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8)
2023(4368)
2022(3720)
2021(3237)
2020(2669)
2019(6323)
2018(6221)
2017(12094)
2016(6181)
2015(7139)
2014(6842)
2013(7015)
2012(6458)
2011(5837)
2010(5848)
2009(5202)
2008(4928)
2007(4218)
2006(3796)
2005(3481)
作者
(16880)
(14337)
(13920)
(13089)
(9187)
(6747)
(6546)
(5460)
(5365)
(5174)
(4939)
(4856)
(4764)
(4471)
(4462)
(4325)
(4199)
(4195)
(4192)
(4088)
(3529)
(3438)
(3390)
(3211)
(3167)
(3155)
(3151)
(3074)
(2887)
(2829)
学科
(25976)
经济(25936)
(17761)
管理(15082)
(10455)
企业(10455)
地方(10047)
中国(7907)
(7549)
(7426)
贸易(7419)
服务(7207)
(7110)
方法(6808)
(6133)
数学(5910)
数学方法(5849)
工作(5744)
业经(5297)
地方经济(5156)
服务业(5129)
农业(4869)
(4402)
关系(4178)
(4063)
金融(4062)
(4029)
(3990)
(3909)
制度(3907)
机构
大学(82086)
学院(81873)
(33842)
经济(32945)
管理(32287)
研究(30668)
理学(27187)
理学院(26825)
管理学(26504)
管理学院(26310)
中国(22334)
科学(17714)
(16838)
(15063)
(14245)
中心(13974)
研究所(13573)
(13020)
(12844)
(11662)
(11611)
师范(11589)
财经(10969)
业大(10964)
(10769)
北京(10754)
(9903)
农业(9725)
经济学(9523)
师范大学(9442)
基金
项目(58059)
科学(45557)
研究(44755)
基金(41104)
(35849)
国家(35551)
科学基金(30141)
社会(28853)
社会科(27170)
社会科学(27163)
(22694)
基金项目(21777)
(19246)
教育(19212)
编号(19066)
自然(18109)
自然科(17621)
自然科学(17616)
自然科学基金(17280)
资助(16019)
成果(15916)
(13988)
重点(13109)
课题(12910)
(12251)
(12236)
国家社会(11992)
(11684)
创新(11557)
项目编号(11461)
期刊
(40989)
经济(40989)
研究(24480)
中国(20132)
(12170)
管理(11376)
学报(11134)
科学(10737)
教育(9631)
(9201)
图书(8887)
大学(8482)
(8479)
金融(8479)
农业(7992)
学学(7588)
国际(7031)
技术(6975)
业经(6820)
书馆(6689)
图书馆(6689)
经济研究(6508)
(6489)
问题(5348)
(5069)
论坛(5069)
财经(4618)
(4535)
世界(4315)
(4128)
共检索到133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田新朝  
养老服务跨境合作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激发福利红利和促进社会融合。协同治理理论下,粤港澳养老服务合作治理存在现实需求、红利效应与合作风险。粤港澳养老服务合作治理的路径在于构建合作的机制、结构与模式,重点是形成主体结构、层级结构和平台结构,推行"异地养老模式"、"共同体模式"与"网络模式"。建议加强市场组织合作与管理、推进要素资源共享互利、建立协同治理的长效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田新朝  
养老服务跨境合作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激发福利红利和促进社会融合。协同治理理论下,粤港澳养老服务合作治理存在现实需求、红利效应与合作风险。粤港澳养老服务合作治理的路径在于构建合作的机制、结构与模式,重点是形成主体结构、层级结构和平台结构,推行"异地养老模式"、"共同体模式"与"网络模式"。建议加强市场组织合作与管理、推进要素资源共享互利、建立协同治理的长效机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邱佛梅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协同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协同理论导入复杂多元的粤港澳大湾区法治系统,有助于化解大湾区多样性和差异性法治问题。目前,大湾区法治建设存在法治实践冲突、立法权限不一、法治认同差异、法治水平分层、权责划分不清、行政协调不畅、创新动力不足、公众参与不足、市场自律不足和纠纷解决不力等十大协同困境。为此,应强化"协同法治"新理念,以文化融合为突破视角,凝聚法治共识,缩小法治认同差异,健全法治协同机制,推进粤港澳规则衔接,构建大湾区法治框架并定期评价法治指数,提高公众法治实践参与度,打造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法治协同治理格局。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覃曼卿  
劳动力跨境无障碍流动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实现。养老保险作为劳动者老年权益的保障,是劳动者是否跨境就业决策的关键考量因素。由于粤港澳三地政治、经济、文化差异,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不畅,目前无法实现养老保险权益的跨境可携。因此,需要在研究三地制度差异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渐消除壁垒和阻碍,平衡各方利益,设计一套养老保险跨境便利可携的方案,从而保障劳动者在湾区内自由流动,促进粤港澳三地的深度融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冯泽华   刘志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要素高速流动的大数据时代,金融数据是关乎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当前,粤港澳三地的金融数据跨境流动需求日益增长,借助“数字湾区”建设之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有助于加快“两个市场一类规则的三种演化”。运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思维进行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面临规则衔接、组织监管、权利保障等困境。粤港澳三地宜形塑“立法+组织+权利”的三维法治路径,通过点面结合的立法规制、上下贯通的组织监管以及共殊相融的权利保障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数据安全有序的跨境流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亚平  李彬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跨区域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税收争议解决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相互协商程序作为解决跨境税收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被广泛应用,但实施效果仍有待提高。尤其随着BEPS成果的推进和落实,税收规则的变化给跨境经营企业带来更大不确定性,给相互协商程序的有效实施带来新的挑战。文章在对比内地和港澳地区相互协商程序机制差异的基础上,分析该机制的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结合BEPS第14项行动计划的成果,建议从税收争议的预防机制、协商机制和终结机制三个方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税收争议解决机制的协同与完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崇辉  傅愈  钟柳青  王兵  焦桂花  
