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61)
2023(14020)
2022(12283)
2021(11603)
2020(9751)
2019(22569)
2018(22381)
2017(43353)
2016(23851)
2015(26973)
2014(27040)
2013(26598)
2012(24656)
2011(22299)
2010(22517)
2009(21029)
2008(20858)
2007(18549)
2006(16705)
2005(15264)
作者
(69155)
(57366)
(57136)
(54423)
(36702)
(27380)
(25954)
(22237)
(21966)
(20872)
(19832)
(19596)
(18353)
(18289)
(17989)
(17700)
(16985)
(16924)
(16597)
(16468)
(14421)
(14088)
(13944)
(13206)
(12965)
(12884)
(12835)
(12761)
(11606)
(11302)
学科
(89821)
经济(89678)
管理(70973)
(66302)
(55819)
企业(55819)
方法(39940)
数学(33802)
数学方法(33363)
(27747)
(25666)
(25157)
中国(25081)
(23695)
银行(23548)
(22137)
业经(21368)
(20829)
地方(17962)
(17878)
金融(17874)
农业(16804)
理论(16502)
(16314)
贸易(16299)
(15986)
(15831)
(15814)
财务(15739)
财务管理(15703)
机构
大学(342136)
学院(336725)
管理(132652)
(132073)
经济(128967)
研究(113850)
理学(113514)
理学院(112220)
管理学(110305)
管理学院(109681)
中国(90313)
(73690)
科学(69254)
(65843)
(57292)
(54388)
中心(52461)
(51923)
研究所(51908)
财经(51659)
业大(48734)
北京(46762)
(46741)
(45431)
师范(45024)
农业(42554)
(42064)
(40884)
经济学(39753)
财经大学(38467)
基金
项目(225075)
科学(176979)
研究(166421)
基金(163528)
(141693)
国家(140512)
科学基金(120611)
社会(104078)
社会科(98515)
社会科学(98489)
基金项目(86706)
(86617)
自然(78151)
教育(76706)
自然科(76290)
自然科学(76270)
自然科学基金(74890)
(73639)
编号(68205)
资助(67445)
成果(57425)
(50271)
重点(50225)
课题(47125)
(46900)
(46587)
(43637)
创新(43501)
教育部(43406)
科研(42778)
期刊
(149271)
经济(149271)
研究(106520)
中国(67981)
学报(53220)
(50565)
(50099)
管理(49506)
科学(49228)
(42676)
金融(42676)
大学(40599)
教育(40159)
学学(37778)
农业(32837)
技术(27956)
财经(25725)
业经(23149)
经济研究(22362)
(21812)
问题(19553)
图书(19200)
理论(18197)
实践(16731)
(16731)
(16186)
(16060)
科技(15729)
技术经济(15503)
现代(15304)
共检索到514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月飞  
20世纪60年代以来,跨国银行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并迅速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本文从发展动力、区位动力及机构动力出发,深入探讨了跨国银行蓬勃发展的动力机制,以求为中国银行业跨国经营的实现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对怎样发展我国的跨国银行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南中  
学分银行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终身教育体系效用发挥的关键。学分银行建设的根本在于机制建设,首先解决的是建设的动力机制问题。学分银行建设的动力源是动力机制构建的逻辑起点。本文通过揭示学分银行建设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与学习者诉求,分析了学分银行动力源及其为学分银行建设提供动力的方式。基于此,形成了学分银行建设动力发挥作用的层次机制、形式机制和功能机制等一体化动力机制。推动学分银行动力机制的构建,需要明确政府的构建主体角色,需要教育机构积极主动参与,行业积极配合。同时,充分认识学分银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桤伦  
随着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时代的来临,跨国经营已经跃升为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重要发展指向,这既是分散经营风险、实现股东价值的客观需要,也是满足客户需求、提高竞争能力的内在要求。应通过树立正确的理念、采取渐进式的策略目标、借助并购重组的运作手段和夯实制度基础等一系列措施,走出一条具有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身特色的国际化发展道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健华  王鹏  
本文根据2004~2008年中国银行业和国外主要银行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方法和产出定位的距离函数,从银行盈利角度出发,对中、外银行业运行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1)2006年以来,绝大多数国家的银行(盈利)效率呈下降趋势,2007~2008年下降尤为明显。与此相反,2006年及以前,中国银行业(盈利)效率并不高,但2007年以来,效率排名逐年上升。(2)银行盈利效率与其全球系统重要性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一方面,随着全球系统重要性的提高,银行盈利效率上升,但系统重要性达到一定程度以后,银行盈利效率出现下降,甚至低于非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此外,我们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也进行了讨论,得到一些比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文杰   赵敏渊  
