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05)
- 2023(5528)
- 2022(4367)
- 2021(4074)
- 2020(3094)
- 2019(6957)
- 2018(6494)
- 2017(12520)
- 2016(6326)
- 2015(6949)
- 2014(6472)
- 2013(6298)
- 2012(5788)
- 2011(5033)
- 2010(5385)
- 2009(5264)
- 2008(4285)
- 2007(3843)
- 2006(3512)
- 2005(3535)
- 学科
- 融(25536)
- 金融(25536)
- 银(22035)
- 银行(22035)
- 行(21378)
- 济(19577)
- 经济(19555)
- 业(17843)
- 管理(16428)
- 企(15820)
- 企业(15820)
- 中国(14813)
- 中国金融(10947)
- 财(9891)
- 制(9257)
- 务(7568)
- 财务(7556)
- 财务管理(7546)
- 企业财务(7317)
- 方法(7106)
- 地方(6730)
- 数学(6345)
- 数学方法(6308)
- 业经(6077)
- 农(5804)
- 理论(5615)
- 体(5556)
- 体制(4898)
- 贸(4581)
- 贸易(4572)
- 机构
- 学院(78088)
- 大学(76346)
- 济(33553)
- 经济(32745)
- 中国(28567)
- 管理(26732)
- 研究(24393)
- 理学(21853)
- 理学院(21659)
- 管理学(21386)
- 管理学院(21243)
- 财(20077)
- 银(17564)
- 银行(16981)
- 融(16620)
- 金融(16274)
- 行(15842)
- 财经(15239)
- 京(14887)
- 中心(14558)
- 经(13864)
- 人民(13221)
- 江(12243)
- 国人(12034)
- 中国人(11985)
- 经济学(11877)
- 中国人民(11876)
- 财经大学(11657)
- 州(11133)
- 科学(11056)
- 基金
- 项目(47299)
- 研究(39714)
- 科学(36772)
- 基金(33096)
- 家(27060)
- 国家(26765)
- 社会(24932)
- 社会科(23815)
- 社会科学(23810)
- 科学基金(23535)
- 省(18995)
- 教育(18924)
- 编号(17109)
- 基金项目(16708)
- 划(15163)
- 成果(14601)
- 资助(13668)
- 自然(12578)
- 自然科(12265)
- 自然科学(12265)
- 课题(12216)
- 自然科学基金(12068)
- 性(11530)
- 融(11409)
- 年(11046)
- 创(11013)
- 项目编号(10985)
- 重点(10925)
- 发(10674)
- 国家社会(10620)
共检索到134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戴赜
2015年9月,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分别获准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10亿元和100亿元人民币债券,这是首批境外金融机构的在岸人民币债券发行,也是继2005年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2013年戴姆勒公司在我国发行人民币债券以后,境外机构再次在我国发行债券,进一步扩大了我国银行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薇
在当前日益动荡的全球资本流动格局下,对跨境资本流动进行监管逐步成为国际共识。201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这一举措,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的跨境融资水平,控制杠杆和货币错配风险,可以从宏观和逆周期的视角防范跨境收支失衡和外债风险累积。本刊特别策划专题,对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内容、具体实践及其对中国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非 秦鹏
上海继续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统筹推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和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防范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上海一直走在改革开放最前沿。作为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首发城市,上海先后推出了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多项先行先试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积极的示范效应;构建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为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提供一个“电子围网式”的金融监管环境,有力推动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近年来,首个自贸试验区、首个特殊经济功能区先后在上海设立,为开展更高程度贸易投资便利化进一步提供了平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坷坷 谭小芬 童临风 虞梦微
本文通过全球金融相关变量提取全球金融周期因子,考察其对2004年1月至2022年6月50个国家跨境债券基金流动的影响及各国债券市场发展对缓解全球金融周期冲击的作用。结果发现:全球金融周期紧缩会导致一国跨境债券基金流入下降,但债券市场发展水平的提升会显著缓解全球金融周期紧缩造成的负向影响。如果再配合短期资本流动管理和外汇管理措施,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债券基金流动的负向作用能够被更大幅度地减缓。机制分析表明,债券市场发展主要通过流动性渠道产生缓解作用。对于流动性溢价程度较高的经济体、外国投资者占比较低的经济体,其债券市场发展能够更好地缓冲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债券基金流动的负向影响。此外,本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会增加本国跨境债券基金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度,但投资者结构多样化会显著降低该敏感度。本文的研究对于厘清债券市场发展,助力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万泰雷 李松梁 王婧
债券市场开放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货币国际化、完善本国金融体系,是一国金融业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开放既包括跨境债券融资,也包括跨境债券投资。以在岸债券市场为立足点,跨境债券融资是指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债券的行为。在跨境债券发行中,参与主体、资金流动、制度适用、金融风险等均具备了"跨境"属性,因此具有一定特殊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虞梦微 谭小芬 赵茜 李想
