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34)
- 2023(6364)
- 2022(5378)
- 2021(4922)
- 2020(3880)
- 2019(9177)
- 2018(8715)
- 2017(15988)
- 2016(8686)
- 2015(9565)
- 2014(9166)
- 2013(9069)
- 2012(8186)
- 2011(7619)
- 2010(7488)
- 2009(6575)
- 2008(6426)
- 2007(5668)
- 2006(5133)
- 2005(4607)
- 学科
- 济(38323)
- 经济(38299)
- 业(22435)
- 管理(20882)
- 企(15978)
- 企业(15978)
- 方法(15703)
- 数学(14054)
- 数学方法(13869)
- 农(12512)
- 地方(12242)
- 中国(9028)
- 农业(9007)
- 贸(8946)
- 贸易(8941)
- 业经(8849)
- 易(8671)
- 学(7455)
- 地方经济(6502)
- 环境(6235)
- 财(6081)
- 制(5584)
- 发(5235)
- 理论(5197)
- 技术(4822)
- 和(4689)
- 划(4655)
- 融(4412)
- 金融(4409)
- 产业(4023)
- 机构
- 学院(124196)
- 大学(122798)
- 济(50782)
- 经济(49821)
- 管理(45920)
- 研究(45743)
- 理学(40322)
- 理学院(39780)
- 管理学(38960)
- 管理学院(38732)
- 中国(32648)
- 科学(29823)
- 农(26339)
- 京(26139)
- 所(23648)
- 业大(22009)
- 研究所(21985)
- 农业(20750)
- 中心(20609)
- 财(19944)
- 江(18271)
- 范(17163)
- 师范(16962)
- 院(16434)
- 财经(16358)
- 北京(16200)
- 经济学(15471)
- 经(14833)
- 州(14742)
- 科学院(14480)
- 基金
- 项目(90561)
- 科学(70769)
- 基金(65349)
- 研究(63324)
- 家(59421)
- 国家(58956)
- 科学基金(49497)
- 社会(40528)
- 社会科(38485)
- 社会科学(38473)
- 省(35582)
- 基金项目(34951)
- 自然(32626)
- 自然科(31820)
- 自然科学(31810)
- 自然科学基金(31260)
- 划(30669)
- 教育(28586)
- 资助(26252)
- 编号(24936)
- 发(21051)
- 重点(20977)
- 部(19229)
- 创(18863)
- 成果(18819)
- 创新(17659)
- 国家社会(17538)
- 计划(17506)
- 课题(17482)
- 科研(17280)
共检索到178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景国文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作为跨境电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05—2020年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探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有助于推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机制检验发现,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作用于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渠道。同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效果在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力资本、数字经济发展程度、行政等级方面存在异质性。空间异质性检验发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为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宏程
各地跨境电商综试区不断向纵深推进,坚持进出口并重、线上线下互动,为持续扩大对外贸易、促进国内消费、支持"一带一路"等作出积极贡献2015年杭州获批建设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到2020年4月国务院决定新设46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全国将形成覆盖30个省(区市)105个综合试验区、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几年来,各地跨境电商综试区不断向纵深推进,坚持进出口并重、线上线下互动,为持续扩大对外贸易、促进国内消费、支持"一带一路"等作出积极贡献,探索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
综合试验区 海外仓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正荣 胡银云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这一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为应对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各地竞相建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本文以"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为切入点,在其理论基础上,将新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应用到杭州综合试验区这一新发展上。这一研究有利于阐释新经济的集聚形态和为什么好的企业到杭州来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兵兵 张烨薇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企业环境经济绩效的有力抓手。文章将2009—2022年126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与地级城市进行匹配,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影响企业环境绩效的政策净效应。结果表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环境绩效水平;异质性检验表明,综试区建设对具有债务融资能力强、股权激励体制完善等特征的企业的环境绩效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综试区建设可以通过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以及智能制造水平来促进企业环境绩效提升。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还可以显著改善企业经济绩效。因此,不断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政策覆盖范围,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水平提升,是促进企业环境经济绩效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韦大宇 张建民
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是中国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和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重大创举。四年多来,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一套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体系、一批可面向全国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和一套引领全球跨境电商发展的规则,跨境电商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有效促进了外贸转型升级,有力支撑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未来,中国需要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优化升级,不断完善政策,创新监管,努力探索形成更多先行先试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肖亮 柯彤萍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本质是通过制度创新促进跨境电商产业集群的发展,文章基于制度创新、产业集群等相关理论,结合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展实际,从创新演化阶段和阶段动力作用机制两个角度出发,探析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多阶段创新演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展经历了创新培育、创新突破、创新深化和创新扩散四个阶段;产业发展与制度环境的冲突是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创新演化的重要动力;在各不同阶段,主体通过构成行动集团来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创新演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金柯 王生年 王晓亮
本文以2007—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能够发挥市场扩张效应和外部交易成本降低效应,促进企业专业化分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有利于促进进出口贸易,降低企业搜寻成本和合约成本;当内部管控成本较低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能够促进企业专业化分工;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更能提高东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专业化分工能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促进企业专业化分工之后,能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和公司价值增值。本文研究结论为评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提供了依据,也为推动企业专业化分工提供了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艳琴
