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81)
2023(15703)
2022(13195)
2021(12270)
2020(10272)
2019(22992)
2018(22783)
2017(44224)
2016(24233)
2015(26737)
2014(26817)
2013(26366)
2012(24284)
2011(21820)
2010(22182)
2009(21211)
2008(21398)
2007(19576)
2006(17784)
2005(16376)
作者
(70110)
(58069)
(58019)
(55040)
(37018)
(27623)
(26302)
(22419)
(21839)
(21123)
(19859)
(19165)
(18730)
(18608)
(18105)
(17575)
(17549)
(17184)
(16929)
(16711)
(14509)
(14443)
(14146)
(13286)
(13226)
(13094)
(12977)
(12906)
(11539)
(11394)
学科
(96511)
经济(96350)
(96179)
管理(88630)
(84697)
企业(84697)
方法(39683)
(35837)
(33945)
业经(31579)
数学(30919)
数学方法(30609)
(27530)
中国(26986)
(24131)
财务(24093)
财务管理(24042)
农业(23101)
企业财务(22772)
(20825)
贸易(20814)
(20341)
(19679)
技术(19570)
(18791)
(18346)
银行(18307)
(17476)
(17426)
理论(17411)
机构
学院(352031)
大学(345732)
(148214)
经济(145151)
管理(137531)
理学(116891)
理学院(115760)
管理学(114190)
管理学院(113555)
研究(112795)
中国(91211)
(76184)
(72135)
科学(64974)
(60776)
财经(58537)
(56864)
(55887)
(52959)
中心(52228)
研究所(50293)
业大(50233)
农业(47579)
北京(45639)
经济学(44445)
(43954)
财经大学(42956)
(41294)
师范(40811)
(40466)
基金
项目(218724)
科学(172584)
研究(163189)
基金(158444)
(136841)
国家(135532)
科学基金(116838)
社会(104529)
社会科(99073)
社会科学(99048)
(86263)
基金项目(83230)
教育(74713)
自然(74301)
自然科(72572)
自然科学(72551)
(71480)
自然科学基金(71335)
编号(66703)
资助(64551)
成果(54693)
(48796)
重点(48671)
(48273)
(46988)
课题(46376)
(45594)
(45226)
创新(44354)
国家社会(42638)
期刊
(175071)
经济(175071)
研究(108139)
中国(71233)
(62953)
(57184)
管理(56688)
学报(49958)
科学(46993)
(39128)
金融(39128)
大学(38899)
农业(38308)
学学(36822)
教育(35974)
业经(31493)
技术(30847)
财经(29637)
经济研究(27574)
(25497)
问题(23023)
(21799)
(19741)
技术经济(18496)
商业(17972)
现代(17514)
国际(17293)
财会(17286)
世界(16355)
理论(16301)
共检索到544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亚平  庄尚文  王平  
自1992年我国零售市场对外开放以来,跨国零售企业纷纷进入我国,特别是2004年12月11日取消外资零售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以后,跨国零售企业在我国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4年~2006年,跨国零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霄雪  王永进  
本文应用11家主要的跨国连锁零售企业在287个城市的门店分布数据,结合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对制造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平均而言,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的市场扩张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企业研发投入的提高;(2)随着跨国零售企业市场势力的增强,其负面作用逐渐凸显,并且制造业企业自身的市场势力越弱,这种负面作用就越为明显;(3)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对出口企业以及高运输成本企业创新的影响最为显著。要着眼于加强上下游市场间的纵向联系,促进高效产业链的形成,发挥商业服务业对制造行业的拉动作用,实现我国产业结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丽淑  魏修建  
基于零售商产业链地位日益增强的背景,提出有关跨国零售商对中国上游消费品制造业绩效影响的相关假说,进而利用中国省级区域消费品制造业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跨国零售商绩效因素对各消费品制造业产生了积极的正向溢出效应,但是其受跨国零售商数量的影响而存在差异,其中食品制造业绩效随跨国零售商数量增加而提高,但纺织品制造业绩效与跨国零售商数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是遭受利益侵害风险最大的行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雷  班博  
本文认为,目前跨国零售企业在华区位投资发展不均衡,区位选择向中西部和东部二、三线城市延伸,且开店速度加快,区位竞争加剧,这对国内零售企业、零售业态与上游制造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提出,我国零售企业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发挥自我优势的同时,更需要从谋求合作到战略实施上谋求新的突破,如实施强强联合战略,弥补规模劣势;实施差异化(如区位差异化、业态差异化和定位差异化)战略,突出特色经营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顾锦芳  
在经济步入稳定发展阶段,我国零售业保持着较快的发展态势。但在零售业发展的同时,一些矛盾逐步显现,其中以外资企业进入我国零售行业带来的"进场费现象"及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尤为突出。进场费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销售终端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上下游市场有着不同的市场结构,跨国零售巨头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我国法律建设的滞后等原因,其存在迫使供应商向消费者转嫁负担,为供应商生产劣质产品提供可乘之机,阻碍本土供应商健康发展,致使商业贿赂恶性蔓延,导致大供应商产品在销售终端的垄断,最终挤压我国零售企业的生存空间。为此,应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法规,促使我国零售企业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并促进供应商多元化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苏朝晖  
