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0)
- 2023(15624)
- 2022(13641)
- 2021(12965)
- 2020(10718)
- 2019(24900)
- 2018(24606)
- 2017(48442)
- 2016(25878)
- 2015(28991)
- 2014(28822)
- 2013(27913)
- 2012(25460)
- 2011(22669)
- 2010(22507)
- 2009(20392)
- 2008(19706)
- 2007(16893)
- 2006(14721)
- 2005(12576)
- 学科
- 济(99553)
- 经济(99446)
- 管理(76573)
- 业(72744)
- 企(60848)
- 企业(60848)
- 方法(48641)
- 数学(42301)
- 数学方法(41733)
- 农(27957)
- 贸(27916)
- 贸易(27904)
- 财(27712)
- 易(27146)
- 中国(25103)
- 业经(22377)
- 地方(19949)
- 学(18888)
- 农业(18241)
- 务(18149)
- 财务(18075)
- 财务管理(18039)
- 制(17442)
- 理论(16929)
- 企业财务(16855)
- 技术(15894)
- 和(15590)
- 环境(15524)
- 策(14821)
- 银(14453)
- 机构
- 学院(356160)
- 大学(354722)
- 济(146006)
- 管理(145713)
- 经济(142990)
- 理学(127228)
- 理学院(125959)
- 管理学(123817)
- 管理学院(123184)
- 研究(113522)
- 中国(83949)
- 京(73138)
- 科学(67720)
- 财(66148)
- 所(54279)
- 财经(53511)
- 中心(52425)
- 农(51753)
- 业大(50885)
- 江(50107)
- 研究所(49539)
- 经(48836)
- 范(45812)
- 北京(45555)
- 师范(45447)
- 经济学(43318)
- 院(42330)
- 州(40858)
- 农业(40370)
- 财经大学(39996)
- 基金
- 项目(248152)
- 科学(196089)
- 研究(185187)
- 基金(180694)
- 家(155596)
- 国家(154299)
- 科学基金(134131)
- 社会(116334)
- 社会科(110363)
- 社会科学(110336)
- 省(96029)
- 基金项目(95827)
- 自然(87062)
- 教育(85468)
- 自然科(85040)
- 自然科学(85021)
- 自然科学基金(83459)
- 划(80499)
- 编号(76759)
- 资助(74719)
- 成果(61185)
- 部(55496)
- 重点(54837)
- 发(52638)
- 创(51743)
- 课题(51596)
- 教育部(48265)
- 创新(48136)
- 人文(47566)
- 国家社会(47492)
- 期刊
- 济(153184)
- 经济(153184)
- 研究(103141)
- 中国(59250)
- 管理(52360)
- 学报(50631)
- 财(49920)
- 科学(47259)
- 农(46711)
- 大学(39820)
- 教育(38305)
- 学学(37483)
- 农业(33083)
- 技术(31712)
- 融(29697)
- 金融(29697)
- 业经(26813)
- 经济研究(25632)
- 财经(24917)
- 经(21247)
- 问题(20651)
- 贸(20440)
- 图书(17788)
- 国际(17223)
- 商业(17007)
- 理论(16973)
- 技术经济(16745)
- 业(16725)
- 科技(16146)
- 现代(15779)
共检索到506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洪胜 潘钢健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承载"互联网+外贸"的贸易新业态,通过交易模式变革、交易环节简化、交易流程优化,推动贸易成本下降。本文基于2012年跨境电商(CBEC)相关政策作为拟自然实验,通过测算双边非对称贸易成本,利用CBEC政策清单等多种方法识别处理组,研究了跨境电商对中国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1)跨境电商显著降低中国出口和进口贸易成本。(2)跨境电商更有利于降低中国与信息通信技术服务出口规模和强度以及百度搜寻指数更小的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成本,表明CBEC显著降低了搜寻成本,且对出口中的企业搜寻成本降低效应大于对进口中的消费者搜寻成本的影响;跨境电商更有利于降低中国与物流绩效更弱国家的贸易成本,表明CBEC显著降低了跨境物流成本,且对出口中的跨境物流成本降低效应更大。(3)跨境电商的贸易成本降低效应在中国与发展中经济体之间更强,体现了跨境电商的"普惠贸易"特征。(4)跨境电商改善了贸易绩效,降低了出口产品价格,通过升级进口产品结构提高了进口产品价格,还促进了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本文为近年来实施的跨境电商支持政策提供了有力证据,并为今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提供了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福 刘小明 邵艳红
本文采用跨境电子商务的有关政策作为模拟自然实验,通过计算双边非对称交易成本,以及利用跨境电子商务政策清单等不同方式确定处理组,建立了研究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和双边进出口交易成本之间相关性的DID模型,在理论上和实证上研究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对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并通过平行趋势检测、以多种方式确定处理组、安慰剂测试等方式,检验了基准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显著降低了中国进出口交易成本。