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72)
2023(17661)
2022(14744)
2021(13805)
2020(11663)
2019(26930)
2018(26254)
2017(50522)
2016(26933)
2015(30314)
2014(30167)
2013(29925)
2012(27813)
2011(24802)
2010(24749)
2009(22987)
2008(22779)
2007(20115)
2006(17308)
2005(15664)
作者
(75982)
(63905)
(63348)
(60646)
(40665)
(30580)
(29054)
(24781)
(24093)
(22566)
(21873)
(21409)
(20192)
(20167)
(19861)
(19714)
(18899)
(18861)
(18487)
(18083)
(15717)
(15530)
(15376)
(14692)
(14518)
(14264)
(13960)
(13798)
(12854)
(12541)
学科
(127021)
经济(126904)
管理(77646)
(75322)
(60640)
企业(60640)
方法(53112)
数学(47218)
数学方法(46705)
(33272)
中国(32931)
(31134)
地方(25258)
业经(24488)
(23731)
(23415)
贸易(23403)
(22781)
(21913)
(21865)
财务(21816)
财务管理(21765)
农业(21340)
企业财务(20732)
(18121)
银行(18089)
(18030)
金融(18027)
(17189)
(17053)
机构
大学(385450)
学院(384220)
(172705)
经济(169521)
管理(147173)
研究(133457)
理学(126743)
理学院(125376)
管理学(123340)
管理学院(122621)
中国(102402)
(79987)
(78345)
科学(77598)
(66737)
财经(62403)
(61305)
中心(60970)
研究所(60427)
(56852)
(55956)
经济学(54866)
业大(53882)
北京(50309)
经济学院(49305)
(48202)
(47981)
农业(47814)
师范(47735)
财经大学(46400)
基金
项目(254927)
科学(202007)
基金(188538)
研究(185823)
(164399)
国家(163072)
科学基金(140244)
社会(121440)
社会科(115278)
社会科学(115251)
基金项目(98804)
(96666)
自然(89394)
自然科(87364)
自然科学(87338)
自然科学基金(85840)
教育(85464)
(81955)
资助(77780)
编号(73078)
成果(59530)
(58245)
重点(57540)
(55029)
(52791)
国家社会(51863)
教育部(50498)
课题(50211)
创新(49526)
科研(49380)
期刊
(190359)
经济(190359)
研究(114384)
中国(73656)
(63744)
学报(57501)
(55671)
管理(54047)
科学(53966)
大学(44448)
学学(42101)
农业(37819)
(35609)
金融(35609)
教育(34912)
技术(33497)
经济研究(31937)
财经(31796)
业经(27925)
(27520)
问题(24694)
(22571)
国际(20949)
(20802)
技术经济(20098)
世界(19994)
统计(19746)
(18040)
(17620)
财会(16777)
共检索到575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曰影   李銮淏   夏杰长  
基于2010—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跨境劳务合作对中国包容性经济增长的赋能机制。研究表明:跨境劳务合作通过就业创收效应和本地引流效应,促进了劳务输出地的包容性经济增长;数字技术通过维系社会关系、提升家庭幸福感,强化了跨境劳务合作对包容性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同时通过推动本地劳动力市场扩容升级、促进劳动服务的“线上化”转移,弱化了跨境劳务合作对包容性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强文  任保平  
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出发,测度出1998-2009年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包容度,发现中国经济的包容度处于基本包容状态,具体而言,工业化中期形成的高投资、高消耗的增长模式使得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压力日益严重,这些都阻碍了可持续包容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投资拉动型特征更加明显,再次使得可持续包容度呈现下降趋势。从区域差异来看,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可持续包容度依次递减。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可持续包容度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包容度的角度来看,更高的的研发投入水平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能源使用效率的低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红蕾  覃伟芳  
本文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和Hicks-Moorsteen指数对1980-2011年中国省际的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估算、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包容性TFP比传统TFP小得多,效率变化、技术进步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即不考虑收入差距大大高估了中国的TFP。东部地区包容性TFP增长率比中西部高,表明中国包容性经济增长存在区域失衡,经济增长的包容性仍比较低下,而且东部比中部、西部的经济增长更具包容性。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中国包容性TFP增长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资利用、要素结构、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城镇化、地区经济的开放度和基础设施投资都与包容性TF...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牟天琦  刁璐  霍鹏  
伴随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与数字基础设施快速建设,城乡数字接入机会日渐趋向平等,但农村居民的信息素养先天处于弱势地位,城乡居民数字应用能力差异引致的数字应用鸿沟问题日益严峻。本文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数字技能的培育是当下实现城乡包容性增长的关键之匙。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调查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城乡居民数字技能的掌握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掌握数字技能显著地提升了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而改善城乡收入格局。此外,各项数字技能的掌握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线上商务技能、工作学习技能和娱乐社交技能对收入提升的作用力度依次递减,娱乐社交技能部分抵消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正效应。就传导机制而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从投融资两端提升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得性以及居民创业的意愿与创收的概率,同时上述效应在以往难接触到传统金融资源的农村居民更明显。基于此,本文不仅从数字技能的视角为"经济功能性活动的实践需依托于相应可行能力"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而且识别了数字时代下实现城乡包容性增长的前提条件。本文的研究对为何培育数字技能以及如何选择技能培育路径具有现实的政策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邢厚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凯  刘力臻  