本文认为,跨国零售集团是当今世界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其在华采购能够带动我国产品进入全球市场,减少生产盲目性,更有效地宣传“中国制造”的品牌,减少出口环节,降低销售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但同时在对供应商的选择、采购产品的要求、企业供货能力和配送能力以及供应商有关认证的要求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沟通不足成为制约采购力度的根本原因。文章提出,为促进跨国零售集团加大在华采购力度,应加强质量管理,提供完善服务,开发时尚新颖的产品,加快通过标准认证,熟悉跨国零售集团采购规则并与之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借助和依托中间商进入跨国零售集团采购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晖  林荣辉  
我国内地制造商因销售渠道缺乏、创新能力不强、现代企业管理观念薄弱等原因,加上环境的影响,在跨国零售价值链中议价被动。随着价值链参与的不断完善、政府规制政策的重视以及本土零售企业的崛起,中国内地制造商在销售渠道的开拓上将有更多的选择权,将有望逐渐扭转全球价值链中地位低下、议价能力低下的不利局面,取得与跨国零售巨头平等的对话权,实现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霄雪  
当前越来越多的跨国零售企业涌入中国市场,日渐成为我国零售市场的主要力量。跨国零售企业的进入,无疑会对我国零售业造成影响,但更为重要的是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扩张会对作为其上游供应商的中国制造企业产生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从企业生产效率的角度出发,考察了跨国零售企业对中国制造企业的影响。从理论模型中得出:下游企业的市场扩张通过创新激励效应与资源配置效应两种作用机制,促进了上游供应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改善了上游供应部门的资源配置效率。我们进一步应用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门店分布数据与2001-2007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跨国零售企业市场扩张对我国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士贵  高云骢  
在人民币汇率浮动的视角下,基于海外子公司存在货币错配的情况,本文对我国跨国企业的微观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2005—2012年制造业的季度数据,构建动态面板实证模型,得出滞后一期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跨国母公司当期获贷能力影响显著的研究结论。研究结论与理论模型相符。在此基础上,为我国跨国企业应对人民币汇率风险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代立武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国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我国零售行业与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此形成了零售行业与制造业的有效融合,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更为密切。特别是大数据技术不断推动零售行业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基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对零售业与制造业在信息化环境中的发展进行系统性分析,推动大数据技术与大数据共享平台的融合性发展,为零售业和制造业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有利环境,进一步加快零售业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晓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亮  
本文重点分析网络零售对制造业集聚广度和深度的空间外溢效应及其有效边界,并以2007—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动态和静态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制造业集聚规模和专业化集聚在内生交互效应的作用下均不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关系。第二,随着网络零售市场规模的扩大,网络零售对邻近地区制造业集聚规模和专业化集聚均产生"U型"空间外溢效应,且这两个空间外溢效应分别在地理距离为1 400公里和2 000公里处达到最大。第三,网络零售对制造业集聚规模和专业化集聚的"U型"空间外溢效应的有效边界分别为1 100~1 600公里和1 700~2 000公里。在有效边界范围内,网络零售对制造业集聚的空间外溢效应并没有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出现衰减。因此,网络零售有利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均衡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俊  黄先海  
本文运用我国1996—2008年28个制造业面板数据检验了参与跨国外包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国外包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就业增长,而且服务外包对就业拉动作用大于制造外包。跨国外包对制造业就业规模正面影响存在行业差异,其中对高技术产业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中等技术行业,最后是低技术行业。不论服务外包还是制造外包都不能显著地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就业结构。实证结果所蕴含的政策启示在于:我国不能仅仅依靠参与跨国外包缓解就业压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以切实提高本土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颖琦  李元旭  
本文分析了跨国零售企业低价品牌形象塑造的内在根基,从建立自有品牌策略、灵活定价策略、低价商品集中陈列策略和始终如一的整合品牌传播策略四方面探讨了跨国零售企业塑造低价品牌形象的策略,并从中得出对我国零售企业塑造和传播低价品牌形象的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俊  
我国制造业企业逆向跨国并购具有获取稀缺战略性资源、重构企业内分工以及增强消费者认同等独特功效,同时也面临缺乏价值链高端环节运作经验、缺乏高级垄断性生产要素和强势企业文化等弱势困境。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发现,具有某些特定的所有权优势、实施"借力"策略和渐进式文化整合有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逆向跨国并购的成功,而预设交易成功、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却使我国部分实施逆向跨国并购企业付出惨重代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