人口、经济与环境协同是当今城市群发展的主要途径和重要特征,无论是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还是政策工具的准备,都需要准确把握人口、经济与环境系统协同的影响机制。基于此,论文以200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的数据为样本,构建以创新体系、差异性和人口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协同影响机制模型。研究发现,创新体系对系统协同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接近人口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效应强度;经济子系统不仅直接作用于整个大湾区的系统协同,而且也是其他因素产生协同作用的中介,经济子系统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过程将起到决定性作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人口子系统有其自身的惯性,调控的空间相对有限,而环境子系统有一定的滞后性,相关政策效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这就需要有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崇辉  傅愈  钟柳青  王兵  焦桂花  
人口、经济与环境协同是当今城市群发展的主要途径和重要特征,无论是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还是政策工具的准备,都需要准确把握人口、经济与环境系统协同的影响机制。基于此,论文以200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的数据为样本,构建以创新体系、差异性和人口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协同影响机制模型。研究发现,创新体系对系统协同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接近人口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效应强度;经济子系统不仅直接作用于整个大湾区的系统协同,而且也是其他因素产生协同作用的中介,经济子系统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过程将起到决定性作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人口子系统有其自身的惯性,调控的空间相对有限,而环境子系统有一定的滞后性,相关政策效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这就需要有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体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蔡昌  林高怡  薛黎明  
粤港澳三地由于经济模式、税制体系、文化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产生了一系列跨境税务焦点问题。本文基于对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三税区"特征的分析,深入剖析跨境税务焦点问题的性质、成因及难点,对跨境投资、跨境电商、跨境支付、跨境人员流动等税务焦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探索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税收合作战略与思路,以期为实现粤港澳一体化协同发展奠定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佳宁  黎超  
跨境金融监管是促进金融稳定发展与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制度安排。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向纵深推进,如何弥合粤港澳三地金融监管制度、法律差异,建立与金融融合合作相适应的跨境金融监管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深入梳理分析欧盟、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上海等地的跨境金融监管经验,总结启示,为探索粤港澳三地金融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融合发展的金融监管模式,筑牢大湾区金融风险防火墙,维护区域金融安全与金融市场稳定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余家军   刘艺   张惠雅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创新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为应对粤港澳大湾区进入深度老龄化的客观现实,必须借助新型养老模式来解决人口老龄化的养老需求。基于大湾区智慧养老协同发展的实际情况,亟待做好智慧养老顶层设计、构建智慧养老协同机制、优化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立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完善跨境福利衔接政策,以期推动大湾区智慧养老协同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研究世界一流大湾区发展经验,破除制约产业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区域内部分工合作,推动产业分工向产业链分工转变升级,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是必然规律。产业链协同是指通过空间链、价值链、企业链和供需链的优化配置,使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实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产业组织过程。产业链协同的核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成惠  
粤港澳大湾区的共享合作协同机制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为了克服大湾区"9+2"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货币、税收、社会环境和行政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性,以及摆脱地区资源配置和发展不平衡的困境,通过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顶层设计和大湾区政府间的行政协调治理建立共享合作协同机制,通过共享平台利用网络技术和大数据,建立健全涵盖多领域的差异化优势互补的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促进港澳特别行政区融入国家经济建设共享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庞前聪  
湾区城市群的空间协同有助于发挥各城市的初始禀赋与比较优势,实现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基于珠海和粤港澳大湾区互动视角,以城市群空间协同为研究目标,剖析其空间协同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及对珠海的要求,由此提出融入"湾区生产网"、"湾区生活网"、"湾区生态网"三方面发展策略,作为珠海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以期为湾区各城市更好地融入湾区城市群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杰  刘佐菁  苏榕  
深入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协同发展的形势,发现湾区人才发展存在人才结构、引才机制、人才流动、平台载体等方面的不协同问题。通过总结凝练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的先行经验,构建了基于人才引进协同、人才交流合作、国际猎头培育、平台载体建设、人才流动畅通、人才环境优化六个维度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协同机制,以深入开放引领深度合作,畅通粤港澳三地创新资源,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湾区人才协同创新制度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