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26)
- 2023(15178)
- 2022(12754)
- 2021(11979)
- 2020(10261)
- 2019(23870)
- 2018(23199)
- 2017(44942)
- 2016(24328)
- 2015(27532)
- 2014(27484)
- 2013(27588)
- 2012(25816)
- 2011(23351)
- 2010(23285)
- 2009(22177)
- 2008(22480)
- 2007(20388)
- 2006(17785)
- 2005(16675)
- 学科
- 济(100830)
- 经济(100706)
- 管理(71042)
- 业(69991)
- 企(56581)
- 企业(56581)
- 方法(47506)
- 数学(42357)
- 数学方法(42021)
- 财(31911)
- 中国(31591)
- 制(30179)
- 银(26447)
- 银行(26302)
- 农(26167)
- 行(24819)
- 贸(23926)
- 贸易(23914)
- 易(23477)
- 融(21180)
- 金融(21176)
- 业经(20417)
- 务(19370)
- 财务(19330)
- 学(19294)
- 财务管理(19275)
- 企业财务(18349)
- 体(17335)
- 农业(16715)
- 度(16102)
- 机构
- 大学(355962)
- 学院(349931)
- 济(155817)
- 经济(152801)
- 管理(132018)
- 研究(122927)
- 理学(112295)
- 理学院(111054)
- 管理学(109369)
- 管理学院(108703)
- 中国(103831)
- 财(77570)
- 京(74962)
- 科学(70786)
- 所(62531)
- 财经(60712)
- 农(59333)
- 中心(57040)
- 研究所(56393)
- 经(55335)
- 江(53012)
- 经济学(51001)
- 业大(48898)
- 北京(47784)
- 农业(46830)
- 经济学院(46112)
- 财经大学(45523)
- 院(43537)
- 范(42564)
- 师范(42138)
- 基金
- 项目(225950)
- 科学(178786)
- 基金(168705)
- 研究(163584)
- 家(147150)
- 国家(146019)
- 科学基金(124652)
- 社会(107554)
- 社会科(102122)
- 社会科学(102096)
- 基金项目(87746)
- 省(83845)
- 自然(79260)
- 自然科(77445)
- 自然科学(77420)
- 自然科学基金(76146)
- 教育(75188)
- 划(72050)
- 资助(70616)
- 编号(63625)
- 成果(53270)
- 部(52881)
- 重点(51034)
- 发(47001)
- 创(46530)
- 国家社会(46212)
- 教育部(45825)
- 制(45275)
- 科研(43956)
- 性(43942)
- 期刊
- 济(167692)
- 经济(167692)
- 研究(112648)
- 中国(73454)
- 财(62166)
- 学报(55285)
- 农(53794)
- 科学(50667)
- 融(50128)
- 金融(50128)
- 管理(48362)
- 大学(42329)
- 学学(39991)
- 农业(34511)
- 财经(31752)
- 教育(31216)
- 经济研究(28366)
- 技术(27354)
- 经(27180)
- 业经(23496)
- 问题(22672)
- 贸(22270)
- 国际(20024)
- 业(19316)
- 世界(17844)
- 理论(17697)
- 技术经济(17401)
- 统计(16921)
- 版(16833)
- 实践(15555)
共检索到544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荆中博 李雪萌 方意
本文从周期角度出发,构建结构模型和双重ΔCoVaR模型,探究跨境负债和资产的扩张或收缩对银行部门的风险溢出机制。结果显示:第一,跨境资本周期性波动对银行部门具有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跨境负债波动的溢出效应强于跨境资产。第二,跨境资本周期性波动通过影响中小银行风险承担和风险实现以及大型银行的风险放大作用影响银行部门。特别地,股份制银行在受冲击和风险放大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第三,跨境资本扩张带来的风险承担会显著提高未来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实现水平。本文为提高跨境资本管理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跨境资本 银行部门 双重ΔCoVaR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星 刘潋 李斌
文章基于2006年10月至2018年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理论模型和MSVAR模型分析美元周期性波动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非对称效应。研究表明,中美利差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效应,当投资者不存在恐慌避险情绪时,利差的变化将不会引起大规模的跨国资本流动;美元指数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效应具有一定的时滞性,美元升值将引发跨境资本流出,且冲击效应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利差冲击;避险情绪指数和人民币汇率对跨境资本流动影响较弱,但呈现非对称性特征。加息和缩表后美元升值对资本外流的推动作用明显强于加息和缩表前,表明第三轮强周期下美元升值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更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增勇
