨境资本流动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上,采用边限检验和ARDL-ECM模型,对比分析长短期内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评估跨境资本流动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严思屏
我国政府于2009年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并为此出台一系列制度安排予以推进。本文基于货币政策的视角,分析人民币跨境流动对未来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借鉴德国相关做法,提出跨境人民币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 跨境流动 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国华 陈晞
日益活跃的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波动的关系备受学术界关注,"国际风险承担渠道效应"的提出使人们开始重视金融中介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全球79个国家1996—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了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波动的影响,以及"国际风险承担渠道效应"存在与否。研究结果表明:大规模的跨境资本流动会增大金融体系脆弱性,加剧金融波动,对一国金融稳定造成强有力的威胁;跨境资本巨额的流出与流入均无助于金融稳定;跨境资本流动会通过影响金融中介的风险感知来改变其风险承担行为,最终会进一步放大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的负向作用,即存在"国际风险承担渠道效应"。因此,中国应坚持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体系与健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严守资本充足率这一重要风险防线,加强对跨境资本和金融中介行为的监管,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陶雄华 王腾
本文基于1999—2019年55个经济体以计价货币划分的银行跨境债权债务季度数据,考察美欧英日货币政策冲击对以其货币计价的银行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美欧英日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能够促进以其货币计价的银行跨境资本流动,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渠道与机制检验表明:美欧英日紧缩性货币政策一方面能够通过推动外币出口收入增加促进以其货币计价的银行跨境资本流动;另一方面,能够推动以其货币计价的存贷款业务从国内银行转向国外银行,促进银行跨境资本流动。进一步研究发现:美欧英日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力度在不同计价货币、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前后均有差异。金融发展和金融开放水平的提升能够缓解美欧英日货币政策冲击对相应银行跨境资本流入的溢出效应。本文研究结果为我国更好推动金融市场开放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
银行跨境资本流动 货币政策 计价货币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汪洋
该文介绍了近年来江苏省外向型经济发展与跨境资金流动的主要态势,梳理了跨境资金流动对区域货币供需影响的传导路径,并实证检验了跨境资金流动与区域货币供应的相关性。鉴于跨境资金流动对区域货币运行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本外币政策协调带来的挑战,文章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境资金流动 区域货币运行 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先斌 王明虎 许贯
资本结构波动能引发资本成本上升,增加财务风险,而我国许多企业都有做大做强的发展思维,这种思维是否会诱发资本结构波动扩大值得讨论。文章通过数理模型分析,论证了企业成长对资本结构波动的助推作用,分析了货币政策变动对资本结构波动以及对企业成长性与资本结构波动关系之间的作用,并通过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2—2013年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企业成长性越大,资本结构波动越高;货币政策的收缩有利于资本结构波动幅度的降低;当企业处于货币政策收缩阶段时,企业成长对资本结构波动的推动作用更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企业成长 资本结构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