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17)
2023(19215)
2022(16156)
2021(14673)
2020(12270)
2019(27586)
2018(26722)
2017(51804)
2016(27421)
2015(29965)
2014(29430)
2013(29232)
2012(27140)
2011(24596)
2010(24445)
2009(22332)
2008(21291)
2007(18675)
2006(16657)
2005(15142)
作者
(80384)
(67334)
(66950)
(63376)
(42638)
(32200)
(30275)
(26258)
(25792)
(23635)
(23102)
(22427)
(21548)
(21218)
(20929)
(20928)
(20060)
(19619)
(19321)
(19249)
(16749)
(16679)
(16304)
(15536)
(15320)
(14967)
(14780)
(14435)
(13674)
(13099)
学科
(133581)
经济(133466)
管理(75926)
(74598)
(58559)
企业(58559)
方法(51845)
数学(45750)
数学方法(45292)
中国(34547)
(34307)
地方(32038)
业经(28354)
(28219)
(25812)
(23575)
贸易(23563)
农业(23420)
(22739)
(21943)
环境(19304)
(18694)
金融(18692)
地方经济(18653)
(18426)
银行(18364)
技术(18168)
(17698)
(17126)
产业(17043)
机构
学院(392356)
大学(389965)
(173965)
经济(170886)
管理(149332)
研究(140189)
理学(129390)
理学院(127901)
管理学(125715)
管理学院(125009)
中国(104915)
科学(85634)
(82041)
(75191)
(71041)
(69899)
研究所(64812)
中心(63070)
财经(60345)
业大(59868)
(58233)
(54964)
农业(54881)
经济学(54617)
北京(51279)
(50985)
(50086)
师范(49416)
经济学院(49038)
(45831)
基金
项目(268950)
科学(213208)
基金(197722)
研究(190277)
(175029)
国家(173613)
科学基金(148842)
社会(125304)
社会科(119082)
社会科学(119055)
(105213)
基金项目(104211)
自然(96849)
自然科(94684)
自然科学(94661)
自然科学基金(92998)
(88739)
教育(86100)
资助(80582)
编号(73273)
(62823)
重点(61396)
(59091)
成果(57085)
(56292)
国家社会(53169)
创新(52771)
科研(51908)
课题(51296)
教育部(50507)
期刊
(195374)
经济(195374)
研究(115710)
中国(76028)
学报(64323)
(63041)
科学(59714)
管理(57236)
(55983)
大学(48700)
学学(46646)
农业(42888)
(36492)
金融(36492)
教育(34238)
技术(34015)
经济研究(33699)
业经(32053)
财经(30030)
(26127)
问题(25239)
(22794)
技术经济(20552)
(20171)
商业(20084)
统计(19506)
世界(18463)
科技(18316)
(18035)
(17925)
共检索到585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吉晓光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跨境电商发展成为促进我国流通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09-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跨境电商发展对区域流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发展显著促进了我国流通经济增长,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中部和西部地区跨境电商发展的驱动效应显著优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是跨境电商发展影响区域流通经济增长的重要中介机制,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7.63%;居民消费升级在跨境电商发展对区域流通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发挥了显著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8.6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睿  
本文基于我国2015-2021年省域层面数据,以对外开放水平为门槛变量,通过建立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对外开放水平在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中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门槛效应,且仅存在单一门槛现象,但对外开放水平在跨境电商进口和跨境电商出口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中的门槛值却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在跨境电商进口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中,对外开放水平的门槛值为0.24,而在跨境电商出口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中,对外开放水平的门槛值为0.18。进一步的面板门槛效应估计结果显示,跨境电商进口有利于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升级,但在对外开放水平门槛值前后所表现出来的赋能效应贡献度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当对外开放水平跨越门槛值0.18时,跨境电商进口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赋能作用显著增加。而在跨境电商出口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中,当对外开放水平没有超过门槛值0.24时,跨境电商出口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不存在,但在跨越门槛值之后,影响效应将会变得显著。但整体而言,相较于跨境电商出口,跨境电商进口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正向赋能效应更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宁文泽  魏泽龙  
本文基于供给端和需求端视角,研究了电商发展对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在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层面,电商发展都有利于推动居民消费升级,其中供给层面主要是通过电商新业态新模式供给和反向倒逼传统零售转型两个方面驱动消费升级,需求层面主要是电商体验刺激消费多元化,从而引导消费升级。通过比较又发现,供给端层面电商发展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强度要明显高于需求端层面的影响强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林刚  
本文通过测度我国省域的跨境电商发展水平,探究跨境电商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并通过门槛模型进一步探究二者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同时,引入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产业结构升级在二者之间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水平呈逐年增长趋势,且东部地区跨境电商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跨境电商有利于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从门槛效应来看,跨境电商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其影响程度呈边际性递减效应。从中介模型结果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在二者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出口技术复杂度,本文提出培育跨境电商发展环境,加大当地营商环境建设,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合区建设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梅   王月迪  
基于2009年第4季度-2022年第3季度时间序列数据构建TVP-SV-VAR模型,通过MCMC模拟估计不同期限脉冲与特定时点脉冲函数,考察电商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动态效应。研究发现:电商发展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共同升级,其中,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较强;产业结构升级的最强响应期存在滞后性;不同时期电商发展对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据此建议政府加强电商扶持力度,依据产业投资与居民消费的动态特征,健全市场规范机制,着重培育市场成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瑶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发展,推动我国居民消费升级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16-2021年的经验数据,比较分析了内循环电子商务发展与外循环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及其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无论是以国内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内循环发展,还是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循环发展,均会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但内外循环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边际赋能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性,且存在明显的城乡异质性。相比较而言,外循环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边际赋能效应更强,同时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边际贡献也表现得更强,并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动力来源,而内循环电子商务发展则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边际赋能作用更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河  