本文在厘清跨境电商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理论机制的同时,基于2009-2021年的地级市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商贸流通效率。在此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DID)模型识别和评估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对区域商贸流通效率提升的作用效果。与此同时,采用基于动态双重差分模型和分区域多次双重差分模型来分析政策实施效果在时间和区域两个维度的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裴东霞
跨境电商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动力。本文基于我国3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样本数据,从基础性效率指数、服务性效率指数和成长性效率指数三个维度9个细分指标测算了试点城市跨境电商的运行绩效综合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不同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跨境电商运行绩效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杭州、深圳、上海、广州和义乌跨境电商发展已成为第一梯队,且遥遥领先于其他综试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时间、所处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与该综试区跨境电商运行绩效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正向关系,东中西不同区域跨境电商综试区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现象。要克服这种现象,一是需要加快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基础设施,营商环境优化等软硬件建设;二是建立综试区之间的联动关系,发挥综试区之间的优势互补作用,共同促进跨境电商的协同创新;三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经济发展内生活力,为跨境电商发展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利荣 芮莉莉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是国家推进贸易新业态,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反事实"视角下的合成控制法和面板数据政策评估方法,运用67个城市2001-2019年的面板数据,评估了我国设立的第一批和第二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经济效应,并结合不同综试区的产业基础和制度改革的重点,比较分析不同综试区经济效应的地区差异性。结果表明,第一批杭州综试区对地区经济增长,对外贸易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第二批综试区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为对外贸易水平的促进作用,对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效果不明显;在研究的五个综试区中,内陆地区综试区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沿海地区综试区。文章建议各地区综试区不能简单复制杭州的做法,应该结合当地的产业特征,主动进行制度创新,才能有效发挥综试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另一方面,国家应该扩大内陆地区综试区的设立,以克服非沿海城市发展传统国际贸易的区位劣势,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晓东
跨境电商是产业经济、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综合发展的新模式,对价值链重构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是推动跨境电商发展,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和业态创新的突破口。如何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并融入全球价值链,最终形成独特的区位价值,是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面临的重要问题。分析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区位价值的影响因素,构建区位价值影响分析模型,以3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样本,定量研究各影响因素对区位价值的作用原理,最后揭示出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区位价值的形成机理,并提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区位价值开发利用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
跨境电商 区位价值 影响因素 综合试验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崑
为了研究广东省珠海市的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文章构建了珠海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产业的生态体系模型,在此基础上,将珠海与之前获批的杭州、深圳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行综合对比评价,明确城市间跨境电商发展的差距。并对珠海跨境电商产业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珠海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产业发展的目标与策略。为珠海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跨境电商 综合试验区 生态位 产业竞争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夏恒 陈怡欣
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作为我国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试点政策,历经几年的发展,虽已初具成效,但对其运行状态与绩效状况尚缺乏系统评价,这会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经验总结与问题梳理,不利于其后续健康发展。为评价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行情况,基于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状况,从基础绩效、服务绩效、成长绩效三个维度入手,建立包含3个二级指标和11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赋权,构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评价模型,对2018年中国3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3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参差不齐且差异显著,可分为三个档次。从整体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且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步递减的趋势;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营绩效与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不同档次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差异显著,这与它们之间的指标差异相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营绩效与其获批批次显著相关,优先获批的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优于后面获批的综合试验区。从具体指标看,基础绩效指标与服务绩效指标是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的主要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尧
我国跨境电商近年来迅猛发展,其中农村电商作为重要分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为农村电商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显著促进了农村电商的发展,这一结论在考虑多种因素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揭示,试验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推动了农村电商的进步。异质性分析显示,在经济规模较小的地区和行政等级较高的地区,政策效应更为显著。基于这些发现,文章建议政府继续加大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政策支持,制定差异化措施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并加强电商人才培养和引进,从而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农村电商 营商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子红 王红梅 韩先锋
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有效依托数字贸易这一贸易新变革驱动减污降碳至关重要。文章在系统阐释数字贸易协同赋能减污降碳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0—2021年我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对数字贸易发展的减污降碳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数字贸易不仅能明显降低碳排放,还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2)数字贸易不仅能直接实现协同减污降碳,还可通过产业升级效应、能源效率提升效应和绿色创新效应间接为促进减污降碳赋能;(3)数字贸易的减污降碳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这种积极效应在非资源型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及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