为缓解全球金融周期对新兴市场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本文使用时变因子载荷的动态因子模型研究各类宏观政策对于抵御全球金融周期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基于借款人的宏观审慎政策在抵御全球金融周期中的效果十分显著;货币政策的效果具有非对称性;对于政府债务水平较低的国家,财政政策有助于抵御全球金融周期,对于政府债务水平较高的国家,财政政策的作用则不显著;全球金融安全网可以在资本流入骤停时降低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进一步考察发现,全球前三大或前五大资产管理公司在一国的跨境债券基金中的市场份额越高,基准指数驱动型基金和ETF这两类基金的占比越高,会放大一国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度。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利于中国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防范化解外部输入性风险,对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全球金融周期 跨境资本流动 宏观审慎政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新
本文以我国2007-2014年间发行的公司债为样本,分析了公司治理、债券信用评级与债券融资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债券信用评级与债券融资成本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并且,这一关系在公司治理状况较好的公司得到加强。这说明债券信用评级在一定程度上已得到债券市场的认同,公司治理对于预防债券信用风险与减少债券市场信息不对称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债券信用评级 债券融资成本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婷
信用评级不仅能为投资者提供风险信息,对企业来说也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本文利用2011-2013年发行的企业债与公司债数据,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信用评级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揭示出信用评级内在的信息含量。研究发现,债券信用评级对债券融资成本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债券融资成本随着信用评级的上升而下降,债券特征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力要显著大于企业财务特征,企业财务信息并不能直接影响债券融资成本。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债券融资成本 债券利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征 王浩
本文选取2008年至2011年沪深两市采用债券融资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国有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产权基础不同的视角,研究了债券融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债券融资与上市公司绩效呈正相关,且其相关程度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表现得更为显著。国有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债券融资对公司绩效均具有积极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
关键词:
产权性质 债券融资 公司绩效 主成分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陶孟辉
为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债融资,以市场化方式帮助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201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基于此背景,本文选取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实践机制,并以浙江为例探索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实现路径和难点所在。研究发现:浙江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实践探索持续协调发展,在创设主体、标的债务、凭证定价等三方面呈现趋优转向,但其发展仍受认知差异、计量规则、风险偏好、预期收益等复杂因素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志贤
海外机构跨境融资业务脱离了母行所在国和自身日常经营的地理范围,信用风险和非信用风险均被放大中资银行海外机构(下称"海外机构")跨境融资业务是相对东道国本土金融业务而言的,是指海外机构为非东道国地区的借款人或资金需求方提供金融服务。具体产品包括国际并购融资、国际项目融资、跨境债务融资工具、国际贸易融资、飞机船舶融资等。
关键词:
融资业务 海外机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钊 邓睦军 周飞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债券正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投资方式。绿色债券投资需要健康的市场环境。近年来,全球对绿色环保日益重视,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也不断加深,为绿色债券投资及跨境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如何利用金融市场推动绿色债券更好地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构建绿色项目识别体系、完善多元化市场投资者结构、健全信息披露机制、规范第三方机构准入标准、吸引国际资本的投资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及跨境投资的对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艳宁 吴思行
2017年7月3日,央行重磅推出"债券通(北向通)"业务,首日成交量即突破70亿元。票据与债券同为重要的有价证券,且前者流动性更强,便于流通转让,因此"票据通"业务同样也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在借鉴"债券通"成功模式经验,对比票据与债券的异同以及分析现有市场设施的基础上,阐述了开展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票据业务的意义和前景,提出了开展跨境票据投资业务的若干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钊 邓睦军 周飞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债券正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投资方式。绿色债券投资需要健康的市场环境。近年来,全球对绿色环保日益重视,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也不断加深,为绿色债券投资及跨境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如何利用金融市场推动绿色债券更好地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构建绿色项目识别体系、完善多元化市场投资者结构、健全信息披露机制、规范第三方机构准入标准、吸引国际资本的投资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及跨境投资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