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11)
2023(15077)
2022(13050)
2021(12768)
2020(10431)
2019(23954)
2018(24125)
2017(44403)
2016(25259)
2015(28867)
2014(28553)
2013(27039)
2012(25160)
2011(22594)
2010(22783)
2009(20492)
2008(19946)
2007(17835)
2006(15619)
2005(13548)
作者
(67813)
(56288)
(55951)
(53151)
(36004)
(27177)
(25633)
(21962)
(21516)
(20328)
(19462)
(18743)
(17775)
(17745)
(17345)
(17043)
(16909)
(16883)
(16112)
(16097)
(14053)
(13893)
(13439)
(12964)
(12809)
(12532)
(12472)
(12409)
(11218)
(11206)
学科
(86937)
经济(86845)
管理(70092)
(65502)
(55988)
企业(55988)
方法(37443)
数学(31479)
数学方法(30966)
中国(29504)
教育(25463)
(24408)
技术(21463)
(21248)
(21113)
业经(20567)
理论(20292)
地方(19467)
(16444)
农业(16313)
(15629)
贸易(15615)
(15092)
(14597)
教学(13633)
技术管理(13341)
(13221)
财务(13155)
财务管理(13131)
环境(13130)
机构
大学(341096)
学院(334490)
管理(128846)
(119992)
经济(116834)
研究(112653)
理学(111436)
理学院(110046)
管理学(107894)
管理学院(107258)
中国(78362)
(74870)
科学(70456)
(55584)
(55402)
师范(55209)
(54448)
(50874)
中心(50847)
研究所(50547)
(49748)
业大(48394)
北京(48089)
师范大学(44927)
教育(44076)
财经(43503)
(41481)
(41381)
技术(40211)
(39441)
基金
项目(226706)
科学(179344)
研究(174392)
基金(159523)
(137128)
国家(135783)
科学基金(116844)
社会(105716)
社会科(99653)
社会科学(99627)
(90974)
教育(86771)
基金项目(85126)
(77669)
自然(74766)
编号(74420)
自然科(73033)
自然科学(73016)
自然科学基金(71698)
资助(64110)
成果(63155)
课题(53905)
重点(51195)
(50568)
(50223)
(48883)
创新(46030)
项目编号(45798)
(44308)
教育部(44049)
期刊
(134755)
经济(134755)
研究(107182)
中国(76790)
教育(75557)
学报(51008)
管理(47915)
科学(47074)
(45640)
(40811)
大学(40441)
学学(35377)
技术(33993)
农业(31974)
(25316)
金融(25316)
业经(22522)
图书(21897)
财经(20182)
经济研究(19926)
职业(18551)
科技(18473)
(17273)
问题(17027)
(16866)
(16651)
论坛(16651)
(15599)
技术经济(15574)
理论(15419)
共检索到505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伍宸  宋永华  赵倩  
由耶鲁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举办的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于2013年开始招生,这意味着一个全新的跨境合作办学机构正式成立。该学院旨在借助合作办学实现改革创新博雅教育模式的目标,以应对21世纪全球化及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新要求。学院充分利用耶鲁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各自的办学优势,构建了立体的课程体系,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特色项目,加强了对住宿制书院的建设,实现了对博雅教育模式系统性的改革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盾  
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是我国当前的重大政策,合作办学是教育行动的关键之一。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教育强国新加坡及其一流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以"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为例,对一流大学合作办学新模式进行探究,发现了较为曲折的办学历程,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综合多元的招生方式、顶点项目,以及严格周密的内外部质量保障机制等。基于此,建议我国大学拓展并运用联盟关系,与沿线国家一流大学合作办学、促进招生考试机制衔接、扩大学历学位互认范围、重视本科教育教学、合作共建文理学院、全面增强质保建设、完善相关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奂奂  高益民  
社会科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和语言学研究的"社会转向"使得批判话语分析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方法。以新加坡国立大学章程为例,运用英国社会语言学家诺曼·费尔克拉夫提出的以文本为中心的批判话语分析的三维模型,应用到大学章程文本的研究中,并借用语料库分析软件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从情态系统和互文性两个视角深入分析章程文本的语体、风格和话语角度,呈现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格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超  钟周  
本文从创业型大学的视角出发,对清华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创业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彰显了全球化时代创业型大学的新兴模式。新加坡国立大学依托大学企业整合创业教育,清华大学调动院系、部处参与形成丰富的创业教育资源。大学内部及其与外部关联机构之间的边界渗透性,促进各种资源在大学及其外部环境之间流动,各界协同众筹实现创新创业。创业型大学和创业教育进行着双向互动,创业型大学环境下课堂、校园与社区/社会三类学习空间中都开展着创业教育,而创业教育拓展和深入实现的过程中也催化激发、或直接参与着创业型大学的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卓泽林  王志强  
自200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始构建全球化知识企业向创业型大学转型以来,通过组织机构的整合,并以创业中心、企业孵化中心、产业联盟办公室以及海外学院等部门为载体推行多样化创新创业举措,在专业技术授权、大学衍生公司、校企合作和吸引世界优秀人才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创新创业举措对我国高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营造自由、宽容的学术环境,建设专业化创业队伍以及跨国界协同培养学生等有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林杰  刘业青  
