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81)
- 2023(17569)
- 2022(14826)
- 2021(14010)
- 2020(11693)
- 2019(27024)
- 2018(26227)
- 2017(51172)
- 2016(27315)
- 2015(30537)
- 2014(30046)
- 2013(29589)
- 2012(26859)
- 2011(23664)
- 2010(23586)
- 2009(21645)
- 2008(20311)
- 2007(17512)
- 2006(15128)
- 2005(13110)
- 学科
- 济(103482)
- 经济(103365)
- 管理(85644)
- 业(83719)
- 企(72870)
- 企业(72870)
- 方法(51337)
- 数学(45177)
- 数学方法(44619)
- 财(43675)
- 中国(32057)
- 融(28610)
- 金融(28608)
- 银(27114)
- 农(27105)
- 银行(27079)
- 务(26531)
- 财务(26457)
- 财务管理(26393)
- 行(25903)
- 制(25685)
- 企业财务(25284)
- 业经(24510)
- 地方(22417)
- 学(19653)
- 贸(18414)
- 贸易(18399)
- 农业(18247)
- 体(18212)
- 理论(18014)
- 机构
- 大学(370107)
- 学院(368679)
- 管理(151025)
- 济(148138)
- 经济(145061)
- 理学(131747)
- 理学院(130456)
- 管理学(128198)
- 管理学院(127542)
- 研究(115015)
- 中国(93356)
- 财(78197)
- 京(76255)
- 科学(69219)
- 财经(59982)
- 所(55364)
- 中心(55277)
- 经(54716)
- 农(52898)
- 业大(52129)
- 江(51791)
- 研究所(50003)
- 北京(47703)
- 经济学(45412)
- 财经大学(45160)
- 范(45106)
- 师范(44691)
- 州(42554)
- 院(42292)
- 经济学院(41288)
- 基金
- 项目(256619)
- 科学(202972)
- 基金(188520)
- 研究(188163)
- 家(162856)
- 国家(161525)
- 科学基金(141057)
- 社会(119828)
- 社会科(113879)
- 社会科学(113849)
- 基金项目(100367)
- 省(98889)
- 自然(91995)
- 自然科(89963)
- 自然科学(89943)
- 自然科学基金(88296)
- 教育(86528)
- 划(82870)
- 资助(77718)
- 编号(76757)
- 成果(61069)
- 部(56931)
- 重点(56645)
- 创(53752)
- 发(53050)
- 课题(50936)
- 创新(50095)
- 教育部(49765)
- 国家社会(49651)
- 科研(49532)
- 期刊
- 济(153140)
- 经济(153140)
- 研究(108226)
- 中国(66949)
- 财(66171)
- 学报(55312)
- 管理(54801)
- 科学(50164)
- 农(46664)
- 融(44840)
- 金融(44840)
- 大学(43286)
- 学学(40866)
- 教育(35398)
- 农业(31673)
- 技术(31120)
- 财经(29593)
- 经济研究(25476)
- 经(25145)
- 业经(24982)
- 问题(19473)
- 财会(18915)
- 理论(18669)
- 图书(18189)
- 实践(17059)
- 践(17059)
- 会计(17027)
- 技术经济(16999)
- 版(16687)
- 科技(16420)
共检索到536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娟 孙海亮
随着中国经济的多年快速发展及全球化的深度参与,大批中国企业纷纷出海开展跨境并购,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由跨境并购所涉大额资金所产生的融资问题。内源性融资往往难以满足其大额资金需要,在外源性融资方面国内上市公司又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而相关融资理论表明,债务融资相比股权融资往往更有助于股东财富的增值,实现企业价值的优化。以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开展的跨境并购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及实证分析从整体上对债务及股权融资方式的股东财富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与相关理论假设基本相符,即国内上市公司跨境并购债务融资方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娟 孙海亮
随着中国经济的多年快速发展及全球化的深度参与,大批中国企业纷纷出海开展跨境并购,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由跨境并购所涉大额资金所产生的融资问题。内源性融资往往难以满足其大额资金需要,在外源性融资方面国内上市公司又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而相关融资理论表明,债务融资相比股权融资往往更有助于股东财富的增值,实现企业价值的优化。以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开展的跨境并购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及实证分析从整体上对债务及股权融资方式的股东财富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与相关理论假设基本相符,即国内上市公司跨境并购债务融资方式相比股权融资方式能够在短期内给股东带来更多的财富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宇华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的海外并购是否为股东创造了财富。以2004-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29起跨境并购为样本,研究发现并购公告能显著提高股东财富,并购当日的超额收益为2.04%,[-10,1]日的累计超额收益为2.52%。本研究同时发现,充当中国海外并购"初级行动团体"的中国上市公司与行业平均相比,具有更大的规模和更低的资产负债率。他们主要分布在服务、能源和机械产业,青睐并购海外同行业公司,旨在获取对方控制权,并且交易规模相对较小,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海外并购是一种战略并购,具有较强地化解海外并购经营和财务风险的能力,这可能是中国股票市场给予积极评价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海外并购 股东财富效应 上市公司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余鹏翼 李善民
以2005年至2010年我国沪深交易所成功进行外资并购的10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跨国并购前后的股东财富变化进行研究,发现收购公司在[-1,1]的事件期内的累积平均超额收益在10%的显著水平下为1.28%,在[-40,40]的事件期内的累积平均超额收益(CAR)在1%的水平下为-1.48%,显著小于零,表明跨国并购事件存在一定的公告效应,但长期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并不看好其跨国并购,跨国并购并没有创造价值,股东财富发生显著损失。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跨国并购 财富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士伟 王子成
融资方式是各界对我国上市公司MBO中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区分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两类主体,对MBO后上市公司迫于管理层还款压力而进行高额派现对不同类型股东财富的影响机理进行了解析,发现MBO后高额派现对管理层有利,而对广大外部中小流通股东不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杰
