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2)
- 2023(12450)
- 2022(10679)
- 2021(9717)
- 2020(8197)
- 2019(19000)
- 2018(18572)
- 2017(36672)
- 2016(19699)
- 2015(22160)
- 2014(22366)
- 2013(22342)
- 2012(21297)
- 2011(19641)
- 2010(19984)
- 2009(18675)
- 2008(18667)
- 2007(17134)
- 2006(15156)
- 2005(14053)
- 学科
- 济(101769)
- 经济(101673)
- 管理(54440)
- 业(51783)
- 企(41059)
- 企业(41059)
- 方法(39960)
- 数学(35215)
- 数学方法(34862)
- 贸(24672)
- 贸易(24661)
- 农(23983)
- 易(23910)
- 地方(23356)
- 中国(23144)
- 财(22236)
- 学(19450)
- 业经(18767)
- 制(17588)
- 农业(15455)
- 银(14754)
- 银行(14730)
- 融(14442)
- 金融(14440)
- 地方经济(14368)
- 行(14119)
- 策(13239)
- 务(12981)
- 财务(12950)
- 财务管理(12920)
- 机构
- 学院(295352)
- 大学(294281)
- 济(137817)
- 经济(135099)
- 管理(109042)
- 研究(106038)
- 理学(92801)
- 理学院(91761)
- 管理学(90279)
- 管理学院(89723)
- 中国(80899)
- 财(61728)
- 科学(61367)
- 京(60537)
- 所(54709)
- 研究所(49337)
- 农(48883)
- 财经(48635)
- 中心(47924)
- 江(45571)
- 经济学(44039)
- 经(43944)
- 业大(40914)
- 经济学院(39576)
- 农业(38414)
- 北京(38280)
- 范(37697)
- 师范(37372)
- 院(37292)
- 州(35989)
- 基金
- 项目(185394)
- 科学(145544)
- 研究(136545)
- 基金(134787)
- 家(116905)
- 国家(115962)
- 科学基金(98139)
- 社会(88063)
- 社会科(83619)
- 社会科学(83594)
- 省(71350)
- 基金项目(69836)
- 教育(62245)
- 自然(61344)
- 划(60048)
- 自然科(59894)
- 自然科学(59873)
- 自然科学基金(58845)
- 资助(56781)
- 编号(55000)
- 成果(45879)
- 部(42067)
- 重点(42022)
- 发(41520)
- 课题(38407)
- 创(37853)
- 国家社会(36787)
- 性(36527)
- 教育部(36241)
- 创新(35551)
- 期刊
- 济(158253)
- 经济(158253)
- 研究(93348)
- 中国(55437)
- 财(47276)
- 农(44627)
- 学报(43425)
- 管理(40061)
- 科学(40042)
- 融(33255)
- 金融(33255)
- 大学(32898)
- 学学(31297)
- 农业(29714)
- 经济研究(27675)
- 教育(26677)
- 财经(24980)
- 技术(24748)
- 业经(23701)
- 贸(22229)
- 经(21649)
- 问题(21414)
- 国际(19767)
- 技术经济(16357)
- 世界(15757)
- 业(15502)
- 统计(15436)
- 商业(14751)
- 理论(13675)
- 策(13675)
共检索到455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鄢莉莉 宋芳秀
本文在考虑中美两国经济总量、贸易结构、计价和结算货币的差异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不对称两国DSGE模型,分析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经济政策效果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汇率变动对经常账户的影响有限,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的提高会增强汇率政策、货币政策的产出和消费效应,减弱价格效应;减弱国内外财政政策、关税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对消费效应的影响有限。从社会福利角度,在当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较低的情况下,人民币结算比例的上升有助于改善本国福利,但其中美元计价、人民币结算比例的增长在改善福利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而结算结构的优化(即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比例的增长)则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跨境贸易结算 政策有效性 福利损失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晏玲菊
虽然我国经济总量位于世界的前例,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仍然不高,甚至未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之一,这与中国经济地位不相适应。开展人民币国际结算试点不仅有利于促进对外经济,同时也有利于中国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结算试点是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关键一步。
关键词:
人民币 国际结算 经济分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莹
全球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契机,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启动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正式起航。本文在分析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背景与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实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收益与成本,并提出了构建通畅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尽快建设离岸金融市场和增强人民币跨境流动监测管理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境贸易 结算 收益 成本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冷静
2009年7月我国正式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等中央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各环节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规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黄继承
该文着重分析实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对现行外汇管理各个方面的影响,阐述了外汇管理对于促进协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开展,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与增强跨境收支风险防范能力的现实意义。并就外汇管理参与协调实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政策与操作办法制定、人民币境外债权债务管理、人民币跨境收支监测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 外汇管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敏 周工
本文在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国内有关经济变量对其的影响,并对实证分析部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呈动态变化,当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上升使人民币汇率预期升值,滞后一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上升则使人民币汇率预期贬值;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同样表现出动态特征;金融发展状况、通货膨胀水平、经济增长水平以及国内利差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无显著影响;人民币汇率预期形成机制符合外推型;通过内生性检验,证明本文实证模型并无内生性问题。最后,针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波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夯实人民...
