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38)
- 2023(15352)
- 2022(12748)
- 2021(11981)
- 2020(10171)
- 2019(23154)
- 2018(22957)
- 2017(43165)
- 2016(22566)
- 2015(24684)
- 2014(23786)
- 2013(23157)
- 2012(20509)
- 2011(18077)
- 2010(17867)
- 2009(16501)
- 2008(16335)
- 2007(14098)
- 2006(12364)
- 2005(10902)
- 学科
- 业(93183)
- 济(93044)
- 经济(92932)
- 企(85185)
- 企业(85185)
- 管理(81375)
- 方法(41211)
- 数学(32446)
- 数学方法(31990)
- 业经(31473)
- 财(30791)
- 农(29802)
- 中国(23152)
- 务(22436)
- 财务(22382)
- 财务管理(22353)
- 技术(21744)
- 农业(21319)
- 企业财务(21181)
- 制(20938)
- 理论(18267)
- 地方(17404)
- 和(16950)
- 贸(16532)
- 贸易(16520)
- 划(16413)
- 体(16320)
- 策(16136)
- 易(16082)
- 技术管理(14185)
- 机构
- 学院(306041)
- 大学(299785)
- 济(129654)
- 管理(128601)
- 经济(127349)
- 理学(110773)
- 理学院(109767)
- 管理学(108134)
- 管理学院(107533)
- 研究(93616)
- 中国(74663)
- 财(61789)
- 京(61230)
- 科学(53754)
- 财经(48397)
- 江(46152)
- 农(45530)
- 中心(44490)
- 经(44086)
- 所(43846)
- 业大(41808)
- 研究所(39303)
- 经济学(38618)
- 北京(37903)
- 范(36307)
- 州(36132)
- 师范(35932)
- 财经大学(35769)
- 商学(35606)
- 商学院(35287)
- 基金
- 项目(206707)
- 科学(166448)
- 研究(155479)
- 基金(151649)
- 家(130281)
- 国家(129125)
- 科学基金(114916)
- 社会(101071)
- 社会科(95997)
- 社会科学(95977)
- 省(82163)
- 基金项目(80796)
- 自然(73523)
- 自然科(71801)
- 自然科学(71781)
- 教育(71716)
- 自然科学基金(70564)
- 划(67379)
- 编号(62050)
- 资助(59752)
- 创(49115)
- 成果(47676)
- 重点(45969)
- 部(45659)
- 创新(45025)
- 发(44865)
- 国家社会(42368)
- 课题(42277)
- 业(41962)
- 制(41469)
- 期刊
- 济(144819)
- 经济(144819)
- 研究(89038)
- 中国(60259)
- 管理(55941)
- 财(51994)
- 农(41878)
- 科学(39272)
- 学报(37724)
- 技术(32881)
- 教育(32420)
- 大学(31306)
- 学学(29651)
- 农业(28799)
- 融(27681)
- 金融(27681)
- 业经(26407)
- 财经(23762)
- 经济研究(22809)
- 经(20651)
- 问题(18406)
- 业(18047)
- 技术经济(17520)
- 财会(15933)
- 现代(15307)
- 科技(15279)
- 商业(15036)
- 贸(14206)
- 会计(14014)
- 策(13669)
共检索到45515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史亚茹 于津平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外贸业态,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1—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跨境电商改革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改革显著增加了试验区内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增加企业利润,促进技术溢出和推动制造业服务业融合等得以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跨境电商改革主要提高了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政府资源配置能力强的地区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跨境电商改革扩大了创新主体范围,在规模较小和创新能力较低的企业中发挥了更加突出的创新激励作用。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综合试验区的空间效应,发现试验区内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来自于自身的净增长,对周边城市的创新存量资源不存在虹吸效应。本研究为更高效地发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创新功能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撑。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戴艳娟 沈伟鹏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是我国积极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税费优惠和管理服务完善等跨境电商改革不仅能够激励外贸增长,还会对出口企业产生成本降低效应、人力资本提升效应和内部治理优化效应等积极影响,从而促进出口企业的数字技术创新。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沪深A股出口企业2007—2020年的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跨境电商改革)显著促进了试验区出口企业的数字技术发明专利增长,跨境电商改革可以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和经营成本、提高技术人员占比和高学历人才占比、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内部控制质量等路径促进出口企业的数字技术创新,跨境电商改革对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地区人力资源丰富、ESG表现较差、环境不确定性较强的出口企业具有更为显著的数字技术创新促进作用。应持续推进和不断深化跨境电商改革,并充分发挥制度型开放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激励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宏幸 赵中华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本文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以2013-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跨境电商改革对企业资源错配的影响。研究表明: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的设立能够显著抑制企业资源错配,这一结论在经过PSM-DID、反事实检验、变更衡量指标、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这种影响主要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与经营效率两个渠道得以实现。本研究为更高效地发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创新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金柯 王生年 王晓亮
本文以2007—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能够发挥市场扩张效应和外部交易成本降低效应,促进企业专业化分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有利于促进进出口贸易,降低企业搜寻成本和合约成本;当内部管控成本较低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能够促进企业专业化分工;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更能提高东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专业化分工能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促进企业专业化分工之后,能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和公司价值增值。本文研究结论为评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提供了依据,也为推动企业专业化分工提供了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琦 王琴梅
本文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1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DID和空间DID模型,深入探讨数字贸易改革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贸易改革能够明显提升城市经济韧性,该结论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PSM-DID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贸易改革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具有地理区位异质性和发展等级异质性特征,对中部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大于东部和西部城市,对二线及以下城市经济韧性影响显著性高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3)空间溢出性分析表明,数字贸易改革对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可以有效促进邻近城市的经济韧性实现协同提升。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其刚 嵇泳盛
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试点为例,基于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了跨境电商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跨境电子商务总体上提高了企业劳动力雇佣量,其平均就业效应约为6%。从就业结构来看,中高技能劳动力和技术人员需求增加更多,对低技能劳动力无明显挤出效应,雇佣劳动力技能水平向高级化演进趋势明显。(2)异质性分析表明,跨境电商对中部地区、技术密集型、高数字化水平企业的就业创造效应更强,同时跨境电商挖掘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协同就业创造能力。面对新型贸易模式冲击,西部地区对低技能劳动力产生了挤出效应,而资本密集型以及民营企业提高了对技术人员的需求。(3)机制分析显示,跨境电商主要通过市场扩张效应、生产率效应来影响就业规模和重塑就业结构。研究结论对如何利用跨境电商发展促进就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晓怡 申志轩 庄惠明
