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6)
- 2023(14319)
- 2022(12111)
- 2021(11423)
- 2020(9786)
- 2019(23301)
- 2018(22705)
- 2017(44325)
- 2016(23898)
- 2015(27319)
- 2014(27576)
- 2013(27095)
- 2012(24921)
- 2011(22516)
- 2010(22565)
- 2009(20880)
- 2008(20846)
- 2007(18676)
- 2006(16244)
- 2005(14520)
- 学科
- 济(101520)
- 经济(101407)
- 管理(68713)
- 业(66039)
- 企(54547)
- 企业(54547)
- 方法(48637)
- 数学(42923)
- 数学方法(42119)
- 农(27162)
- 中国(26971)
- 财(25609)
- 地方(21636)
- 业经(21060)
- 学(20625)
- 贸(19557)
- 贸易(19546)
- 易(18977)
- 制(18250)
- 农业(17962)
- 理论(17397)
- 务(16309)
- 财务(16230)
- 财务管理(16190)
- 和(15375)
- 企业财务(15258)
- 银(14577)
- 银行(14541)
- 环境(14332)
- 技术(14216)
- 机构
- 学院(346261)
- 大学(346099)
- 济(138604)
- 经济(135486)
- 管理(134803)
- 理学(116384)
- 理学院(115082)
- 研究(113224)
- 管理学(112653)
- 管理学院(112017)
- 中国(85441)
- 京(73209)
- 科学(70772)
- 财(63675)
- 所(57297)
- 农(56584)
- 中心(53481)
- 研究所(51964)
- 江(51950)
- 业大(51907)
- 财经(50944)
- 经(46063)
- 北京(46062)
- 范(45702)
- 师范(45238)
- 农业(44341)
- 经济学(42036)
- 州(41923)
- 院(41039)
- 经济学院(38027)
- 基金
- 项目(232213)
- 科学(182280)
- 基金(167791)
- 研究(167121)
- 家(146659)
- 国家(145490)
- 科学基金(125189)
- 社会(104273)
- 社会科(98853)
- 社会科学(98822)
- 省(91067)
- 基金项目(88601)
- 自然(82950)
- 自然科(81040)
- 自然科学(81020)
- 自然科学基金(79493)
- 教育(78346)
- 划(77239)
- 资助(70322)
- 编号(68547)
- 成果(55057)
- 重点(52461)
- 部(50826)
- 发(49503)
- 创(47964)
- 课题(47239)
- 科研(44941)
- 创新(44839)
- 教育部(43485)
- 大学(43334)
共检索到503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正荣 杨金东 魏然
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重理论的分析框架对70个样本城市进行定性比较研究,探究综合试验区的设立模式与推广问题。结果发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是多个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存在不同路径实现这一结果;对于两种设立模式而言,要素驱动型强调产业结构和电商发展基础的影响作用,政策引导型关注政策因素的支撑作用;外资参与度和区域贸易集中度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和推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组态分析,为我国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与推广提出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文仲
本文以2010-2022年我国上市公司与海关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鲁宾的反事实框架”分析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与出口贸易稳定性的关系,并通过Cloglog模型考察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对出口贸易稳定性具有积极影响,试点政策实施八年来对出口贸易稳定性水平提升的平均作用为1.946%,该结论在PSM-DID的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港口型试验区试点政策对出口贸易稳定性的影响要优于内陆型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分别通过贸易促进效应、产品质量升级效应和出口多元化效应提升出口贸易稳定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金柯 王生年 王晓亮
本文以2007—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能够发挥市场扩张效应和外部交易成本降低效应,促进企业专业化分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有利于促进进出口贸易,降低企业搜寻成本和合约成本;当内部管控成本较低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能够促进企业专业化分工;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更能提高东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专业化分工能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促进企业专业化分工之后,能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和公司价值增值。本文研究结论为评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提供了依据,也为推动企业专业化分工提供了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史亚茹 于津平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外贸业态,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1—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跨境电商改革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改革显著增加了试验区内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增加企业利润,促进技术溢出和推动制造业服务业融合等得以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跨境电商改革主要提高了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政府资源配置能力强的地区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跨境电商改革扩大了创新主体范围,在规模较小和创新能力较低的企业中发挥了更加突出的创新激励作用。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综合试验区的空间效应,发现试验区内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来自于自身的净增长,对周边城市的创新存量资源不存在虹吸效应。本研究为更高效地发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创新功能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尧
我国跨境电商近年来迅猛发展,其中农村电商作为重要分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为农村电商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显著促进了农村电商的发展,这一结论在考虑多种因素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揭示,试验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推动了农村电商的进步。异质性分析显示,在经济规模较小的地区和行政等级较高的地区,政策效应更为显著。基于这些发现,文章建议政府继续加大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政策支持,制定差异化措施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并加强电商人才培养和引进,从而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农村电商 营商环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利荣 芮莉莉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是国家推进贸易新业态,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反事实"视角下的合成控制法和面板数据政策评估方法,运用67个城市2001-2019年的面板数据,评估了我国设立的第一批和第二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经济效应,并结合不同综试区的产业基础和制度改革的重点,比较分析不同综试区经济效应的地区差异性。结果表明,第一批杭州综试区对地区经济增长,对外贸易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第二批综试区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为对外贸易水平的促进作用,对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效果不明显;在研究的五个综试区中,内陆地区综试区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沿海地区综试区。文章建议各地区综试区不能简单复制杭州的做法,应该结合当地的产业特征,主动进行制度创新,才能有效发挥综试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另一方面,国家应该扩大内陆地区综试区的设立,以克服非沿海城市发展传统国际贸易的区位劣势,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裴东霞