而进一步通过异质性数据分析后表明,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能够显著降低贸易成本,且在减少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交易成本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反映了跨境电子商务具有“普惠贸易”的特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希 戴小红 张洪胜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实现消费产品质量升级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本文以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为自然实验,研究跨境电子商务对消费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子商务显著促进了消费品质量升级,并具有明显的消费者和地区异质性,对于收入水平越高和经济规模越小的地区,跨境电商对消费品质量的提升作用越大。机制分析发现:跨境电子商务对消费品质量的影响在贸易成本更高的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意味着跨境电商通过降低进口贸易成本实现了消费品质量升级。基于研究结论,从优化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品质量 跨境电子商务 进口贸易成本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陶涛 肖迎春
本文提供一种双边贸易的新分解方式,将双边贸易中所有增加值的生产环节分离出来,显示双边贸易中各国各行业分别贡献了多少增加值,以及这些增加值在这一双边贸易中平均跨境多少次——本文称之为双边跨境次数。这一分解将双边贸易依存关系分解为增加值视角的贸易依存度和生产分工依赖程度两个部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存在跨境生产网络情形下的双边经贸关系的特征与联系程度。本文提出的分析框架从双边视角在国家行业层面上还原了全球生产网络,可以用于区域、全球生产网络等问题研究。利用这一框架的分析表明,英法在欧盟一体化进程中没有像德国那样享受到区域内成本下降带来的生产分工深化收益,这为英法两国的区域一体化困局提供了一种解释。
关键词:
双边跨境次数 贸易分解 跨境生产网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马述忠 郭继文 张洪胜
跨境电商的发展改变着国际贸易的现实与理论,其对贸易成本的影响是值得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在回顾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按照交易的流程详细梳理了跨境电商降低贸易成本的机理,并基于阿里巴巴发布的ECI跨境电商连接指数,利用2015年中国与G20国家、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组成的混合截面数据对跨境电商能否降低贸易成本这一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跨境电商能够显著降低贸易成本。同时,广义矩估计的结果证明模型不存在明显的内生性偏误。透过稳健性检验结果还可以发现:在与中国的双边贸易中,相较于低收入国家,跨境电商在与高收入国家贸易中的贸易成本降低效应更显著;相较于出口跨境电商,进口跨境电商的贸易成本降低效应更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健壮 郑颂扬 黄玲燕
为探究跨境电商为何能有效降低贸易成本的内在机理,构建了以双边贸易成本为被解释变量,地理距离、文化距离和跨境电商发展程度为解释变量,以及人均GDP、平均关税率、互联网使用比例等为控制变量的回归模型,借助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与其余G20国家的跨境电商连接指数(ECI总指数)和2016年中国与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电商截面数据,对71个相关国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电商能显著降低地理距离和文化距离带来的贸易成本增加;文化距离对贸易成本的影响大于地理距离的影响,即缩小文化距离所带来的贸易成本降低效应比缩小地理距离所带来的效应更为显著;跨境电商对贸易成本的降低作用在高收入国家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竞爽 纪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营销的规模逐步扩大,电子商务在各经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搭建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对放大电子商务营销的优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构建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企业有序搭建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的适应性策略。
关键词:
跨境电子商务 贸易平台企业 市场经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兴鹏
进入21世纪网络蓬勃发展的时代,电子商务区别于传统交易方式实现了无边界的贸易往来。依赖于网络全球性特征的电子商务可以让互联网用户不受地理因素限制,将各类产品与服务进行跨国界的市场交易。但在跨境零售和跨国公司运作过程中,个人信息无法规避跨境流动的现象发生。随着个人信息受到侵权等问题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贸易个体对跨境电商交易表示担忧,以期实施强有力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结合《跨境电子商务法律问题研究》一书,分析探讨应对跨境电商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通过相关政策的颁布希冀建立起跨境电子商务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明顺 柯依敏 江涛
我国高度重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出一系列鼓励发展政策,其中,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对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就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一般贸易出口总值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一般贸易出口总值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通过影响机制分析发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通过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地区创新水平对一般贸易出口总值产生促进作用。鉴于此,应高效优质建设综合试验区、重视综合试验区效果的区域异质性、优化园区内的监管和服务,以促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鞠雪楠 赵宣凯 孙宝文
