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6)
2023(16263)
2022(13513)
2021(12412)
2020(10214)
2019(23626)
2018(22953)
2017(43643)
2016(23292)
2015(25826)
2014(25602)
2013(25539)
2012(24236)
2011(22175)
2010(22607)
2009(21249)
2008(21323)
2007(19104)
2006(17407)
2005(16478)
作者
(66882)
(55968)
(55489)
(52963)
(35905)
(26586)
(25169)
(21496)
(21293)
(20062)
(19249)
(18756)
(18045)
(17977)
(17823)
(17304)
(16570)
(16121)
(16036)
(15662)
(14494)
(13588)
(13546)
(12835)
(12619)
(12458)
(12371)
(12213)
(11220)
(10999)
学科
(110508)
经济(110367)
管理(67769)
(66150)
(54125)
企业(54125)
方法(39429)
中国(34963)
数学(33366)
数学方法(33054)
(29074)
(27785)
地方(26148)
业经(25594)
(24951)
(21545)
贸易(21525)
(20885)
(20283)
(19509)
金融(19507)
(19333)
银行(19303)
农业(19117)
(18727)
(17830)
(15897)
财务(15856)
财务管理(15818)
环境(15804)
机构
大学(342398)
学院(338810)
(154471)
经济(151655)
研究(126787)
管理(125896)
理学(106486)
理学院(105245)
管理学(103750)
管理学院(103097)
中国(98194)
(74291)
(74137)
科学(70602)
(63583)
财经(57081)
研究所(56869)
中心(55309)
(52225)
(51846)
(51566)
经济学(49315)
北京(48339)
(45836)
(45697)
师范(45283)
经济学院(44120)
业大(43539)
财经大学(42326)
(40952)
基金
项目(215265)
科学(172067)
研究(161666)
基金(158724)
(138249)
国家(136814)
科学基金(116801)
社会(107465)
社会科(102152)
社会科学(102129)
基金项目(82010)
(81151)
教育(73515)
自然(70915)
自然科(69242)
自然科学(69220)
(68890)
自然科学基金(68048)
资助(65118)
编号(63215)
成果(53557)
(51457)
(49661)
重点(49562)
国家社会(46004)
课题(45428)
(44923)
(44159)
教育部(43407)
发展(42290)
期刊
(183083)
经济(183083)
研究(114925)
中国(77185)
(57123)
管理(52284)
(49361)
学报(49005)
科学(48292)
教育(39008)
大学(38842)
(37829)
金融(37829)
学学(36190)
农业(33121)
经济研究(30528)
财经(29973)
技术(28731)
业经(28165)
(26110)
问题(24402)
(22384)
国际(20678)
世界(19537)
(18464)
技术经济(17400)
现代(15476)
商业(15194)
统计(15110)
经济问题(14945)
共检索到546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学  毛艳华  
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很少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不具有较强的所有权优势,甚至在国际化中还遭受了所有权劣势。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为什么如此激进地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甚至在发达国家进行跨国并购呢?与战略资产寻求、比较所有权优势、价值链延伸、制度促进或逃避等理论观点不同,笔者从生产阶段与所需制度环境的匹配视角,对这一"异常"现象进行了探讨。基本结论是: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资产专用性投资、不完全契约和生产的超模特征使全球生产链对制度环境的依赖性更强,不同制度环境的国家在不同生产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比较优势;为了利用东道国制度环境获取高附加值生产环节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企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志仪  郑钢  
一、引言一国经济的增长不仅取决于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的质量及使用效率,而且还取决于其产业结构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组合效率。"产业结构是诸产业按照社会再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经济系统,这一系统在对外界的能量互换中,不断地改善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国疆  张广斌  
布雷顿森林体系蕴含了在选择汇率制度时,更多地从宏观经济变量和汇率制度外生的角度进行考虑,并以发达国家作为分析蓝本。这一方面导致了对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忽略,另一方面将经济结构的相似性看成了无须说明的前提。因此,现有的主流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应用于发展中国家时,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本文试图寻找新的、可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模型。模型的设立以出口厂商以本币表示的利润最大化为基础,引入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概念,把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内生化、长期化,基本逻辑是:产业结构高度→主导产业→商品进出口结构→国际收支长期趋势→汇率制度选择。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秋敏  
发展中国家企业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向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提出了挑战。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竞争优势可在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形成,并且在发达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可获取特定的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在运用到发展中国家企业时需作一些补充和修正。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杰  祝波  
探求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演进脉络,追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展望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体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彭磊  
分析对外直接投资,一是要区分投资动机和投资能力,投资动机是出发点,投资能力是基础;二是要区分投资国与被投资国的类型,类型的不同使得投资动机和能力均有不同。本文首先在区分投资国与被投资国类型的基础上对文献中的投资动机和能力分别加以综述,并提出问题;然后,提出一个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简单动机——取得市场“领先者”地位,并对投资能力加以解释;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齐观义  
近年来,跨国直接投资领域出现的一些新现象,已使传统主流优势理论难以对其做出科学解释。对这些现象寻求新的理论支持已是经济理论界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在对微观主流优势理论内容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出其缺陷和不足,并试图寻求一些新理论来弥补这些缺陷。最后就这些新理论对传统主流优势理论是修正还是补充提出了看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建南  
80年代以来,已有不少西方学者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或观点,这些理论虽然在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不属于主流理论,但其影响越来越大,其中主要有: (一)小规模技术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L.T.Wells)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来自低生产成本,这种低生产成本是与其母国的市场特征紧密相关的。威尔斯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比较优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齐东锋  
发展跨国经营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目前我国政府也在通过各种措施大力鼓励我国企业大胆的走出去。文章主要通过对与发展中国家有关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探讨,提出了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些启示,以期指导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行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聂名华  
为了寻求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国际经济学界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地探索,创立了一些新的理论学说。研究这些不同理论流派的思想,可以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家春  仰书纲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孟楠  林勃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若干问题研究厦门大学财金系朱孟楠,林勃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远远超过国际贸易与世界生产的增长。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统计,1985—1990年世界对外投资名义年增长率高达34...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勋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依然是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挑战之一。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结构扭曲和经济失衡的结果。金融抑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抑制性的金融政策,扭曲了资金成本和资金分配,造成经济结构失衡,导致经常账户顺差。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以及国内金融体系欠发达,拥有净储蓄的企业在国内直接投资或者金融投资机会较少。国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获得适宜的技术或者廉价的生产要素以促进国内生产,提高国内生产效率和整体投资回报率。特别的,在金融抑制政策中,对金融市场的限制、信贷约束以及利率管制是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