随着世界商品和金融市场的日益一体化,一国的经济波动会通过进口需求的增减、对外投资的变动、以及汇率和利率的联系而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人们在谈论金融市场一体化时,往往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证券和国际游资上,而忽略了跨国银行传统借贷业务的作用。本文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任永菊  
跨国银行地区总部是区别于地区办事处、当地办事处、一般分支机构以及地区中心等地区性组织的地区性组织,它们对金融中心建设的溢出机制也就存在差异。跨国银行地区总部对金融中心建设的溢出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子系统,其中宏观子系统从人力资源和金融市场两个方面对金融中心建设产生促进作用,微观子系统则从金融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形成溢出。这种复杂的溢出机制给各界提出了不同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亚非  
近年来,随着海外子公司在跨国公司整体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对海外子公司成长的研究成为新的研究重点。本文分析了跨国子公司角色演变的动因及选择机制,指出子公司战略地位的提升必然影响到跨国公司母子关系的演变;提出处于优势地位的跨国子公司完全有可能成为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来源,跨国公司应重新建立对海外子公司的控制管理机制,及时转变母公司的全球战略;并为中国跨国公司在海外的投资及战略选择提供些许参考。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宇  
日本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跨国经营及其影响东北财经大学郭宇日本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证券金融公司、证券投资信托委托公司、人寿保险公司、损害保险公司、短期资金公司、租赁公司等等。其中,进行跨国经营活动且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是几家大型的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君  丁明  
本文试图就外资银行来华的原因及其对华战略作出分析,并展望外资银行未来的发展,即从外资银行的经营角度作出分析,以理解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体制中所处的地位,进而对我国引进外资银行和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政策,建立明确的出发点,从长远的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外资银行,把握外资银行在国内的发展方向。 第一章:60年代末期—80年代末期跨国银行的发展。 本章简单回顾了美、日、欧银行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梁慧贤  简俭敏  江淮安  于艺海  
中国的商业银行进行跨国并购主要是为了追求规模经济效应、获得管理协同效应、实现多元化经营以及开拓海外市场。本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跨国并购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海外并购在短期内会使主并购银行效率下降,但长远来看,银行效率会提高。并购后的整合、海外并购频率、海外并购经验等多方面的原因都会造成短期效率下降。本文对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提出以下三点建议:第一,选择适当的并购时机和地域;第二,谨慎选择并购对象;第三,重视并购后的整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伏霖  高然  蒋汇  
本文用Panzar-Rosse模型的H值度量了我国银行业2002-2008年特许权价值,发现特许权价值呈现U型变化轨迹,先降低再升高,总体来看我国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巨大。进一步,本文将影响特许权价值变动的因素分解为管制性因素、银行因素和宏观因素三个方面,通过对86个国家的跨国实证分析表明,市场准入限制、经营范围限制、资本金管制、监管力度、银行成本控制能力、银行业发达程度和实际通货膨胀率与银行特许权价值正相关,外资参与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与特许权价值负相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耘  范文东  
随着中国入世,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朝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此背景下,跨国银行凭借其国际化背景、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纷纷抢滩中国,完善在华竞争的战略布局。其在经营方面呈现出积极选择优质客户和高附加值产品业务,提供全方位、多元化、个性化金融服务,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扩大与中资银行合作,重点发展中间业务等发展趋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赖建平  
本文对西方学者有关跨国银行何以出现的理论作了简明的概括,重点是对J.H.Dunning根据他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跨国金融服务业在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方面进行解释,指出了银行等金融服务性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特殊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晓军  章永奎  
银行跨国业务的空前发展客观上提出了探讨银行跨国经营的发展、演进的内在源泉与成长机制的要求。起源于分析传统工业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跨国公司理论 ,如垄断优势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生产折衷理论等 ,能否解释银行国际化的发展动因?本文试图从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出发 ,推导出能适用于解释跨国银行成长的理论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