本文研究了存在大股东代理问题下的并购财富效应及其形成机理,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大股东发起的收购行为通常导致并购方及其关联企业的总利润减少,竞争对手的利润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尽管收购活动对并购方而言没有创造价值,但并购事件依然发生。这是因为收购后控制性股东将偏袒他拥有现金流权相对较多的企业,而侵害其他企业小股东利益。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制定收购监管规则及小股东保护制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控制权 并购 财富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杰
本文研究了存在大股东代理问题下的并购财富效应及其形成机理,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大股东发起的收购行为通常会导致并购方及其关联企业的总利润减少,竞争对手的利润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尽管收购活动对并购方而言没有创造价值,但并购事件依然发生。这是因为收购后控制性股东将偏袒他拥有现金流权相对较多的企业,而侵害其他企业小股东利益。另外,如果大股东在对手企业中的初始持股比例越高,其实施并购的动机越强。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制定收购监管规则及小股东保护制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控制权 并购 财富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元
通过分析中国上市公司MBO对公司影响的价值传导机制,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实施MBO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提高,进而导致代理成本下降,公司价值和绩效得到提升。同时,还基于股权分置的视角,在理论上分析了上市公司MBO的利益侵占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认为导致上市公司MBO利益侵占形成的制度根源在于股权分置。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可以通过消除一部分由于上市公司MBO利益侵占而产生的代理成本,进而提升公司绩效。本文的实证研究也证实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MBO具有积极效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宋清华 李帅
并购的财富效应包括并购的财富创造效应和并购的财富分配效应。本文试图回答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是否创造财富、让谁富有的问题,选取了2014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的49起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不产生财富创造效应,没有给公司股东带来财富,相反会给股东带来损失;第二,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存在财富分配效应,个人投资者受损而机构投资者获利,财富从个人投资者向机构投资者转移。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新三板公司并购监管力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减少新三板公司并购现金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梅
本文以2000-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28起跨国并购事件为样本,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财富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跨国并购给股东带来了显著的财富损失。把总体样本按行业细分后的实证分析表明:信息行业的跨国并购为股东带来了显著的财富效应;机械行业的跨国并购毁损了股东价值;家电行业跨国并购的影响则不显著。
关键词:
跨国并购 财富效应 超额收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相昱 唐亮 蔡小滨
并购重组是企业实现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新时期我国深化国企改革的核心途径。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2002-2015年并购重组数据,按照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针对短期和长期效应,利用CAR和日历时间效应方法,研究了并购重组的股东财富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短期看,无论是并购公司还是目标公司,并购事件首次公告日后的股东财富显著降低,公告日是否休市对股东财富的短期效应影响显著;长期看,规模和账面市值比是影响股东财富效应的重要因素,规模较大的并购公司股东财富有显著增加,而高账面市值比的目标公司被并购后股东财富也会显著的增加。
关键词:
并购重组 事件研究 股东财富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忠 白云霞
本文就上市公司举债对股东财富的影响及股市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举债所产生的效应恰恰与西方国家相反 ,即借款比率与股票风险 β存在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分析发现 ,借款负债对企业经营业绩和股东财富的波动有稳定的作用 ,但随着公司的业绩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变化 ,这种稳定作用的显著程度也不相同。
关键词:
负债 代理成本 股东财富 股票风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章卫东 罗国民 陶媛媛
以我国2014年6月—2015年6月宣告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上市公司公告员工持股计划对股东财富的影响,对不同股票来源和不同认购股票资金来源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东财富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公告员工持股计划后,股东将获得正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新股方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宣告效应要好于通过二级市场购买赠送给员工的宣告效应,无论股票来源是上述两种方式中的哪一种,其认购股票的资金来源为员工自有资金的宣告效应要好于通过其他资金来源认购员工持股的宣告效应。研究结论为证监会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我国上市公司更好地设计员工持股计划方案提供了一个新的经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秦容 李迅 张同健
本文基于我国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并购的数据,借助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中,股权融资的效果最好,债券融资次之,内源融资效果最差。此外,并购规划和并购交易对并购绩效存在促进作用,技术整合、生产整合和营销整合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文化整合对并购绩效没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璐璐 徐飞
本文以2001—2004年沪深两市所有发生对外担保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考察对外担保的公布给股东带来的财富风险,区分不同的担保对象和担保类型,对企业对外担保行为的市场结果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投资者能够区分不同担保类型对上市公司的实质影响,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为股东财富带来了负面影响。
关键词:
对外担保 风险管理 股东财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