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4)
- 2023(12965)
- 2022(10750)
- 2021(9986)
- 2020(8149)
- 2019(18912)
- 2018(18268)
- 2017(34960)
- 2016(18101)
- 2015(20239)
- 2014(19699)
- 2013(19131)
- 2012(17248)
- 2011(15319)
- 2010(15072)
- 2009(13739)
- 2008(12113)
- 2007(10410)
- 2006(8824)
- 2005(7401)
- 学科
- 济(72619)
- 经济(72560)
- 管理(50207)
- 业(49008)
- 企(40832)
- 企业(40832)
- 方法(33106)
- 数学(29767)
- 数学方法(29282)
- 融(26186)
- 金融(26183)
- 中国(25532)
- 银(23722)
- 银行(23711)
- 行(22941)
- 财(20873)
- 地方(20693)
- 农(20242)
- 业经(17055)
- 制(15392)
- 农业(14165)
- 贸(14068)
- 贸易(14052)
- 易(13692)
- 务(13258)
- 财务(13199)
- 财务管理(13177)
- 企业财务(12566)
- 理论(12092)
- 学(11374)
- 机构
- 学院(236738)
- 大学(235477)
- 济(99066)
- 经济(97104)
- 管理(93904)
- 理学(81744)
- 理学院(80873)
- 管理学(79329)
- 管理学院(78895)
- 研究(75029)
- 中国(62695)
- 京(47864)
- 财(45517)
- 科学(43589)
- 中心(38754)
- 财经(36799)
- 所(34405)
- 农(33856)
- 江(33680)
- 经(33601)
- 业大(32642)
- 经济学(31514)
- 研究所(31429)
- 范(31248)
- 师范(30952)
- 北京(29484)
- 经济学院(28731)
- 院(28069)
- 州(28067)
- 财经大学(27822)
- 基金
- 项目(169564)
- 科学(135213)
- 研究(126620)
- 基金(124133)
- 家(107247)
- 国家(106360)
- 科学基金(93318)
- 社会(81707)
- 社会科(77619)
- 社会科学(77599)
- 基金项目(66240)
- 省(66176)
- 自然(59629)
- 教育(59136)
- 自然科(58249)
- 自然科学(58237)
- 自然科学基金(57156)
- 划(55895)
- 编号(51302)
- 资助(49785)
- 成果(39586)
- 重点(38435)
- 部(37600)
- 发(37333)
- 创(36464)
- 课题(35140)
- 国家社会(34618)
- 创新(34087)
- 教育部(33125)
- 科研(32874)
- 期刊
- 济(101759)
- 经济(101759)
- 研究(67771)
- 中国(47321)
- 财(34777)
- 管理(34669)
- 融(34385)
- 金融(34385)
- 学报(31906)
- 科学(30918)
- 农(30244)
- 教育(28056)
- 大学(25965)
- 学学(24408)
- 技术(23057)
- 农业(19949)
- 财经(17399)
- 业经(17123)
- 经济研究(16746)
- 经(15014)
- 问题(13164)
- 理论(11042)
- 技术经济(10774)
- 统计(10721)
- 资源(10715)
- 业(10615)
- 图书(10604)
- 贸(10447)
- 商业(10214)
- 版(10065)
共检索到347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房克雷 谢思 潘竟成
在全球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跨境电商的迅速崛起,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深入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文章选取2010~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机器学习模型,检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地区数实融合差距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综试区建设抑制了地区数实融合差距进一步扩大,且主要通过弥合数字鸿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创业活跃度3种路径。异质性检验发现,综试区建设在非资源城市、非老工业基地城市、严格环境规制城市、严重融合失调城市,能够显著缩小地区数实融合差距。文章进一步发现,综试区建设不仅能够缩小全国总体的数实融合差距,而且也能够缩小省际、东中西部以及南北地区等区域内部的数实融合差距。以上研究结论有助于通过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视角,缩小地区数实融合差距,进而为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思 房克雷 和军
智慧城市试点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政策之一,也是实现数实融合的重要手段。基于2010—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以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数实融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数实融合,该结论在样本缩尾、增加样本维度、调整样本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和扩大对外贸易,进而促进数实融合。(3)智慧城市建设在非资源城市、非老工业基地、中小城市、宽松环境规制地区表现出显著的数实融合正向效应。(4)智慧城市建设在促进数实融合方面具有空间协调效应,能够在全国、省份以及地区层面缩小数实融合的相对发展差距。研究结论为中国深化数实融合、加快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思 房克雷 和军
智慧城市试点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政策之一,也是实现数实融合的重要手段。基于2010—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以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数实融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数实融合,该结论在样本缩尾、增加样本维度、调整样本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和扩大对外贸易,进而促进数实融合。(3)智慧城市建设在非资源城市、非老工业基地、中小城市、宽松环境规制地区表现出显著的数实融合正向效应。(4)智慧城市建设在促进数实融合方面具有空间协调效应,能够在全国、省份以及地区层面缩小数实融合的相对发展差距。研究结论为中国深化数实融合、加快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鎏鹏 谢帮生 周子渭 吴恒伟
采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显著促进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且数字乡村建设四个子维度均能够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缓解城乡要素错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来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异质性结果表明,相较于粮食主产区和东部地区,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效应在非粮食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最后,围绕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制定差异化策略以及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农村产业融合 双重机器学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涛 李均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球数字化浪潮下,网络基础设施对中国践行更为绿色、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增长路径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城市层面数据,在测算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的基础上,以“宽带中国”战略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探究了网络基础设施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了网络基础设施的区域协调效应。研究发现:网络基础设施的推广普及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尤其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方面;就影响机制而言,网络基础设施能够通过提升城市创新水平、鼓励大众创业行为、改善居民就业质量以及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来影响包容性绿色增长;与交通基础设施相比,网络基础设施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正向影响更甚,且对不同类型城市具有异质性表现;另外,网络基础设施弱化了传统地理优势,能够在全国、地区以及省份层面降低经济发展差距,具有显著的区域协调效应。本文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现有分析框架,更为政府推动宽带战略落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保昌 李涵 闫文影
跨境电商综试区作为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的制度型开放高地,通过发挥政策红利能够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新动能。文章以2011—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系统评估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稳健的经验研究表明,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相较于非试点地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使得本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提升8%;机制分析表明,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通过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加剧市场竞争程度、激励企业研发创新、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以及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对高技术行业企业以及位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文章研究对进一步夯实中国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成效,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关键词:
跨境电商综试区 数字化转型 内外部驱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保昌 李涵 闫文影
跨境电商综试区作为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的制度型开放高地,通过发挥政策红利能够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新动能。文章以2011—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系统评估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稳健的经验研究表明,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相较于非试点地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使得本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提升8%;机制分析表明,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通过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加剧市场竞争程度、激励企业研发创新、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以及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对高技术行业企业以及位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文章研究对进一步夯实中国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成效,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关键词:
跨境电商综试区 数字化转型 内外部驱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思 房克雷
【目的】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是推动环境保护数据化与科学化的重要方式,本文旨在研究试验区建设如何影响环境污染,为充分释放试验区的政策效能,助推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10—2020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在测算274个地级市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基础上,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探究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及其异质性特征。【结果】(1)试验区能够显著降低所在城市的环境污染,在样本缩尾、改变样本分割比例、改变机器学习算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2)试验区能够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以及环境规制3条路径,对城市环境污染产生间接抑制作用。(3)在异质性方面,试验区在非资源型城市、中心城市以及较高污染城市具有显著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作用。【结论】因此,应强化顶层设计,充分利用试验区推动环保发展;要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发挥绿色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与环境规制的关键作用,减轻环境负担。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宏幸 赵中华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本文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以2013-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跨境电商改革对企业资源错配的影响。研究表明: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的设立能够显著抑制企业资源错配,这一结论在经过PSM-DID、反事实检验、变更衡量指标、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这种影响主要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与经营效率两个渠道得以实现。本研究为更高效地发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创新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腾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境电商发展速度不断提升。我国为推进贸易新业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施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对出口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法构建“准自然实验”,对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出口效应分析对比了综试区设立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景国文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作为跨境电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05—2020年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探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有助于推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机制检验发现,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作用于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渠道。同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效果在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力资本、数字经济发展程度、行政等级方面存在异质性。空间异质性检验发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为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波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引领着一场深刻的商业革命。在此背景下,农村电商集群的异军突起,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聚焦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这一政策创新,旨在通过双重差分法的实证分析,深入剖析其对农村电商集群发展的具体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显著提升了农村电商产业集聚水平,创新驱动效应发挥了机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农村电商集群发展的影响在行政等级较高、经济规模较小的地区更为显著。最后本文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利荣 芮莉莉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是国家推进贸易新业态,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反事实"视角下的合成控制法和面板数据政策评估方法,运用67个城市2001-2019年的面板数据,评估了我国设立的第一批和第二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经济效应,并结合不同综试区的产业基础和制度改革的重点,比较分析不同综试区经济效应的地区差异性。结果表明,第一批杭州综试区对地区经济增长,对外贸易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第二批综试区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为对外贸易水平的促进作用,对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效果不明显;在研究的五个综试区中,内陆地区综试区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沿海地区综试区。文章建议各地区综试区不能简单复制杭州的做法,应该结合当地的产业特征,主动进行制度创新,才能有效发挥综试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另一方面,国家应该扩大内陆地区综试区的设立,以克服非沿海城市发展传统国际贸易的区位劣势,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韦大宇 张建民
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是中国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和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重大创举。四年多来,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一套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体系、一批可面向全国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和一套引领全球跨境电商发展的规则,跨境电商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有效促进了外贸转型升级,有力支撑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未来,中国需要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优化升级,不断完善政策,创新监管,努力探索形成更多先行先试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艳琴
本文在厘清跨境电商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理论机制的同时,基于2009-2021年的地级市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商贸流通效率。在此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DID)模型识别和评估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对区域商贸流通效率提升的作用效果。与此同时,采用基于动态双重差分模型和分区域多次双重差分模型来分析政策实施效果在时间和区域两个维度的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