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1)
2023(11925)
2022(10544)
2021(10102)
2020(8305)
2019(19072)
2018(19001)
2017(36393)
2016(19898)
2015(22270)
2014(21848)
2013(21441)
2012(19244)
2011(17074)
2010(16806)
2009(15515)
2008(14658)
2007(12513)
2006(10580)
2005(8940)
作者
(54742)
(45123)
(45020)
(42351)
(28825)
(21689)
(20428)
(17748)
(17119)
(16000)
(15478)
(14923)
(14023)
(13960)
(13788)
(13777)
(13608)
(13378)
(12782)
(12688)
(11220)
(10847)
(10758)
(10274)
(10097)
(10061)
(9964)
(9823)
(9015)
(8987)
学科
(71254)
经济(71171)
管理(54295)
(51650)
(44455)
企业(44455)
方法(34325)
数学(28636)
数学方法(28282)
(19844)
中国(19265)
(17702)
业经(17458)
(16075)
地方(15320)
理论(14368)
(13737)
贸易(13730)
(13315)
农业(13301)
(13152)
(12248)
教育(12045)
(11656)
财务(11591)
财务管理(11571)
技术(11459)
环境(11429)
企业财务(10898)
(10237)
机构
学院(268454)
大学(268111)
管理(107855)
(98141)
经济(95798)
理学(94273)
理学院(93219)
管理学(91499)
管理学院(91032)
研究(85338)
中国(61050)
(56225)
科学(55007)
(44015)
(41933)
(40435)
业大(40369)
中心(38861)
研究所(38547)
(37384)
(37372)
师范(37076)
财经(36097)
北京(35124)
(32780)
农业(31721)
(31387)
(31294)
师范大学(29777)
技术(29231)
基金
项目(190694)
科学(148920)
研究(141805)
基金(136110)
(118044)
国家(116934)
科学基金(100466)
社会(87022)
社会科(82208)
社会科学(82189)
(75249)
基金项目(73020)
教育(65597)
自然(65515)
自然科(63974)
自然科学(63961)
(63296)
自然科学基金(62780)
编号(60190)
资助(55311)
成果(48852)
重点(42364)
(41089)
课题(40624)
(40331)
(39878)
项目编号(37647)
创新(36962)
科研(36373)
大学(35813)
期刊
(106523)
经济(106523)
研究(76929)
中国(46746)
学报(42882)
科学(39287)
管理(38370)
(37509)
教育(35163)
(32216)
大学(32169)
学学(30121)
农业(26527)
技术(22549)
业经(19335)
(19178)
金融(19178)
经济研究(16989)
图书(16405)
财经(16313)
(13831)
科技(13607)
问题(13575)
(13239)
理论(13016)
(12655)
实践(12197)
(12197)
商业(12062)
现代(12025)
共检索到376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雪琼  钱俊希  杨茜好  
边界是分割不同政治实体的界线,但国家对于边界的管治往往是有弹性的,因而孕育了丰富的“流动”,成为经济融合、社会交流与文化对话的重要场域。跨境民族是受其影响的典型群体,他们在原本生活区域被分隔的情况下,从未间断过跨境流动。总体来看,跨境流动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及其形成机制是多元复杂的。本文以云南省河口县中越边境地区的苗族花山节为研究切入点,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探讨节庆所折射的民族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研究发现:跨界的流动性加强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认同,共同促成了花山节的文化传承,维系了跨境民族的亲缘关系。这样的跨界流动亦强化了边界所形成的发展轨迹差异的感知,从而增强了中国籍苗族边民的国家认同与国家自豪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雪琼  钱俊希  杨茜好  
边界是分割不同政治实体的界线,但国家对于边界的管治往往是有弹性的,因而孕育了丰富的"流动",成为经济融合、社会交流与文化对话的重要场域。跨境民族是受其影响的典型群体,他们在原本生活区域被分隔的情况下,从未间断过跨境流动。总体来看,跨境流动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及其形成机制是多元复杂的。本文以云南省河口县中越边境地区的苗族花山节为研究切入点,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探讨节庆所折射的民族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研究发现:跨界的流动性加强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认同,共同促成了花山节的文化传承,维系了跨境民族的亲缘关系。这样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英  刘红  王润球  
鉴于东兴市发展跨境电商的典型性,以东兴为例进行单案例研究,以"一带一路"建设的"五通"目标为框架,对质性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了跨境电商助推边境民族地区"一带一路"建设的机制。跨境电商本质是强大的供应链,通过驻留通道经济、发展普惠贸易以及提高边境经贸活动的正规性从而实现贸易畅通;依托供应链融资、实现小币种结算从而实现资金融通;带动线下物流设施、电子政务便利化从而实现设施联通;通过供应链自治,并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下带动制度创新从而实现政策沟通;充分发挥网络地球村的特征,淡化边界的政治矛盾从而实现民心相通。为进一步发挥跨境电商对"一带一路"的助推作用,边境民族地区应依托跨境电商助推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重点发展跨境电商进口并提高邻国边民的参与度,提高跨境电商进口的便利化水平,提升边境少数民族跨境电商的能力水平。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鑫  朱春燕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治理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劳务移民社会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当前中越跨境劳务合作的实践促进了劳务移民社会治理由“各自为战”的单边国家治理向“合作共赢”的双边区域治理转变,并在移民劳工入境管理规范化、移民劳工跨境流动组织化、移民劳工社会治理市场化、移民劳工双边政府协同治理和移民劳工治理效益“经济化”等方面提供了劳务移民治理的成功“地方经验”。今后要重点促进劳务移民社会治理由单边国家治理向双边区域治理、由单元主体治理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由传统治理手段向现代化治理手段、由政府治理机制为主向以市场机制为主的多元治理机制等重点方向转型升级,最终通过跨境劳务合作打造双边劳务移民社会治理的“命运共同体”。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亚娟   王靓   许阳艳   郭之天  
以民族节庆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文章以侗族喊天节为研究对象,基于权力视角构建了民族旅游节庆空间建构的理论框架,并通过长时序田野调查全面刻画节庆旅游化过程中节庆空间重构的过程及特征。研究发现,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诉求和文旅深度融合的趋势下,侗寨喊天节经历了复杂的人-人互动、人-地互动的动态发展过程。具体而言:(1)节庆空间是节庆权力主体互动关系造就的空间,节庆空间重构的本质是人-人、人-空间在权力场域下对互动秩序不断调适和重构的过程;(2)节庆主体之间通过权力合作→权力支配→权力共有与激励等权力流动方式,形成了传统的单核权力结构→制度与传统互构的双核权力结构→单核多主体权力结构,重构着节庆内容和节庆空间的秩序;(3)以喊天节为代表的民族节庆由此呈现出“封闭神圣的仪式空间→舞台化的展演空间→复合的旅游空间”的空间表征变迁特征,以及由集聚到拓展再到蔓延的空间结构变迁特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戈跃  郭宵星  