猪周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本质上受猪肉供需影响。近年来尤其是非洲猪瘟后生猪生产波动幅度加大,叠加多种因素导致周期内猪价波动超过合理范围,不但影响养猪户和养殖企业的生产稳定,也对居民生活消费与宏观经济政策产生影响。猪周期时间呈现延长趋势,猪价低迷叠加重大动物疫病导致猪价波动加剧、产能恢复和猪肉价格处于高位时间较长,成本上涨以及宏观经济等因素也是推动猪价波动上涨的因素。未来猪肉需求均衡点下移、均衡价格上移,猪肉进口需求下降但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基于供需形势和生产结构变动,短期市场调节与中长期产业调控并举,譬如通过优化储备肉收储和投放机制更有效调配猪肉供需,在科学监测预警、合理引导养殖户理性决策基础上,运用金融扶持、保险等及其组合工具保障基础母猪和生猪产能合理变动,有利于将生猪价格稳定在某个均衡价格之上或某个均衡价格范围内。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军 李勤
近年来,中国加工贸易持续增长,加工贸易波动也在增强。自1983年以来,中国加工贸易经历了七次短周期波动、两次中周期波动(其中第一次中周期波动具有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的特征)和一次中长周期波动;中国加工贸易的长周期与GDP的长周期具有相似的特征。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周期波动 中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文进 苏帆
极端金融事件往往因为发生概率极小而被主流研究所忽略,而且基于平稳随机过程的传统理论和模型难以刻画和分析风险突然全面爆发的现象。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从理论上将风险激增的非线性机制纳入考量,改进已有模型使之更贴近极端金融事件的实际;从方法上探索利用改进后模型预警系统性风险的可行性并验证其先进性。以中国银行部门为例的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跳跃未定权益分析模型将传统模型的连续扩散假设放松为跳跃扩散假设,能更好地刻画极端金融事件的风险激增特征,并可比传统研究提前大约3—6个月预警其系统性风险;而如果进一步纳入本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文进 苏帆
极端金融事件往往因为发生概率极小而被主流研究所忽略,而且基于平稳随机过程的传统理论和模型难以刻画和分析风险突然全面爆发的现象。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从理论上将风险激增的非线性机制纳入考量,改进已有模型使之更贴近极端金融事件的实际;从方法上探索利用改进后模型预警系统性风险的可行性并验证其先进性。以中国银行部门为例的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跳跃未定权益分析模型将传统模型的连续扩散假设放松为跳跃扩散假设,能更好地刻画极端金融事件的风险激增特征,并可比传统研究提前大约3—6个月预警其系统性风险;而如果进一步纳入本文创造性地综合利用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信息构建的混频宏观动态因子作为风险信息源,就还可提前识别金融市场噪声信号并降低其影响,即使在噪声条件下也能为防范系统性风险提供2—3个月的政策反应时间。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范志国 杨闳光
基于投资者预期决策视角构建理论模型,选取55个经济体1999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1季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理论模型和经验证据考察了全球信贷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入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从静态影响看,全球信贷周期需求扩张和供给扩张会降低跨境资本流入波动,而全球信贷周期供给收缩和需求收缩则分别提高和降低跨境资本流入波动。其次从动态影响看,全球信贷周期需求扩张、需求收缩、供给扩张均与跨境资本流入波动存在显著“U”形曲线关系,而全球信贷周期供给收缩对跨境资本流入波动的影响则呈“倒U”形特征。宏观审慎政策在全球信贷周期四个阶段均可以降低跨境资本流入波动,但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未能发挥出“稳定器”作用。本文基于全球信贷周期视角深化跨境资本流入波动影响因素的理论认知,为各经济体前瞻性应对全球信贷周期冲击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建和 施炳宽 王玉斌 张淑
次贷危机后,我国宏观审慎体系一个重要内容是防范金融体系中可能存在的顺周期行为。基金风险波动的顺周期性是否存在,关系着基金业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运作。文章选取中证开放式基金指数数据为样本,使用Va R方法测算我国基金市场风险。通过回归模型拟合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基金风险、GDP增长率和上证指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开放式基金风险存在明显的顺周期性。据此,有必要对基金业实行逆周期监管,平抑金融体系不稳定性。本研究有效地弥补了目前学术界对基金风险波动顺周期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
基金风险 风险波动 VaR 顺周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建和 施炳宽 王玉斌 张淑