对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质量的定量分析,是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一次重要突破。文章在透析"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基础上,从数量、效益、稳定性和民生福利等方面构建了四维三层综合评价体系,使用"逐层"纵向拉开档次法,从动态时序角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包容性增长视角下,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依次呈现波动平稳、波动上升和稳步提升三种状态,相继出现四次较大波动。如何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洪川  胡鞍钢  
未来世界走向将根本改变两个世纪以来"大分化"趋势,将走向南北国家"大趋同"趋势,其中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五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中国。本文通过对人均GDP、人类发展指数、贫困发生率、收入基尼系数四维指标对五大国发展分析(1980-2015),预计了发展趋势(2015-2030)。从人均GDP相对水平看,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呈现发展趋同;从人类发展指标看,人类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甚至跃迁,尤其是中国最显著,极大地推动了世界人类发展水平的进步;从贫困发生率来看,五大人口国家大幅度减少绝对贫困人口,进而导致世界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其中中国贡献最大;从基尼系数来看,中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他各国呈现较为复杂的情形,中国走上全面包容性增长轨道。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洪川  胡鞍钢  
未来世界走向将根本改变两个世纪以来"大分化"趋势,将走向南北国家"大趋同"趋势,其中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五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中国。本文通过对人均GDP、人类发展指数、贫困发生率、收入基尼系数四维指标对五大国发展分析(1980-2015),预计了发展趋势(2015-2030)。从人均GDP相对水平看,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呈现发展趋同;从人类发展指标看,人类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甚至跃迁,尤其是中国最显著,极大地推动了世界人类发展水平的进步;从贫困发生率来看,五大人口国家大幅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书锋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重大国家战略。然而,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不同步现象比较突出,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其协同发展的先天条件并不优越,只有包容性地推进京津冀三者中最弱的一方——河北的经济增长,才能更好地将部分京津产业转移到河北,消除三地在产业结构、生活水平、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巨大落差。也就是说,应通过政策扶持,一方面强化中央和京津两地对转移到河北产业的融资支持;一方面大力发展河北物流产业,增强其对京津两地产业的吸引力;一方面大力推进京津冀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推动产业跨区域布局,实现京津冀包容性增长,达到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这是促进京津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春苗  郑江淮  
本文将内需规模吸引外资进入所引发的全球价值链和国家价值链竞争纳入存在"熊彼特式创新"的内生增长模型,探讨开放视角下扩大内需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机理,并采用2008-2016年34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和2008-2014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经验验证。结果表明,内需型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国别间包容性增长,却不利于国内包容性增长;内需扩张对国别间包容性增长影响效应受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的调节,而对国内包容性增长影响效应受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和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共同调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广斌   李祎   赵川  
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科技对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显著促进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在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技术创新和金融资源配置是金融科技促进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的重要机制;金融科技对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带动周边城市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金融科技有助于促进东部地区、核心城市及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因此,营造良好的金融创新环境,深化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发挥金融科技的溢出效应,能够赋能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炳炎  王冲  
包容性增长致力于解决相对贫困的三个维度,即收入不平等、人的发展和人的脆弱性问题,与此相对应,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也可概括为可持续的与平等的增长、社会包容和赋予权能及安全。包容性增长在中国实现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实行初次分配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国民待遇逐步趋同;第三,以人本发展观取代物本发展观,加强发展中对人的关注,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保障人的安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严雪梅  张友  
民族地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基础是应当重视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一定要把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权益放在首位,才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包容性增长。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对我国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机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不足之处,并对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机制进行了法律和制度上的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