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6)
- 2023(10799)
- 2022(9229)
- 2021(8485)
- 2020(7164)
- 2019(16629)
- 2018(16099)
- 2017(31547)
- 2016(17089)
- 2015(19225)
- 2014(19277)
- 2013(19140)
- 2012(18019)
- 2011(16524)
- 2010(16637)
- 2009(15524)
- 2008(15554)
- 2007(14390)
- 2006(12599)
- 2005(11349)
- 学科
- 济(72928)
- 经济(72855)
- 管理(49755)
- 业(48835)
- 企(38824)
- 企业(38824)
- 方法(33842)
- 数学(30036)
- 数学方法(29689)
- 农(22050)
- 财(19676)
- 中国(19030)
- 贸(17068)
- 贸易(17065)
- 易(16604)
- 业经(15633)
- 地方(14881)
- 农业(14474)
- 制(14084)
- 学(13995)
- 银(11744)
- 银行(11716)
- 策(11432)
- 务(11422)
- 财务(11378)
- 财务管理(11354)
- 融(11253)
- 金融(11251)
- 行(11226)
- 和(10786)
- 机构
- 学院(252526)
- 大学(251038)
- 济(108335)
- 经济(106122)
- 管理(97607)
- 研究(85014)
- 理学(84243)
- 理学院(83370)
- 管理学(81979)
- 管理学院(81503)
- 中国(64527)
- 京(51482)
- 科学(50826)
- 财(50648)
- 所(43415)
- 农(43223)
- 财经(39895)
- 中心(39488)
- 研究所(39348)
- 江(38521)
- 业大(36752)
- 经(36119)
- 农业(34168)
- 经济学(33480)
- 范(32670)
- 北京(32429)
- 师范(32374)
- 经济学院(30446)
- 州(30377)
- 院(30279)
- 基金
- 项目(164256)
- 科学(129200)
- 研究(120546)
- 基金(118954)
- 家(103145)
- 国家(102253)
- 科学基金(87554)
- 社会(76598)
- 社会科(72739)
- 社会科学(72716)
- 省(64242)
- 基金项目(62241)
- 自然(55949)
- 教育(55816)
- 自然科(54675)
- 自然科学(54658)
- 划(54216)
- 自然科学基金(53712)
- 编号(49769)
- 资助(49439)
- 成果(40407)
- 部(36927)
- 重点(36780)
- 发(35811)
- 课题(34143)
- 创(33955)
- 创新(31735)
- 教育部(31699)
- 科研(31600)
- 国家社会(31527)
共检索到372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昕
基于国务院于2015年开始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本文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14、2016、2018和2020年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的消费活力释放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基准回归结果表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能够有效激发居民消费活力释放;第二,城市规模异质性分析表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对“小城市”组别中的居民消费活力促进作用更大,城乡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活力的提振效应更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正荣 胡银云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这一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为应对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各地竞相建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本文以"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为切入点,在其理论基础上,将新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应用到杭州综合试验区这一新发展上。这一研究有利于阐释新经济的集聚形态和为什么好的企业到杭州来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金荷 黄珊
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下,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能否有效提升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对于抢抓外贸发展新机遇、助推产业绿色转型、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检验了贸易新业态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绿色创新水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存在显著的绿色技术创新偏向性,且地处沿海、绿色金融发展程度高、地区政府环境注意力水平高的城市,政策的影响效果越明显。就内在机制而言,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可以通过提高本土企业绿色管理能力、激发绿色产业创业活跃度、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应完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创新制度顶层设计,畅通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绿色创新效应发挥渠道,加快推进技术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裴东霞
跨境电商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动力。本文基于我国3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样本数据,从基础性效率指数、服务性效率指数和成长性效率指数三个维度9个细分指标测算了试点城市跨境电商的运行绩效综合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不同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跨境电商运行绩效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杭州、深圳、上海、广州和义乌跨境电商发展已成为第一梯队,且遥遥领先于其他综试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时间、所处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与该综试区跨境电商运行绩效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正向关系,东中西不同区域跨境电商综试区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现象。要克服这种现象,一是需要加快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基础设施,营商环境优化等软硬件建设;二是建立综试区之间的联动关系,发挥综试区之间的优势互补作用,共同促进跨境电商的协同创新;三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经济发展内生活力,为跨境电商发展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以文 梁启业 李陈华
理解政府政策对电商行业发展的作用效果,事关我国电商行业发展以及各级政府的正确决策。通过构建一个基于知识螺旋演化的概念模型,探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对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作用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研究假说,然后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对研究假说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剔除其他因素影响的条件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促进电商行业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试点政策对电商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城市异质性,即地级城市作用最大,其次为副省级城市,再次为省会城市。因此,政府在制定促进电商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过程中,应将政策重点放在电商行业发展水平尚待提高的地级城市(除副省级和省会城市之外),试点政策在这些城市的作用效果更大。另外,我国西部地区的政策重点应放在加强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建设,这样才能提高试点政策的作用效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崑
为了研究广东省珠海市的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文章构建了珠海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产业的生态体系模型,在此基础上,将珠海与之前获批的杭州、深圳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行综合对比评价,明确城市间跨境电商发展的差距。并对珠海跨境电商产业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珠海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产业发展的目标与策略。为珠海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跨境电商 综合试验区 生态位 产业竞争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宏程
