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57)
- 2023(16270)
- 2022(13832)
- 2021(12921)
- 2020(10706)
- 2019(24704)
- 2018(24040)
- 2017(46128)
- 2016(24250)
- 2015(27383)
- 2014(27028)
- 2013(26636)
- 2012(25076)
- 2011(22717)
- 2010(22834)
- 2009(21072)
- 2008(20420)
- 2007(17794)
- 2006(15808)
- 2005(14380)
- 学科
- 济(110685)
- 经济(110573)
- 管理(68109)
- 业(68023)
- 企(52745)
- 企业(52745)
- 方法(48933)
- 数学(44043)
- 数学方法(43615)
- 中国(34033)
- 农(31115)
- 财(27412)
- 地方(25564)
- 贸(25466)
- 贸易(25451)
- 易(24778)
- 业经(23567)
- 农业(20737)
- 制(20603)
- 银(18708)
- 银行(18691)
- 融(18511)
- 金融(18510)
- 行(18099)
- 学(16796)
- 环境(15984)
- 技术(15871)
- 和(15019)
- 务(14862)
- 财务(14813)
- 机构
- 大学(344749)
- 学院(344183)
- 济(153198)
- 经济(150454)
- 管理(136539)
- 理学(117480)
- 理学院(116263)
- 研究(115767)
- 管理学(114509)
- 管理学院(113865)
- 中国(91460)
- 财(72282)
- 京(72006)
- 科学(64841)
- 财经(57307)
- 所(55727)
- 中心(55092)
- 经(52276)
- 江(50594)
- 农(50092)
- 研究所(49934)
- 经济学(48185)
- 北京(45665)
- 范(45146)
- 业大(45068)
- 师范(44771)
- 经济学院(43683)
- 财经大学(42748)
- 院(41754)
- 州(40759)
- 基金
- 项目(227922)
- 科学(182367)
- 研究(170413)
- 基金(168443)
- 家(145216)
- 国家(143728)
- 科学基金(124870)
- 社会(112411)
- 社会科(106891)
- 社会科学(106869)
- 基金项目(88155)
- 省(86815)
- 教育(78386)
- 自然(77686)
- 自然科(75927)
- 自然科学(75909)
- 自然科学基金(74566)
- 划(73242)
- 资助(69209)
- 编号(68983)
- 成果(55662)
- 发(52616)
- 部(51998)
- 重点(50746)
- 国家社会(47736)
- 创(47316)
- 课题(46646)
- 教育部(45784)
- 人文(44856)
- 创新(44258)
- 期刊
- 济(168461)
- 经济(168461)
- 研究(107577)
- 中国(68159)
- 财(53260)
- 管理(51738)
- 学报(45753)
- 农(45424)
- 科学(44852)
- 融(37843)
- 金融(37843)
- 大学(36689)
- 教育(35621)
- 学学(34125)
- 农业(31214)
- 技术(30544)
- 经济研究(28881)
- 业经(28798)
- 财经(28121)
- 经(24178)
- 问题(22691)
- 贸(21321)
- 统计(18621)
- 国际(18238)
- 商业(18002)
- 理论(17649)
- 图书(17468)
- 技术经济(17027)
- 业(16705)
- 世界(16572)
共检索到528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湣皓
本文基于扩大内需背景下,从理论上分析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机制,进一步采用微观层面的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就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居民家庭消费的溢出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理论上而言,跨境电商发展能够通过为居民家庭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便利、满足居民家庭高品质的消费、降低居民家庭消费成本和增强居民家庭购买力等方式促进居民家庭消费和消费升级。实证研究验证了跨境电商发展会对我国居民家庭消费和消费升级产生正向溢出效应的结论,且进一步发现,跨境电商进口和出口对我国居民家庭消费和消费升级的正向溢出效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自然 祝伟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家庭负债对消费及其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家庭负债增加对家庭消费性支出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负债对于不同类别家庭消费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于生存型消费影响不显著,对于发展与享乐型消费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明家庭负债的增加阻碍家庭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家庭负债对消费及消费升级的抑制效应对于拥有一套房的家庭非常显著,对于拥有多套房家庭的影响较小;无房家庭负债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促进消费的升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中培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ELES)模型,测量城乡居民家庭基本生活需要标准,从社会安全网视角分析基本生活需要保障路径。研究表明:城乡地区有近三成家庭的人均纯收入未能达到基本生活需要标准,部分社会政策项目设计存在基本生活需要保障水平不充分和地区不平衡问题,政府、亲属分别是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最主要的正式和非正式保障途径。基于此,重视基本生活需要标准测量并纳入民生决策范围,提高相关社会政策项目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水平,加强社会安全网中社会互助等非正式保障途径的作用,是实现城乡居民家庭基本生活需要保障的有效举措。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齐云 胡飞
基于一个一般均衡的结构变化模型,区分房价对家庭消费支出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房价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城市样本数据来看,房价对家庭消费支出影响为正,没有表现出抑制效应。然而,区分家庭收入的异质性问题后,房价对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家庭的消费支出的影响与对中等收入阶层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具有很大差异,中等收入家庭的消费支出受到的房价扭曲效应最大。考虑房价预期后,预期房价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全为负,即挤占家庭消费支出,表明扭曲家庭消费支出的是房价预期,而并非房价本身。
