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0)
2023(9944)
2022(8307)
2021(7373)
2020(6274)
2019(14456)
2018(14007)
2017(27539)
2016(14230)
2015(16032)
2014(15933)
2013(16003)
2012(15164)
2011(14044)
2010(14398)
2009(13862)
2008(13578)
2007(12419)
2006(11527)
2005(11131)
作者
(40337)
(33729)
(33467)
(32168)
(21633)
(15817)
(15403)
(12940)
(12733)
(12173)
(11807)
(11196)
(11064)
(11041)
(10736)
(10521)
(9880)
(9864)
(9716)
(9097)
(8815)
(8234)
(7879)
(7836)
(7765)
(7683)
(7452)
(7226)
(6765)
(6510)
学科
(80952)
经济(80856)
管理(42774)
(35470)
(30714)
企业(30714)
方法(26072)
(23913)
数学(22496)
数学方法(22321)
(21826)
银行(21681)
(20386)
中国(18730)
地方(18555)
(16988)
金融(16986)
(16913)
业经(15095)
(13721)
(13526)
(13324)
贸易(13313)
(13009)
制度(13004)
(12945)
地方经济(12846)
(12421)
体制(10934)
业务(10431)
机构
大学(212221)
学院(208419)
(104771)
经济(102873)
管理(76513)
研究(76339)
中国(66366)
理学(63700)
理学院(63026)
管理学(62200)
管理学院(61782)
(51405)
(44342)
财经(39389)
科学(38201)
(37416)
(35625)
经济学(35139)
中心(34762)
(33342)
研究所(32943)
经济学院(31217)
财经大学(29282)
北京(28599)
(27652)
(26973)
(26966)
银行(25922)
(25870)
(24886)
基金
项目(124631)
科学(99500)
研究(94743)
基金(93244)
(78875)
国家(78298)
科学基金(67823)
社会(64827)
社会科(61796)
社会科学(61780)
基金项目(47533)
(45580)
教育(43181)
自然(39749)
资助(39095)
自然科(38841)
自然科学(38830)
(38154)
自然科学基金(38139)
编号(36398)
成果(31535)
(29345)
(29157)
国家社会(28171)
重点(28163)
(27248)
教育部(26467)
课题(26069)
(25540)
人文(25435)
期刊
(126414)
经济(126414)
研究(77443)
中国(47310)
(40242)
(39121)
金融(39121)
管理(33056)
学报(25609)
(25608)
科学(25243)
经济研究(21885)
财经(21628)
大学(21407)
学学(20091)
教育(18811)
(18672)
技术(17858)
国际(16601)
问题(16213)
(15878)
业经(15859)
农业(15150)
世界(13218)
技术经济(11598)
理论(11151)
统计(10344)
经济管理(9686)
改革(9682)
(9682)
共检索到355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文杰   赵敏渊  
随着世界商品和金融市场的日益一体化,一国的经济波动会通过进口需求的增减、对外投资的变动、以及汇率和利率的联系而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人们在谈论金融市场一体化时,往往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证券和国际游资上,而忽略了跨国银行传统借贷业务的作用。本文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海燕  蒙英华  
服务贸易在经济波动跨国传递中的冲击分解为需求冲击、供给冲击和名义冲击后,并运用美国与各东道国的双边服务贸易数据进行考察。结果发现:服务贸易占总贸易额的比例以及东道国对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对于服务贸易是否可以成为经济波动的跨国传导机制至关重要;服务贸易对东道国的需求冲击效应(反向冲击)占了主导地位,明显大于供给冲击(正向冲击)与名义冲击(正向冲击)效应的总和;服务贸易对东道国经济的净冲击方向与其他经济波动传导机制的冲击方向刚好相反,大小基本相同,而服务贸易冲击相对滞后。据此,可充分发挥服务贸易的逆向冲击作用,构筑缓和外部经济冲击的服务贸易"稳定器"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康立  龚六堂  陈永伟  
本文建立了一个带有银行和金融摩擦的两部门DSGE模型,对存在金融摩擦时经济波动的部门传导过程进行了考察。模型中,银行同时向两个部门提供贷款,从而对波动的传导起到了桥梁作用。运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行业贷款数据,我们以房地产和制造业两个部门为目标对模型进行参数校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当存在金融摩擦时,来自房地产部门的经济冲击会对制造业产生更加显著的影响。最后,我们分析了政府从量信贷政策对于这一过程的缓解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永琦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国际贸易已经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在国际间传导和扩散的重要传导渠道之一。通过在1998-2007年十年间的季度经济数据基础上,用VAR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中美经济波动的国际贸易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中美经济波动的国际贸易传导机制在长期中并不发挥作用,只是在短期内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传导在一定程度上还发挥着作用,并且美国经济波动只有在短期内对中国经济波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在长期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波动并没有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昶  
汇率波动会导致世界经济的波动,它的传导机制包括:物价水平,贸易收支,资本流动和收入分配。本文详细研究了汇率波动对世界经济波动影响的传导机制,以便为降低汇率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提出有效的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许姣丽  
本文在珠三角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从内外部传导渠道的角度探讨了珠三角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实证分析表明珠三角反映外部经济传导渠道的FDI和出口的波动程度明显高于内部传导渠道,且FDI和出口对经济波动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对经济波动起催化剂作用;珠三角从根本上稳定经济需要发挥居民消费的稳定器作用,同时政府支出的导向作用也不容忽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燕  陶现定  
通过我国近四十年来各经济变量的波动特征可以看出,所有经济变量的波动在1978年前后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1978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使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这种变化使得经济波动在表现形式、传导过程和传导机制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我们将以1978年为界分两个时期研究经济波动的传导问题。目前正处于后一时期,由于这一时期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阶段,问题相当复杂,所以我们将研究重点放在这一阶段。但是,为了对经济的变化过程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也为了便于比较新旧体制的异同。我们先对前一时期经济波动的传导做一简单概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卢盛荣  郭学能  游云星  
