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36)
- 2023(6786)
- 2022(5396)
- 2021(5063)
- 2020(4344)
- 2019(9985)
- 2018(9054)
- 2017(18984)
- 2016(9603)
- 2015(10718)
- 2014(10607)
- 2013(10656)
- 2012(9728)
- 2011(8493)
- 2010(8738)
- 2009(8961)
- 2008(8343)
- 2007(7801)
- 2006(7085)
- 2005(6934)
- 学科
- 济(38069)
- 经济(38038)
- 业(34596)
- 银(34506)
- 银行(34361)
- 行(32730)
- 融(31618)
- 金融(31618)
- 企(28878)
- 企业(28878)
- 管理(28582)
- 制(20073)
- 中国(20050)
- 方法(18240)
- 数学(16582)
- 数学方法(16524)
- 财(16406)
- 务(13270)
- 财务(13256)
- 财务管理(13239)
- 企业财务(12860)
- 业务(12372)
- 中国金融(11993)
- 度(11701)
- 制度(11699)
- 险(10875)
- 保险(10784)
- 银行制(10527)
- 体(9111)
- 业经(8700)
- 机构
- 大学(131246)
- 学院(129910)
- 济(63577)
- 经济(62300)
- 管理(51762)
- 中国(51423)
- 理学(42237)
- 理学院(41942)
- 管理学(41569)
- 管理学院(41332)
- 研究(39641)
- 财(37046)
- 银(32845)
- 银行(31529)
- 行(29237)
- 财经(28848)
- 融(27511)
- 金融(27078)
- 京(26309)
- 经(26266)
- 中心(23255)
- 经济学(22312)
- 财经大学(22212)
- 人民(21439)
- 经济学院(20311)
- 国人(19926)
- 中国人(19858)
- 江(19825)
- 中国人民(19225)
- 所(18465)
- 基金
- 项目(75368)
- 科学(60323)
- 基金(57988)
- 研究(57516)
- 家(47620)
- 国家(47226)
- 科学基金(42358)
- 社会(39477)
- 社会科(37675)
- 社会科学(37663)
- 基金项目(29852)
- 省(27151)
- 自然(25656)
- 教育(25576)
- 资助(25534)
- 自然科(25131)
- 自然科学(25128)
- 自然科学基金(24733)
- 编号(22549)
- 划(22317)
- 成果(18617)
- 部(17953)
- 国家社会(16846)
- 性(16770)
- 教育部(16652)
- 重点(16421)
- 创(16383)
- 人文(16346)
- 制(16076)
- 社科(15485)
共检索到225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袁洋 许国艺
本文利用1999~2012年的47家跨国银行分布于五大洲的54个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的235家分支机构的数据,验证跨国银行内部资本市场风险传递的作用。研究表明:在经济平稳期,分支机构更依赖母银行的内部资本市场以支持其贷款增长,欧洲地区分支机构的表现尤为明显,而且一定程度上受总部与分支机构是否在同一地域的限制;新设立的或贷存比高的银行更容易依靠母银行的支持而不是根据自身积累的资金来支持贷款增长,同时金融开放程度高或银行业集中度低的环境下,内部资本市场金融风险传导的作用更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彭红枫 张容菁
资本市场开放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基于38个国家2004—2019年的跨国面板数据,使用资本账户开放(GKAOPEN)数据库中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连续时间变量,实证分析资本市场开放对各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会显著抬升开放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资本市场流入开放会加剧金融波动,进而增大开放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资本市场流出开放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取决于合规投资带来的经济增益和资本外逃造成的风险抬升两种相反效应对冲的结果,总体表现为流出开放对金融风险的影响不明显;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和开放成熟度能够降低资本市场开放的风险效应。因此,各国应结合本国金融深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择向、择时、择序开放资本市场以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知博 贾甫 韦静强
房地产金融风险主要是由银行体系的房地产信贷风险所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理论上,由商业银行体系引起的房地产信贷风险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商业银行机制不完善所引起的风险;第二类是房地产金融风险错配或未达到最优配置边际条件所引起的风险。研究发现,银行体系的"主场效应"造成了资本市场抑制,而在房地产金融资本市场抑制下必然会出现第二类风险。基于此,制度设计者既要完善现有的房地产融资模式,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又要引进新的融资模式,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最优配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冼国明 杨锐
内部化理论没有讨论跨国公司在替代市场之后其内部市场形成与发育的过程。如果要进一步对跨国公司所代表的企业内部市场加以说明 ,除了要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和内部分工进行研究外 ,还应对跨国公司内部资本市场加以考虑。因为两方面的研究合在一起 ,才构成对跨国公司内部市场的完整认识 ,并最终完成在内部化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对跨国公司所代表的企业内部市场加以说明的理论目标。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内部资本市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姚云 徐枫 郭楠