关键词:
房价 消费支出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郭为 王静 李承哲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如何促进国内旅游消费以推动旅游业复苏是一个亟须考虑的问题。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4(CFPS 2012—2014)数据,研究了农村家庭非农就业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文章首先通过T检验确认了农村非农就业家庭与务农家庭在旅游消费支出上的显著差异,随后通过PSM方法检验了非农就业对旅游消费支出的"净影响",最后利用回归模型检验了非农就业影响旅游消费支出的机制和非农就业影响旅游消费的异质性。文章得出了 4个有意义的结论:(1)农民非农就业显著提高了家庭旅游消费支出;(2)非农就业影响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机制来源于非农就业产生的收入效应、示范效应和预期效应;(3)三类效应中,预期效应最强,示范效应其次,收入效应最弱;(4)非农就业的影响存在差异,私营企业(个体工商/自雇)与受雇旅游支出具有显著影响,而农业打工和非农散工则影响不显著。文章最后根据这些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芳 黄莉芳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数调查,根据人口年龄构成将调查家庭划分为青少家庭、成人家庭、老年家庭、老成家庭、老少家庭、成少家庭、老成少家庭以及人数为6人以上的复杂家庭,从居民家庭年龄类型结构、家庭成人最高学历、家庭规模、家庭人均纯收入等级、城乡户籍等特征出发,分析居民家庭特征与消费间的关系及影响。首先利用多元统计对应分析法,发现家庭特征与家庭消费选择显著相关,居民自身所具有的家庭特征在消费时存在明显的偏好;其次,构建家庭特征因素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回归方程,发现影响消费支出程度最大的是人均家庭纯收入等级,而非收入。要提高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关键还是要提高收入等级,家庭规模小型化,提升家庭成员的最高学历。最后,利用有序选择模型,分析家庭特征影响因素在家庭消费意愿中起的作用,发现收入等级高、青少家庭、成少家庭、家庭规模小、城镇户籍特征的家庭在决策消费层次时更愿意高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宝玉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社会地位、收入差距与地位性消费支出的关系。首先,自我社会地位认知对消费支出存在积极影响,同时自我社会地位认知对地位性消费也存在积极影响,从影响系数来看,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低于地位性消费的影响。其次,在收入差距较大的区域,主观社会地位与地位性消费的关系得到了强化。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政策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第一,应当关注社会舆论导向,避免过度物质化的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倡导健康的消费理念。第二,地方政府应当建立更完善的收入分配机制。第三,推动国家的遗产税征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康书隆 余海跃 刘越飞
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为缴存家庭提供优惠贷款和免税储蓄的同时,也使缴存家庭消费受到利息损失、流动性约束、贷款额度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住房公积金对不同类型缴存家庭消费的处理效应,评估制度对缴存家庭福利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IV-2SLS回归研究发现:住房公积金对无房无贷和有房有贷缴存家庭的消费并无显著影响,仅能提高有房无贷缴存家庭的消费水平。有必要提高制度对缴存家庭住房融资的支持效率,降低制度对缴存家庭的流动性约束,以增进缴存家庭的消费与福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康书隆 余海跃 刘越飞
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为缴存家庭提供优惠贷款和免税储蓄的同时,也使缴存家庭消费受到利息损失、流动性约束、贷款额度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住房公积金对不同类型缴存家庭消费的处理效应,评估制度对缴存家庭福利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IV-2SLS回归研究发现:住房公积金对无房无贷和有房有贷缴存家庭的消费并无显著影响,仅能提高有房无贷缴存家庭的消费水平。有必要提高制度对缴存家庭住房融资的支持效率,降低制度对缴存家庭的流动性约束,以增进缴存家庭的消费与福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奉军
住房消费是居民消费支出和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验表明,住房消费中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构成了住房消费的主体。我国传统的核算方法由于低估了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客观上低估了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消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提供的2010年的数据,采用等价租金法估计了包含自有住房在内的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结果发现,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在重估后会有显著提高,但重估后的住房消费并没有显著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中国消费率低下的问题不能归结为住房消费的系统性低估。
关键词:
住房消费 自有住房 虚拟租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子洋