新时代进一步扩大开放是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方向,中国跨境电商受扩大开放战略驱动,将对居民消费规模和升级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采用2015-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分析跨境电商发展对中国居民消费的经济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跨境电商进口和出口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具体而言,跨境电商进口有利于中国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升级,而跨境电商出口只会对居民消费规模扩大产生正向赋能作用,对居民消费升级并没有带来显著促进作用。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存在明显的进口替代效应,因此跨境电商出口额对居民消费规模的扩大作用显著强于进口额的作用。在扩大开放视域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有利于跨境电商发展,继而间接对中国居民消费带来正向赋能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仍然是中国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升级的关键变量,并起到决定性作用。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海洋  袁倩莹  
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省级宏观数据相结合,从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角度,探究了数字金融对我国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促进居民收入的提高,并且对中西部居民收入的提升作用大于东部,有利于缩小东部和中西部的收入差距,促进我国包容性增长。就传导机制而言,数字金融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第三产业占比,并且在中西部的效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就中西部内部而言,数字金融对经济和教育水平较低省份的居民收入有着更强的拉动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毕会娜  李春阳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单元。本文基于县域层面,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检验了流通效率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直接赋能作用,同时也会通过流通效率的中介效应间接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正向赋能作用。但无论是直接效应,还是间接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赋能作用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而言,在高水平县域样本中,数字经济发展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赋能效应表现得更强,流通效率所表现出来的中介效应也更强。研究结论为我国如何进一步撬动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提供了思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麻学锋  
文章设计了旅游经济增长弹性系数、地位指数和产业结构升级系数3个指标,依据1990~2007年张家界有关统计资料,揭示旅游业发展在张家界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变化,以及带动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进轨迹及特征。在定量测算张家界产业结构升级系数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系数与人均GDP增长率的关系,揭示了旅游开发从先富区到又能富民的过程。本项研究为张家界市和同类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韦昌鑫  
本文基于2016-2022年我国28个省份面板数据展开研究。首先针对跨境电商发展和居民消费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构建基础及中介回归模型,以实际数据为基础验证跨境电商发展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同时实证探究二者之间的中介机制以及异质性分析结果,最终得出以下结论:跨境电商发展既能直接推动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又能通过拉动居民收入提升间接带动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居民收入对跨境电商发展拉动居民消费规模具有积极完全中介效应;跨境电商发展抑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在跨境电商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抑制作用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跨境电商与传统贸易相比较,成本优势明显,能够获取更大的市场。本文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利锋  陈新国  
本文运用1985-2012年的年度数据,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物流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动态互动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我国物流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从短期来看,物流业产值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越强  蔚立柱  沈迎春  雷建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背景下,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能。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以及面板门槛模型详细检验了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两者具有协同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存在"双门槛效应",即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一个最优调整区间,呈现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因此在协调不同政策时,应注重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协同效应和门槛效应,发挥"1+1>2"的政策效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万红珍   邓文博   苏皑  
旅游是带动性强的产业,旅游发展是否以及如何通过带动居民消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探讨在新冠疫情后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2005-2021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旅游发展与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旅游发展与居民消费显著驱动了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旅游发展通过居民消费中介效应对经济增长间接促进作用大于直接作用;在对临近城市空间溢出效应方面,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而旅游发展具有显著负向溢出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岱月  
本文基于2000-2016年统计数据,构建灰色GM(1,1)模型实证分析居民消费与流通经济增长的耦合性关系。研究发现,耦合度系数表现较为稳定,其中2000-2004年间表现为逐年交替,2005-2010年处于流通滞后,2011-2015年处于消费滞后;耦合发展指数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其中2007-2009年出现略微下滑,2009-2013年出现跳跃式增长;耦合度系数与耦合发展指数的灰色预测为优质、上升耦合态势,反应居民消费与流通经济在内部生产要素配合中的有效性,居民消费将进一步与流通经济增长形成良性互动,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提出意见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