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8)
- 2023(13956)
- 2022(12086)
- 2021(11294)
- 2020(9415)
- 2019(21237)
- 2018(20793)
- 2017(40337)
- 2016(22175)
- 2015(24436)
- 2014(23847)
- 2013(23518)
- 2012(21287)
- 2011(19208)
- 2010(18677)
- 2009(17037)
- 2008(16632)
- 2007(14244)
- 2006(12386)
- 2005(10683)
- 学科
- 济(81864)
- 经济(81769)
- 管理(66599)
- 业(64570)
- 企(55494)
- 企业(55494)
- 方法(40170)
- 数学(34656)
- 数学方法(34324)
- 财(24954)
- 农(22139)
- 中国(20481)
- 业经(19249)
- 学(19031)
- 务(17785)
- 财务(17725)
- 财务管理(17701)
- 企业财务(16905)
- 贸(16054)
- 贸易(16048)
- 易(15600)
- 地方(15319)
- 制(15165)
- 农业(14792)
- 理论(13778)
- 技术(13692)
- 环境(13500)
- 和(13400)
- 划(12297)
- 银(11635)
- 机构
- 大学(309796)
- 学院(306800)
- 管理(124347)
- 济(117190)
- 经济(114734)
- 理学(109461)
- 理学院(108280)
- 管理学(106461)
- 管理学院(105938)
- 研究(100489)
- 中国(72637)
- 京(65066)
- 科学(64835)
- 农(53915)
- 财(53099)
- 所(50486)
- 业大(50431)
- 研究所(46504)
- 中心(44957)
- 财经(43831)
- 农业(42706)
- 江(41836)
- 北京(40536)
- 经(40103)
- 范(39334)
- 师范(38860)
- 院(36416)
- 州(34367)
- 经济学(34276)
- 财经大学(33031)
- 基金
- 项目(219019)
- 科学(170908)
- 基金(159451)
- 研究(155025)
- 家(141076)
- 国家(139910)
- 科学基金(119562)
- 社会(97454)
- 社会科(92320)
- 社会科学(92293)
- 基金项目(86105)
- 省(85141)
- 自然(80332)
- 自然科(78446)
- 自然科学(78423)
- 自然科学基金(77032)
- 划(72415)
- 教育(70666)
- 资助(64514)
- 编号(62377)
- 成果(49260)
- 重点(48818)
- 部(47717)
- 创(45850)
- 发(45368)
- 创新(42718)
- 科研(42617)
- 课题(41972)
- 计划(40809)
- 教育部(40660)
- 期刊
- 济(122063)
- 经济(122063)
- 研究(86146)
- 学报(55825)
- 中国(51540)
- 农(48422)
- 科学(48318)
- 管理(43613)
- 大学(41411)
- 财(40300)
- 学学(39272)
- 农业(33554)
- 教育(30929)
- 技术(23166)
- 融(23022)
- 金融(23022)
- 业经(20836)
- 财经(20655)
- 经济研究(20035)
- 经(17462)
- 业(17000)
- 科技(16553)
- 版(15855)
- 问题(15730)
- 图书(15533)
- 业大(15061)
- 理论(14667)
- 技术经济(13689)
- 商业(13606)
- 实践(13395)
共检索到426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元 金媛媛
随着全球上市资源流动性的增强,跨境双重上市现象与日俱增。那么跨境双重上市如何影响公司治理?该问题逐渐成为公司治理与金融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国际资本市场的研究成果,对跨境双重上市对公司治理影响的假说、经验证据及跨境双重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进行了述评,以期揭示跨境双重上市对公司治理影响的研究脉络。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覃家琦
国外学者对跨境多重上市行为的研究大多以公司价值为导向,跨境多重上市存在多种作用机制来影响公司价值。这些机制可以首先划分为公司外部作用机制和公司内部作用机制。公司外部作用机制又分为市场互动机制、竞争者反应机制、投资者反应机制。公司内部作用机制包括融资约束和公司治理机制。这些作用机制既有正面的证据,也有负面的证据。我国学者主要从境内外的股票价格差异、动机、市场反应和长期绩效来研究双重上市问题,这些内容和国外文献中的各种作用机制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覃家琦 何青 李嫦娟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1993~2007年的9813个样本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探讨跨境双重上市能否提高公司的投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A+H双重上市公司所涉及的九个行业中,制造业、电煤水业、信息技术业、银行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的A+H公司的投资效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占2007年底51家A+H公司的68.6%;但采掘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的A+H公司的投资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占2007年底51家A+H公司的31.4%。大部分A+H公司的规模效率小于1但规模报酬递增,DEA表明这些公司应该继续扩大规模。大部分行业的上市公司(包括A+H公司)的效率均值都逼近或超过0.9,但各行业公司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淳
跨境上市对公司治理结构和所有权结构的影响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前沿流域。文章从利益机制与跨境上市的决策动因、跨境监管环境与治理结构的关系、私人控制利益的量化途径和监管规避理论等方面考察了跨境上市的公司治理效应,接着从"功能趋同"与"路径依赖"的视角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对公司治理效应理论的局限性和实证研究的质疑进行了述评,最后从研究范围、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角度提出了结论性评价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跨境上市 治理结构 功能趋同 路径依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慧群
近年来,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迅速发展,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保证自己的投资收益,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介入被投资公司的治理活动,监督和约束管理层的行为。由此,风险投资治理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话题。文章系统地梳理了风险投资进行治理的原因和路径,综述了国内外在此问题上的研究和争议,为风险投资治理策略以及后续研究提供了文献参考和理论支撑。同时,文章也在评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风险投资治理进一步研究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公司治理 研究述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学胜 覃家琦
跨境上市以及跨市场证券交易的迅猛发展,对全球证券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对跨境上市对市场流动性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综合国外研究发现,企业跨境上市对企业母国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冲击主要有正向效应、负向效应和双赢局面三种可能,具体取决于该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影响流动性冲击方向的主要因素包括:母国市场散户投资者数量,市场透明度和市场间信息关联度,时区差异、佣金费率和母国市场发展程度,政府资金管制以及市场间证券报酬率的相关性五个方面。国内针对跨境上市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开展,但是针对跨境上市对我国证券市场可能造成的冲击和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有待加强。