“老龄化”“少子化”是我国当前乃至未来一个阶段内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如何把握“老龄化”“少子化”叠加对我国居民消费带来的机遇和风险是当前急需破解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我国微观层面的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就“老龄化”“少子化”叠加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比较分析了这种影响的城乡差异性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整体上而言,“老龄化”会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而“少子化”对消费具有促进作用。然而,“老龄化”“少子化”叠加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仍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且这种正向促进作用呈现出东中西不断减小的趋势性特征。但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则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且“老龄化”“少子化”叠加对我国东中西不同地区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会由于居民家庭性质的异质性(城镇或农村)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而言,“老龄化”“少子化”叠加对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消费表现为促进作用,中西部地区表现为“挤出效应”,且这种“挤出效应”在西部地区表现得更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安强身 白璐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以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优化家庭财富管理,成为扩大内需与畅通国内循环的重要路径。利用CHFS(2019)调查数据,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提高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且对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影响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对一、二线城市家庭的影响大于三线城市。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可以通过提高居民金融知识水平提升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和概率。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金融基础建设,提高居民金融素养,从而促进更多人群使用数字金融,优化家庭金融资产结构。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家庭金融资产 居民投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春阳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家庭社会信任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信任对居民家庭总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这种作用在多方面的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显著;(2)考虑到消费水平异质性,对不同消费水平的群体而言,其社会信任对于居民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在消费水平较高的群体中,社会信任对消费的拉动作用较大,而对消费水平较低的群体而言,这一作用并不明显;(3)进一步考察了社会信任对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事实上,社会信任主要影响了家庭衣着消费、居住类消费及家庭设备和
关键词:
社会信任 消费信心 居民消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春阳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家庭社会信任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信任对居民家庭总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这种作用在多方面的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显著;(2)考虑到消费水平异质性,对不同消费水平的群体而言,其社会信任对于居民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在消费水平较高的群体中,社会信任对消费的拉动作用较大,而对消费水平较低的群体而言,这一作用并不明显;(3)进一步考察了社会信任对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事实上,社会信任主要影响了家庭衣着消费、居住类消费及家庭设备和文教娱乐类消费;(4)随着经济发展,社会信任在经济发展的较低和较高阶段能够显著影响居民家庭消费。本文的研究对理解社会信任影响消费的机制、提升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社会信任 消费信心 居民消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淑英 李雨涵 孙磊 董战峰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讨公众环境参与对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结果表明:公众环境参与可以在消费端驱动公众低碳消费选择和在生产端优化用能结构进而推动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稳健性检验发现推动家庭消费的低碳转型效应呈显著表现;此外,家庭抚养负担比重、地区资源禀赋差异以及政府环境执法力度会对公众环境参与的作用效果产生差异化影响,在抚养负担比重较高家庭、资源型地区以及政府环境执法力度较高地区中公众环境参与对家庭消费低碳转型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最后从拓宽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渠道、坚持消费端与生产端双向发力以及确保政策实施精准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双碳”目标、健全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更多经验证据。
关键词:
公众环境参与 家庭消费 低碳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享受型消费是否提高了居民幸福感?——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
高速公路开通对居民福利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中国家庭旅游市场的消费特征及需求——基于中国追踪调查数据
消费者人格对商业保险参与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人情支出对商业保险参与的影响——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
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与居民幸福感——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农民进城务工与子女教育期望——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村居民幸福感与绿色炊事能源消费选择——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性别角色观念与家庭消费结构——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