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4)
2023(12105)
2022(10181)
2021(9384)
2020(7922)
2019(18021)
2018(17702)
2017(33978)
2016(18526)
2015(20999)
2014(20941)
2013(20720)
2012(19222)
2011(17367)
2010(17505)
2009(16415)
2008(16685)
2007(15254)
2006(13187)
2005(12060)
作者
(54730)
(46366)
(46261)
(44027)
(29126)
(22045)
(20995)
(18050)
(17296)
(16307)
(15610)
(15450)
(14683)
(14548)
(14515)
(14279)
(14243)
(13595)
(13562)
(13305)
(11494)
(11434)
(11215)
(10429)
(10368)
(10297)
(10221)
(10219)
(9303)
(9207)
学科
(73229)
经济(73113)
管理(58423)
(54291)
(45389)
企业(45389)
方法(32868)
数学(28572)
数学方法(28291)
(23224)
(21624)
(20251)
中国(18982)
业经(17458)
(16265)
贸易(16258)
(16043)
(15839)
(14358)
财务(14323)
财务管理(14281)
农业(13905)
(13599)
企业财务(13450)
地方(13263)
(13104)
银行(13072)
(12400)
(12028)
金融(12023)
机构
大学(271276)
学院(270602)
(110010)
经济(107608)
管理(102528)
研究(91309)
理学(88101)
理学院(87111)
管理学(85649)
管理学院(85145)
中国(69788)
(56606)
科学(56050)
(54486)
(47683)
(46822)
中心(42668)
财经(42503)
研究所(42335)
(42277)
业大(40602)
(38398)
农业(37491)
北京(35329)
(34840)
师范(34453)
经济学(33809)
(32999)
(32784)
财经大学(31328)
基金
项目(179068)
科学(141359)
基金(130809)
研究(130060)
(114390)
国家(113460)
科学基金(96801)
社会(82388)
社会科(78019)
社会科学(77996)
(69821)
基金项目(69374)
自然(62870)
自然科(61384)
自然科学(61367)
教育(60383)
自然科学基金(60322)
(59383)
编号(53270)
资助(52317)
成果(43923)
重点(40729)
(40223)
(38253)
(37525)
(36872)
课题(36649)
创新(35131)
科研(34803)
教育部(34424)
期刊
(123834)
经济(123834)
研究(79394)
中国(54240)
(44545)
学报(44090)
(43562)
科学(40144)
管理(37445)
大学(33274)
学学(31456)
农业(28672)
教育(27636)
(25387)
金融(25387)
技术(22426)
财经(21352)
业经(21257)
经济研究(20307)
(18263)
问题(16393)
(15484)
(14079)
(14028)
商业(13366)
理论(12866)
技术经济(12767)
科技(11987)
财会(11927)
国际(11665)
共检索到404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鑫  
跨国零售商凭借自身在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实施纵向行为以期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这势必会对上下游企业造成一定影响,故而亟需探索跨国零售商的纵向行为的规制路径,进而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分析模型对跨国零售商纵向行为进行表征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制路径。结果表明:外资零售业法人企业个数与上游制造商总收益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跨国零售商数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上游生产商利润就随之减少20.02个百分点;跨国零售业投资对我国零售商投资存在挤出效应,其阻碍了国内零售商投资额的增加;跨国零售商当期投资与当期国内零售商投资之间为正相关关系,当期跨国零售商投资额每提升1个百分点,则当期国内零售商投资额就会随之提升26.25个百分点;滞后一期跨国零售商投资对国内零售商投资存在挤出效应,跨国零售商店铺规模的增大对我国零售行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宪萍  高西  
本文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实证分析,验证了信息技术的提升和市场规模的扩展是跨国零售商提高盈利能力、获得垄断利润的两大关键因素;跨国零售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全球产品价值链中附加值较高的物流和订单两个环节牢牢掌控在手中,并进一步增强对生产制造环节的控制力;跨国零售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带来的议价能力提升,进一步提升了其对价值链销售环节和生产环节的控制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岳中刚  石奇  
本文依据外部性理论,对零售商主导的纵向约束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分析各种纵向约束方式的福利效应以及相应的规制政策,以此对我国零售业实施相关的反垄断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聂佳佳  石纯来  
用博弈论建立单渠道和双渠道供应链决策模型,得到Bertrand均衡的制造商和零售商最优利润及消费者福利。研究发现:无论制造商生产成本如何,当零售商对制造商持股比例较小时,直销渠道增加制造商利润但侵蚀零售商利润;当零售商持股比例适中时,直销渠道实现了零售商和制造商双赢;当零售商持股比例较大时,制造商不开通直销渠道。但在双渠道中,若生产成本为线性,制造商降低批发价格;若生产成本为非线性,当零售商持股比例较小时,制造商提高批发价格;当零售商持股比例较大时,制造商降低批发价格。此外直销渠道总是增加消费者福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丁宁  
随着零售市场集中度提升和信息技术的普及,零售商对制造商行使纵向约束,这种新型流通组织创新模式极大地提升产品服务效率。文章从分工深化、顾客需求、信息技术三个方面分析零售商纵向约束的演化逻辑,研究表明分工深化是推动零售商的纵向约束演进的动力机制,信息技术是零售商行使纵向约束的充分条件,顾客需求变化是零售商行使纵向约束的必要条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赞  