已有研究认为,跨境电商平台降低了贸易成本、促进了企业出口,但是对于跨境电商平台降低贸易成本的作用机制还没有直接的证据。本文应用中国最大的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平台"敦煌网"2013—2016年的国际、省级和行业级别的跨境出口数据以及相关宏观数据,从出口目的国和出口生产地双重视角判别跨境电商中不同类型的贸易成本对出口贸易的规模及结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跨境电商能够有效降低国际贸易中的固定成本(如市场规模),但对可变成本(如关税)更加敏感;(2)跨境电商有助于克服生产的固定成本,对生产的可变成本(如劳动力成本)更加敏感;(3)互联网发展水平对跨境电商的规模和结构占比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跨境电商克服了诸多贸易成本因素的阻碍,拓展了贸易边界;同时跨境电商为非沿海省份、高附加值行业提供了国际贸易的新机遇。本文为跨境电商促进国际贸易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更直接的新证据,并为我国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晋飞
电子商务采纳是跨境电商企业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利用2016年珠三角760家制造业跨境电商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尝试构建电子商务采纳和企业成长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数据模型,探讨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强度对制造业跨境电商企业成长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电子商务采纳和电子商务采纳强度(初级、中级和高级)对制造业跨境电商企业成长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数据发现,为了进一步促进制造业跨境电商企业成长,制造业企业应尽可能采纳电子商务技术,进一步拓展跨境电商业务;重视自主品牌建设,熟悉掌握电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霞
电子商务改变了贸易空间集聚方式、贸易的流向,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促进新的贸易支付方式的形成,导致信息流主导商流。跨境电子商务下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模式有跨境B2C贸易模式和综合服务贸易模式。保障跨境电子商务有效促进我国外贸转型升级,要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消除限制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深入研究跨境电子商务存在的风险。
关键词:
跨境电子商务 综合服务贸易 外贸转型升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霞
电子商务改变了贸易空间集聚方式、贸易的流向,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促进新的贸易支付方式的形成,导致信息流主导商流。跨境电子商务下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模式有跨境B2C贸易模式和综合服务贸易模式。保障跨境电子商务有效促进我国外贸转型升级,要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消除限制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深入研究跨境电子商务存在的风险。
关键词:
跨境电子商务 综合服务贸易 外贸转型升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霞
电子商务改变了贸易空间集聚方式、贸易的流向,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促进新的贸易支付方式的形成,导致信息流主导商流。跨境电子商务下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模式有跨境B2C贸易模式和综合服务贸易模式。保障跨境电子商务有效促进我国外贸转型升级,要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消除限制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深入研究跨境电子商务存在的风险。
关键词:
跨境电子商务 综合服务贸易 外贸转型升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红 包群 李港
国际游资跨境流动已经严重干扰一国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与健康运行,然而其行为具有高度隐蔽性导致难以被准确识别与监管。基于贸易伙伴国双边统计数据存在巨大差异的典型化事实,本文利用2010—2017年中国与167个贸易伙伴的贸易镜像数据,以“811汇改”事件为政策冲击,考察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通过贸易渠道进行国际游资跨境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确给资本跨境流动带来了套利机会,在资本不能跨国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国际游资会借助贸易渠道,通过错报贸易数据实现跨境转移,从而导致双边贸易统计数据存在大量差异。贸易伙伴国的异质性检验表明,贸易伙伴的收入水平和贸易规模会影响汇率对双边贸易数据差异的边际效应,而套汇虚假贸易与错报行为不因距离远近而有不同,与同质产品相比投机者更倾向通过差异化产品的错报来实现国际游动资本的跨境流动,相对于低价值产品,投机者更趋向于选择高价值商品进行进出口错报。本文为有效防范与监管国际游动资本跨境转移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