21世纪后,新加坡进入老龄化社会,建立起依托社区的原地养老模式,导致本科以上的高层次老年护理人才需求剧增。2006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本土首设护理本科专业,并相继开展护理研究生教育,从而构建起普职融通的护理教育体系,摆脱了依赖国外大学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的局面,实现了护理专业的自主设置与教育目标的需求导向,并通过全科化学习与跨专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老年护理人才以及未来护理行业的领袖人才。新加坡国立大学护理专业的设置既提高了护理职业的声望,也使新加坡迅速成为区域性护理教育与研究中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红娜、田凌晖在《复旦教育论坛》2015年第3期中撰文,从历史分析的角度分析了新加坡国立大学选择创业型发展道路的原因,解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型之路的发展特点,并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出了详细的建议。知识经济时代,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使一流大学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为了应对时代的挑战,新加坡政府实施了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发展型的经济发展政策,强调智力资本的创造性、资本化与企业化。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此背景下希望通过引进创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婷  
2019年1月25日上午,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亚洲竞争力研究所所长一行七人访问上海社科院,并与我院经济研究所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暨学术研讨会。新加坡驻沪总领事罗德伟、我院党委书记于信汇出席会议,见证双方的合作签约。于信汇书记和陈企业所长在开幕式上致辞。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燕  
电子商务是具备先天学科交叉优势的专业,在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中具有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21世纪的高等教育面临全球化和多领域的挑战,国内外不断发展与实践的博雅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跨学科跨文化知识、创新解决问题及团队合作等多种能力,为电子商务专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理论范式。某地方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基于国内外博雅教育理念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季缃绮  
结合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形势,着重提出了如何深化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丰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和内容,建立完善的合作育人机制、师资队伍和育人环境,加强合作育人的保障机制建设,切实将校企合作育人落到实处,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董秀华  
能力建设,作为推进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和发展跨境教育的方法和战略,已成为研究跨境教育的重要维度。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目前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以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也必须关注其对能力建设的贡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建洋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日本国立大学形成了高层次科学创新能力。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15位科学家中有10位的研发工作是在国立大学完成。科研经费制度是制约大学科学创新能力形成极为重要的因素。研究日本国立大学财政制度的历史演化过程发现,财政制度的相对自治性、均等性、稳定性及重点性等价值取向是促进国立大学高层次科学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原因。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鑫  朱春燕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治理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劳务移民社会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当前中越跨境劳务合作的实践促进了劳务移民社会治理由“各自为战”的单边国家治理向“合作共赢”的双边区域治理转变,并在移民劳工入境管理规范化、移民劳工跨境流动组织化、移民劳工社会治理市场化、移民劳工双边政府协同治理和移民劳工治理效益“经济化”等方面提供了劳务移民治理的成功“地方经验”。今后要重点促进劳务移民社会治理由单边国家治理向双边区域治理、由单元主体治理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由传统治理手段向现代化治理手段、由政府治理机制为主向以市场机制为主的多元治理机制等重点方向转型升级,最终通过跨境劳务合作打造双边劳务移民社会治理的“命运共同体”。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沈文钦  
关于《大学的理念》一书,学界历来评价甚高,有人认为该书"迄今为止仍然是有关大学宗旨的最雄辩的阐述"~[1]。美国学者雅罗斯拉夫·帕利坎(Jaroslav Pelikan)甚至称其为"有史以来关于大学的最重要的一本书"~[2]。尽管纽曼一度对这部作品不甚满意,但在晚年,他也自认《大学的理念》一书是其生平最富"建设性"的五部著作之一。~[3]除了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大学的理念》一书还在全世界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一百多年来,该书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日文、中文、德文等不同文字。2009年,与爱尔兰天主教大学有承继关系的都柏林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朝红  方乐  严芳  
2007年5月28日,由上海市教委与澳大利亚教育、科学与培训部国际教育司联合主办,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和澳大利亚教育科学与培训部驻沪总领事馆教育处共同承办的"跨国教育及质量保障——中澳合作办学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澳大利亚、香港、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上海等地国际交流处的负责人、中澳合作办学管理与实践人员、研究人员以及国内省级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