跨境电商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动力。本文基于我国3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样本数据,从基础性效率指数、服务性效率指数和成长性效率指数三个维度9个细分指标测算了试点城市跨境电商的运行绩效综合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不同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跨境电商运行绩效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杭州、深圳、上海、广州和义乌跨境电商发展已成为第一梯队,且遥遥领先于其他综试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时间、所处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与该综试区跨境电商运行绩效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正向关系,东中西不同区域跨境电商综试区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现象。要克服这种现象,一是需要加快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基础设施,营商环境优化等软硬件建设;二是建立综试区之间的联动关系,发挥综试区之间的优势互补作用,共同促进跨境电商的协同创新;三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经济发展内生活力,为跨境电商发展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宏程
各地跨境电商综试区不断向纵深推进,坚持进出口并重、线上线下互动,为持续扩大对外贸易、促进国内消费、支持"一带一路"等作出积极贡献2015年杭州获批建设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到2020年4月国务院决定新设46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全国将形成覆盖30个省(区市)105个综合试验区、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几年来,各地跨境电商综试区不断向纵深推进,坚持进出口并重、线上线下互动,为持续扩大对外贸易、促进国内消费、支持"一带一路"等作出积极贡献,探索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
综合试验区 海外仓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正荣 胡银云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这一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为应对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各地竞相建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本文以"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为切入点,在其理论基础上,将新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应用到杭州综合试验区这一新发展上。这一研究有利于阐释新经济的集聚形态和为什么好的企业到杭州来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晓东
在构建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耦合模型的基础上,以跨境电商、对外贸易、电子商务、电商物流、经济发展、社会消费、人才环境、技术创新为序参量,建立了跨境电商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的序参量指标体系,并实证研究了我国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根据耦合协调结果,把3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分为优质、良好、中级、初级、勉强耦合协调五类。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建议: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应集聚跨境电商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准确定位市场,推动企业国际化;优化供应链管理,发展专业化销售;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聚合跨境电商发展力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飒帅
本文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我国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的设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结果表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对东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影响机制来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可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晓怡 申志轩 庄惠明
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2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工商企业注册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跨境电商改革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改革显著提高了综合试验区新企业成立的数量,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跨境电商改革通过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和优化营商环境进而提升综合试验区创业活跃度。异质性分析发现,跨境电商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和市场化发展较低的地区中更明显,且主要促进个体工商户和大中型企业的创业活跃度。进一步分析表明,跨境电商改革还能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且对于第三产业就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晓怡 申志轩 庄惠明
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2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工商企业注册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跨境电商改革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改革显著提高了综合试验区新企业成立的数量,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跨境电商改革通过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和优化营商环境进而提升综合试验区创业活跃度。异质性分析发现,跨境电商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和市场化发展较低的地区中更明显,且主要促进个体工商户和大中型企业的创业活跃度。进一步分析表明,跨境电商改革还能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且对于第三产业就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小琴
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从机制分析来看,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效应得益于综试区内部较为完善的信息化建设、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体系。而从地区异质性来看,跨境电商综试区对中国较发达地区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促进作用,对于欠发达地区产生的政策效应不显著。最后对进一步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以促进外贸增长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小琴
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从机制分析来看,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效应得益于综试区内部较为完善的信息化建设、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体系。而从地区异质性来看,跨境电商综试区对中国较发达地区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促进作用,对于欠发达地区产生的政策效应不显著。最后对进一步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以促进外贸增长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