基于零售商垄断势力的纵向约束成为近年来西方国家反垄断司法实践所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现有的文献对于零售商拥有更大垄断势力的情形较少涉及。本文通过构建基于零售商垄断势力的纵向约束的经济分析框架,试图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主要针对生产商垄断势力的研究框架进行一定的补充,并对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定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伟  李凯  
关于通道费的研究,有一种观点认为通道费是零售商买方势力的体现。但是现实经济中有些具有买方势力的零售商收取通道费,而另一些却不收取通道费,买方势力的观点不能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针对此,构建双边双寡头的纵向市场结构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零售商的价格竞争和服务竞争,在合作博弈的框架下分析研究了零售商买方势力与通道费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买方势力并不是出现通道费的充分条件,而只是必要条件,通道费的出现与否除了与零售商买方势力有关外,还与其他的市场环境因素有关。最后,通过线性需求函数的特例对这一结论进行了验证,并在此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旭晖  李飞  
本文从零售国际化过程视角构建了研究跨国零售商在华市场行为及本土零售商应对的框架体系。该研究把跨国零售商中国市场的扩张规模与速度、区位布局、进入方式、业态选择、本土化战略、从中国市场的撤退,以及中国政府和本土零售商的应对视为一个互动的有机整体,在全面把握跨国零售商在华扩张规律的基础上,对本土零售商针对跨国零售商行为的特定战略进行了分析,从而预测了未来跨国零售商的战略走向,最后提出了中国政府及本土零售商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凯  李伟  崔哲  
本文构建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从纵向市场势力的角度考察了影响本土小型零售商自主创新的因素。研究结论表明:买方抗衡势力差异是造成本土小型零售商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的重要原因,之所以出现这一结论是因为买方抗衡势力对不同类型零售商创新的影响不同。买方抗衡势力对大型零售商创新的影响与零售商竞争程度有关,当零售商竞争程度较弱时,大型零售商的创新水平随买方抗衡势力增强而增加;当零售商竞争程度较强时,大型零售商的创新水平随买方抗衡势力增强先增加后减小。买方抗衡势力对小型零售商创新的影响与竞争程度无关,随着买方抗衡势力增强,小型零售商的创新水平先减小后增加。在此结论基础之上,论文提出了促进本土小型零售商创新的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从才  丁宁  
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和独立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制造业与服务业国际化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在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型,产业竞争力亟待提高的中国,互动发展是迅速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形式。本文以大型零售商纵向约束与供应链流程再造为视角,分析了大型零售商主导下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创新与流程再造的相互关系,探讨其经济后果,据此提出了大型零售商主导下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石奇  岳中刚  
本文研究零售商主导的纵向约束的性质。已有的文献运用为分析单边市场结构而构造的理论和模型,假定零售商处于买方垄断地位。以这种方式来研究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纵向约束关系是不恰当的,其结论也没有获得实证检验的支持。本文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分析在零售商主导的市场环境下顾客、零售商、制造商三者的利益关系,对零售商主导的纵向约束进行绩效评价,并寻求相应的规制含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董烨然  
本文分析比较了大零售商市场主导下有关进场费的4组纵向合约的市场均衡和社会福利,证明了在1个供应商(或生产商)、1个大零售商和n个小零售商的市场中:(1)大零售商在批发价格{w0}、两部费{F0,w0}、三部费{S0,F0,w0}和排他{E}等4组合约选择次序中,严格偏好于包含预付费(即进场费)的三部费合约,并且均衡时,三部费可以实现上下游纵向一体化利润。(2)与供应商对下游完全拥有市场力量的情形相比,消费者剩余不会降低,市场价格不会上升,供应商获得的利润也不会减少。(3)社会福利与大零售商选择的合约,以及小零售商的数量有关。市场中存在着一个小零售商数量的值,当超过这一数量值时,社会福利会高于上...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丽淑  魏修建  
基于零售商产业链地位日益增强的背景,提出有关跨国零售商对中国上游消费品制造业绩效影响的相关假说,进而利用中国省级区域消费品制造业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跨国零售商绩效因素对各消费品制造业产生了积极的正向溢出效应,但是其受跨国零售商数量的影响而存在差异,其中食品制造业绩效随跨国零售商数量增加而提高,但纺织品制造业绩效与跨国零售商数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是遭受利益侵害风险最大的行业。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永培  杨以文  
近年来,零售商的市场势力和制造商产品的多样化呈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了纵向市场结构由上游垄断—下游竞争向上游竞争—下游垄断的方向演变。零售商的抗衡力量和对上游的纵向约束是其在纵向结构中权力变动的重要表现。这种纵向关系分为非线性定价下的纵向约束和排他性合约下的纵向约束两个部分,从零售商市场势力的视角对制造商—零售商纵向关系进行系统综述,可为我国零售业的反垄断政策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龙  张蒙  朱辰  
自有品牌事关零售商的后向一体化和制造商的前向一体化,但是这种产业链中的纵向融合关系在自有品牌实践中并未得到重视。本文聚焦于与自有品牌相关的零售商、制造商、品牌商等产业链主体,对自有品牌中的交互融合关系进行界定和研究,并从建立纵向融合认知、选择开发策略、选择纵向融合模式、增强内部运营管控、加强政策与行业支持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助力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