广西与越南陆地边境长达1020公里,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越南居民跨境提供劳务成为广西边境劳动力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越南居民跨境提供劳务多表现为"非法",不利于两国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必须以法治的手段加以改变。本文通过对中越边境越南居民跨境提供劳务的调查,在分析其产生原因基础上,大胆提出广西要结合越南居民跨境提供劳务实际情况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通过建立有效的合作协调机制,使越南居民在广西提供跨境劳务合法化、有序化、规范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戈跃  郭宵星  
广西与越南陆地边境长达1020公里,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越南居民跨境提供劳务成为广西边境劳动力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越南居民跨境提供劳务多表现为"非法",不利于两国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必须以法治的手段加以改变。本文通过对中越边境越南居民跨境提供劳务的调查,在分析其产生原因基础上,大胆提出广西要结合越南居民跨境提供劳务实际情况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通过建立有效的合作协调机制,使越南居民在广西提供跨境劳务合法化、有序化、规范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鑫  王志远  
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经济差异性和劳动力市场互补性等有利条件,中越跨境劳务合作正在稳步推进,但同时存在着跨境劳动力市场不健全、跨境劳务合作信息不对称、跨境劳务培训体系不健全、跨境劳务合作产业支撑不足及跨境劳务合作组织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想进一步推进中越跨境劳务合作,必须在加快中越跨境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步伐、完善中越跨境劳务合作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中越跨境劳务培训体系、打造中越跨境劳务合作区域生产网络支撑带、建立中越跨境劳务合作协调管理机制等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鑫  王志远  
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经济差异性和劳动力市场互补性等有利条件,中越跨境劳务合作正在稳步推进,但同时存在着跨境劳动力市场不健全、跨境劳务合作信息不对称、跨境劳务培训体系不健全、跨境劳务合作产业支撑不足及跨境劳务合作组织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想进一步推进中越跨境劳务合作,必须在加快中越跨境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步伐、完善中越跨境劳务合作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中越跨境劳务培训体系、打造中越跨境劳务合作区域生产网络支撑带、建立中越跨境劳务合作协调管理机制等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玲  潘士美  刘茜  
苗族刺绣是一种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然而,苗绣艺术教育却面临着学生学习、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和政府管理等诸多难题。本研究采用质化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苗绣艺术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课程选择;整合苗绣课程资源,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苗绣校本课程体系,推动课程管理和评价制度改革;加强普通中小学、职校和地方高校间合作,构建苗绣艺术人才培养和发展体系;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政府服务性职能,建立保障、协调与评价机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肖绍菊  罗永超  张和平  杨晓珍  肖玲  
为了让民族地区的孩子们对学习数学不陌生不害怕,可通过对苗族侗族数学文化的挖掘来开发数学课程资源,并把它们引进学校进行运用。在数学活动中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内容是有趣的、现实的、有意义的,这样将有利于学生了解当地的民族数学文化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家寿  唐华清  
广西壮族自治区弄岗自然保护区是祖国西南边陲重要的热带亚热带自然保护区,是物种资源最丰富、生态环境保存比较完整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世居壮民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在长期的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中,形成了独特的、五彩缤纷的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态环境的执著卫护,对祖国秀美山川的热爱与保护的真情。梳理、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于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将有极大的裨益。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洪名勇  
选择都匀市王司镇五寨村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苗族村寨正式森林制度与非正式森林制度变迁以及苗族文化对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苗族文化对私有产权的保护,并将之上升为本地区本宗族群众的“规举”,形成了一种非正式的正式制度,即“准正式制度安排”。它有机地将森林资源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与正式制度安排结合在一起,结果使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安排得到有效实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曹萌  
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目前尚处于空白状态,该研究可以为传承保护和开发东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跨境国际化文化合作发展提供学术支持,对于国家周边地区的稳定发展和国家文化边疆建设,以及邻国间的睦邻友好均有重要意义。从学术价值看则可以创拓出跨境民族文化学,进而开拓出跨境民族学学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鑫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当前中越两国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发展战略对接,正积极推进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农业作为两国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跨境区域一体化合作背景下,中越农业合作既面临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制约中越农业合作的障碍和不利因素。近年来中越在农产品贸易发展、农业贸易自由化、农业跨境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中越跨境农业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健全跨境农业区域一体化市场、跨境互联互通基础设施、跨境农业合作平台和跨境农业合作协调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强中越跨境农业区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