关键词:
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 汇率预期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庞岩 卢爱珍
本文在回顾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历程以及分析其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对2010年一季度到2016年一季度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相关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影响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主要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我国对外贸易规模、汇率及离岸市场发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通货膨胀有显著阻碍作用。为更好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发展,本文从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资源配置两方面提出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完善人民币支付清算体系、深化金融市场开放与改革及拓宽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跨境贸易人民币 结算 VAR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庞岩 卢爱珍
本文在回顾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历程以及分析其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对2010年一季度到2016年一季度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相关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影响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主要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我国对外贸易规模、汇率及离岸市场发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通货膨胀有显著阻碍作用。为更好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发展,本文从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资源配置两方面提出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完善人民币支付清算体系、深化金融市场开放与改革及拓宽境外人民
关键词:
跨境贸易人民币 结算 VAR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建萍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指人民币作为一种货币的基本职能向境外延伸的过程,主要指计价和结算两种职能。而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的所有职能在境外的延伸,除了包括计价和结算职能外,还包括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两种职能。从货币职能角度看,跨境结算只是部分实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所以通常说跨境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爱萍 万里平
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以来,规模迅速扩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与此同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也存在着明显的失衡,进口支付远超过出口,呈现出"进口大、出口小"的特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失衡关系到人民币贸易结算是否可持续发展,对外汇储备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探讨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失衡以及原因具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丽娟 赵恒 王丽佳
近些年,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在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的研究框架下,利用2012~2018年影响跨境人民币结算数据,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得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是一个具有时间趋势的指标;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扩大,会在短期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若要持续促进,还需实施贸易结构调整等措施;人民币贬值有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提升;一定的通货膨胀会刺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短期会拉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在长期会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应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使用货币政策等逆周期调节政策、维持汇率稳定以及继续完善跨境贸易人民币政策等方面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推进贸易便利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力臻 王凤智
中国占有稀土贸易资源和出口规模的绝对优势,若人民币跨境结算能同稀土贸易相互绑定,对于发挥我国的资源优势、降低稀土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缓解贸易收支顺差过大的压力,稳步长效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意义重大。进出口国的贸易自由度、货币自由度、进口国及地区的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完善度、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用于人民币交易和结算的各种软硬件设施及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度,都会影响到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规模和效率。因此,为推进稀土贸易的人民币结算,我国应尽快提升稀土贸易自由度和人民币国际竞争力,通过稀土贸易人民币结算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应加快建设和完善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法律体系和基础设施。
关键词:
稀土贸易 人民币跨境结算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喜梅
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将货币政策变量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影响的内生部分剔除,运用货币政策外生变量构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实证检验人民币跨境结算、货币政策对汇率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能显著抑制人民币汇率波动,其抑制效应有2期滞后;单独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即扩大货币供给量无法实现稳定人民币汇率的目标,但是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扩大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共同作用则可以有效降低人民币汇率波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措 谭小芬
基于2012—2019年省际层面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数据样本,本文研究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对人民币发挥贸易结算货币职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DID方法的实证分析表明,双边货币互换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促进作用呈现非对称性,即对出口贸易本币结算影响显著,而对进口贸易本币结算的影响并不显著。构建人民币互换网络有助于缓解跨境贸易本币结算的“跛足化”现象。机制分析表明,“外币融资可获得性”是双边货币互换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贸易开放度更高的省份、与中国贸易联系密切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程度高于中国的贸易伙伴,人民币互换网络对贸易领域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为人民银行开展货币金融合作、强化人民币的贸易媒介职能以有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平 吴冲锋
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结合跨境贸易结算实际,构建了人民币升贬值预期下境内企业与境外交易对手结算货币选择的多目标博弈模型,并分析了企业的结算货币选择对外汇储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对人民币预期和结算目的的多样化,使得博弈出现多种结果,从而跨境贸易结算引起的外汇储备变动不会向单一方向发展;但不同预期引导下的进出口结算货币的不对称选择会加剧外汇储备的波动。
关键词: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非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