各地跨境电商综试区不断向纵深推进,坚持进出口并重、线上线下互动,为持续扩大对外贸易、促进国内消费、支持"一带一路"等作出积极贡献2015年杭州获批建设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到2020年4月国务院决定新设46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全国将形成覆盖30个省(区市)105个综合试验区、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几年来,各地跨境电商综试区不断向纵深推进,坚持进出口并重、线上线下互动,为持续扩大对外贸易、促进国内消费、支持"一带一路"等作出积极贡献,探索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
综合试验区 海外仓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夏恒 陈怡欣
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作为我国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试点政策,历经几年的发展,虽已初具成效,但对其运行状态与绩效状况尚缺乏系统评价,这会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经验总结与问题梳理,不利于其后续健康发展。为评价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行情况,基于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状况,从基础绩效、服务绩效、成长绩效三个维度入手,建立包含3个二级指标和11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赋权,构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评价模型,对2018年中国3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3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参差不齐且差异显著,可分为三个档次。从整体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且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步递减的趋势;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营绩效与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不同档次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差异显著,这与它们之间的指标差异相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营绩效与其获批批次显著相关,优先获批的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优于后面获批的综合试验区。从具体指标看,基础绩效指标与服务绩效指标是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征 黄宪
根据实证结果的演化轨迹,跨国银行海外拓展的根本动机是逐步释放的,其进取型扩张战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和经济运行可能产生广泛影响。文章融合折衷理论的OLI范式与金融自由化(FL)理论,将跨国银行对新兴市场FDI的动机和效应纳入综合分析框架,基于FDI供给面与需求面的互动关系,剖析东道国金融自由化对跨国银行FDI时机和扩张路径的影响,以及跨国银行FDI对东道国金融改革和国家利益的影响,据此提出银行业对外开放策略安排的基本准则。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晓怡 申志轩 庄惠明
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2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工商企业注册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跨境电商改革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改革显著提高了综合试验区新企业成立的数量,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跨境电商改革通过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和优化营商环境进而提升综合试验区创业活跃度。异质性分析发现,跨境电商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和市场化发展较低的地区中更明显,且主要促进个体工商户和大中型企业的创业活跃度。进一步分析表明,跨境电商改革还能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且对于第三产业就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晓怡 申志轩 庄惠明
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2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工商企业注册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跨境电商改革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改革显著提高了综合试验区新企业成立的数量,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跨境电商改革通过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和优化营商环境进而提升综合试验区创业活跃度。异质性分析发现,跨境电商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和市场化发展较低的地区中更明显,且主要促进个体工商户和大中型企业的创业活跃度。进一步分析表明,跨境电商改革还能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且对于第三产业就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利荣 芮莉莉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是国家推进贸易新业态,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反事实"视角下的合成控制法和面板数据政策评估方法,运用67个城市2001-2019年的面板数据,评估了我国设立的第一批和第二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经济效应,并结合不同综试区的产业基础和制度改革的重点,比较分析不同综试区经济效应的地区差异性。结果表明,第一批杭州综试区对地区经济增长,对外贸易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第二批综试区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为对外贸易水平的促进作用,对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效果不明显;在研究的五个综试区中,内陆地区综试区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沿海地区综试区。文章建议各地区综试区不能简单复制杭州的做法,应该结合当地的产业特征,主动进行制度创新,才能有效发挥综试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另一方面,国家应该扩大内陆地区综试区的设立,以克服非沿海城市发展传统国际贸易的区位劣势,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正荣 杨金东 魏然
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重理论的分析框架对70个样本城市进行定性比较研究,探究综合试验区的设立模式与推广问题。结果发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是多个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存在不同路径实现这一结果;对于两种设立模式而言,要素驱动型强调产业结构和电商发展基础的影响作用,政策引导型关注政策因素的支撑作用;外资参与度和区域贸易集中度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和推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组态分析,为我国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与推广提出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子红 王红梅 韩先锋
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有效依托数字贸易这一贸易新变革驱动减污降碳至关重要。文章在系统阐释数字贸易协同赋能减污降碳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0—2021年我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对数字贸易发展的减污降碳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数字贸易不仅能明显降低碳排放,还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2)数字贸易不仅能直接实现协同减污降碳,还可通过产业升级效应、能源效率提升效应和绿色创新效应间接为促进减污降碳赋能;(3)数字贸易的减污降碳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这种积极效应在非资源型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及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子红 王红梅 韩先锋
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有效依托数字贸易这一贸易新变革驱动减污降碳至关重要。文章在系统阐释数字贸易协同赋能减污降碳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0—2021年我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对数字贸易发展的减污降碳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数字贸易不仅能明显降低碳排放,还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2)数字贸易不仅能直接实现协同减污降碳,还可通过产业升级效应、能源效率提升效应和绿色创新效应间接为促进减污降碳赋能;(3)数字贸易的减污降碳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这种积极效应在非资源型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及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