关键词:
跨境上市 流动性溢出 证券市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晓东
中国制造业体系健全、规模世界第一;中国跨境电商发展迅猛,全球领先。品牌建设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重点,借助跨境电商打造国际品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文章首先明确了跨境电商品牌的定义和类型;接着分析了跨境电商品牌与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然后从品牌国际化的内涵与测度、孕育与形成、塑造与传播以及全球价值链治理四个方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与评价,提出跨境电商品牌国际化发展的理论框架、分析模型与策略建议,对跨境电商品牌国际化的理论发展及实践指导都有一定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欢欢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BC)无法解释国内偏好(Home Bias)和资产异质性(Idiosyncratic Asset)问题,因而无法全面阐释金融危机时期国际资本流动。通过大量文献将投资组合理论引入开放动态随机一般均衡(ODSGE)模型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与此同时,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研究从一阶矩扩展到二阶矩,即由单独关注收益因素到关注收益因素并关注风险因素,构建了研究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周期波动一般性分析框架。这一新进展对于研究中国实施资本管制和构建国际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对以上研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善民 王彩萍
一、对我国上市公司①股权结构的认识1.关于股权结构的定义和划分。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认识和划分,我国学术界尽管在各种说法的具体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但从总体上来看,张红军(2000)关于股权结构的定义还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即股权结构有两层含义:股权构成(国家股东、法人股东及社会公众股东的持股比例)与股权集中度(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2.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既不同于英美式的机构投资者占主体,股权高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帅 邓梦静 张庆
在已经实施沪港通、尚未实施深港通的期间内,以沪港通实施前后各两年为研究区间,以沪市AH双重上市公司构造处理组,以深市AH双重上市公司构造控制组,度量各期间各样本的股价同步性,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沪港通的实施对AH双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及其非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沪港通对沪市AH双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存在显著为负的净影响,而且沪港通对AH双重上市公司在内地市场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与在香港市场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对前者的影响强于对后者的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帅 邓梦静 张庆
在已经实施沪港通、尚未实施深港通的期间内,以沪港通实施前后各两年为研究区间,以沪市AH双重上市公司构造处理组,以深市AH双重上市公司构造控制组,度量各期间各样本的股价同步性,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沪港通的实施对AH双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及其非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沪港通对沪市AH双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存在显著为负的净影响,而且沪港通对AH双重上市公司在内地市场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与在香港市场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对前者的影响强于对后者的影响。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曦 周方召
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主要单一地研究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作为一种公司外部治理机制,投资者法律保护能够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形成交互作用,从而可以更好地防范大股东等内部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同时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本文沿着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治理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这条主线,分别从法律渊源、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监督、管理层薪酬激励和公司自主治理五个方面对国外近几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和分析,以供国内开展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交互作用研究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荣 汪勇祥 向文华
La Porta et al(1999)的开创性工作改变了研究者普遍接受的公司股权分散不存在最终控制人的命题,公司金融的研究重点之一开始转向研究最终控制人行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本文拟从几个方面对这一方向的研究进展进行述评:首先,最终控制人通过哪些方式对上市公司实施控制;其次,最终控制人的不同行为对公司价值产生的多重影响机制;再次,最终控制人不同行为造成控制权价值和一般股权价值如何变动,以及中小投资者为什么愿意投资于存在最终控制人的上市公司。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建立相关理论模型和对最终控制人行为动机进行区分研究的重要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婉莹 谢柳芳
本文对国内外期刊上的72篇高管特征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和述评。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主题和对象都在不断变化,研究结果也不一致。研究主题方面,高管特征的设计范围更加广泛;研究对象更加多元,既包含企业行为也包含对企业经济结果影响的研究。不同的高管特征由于所选择的研究对象、行业或样本不同致使结果不一。相比较而言,国外研究的兴起要早于国内,研究的范围较国内更宽泛些,虽然国内也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相关研究,但研究内容较趋同,创新不足,我国的高管特征研究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主要从高管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工作背景、任期、团队规模和激励七个方面对公司战略、投资决策、成长性、内控、财务重述、公司破产和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行述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子远 王立生
本文对近年来关于中国上市公司绩效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综述,对造成观点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