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2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工商企业注册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跨境电商改革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改革显著提高了综合试验区新企业成立的数量,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跨境电商改革通过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和优化营商环境进而提升综合试验区创业活跃度。异质性分析发现,跨境电商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和市场化发展较低的地区中更明显,且主要促进个体工商户和大中型企业的创业活跃度。进一步分析表明,跨境电商改革还能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且对于第三产业就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晓怡 申志轩 庄惠明
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2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工商企业注册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跨境电商改革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改革显著提高了综合试验区新企业成立的数量,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跨境电商改革通过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和优化营商环境进而提升综合试验区创业活跃度。异质性分析发现,跨境电商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和市场化发展较低的地区中更明显,且主要促进个体工商户和大中型企业的创业活跃度。进一步分析表明,跨境电商改革还能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且对于第三产业就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肖亮 柯彤萍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本质是通过制度创新促进跨境电商产业集群的发展,文章基于制度创新、产业集群等相关理论,结合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展实际,从创新演化阶段和阶段动力作用机制两个角度出发,探析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多阶段创新演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展经历了创新培育、创新突破、创新深化和创新扩散四个阶段;产业发展与制度环境的冲突是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创新演化的重要动力;在各不同阶段,主体通过构成行动集团来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创新演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飒帅
本文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我国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的设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结果表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对东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影响机制来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可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子红 王红梅 韩先锋
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有效依托数字贸易这一贸易新变革驱动减污降碳至关重要。文章在系统阐释数字贸易协同赋能减污降碳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0—2021年我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对数字贸易发展的减污降碳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数字贸易不仅能明显降低碳排放,还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2)数字贸易不仅能直接实现协同减污降碳,还可通过产业升级效应、能源效率提升效应和绿色创新效应间接为促进减污降碳赋能;(3)数字贸易的减污降碳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这种积极效应在非资源型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及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子红 王红梅 韩先锋
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有效依托数字贸易这一贸易新变革驱动减污降碳至关重要。文章在系统阐释数字贸易协同赋能减污降碳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0—2021年我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对数字贸易发展的减污降碳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数字贸易不仅能明显降低碳排放,还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2)数字贸易不仅能直接实现协同减污降碳,还可通过产业升级效应、能源效率提升效应和绿色创新效应间接为促进减污降碳赋能;(3)数字贸易的减污降碳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这种积极效应在非资源型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及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腾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境电商发展速度不断提升。我国为推进贸易新业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施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对出口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法构建“准自然实验”,对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出口效应分析对比了综试区设立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宏程
各地跨境电商综试区不断向纵深推进,坚持进出口并重、线上线下互动,为持续扩大对外贸易、促进国内消费、支持"一带一路"等作出积极贡献2015年杭州获批建设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到2020年4月国务院决定新设46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全国将形成覆盖30个省(区市)105个综合试验区、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几年来,各地跨境电商综试区不断向纵深推进,坚持进出口并重、线上线下互动,为持续扩大对外贸易、促进国内消费、支持"一带一路"等作出积极贡献,探索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
综合试验区 海外仓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正荣 胡银云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这一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为应对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各地竞相建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本文以"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为切入点,在其理论基础上,将新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应用到杭州综合试验区这一新发展上。这一研究有利于阐释新经济的集聚形态和为什么好的企业到杭州来发展。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金融改革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金融改革政策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了吗?——基于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金融改革对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国家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金融改革如何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来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大数据发展、创新生态与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基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大数据发展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大数据发展能否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质效并举”——基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大数据赋能了企业绿色创新吗——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贸易赋能制造业质量变革机制与效应——来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模式与推广问题——基于70个城市的定性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