防范资本市场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既是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中央高度关注的政策任务。时至今日,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不断暴露,防范资本市场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情势变得更加严峻。防范资本市场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仅需要关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潜在风险点,进而提出针对性化解举措,而且需要剖析资本市场风险联动基本规律,进而提出防范资本市场交叉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恩 揭水利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严峻经济金融形势,在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指引下,文章从创新发行和交易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投资者保护制度建设,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统筹兼顾金融创新和市场安全、完善监管体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构建金融安全的设想和对策。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科学发展观 制度建设 金融安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志民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雯 张金清 李滨 田英良
基于200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1的数据,综合采用复杂网络与DCC-GARCH模型,探讨国内外极端风险事件(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2015股市异常波动)背景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跨境、跨市场风险传导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市场间联动性有逐渐增强的趋势,且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导效应显现出极强的时变性,极端风险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跨境、跨市场联动性的大幅增强。因此,建议监管部门根据风险的时变特征与空间传导路径灵活采取相应策略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传导与扩散。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单敬群 王浩楠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为有效监测我国资本市场与实体部门的金融风险溢出,本文通过TVP-VAR模型测度了金融风险动态溢出指数和吸收指数,利用有向网络拓扑结构考察金融风险主要溢出路径和特殊时期演变规律,再基于TVP-FAVAR模型实证研究宏观政策的金融风险溢出调控效果。研究表明,(1)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在2015年后增强,各资本市场与实体部门的风险溢出效应呈非线性。(2)在金融系统内,“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政府部门→企业部门”是主要的风险溢出路径,且次贷危机时期风险溢出效应显著增强,尤其是股票市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时期的风险溢出路径更为复杂。(3)从宏观政策调控效果看,次贷危机期间,提高货币市场利率、降低货币增速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风险溢出的调控效果更显著,而疫情期间,财政政策和外汇干预政策的调控效果更显著。上述结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制定宏观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敏 王丹华 齐娜
近年来,我国在不断引进外资的同时出现了资本的逆运动——撤资,撤资发生在金融市场上会引起跨市场金融风险的产生与传递。文章借助于撤资这一宏观背景,建立了MGARCH(1,1)-BEKK模型对撤资风险的传导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资本市场的撤资风险会向货币市场传导。
关键词:
撤资 跨市场金融风险 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旭阳 王丽萍
本文以2005-2007年我国上市银行地区分部数据为基础,对我国银行内部资本市场及其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发现,我国银行不同分部间的利息收支数据表明存在内部资本市场,并且银行内部资本市场的信贷资源配置遵循效率原则。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内部资本市场 贷存比 地区分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宗新 黄梓健
本文从股票、债券、衍生品、外汇四个市场选取指标构建资本市场压力指数,对中国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进行动态测度;在此基础上,从时域和频域视角考察风险在四个子市场间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资本市场压力指数能够准确识别样本区间内的重大风险事件;极端冲击将导致风险溢出水平上升,各子市场在风险传递中的作用具有差异性和时变性;根据风险溢出的大小、方向和长短期结构,能够对风险动态演化过程及驱动因素进行有效判别。本文的研究对完善资本市场风险动态监测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贤环 姚荣荣
本文以我国"沪港通"和"深港通"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选择2010—2018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PSM-DID方法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结果发现,"沪港通""深港通"制度的实施能够显著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通过增加企业信息透明度、提高企业外部监督治理、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主业投资等渠道,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管理层代理问题较少、媒体监督较强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开放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抑制效应更加显著。本文研究结论能够为我国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开放、深化和完善互联互通机制、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及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民 韩传模 丁月卉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全球资本市场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造成巨大冲击。深入研究爆发金融危机的金融风险、强化会计监管、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经济研究》编辑部与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共同主办的"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