次贷危机后,我国宏观审慎体系一个重要内容是防范金融体系中可能存在的顺周期行为。基金风险波动的顺周期性是否存在,关系着基金业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的运作。文章选取中证开放式基金指数数据为样本,使用Va R方法测算我国基金市场风险。通过回归模型拟合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基金风险、GDP增长率和上证指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开放式基金风险存在明显的顺周期性。据此,有必要对基金业实行逆周期监管,平抑金融体系不稳定性。本研究有效地弥补了目前学术界对基金风险波动顺周期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
基金风险 风险波动 VaR 顺周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文进
作者分析出,经济波动周期性的原因。是在失调的经济结构中,利润率在各部门间的非均衡运动,它既带动经济由衰转盛,又在基本矛盾作用下造成新的结构失调,使经济由盛转衰,而经济波动表现为周期性又具有一定的条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增勇 周亮
猪周期是常见的经济现象,剖析猪周期成因,精准施策平抑周期波动,有利于实现稳产保供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猪肉供给和需求,研究了猪周期的成因,阐明猪周期不同阶段的运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猪肉需求总量已经进入稳定期,短期内季节性影响显著;(2)需求稳定约束下,供需矛盾随产能波动而变化,体现为猪肉价格的周期性波动;(3)产能波动的原因是利润刺激下养殖主体的非理性增减产能,故猪周期可划分为理性/非理性的去产能阶段、理性/非理性的产能恢复阶段,其中,盈亏平衡点、盈亏程度和盈利趋势持续向上或向下是影响理性与否的关键因素。突发动物疫病、国家政策和猪肉进口量在周期波动中起催化作用。基于此,一方面,要多举措熨平猪周期利润起伏,不断提高猪肉价格预期管理,避免非理性调减产能;另一方面,需完善生猪重大疫病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猪肉价格即期干预能力,建立养殖规模户退出机制,以平抑周期波动,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和稳定宏观经济。
关键词:
猪肉价格周期 供需关系 猪肉价格预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创 徐曼
采用基于TVP-VAR模型的动态溢出指数方法,从水平和方向两个维度系统考察中美两国金融周期波动的溢出效应并揭示两国金融周期波动的传导机制。研究表明:两次金融危机期间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中美两国金融周期波动的总溢出效应和定向溢出效应均明显处于较高水平;中美两国金融周期波动的定向溢出效应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即美国金融波动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定向溢出明显强于中国金融波动对美国金融体系的定向溢出;现阶段中国金融周期波动主要通过利率市场和汇率市场传导到美国金融体系,而利率市场、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则是美国金融周期波动传导到中国金融体系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积极调整金融格局,确保中国金融对外开放进程渐进、有序的同时,中美两国还应在金融领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制定统一的金融监管标准并健全系统性风险跨国分摊机制,以防范两国金融体系共振对世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加剧。
关键词:
金融周期 动态溢出指数 传导机制 中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良新
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率的历史数据出发,定量地描述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从而得出宏观经济增长的规律性及其政策含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宏军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纵观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其运行特点呈现明显的周期性,运行轨迹呈现不稳定性。西方的经济周期理论很难解释像中国这样的体制转轨国家经济的周期性和不稳定性。中国的这种经济现象主要是由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和市场自身的运行规律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杜暘
2006年以来,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经历了三个半周期,呈现出价格波动周期日益延长、价格波动幅度前窄后宽、传统消费旺季作用逐渐消退等特征。其中既有生猪养殖自身规律、规模化养殖比例提升等内因的影响,也有上游行业价格变动、生猪疫情等外因的影响。综合来看,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发展、规模化生猪养殖场补栏、气温条件变化及冬季的猪肉旺季消费等情况会对后续的生猪价格波动走势产生较大影响,至2020年春节前生猪价格持续走高。应通过加快生猪养殖产业结构升级、加强生猪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生猪产业链市场化发展等措施,有效减缓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影响。
关键词:
生猪价格 周期性波动 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