影子银行在金融市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考虑现阶段中国企业产权异质性,将中间品厂商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构建一个反映转型期中国经济"二元"结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使用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的结构参数,模拟出影子银行对信贷资源错配及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由民营企业融资受阻所反映出的信贷资源错配问题,使得我国信贷投放的使用效率低下,而影子银行尽管部分缓解了这一问题,但却加剧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同时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锋  
通过信贷市场搜寻与匹配方法,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影子银行的NKDSGE模型,并基于这一模型考察了影子银行对于我国经济波动以及货币政策的影响。外生冲击的动态响应表明,影子银行通过信贷渠道扩大了积极的技术冲击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降低了我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应。在此基础上,社会福利分析的结果指出,随着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宏观经济波动增大,进而导致社会福利的恶化。因此,基于社会福利的角度,政府应该积极对影子银行的发展进行科学的监管和有效的规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莹  修媛媛  王思莹  
金融开放对于一国宏观经济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经济波动的负向冲击。本文利用74个国家和地区在1960—2000年间的跨国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开放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及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一国金融开放显著降低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性。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对发达国家而言,金融开放通过降低生产率波动和人均资本波动两个渠道,显著抑制了经济增长的波动;而对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则显著增大了人均资本的波动,而对生产率和人均产出波动影响甚微。这一结果在不同的模型设置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因此,如何在扩大金融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积极发挥金融开放抑制经济波动作用机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扩大金融开放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军  朱宇  
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显著地影响了银行对公客户的实际违约率,但是我国现有的银行内部评级结构和方法并未能体现经济波动的影响,银行信用风险评级的准确性逐渐下降。检验发现,银行客户的实际违约率与经济波动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宏观经济变动对银行客户违约率的影响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这提示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评级过程中,应该将经济增长指标作为重要因素进行考虑,或者采用较短的时期来估计长期违约趋势,从而改善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的敏感性,提高评级结果的准确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子策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家庭户、商业银行、影子银行、房地产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影子银行对地价、房价上涨的作用以及房地产与影子银行的相互作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放松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时,地价和房价的上升幅度显著增大。当发生房地产需求冲击时,商业银行对房地产部门和实体部门的贷款均增加,影子银行对房地产部门的贷款显著增加,对实体部门的贷款显著下降。这说明,当存在影子银行时,贷款通过影子银行输送给了房地产部门,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还研究了引入影子银行后房地产需求冲击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影响,发现房地产需求冲击会对实体经济部门带来显著的挤出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洁超  范从来  杨冬莞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商业银行和监管当局在内的五部门DSGE模型,从拨备计提强度和平滑程度两个维度分析了商业银行拨备监管的经济波动效应。研究发现:(1)适度降低拨备计提强度不会加大经济波动,在拨备计提平滑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这一举措能够较为显著地改善经济运行绩效;(2)拨备计提的平滑程度不断提高有助于熨平经济波动;(3)随着动态拨备制度的不断深化,降低拨备计提强度对于改善经济波动的效果逐渐递减,且在技术冲击和金融冲击下其具体影响效果不同。监管当局可以考虑适度降低拨备监管强度,避免商业银行因利润考核压力而从事高风险资产配置活动,进而诱发金融风险、放大经济波动;同时,加快推进和完善动态拨备制度应该成为我国未来拨备监管改革的主要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谈申申  孙思栋  
新时代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离不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离不开风险防范,根本落脚点在于资金投向。影子银行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但可能会放大宏观经济波动。基于面板回归模型和GMM方法分析了影子银行在不同所有权性质、行业属性、风险特征的上市公司之间的资金投向情况,结果发现大量资金流入了地方国营企业、产能过剩行业和"高风险"投资标的,意味着经济的顺周期性得到了强化。从而,立足于资金投向为影子银行加剧经济波动的现象提供了一种佐证和解释。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潘敏  缪海斌  
基于中国宏观经济金融的现实环境,通过构建反映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内在联系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检验2003年以来银行信贷投放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中国信贷规模资金的投放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会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趋弱;另一方面,短期来看,信贷资金的大规模投放不会对物价水平的攀升产生影响,但由于其是物价变动的主要因素,在长期内,必须合理估计中国将来在物价水平调控方面可能面临的较大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