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8)
- 2023(12530)
- 2022(10836)
- 2021(10090)
- 2020(8562)
- 2019(19351)
- 2018(19181)
- 2017(37224)
- 2016(20633)
- 2015(23200)
- 2014(23158)
- 2013(22427)
- 2012(20866)
- 2011(18893)
- 2010(19172)
- 2009(18069)
- 2008(17827)
- 2007(16449)
- 2006(14368)
- 2005(12943)
- 学科
- 济(76524)
- 经济(76437)
- 管理(57369)
- 业(53705)
- 企(42480)
- 企业(42480)
- 方法(32889)
- 数学(28792)
- 数学方法(28427)
- 农(25964)
- 财(22250)
- 中国(21456)
- 贸(17819)
- 贸易(17815)
- 制(17748)
- 易(17352)
- 业经(16667)
- 学(16604)
- 农业(16400)
- 地方(15884)
- 银(13859)
- 银行(13828)
- 行(13246)
- 理论(13015)
- 策(12836)
- 融(12829)
- 金融(12821)
- 税(12713)
- 务(12639)
- 财务(12584)
- 机构
- 学院(288506)
- 大学(284146)
- 济(116394)
- 经济(113743)
- 管理(107061)
- 研究(99008)
- 理学(91013)
- 理学院(90061)
- 管理学(88365)
- 管理学院(87855)
- 中国(75886)
- 科学(60597)
- 京(59920)
- 财(56730)
- 农(53839)
- 所(51147)
- 中心(46356)
- 研究所(46154)
- 江(46083)
- 业大(43777)
- 财经(43612)
- 农业(42606)
- 经(39364)
- 范(37999)
- 师范(37577)
- 北京(37512)
- 州(36053)
- 院(35380)
- 经济学(34754)
- 技术(32794)
- 基金
- 项目(185838)
- 科学(144369)
- 研究(138493)
- 基金(131428)
- 家(114381)
- 国家(113403)
- 科学基金(95630)
- 社会(84715)
- 社会科(80123)
- 社会科学(80101)
- 省(74353)
- 基金项目(68304)
- 教育(64561)
- 划(62520)
- 自然(60992)
- 自然科(59536)
- 自然科学(59515)
- 编号(59425)
- 自然科学基金(58444)
- 资助(54629)
- 成果(49416)
- 重点(42185)
- 课题(41520)
- 部(40877)
- 发(40686)
- 创(38462)
- 创新(35942)
- 科研(35777)
- 性(35632)
- 项目编号(35631)
- 期刊
- 济(133658)
- 经济(133658)
- 研究(85896)
- 中国(58539)
- 农(50180)
- 学报(45485)
- 财(44083)
- 科学(40413)
- 管理(38277)
- 教育(34817)
- 农业(34028)
- 大学(33700)
- 学学(31731)
- 融(28814)
- 金融(28814)
- 技术(25701)
- 业经(24155)
- 经济研究(22064)
- 财经(20915)
- 业(18020)
- 经(18009)
- 问题(17422)
- 贸(15618)
- 版(14475)
- 商业(13972)
- 国际(13908)
- 图书(13753)
- 技术经济(13557)
- 理论(13377)
- 统计(13203)
共检索到438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竣 杨旭
粮食市场的开放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弱化了中国粮食调控的效果。尤其是跨国粮商在粮食流通领域的扩张,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了挑战。作为粮食调控主体的大型国有粮食企业,纷纷进行产业链的战略调整。本文以此为背景,从农户与民营粮食企业的微观视角,审视跨国粮商介入对粮食收储市场的影响。通过对农户与民营企业的行为分析,说明跨国粮商主导粮食供给流向的原因。从而指出,扶持结盟民营粮食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以及创新与农户的金融合作是国有粮食企业应采取的有力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勤 勤裴晗 高铁生
对世界各国而言,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粮商控制全球市场背景下,粮食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中国加入WTO逐步放开国内粮食市场后,跨国粮商凭借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依靠成熟的管理和经营经验,在中国市场不断渗透和扩张。在短短十几年间,跨国粮商业已成为中国粮食市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在某些领域甚至已具备一定的垄断优势。本文以我国粮食产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分析当前跨国粮食公司在我国粮食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与国内粮食企业的竞合态势,探讨了跨国粮商对相关产业进行控制的战略及其运作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如何应对跨国粮商的产业链控制战略,并为确保我国粮食产业健康、长远、有效的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1)...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梦谣 祝自冬 朱增勇
在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支持下,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已取得较大成绩,但与国际主要粮商相比,仍存在差距。美国ADM、邦吉、嘉吉、法国路易达孚是世界4大粮商,他们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显赫成绩,分析总结其发展历程与经验将对中国企业的世界农业投资战略有所裨益。因此,本文分析跨国粮商的发展路径、战略规划,总结出其以贸易网络为基础,与政府、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建立物流网络控制产业链等投资战略,为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中国对外农业投资 跨国粮商 投资战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东辉 徐頔 王振杰
本文基于有效市场理论,选择经验学习模型,以玉米市场为例,采用Java语言作为实验运行平台,对跨国粮商扩张能否危及到我国粮食市场稳定进行计算实验检验。结果表明,现有制度框架下跨国粮商玉米市场影响的安全边界为2100万吨,目前益海嘉里、嘉吉等市场占有量不足200万吨,尚有1900吨市场空间。据此,本文认为远未涉及到垄断及国内粮食市场稳定,提出应鼓励跨国粮商进入提升我国粮食市场效率、借鉴管理经验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超 张靓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提出:"我们这么大的国内市场,要有打造我们自己的国际大粮商的信心。"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国际著名跨国粮商基本情况之后,系统深入总结了它们的成功经验,并提出打造中国自己的跨国粮商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国粮商 全产业链 一体化 金融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东辉 杨印生
本文利用证券市场基金择时能力检验方法,对"ABCD"等跨国粮商现代套期保值理论视角下的"期现货市场资产组合投资"行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ABCD"等跨国粮商"期现货市场资产组合投资"能力显著。这一结论,对于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理论与实践创新、农产品期货基金发展及应对跨国粮商竞争策略的选择、推进和完善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均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跨国粮商 现代套期保值理论 实证检验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林利
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8月31日正式发表的“94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跨国公司及其海外直接投资对世界经济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正在不断提高。目前,全球已有37000家跨国公司和20万家分支机构,到1993年其全球销售额超过5。5万亿美元。同时,作为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跨国公司促使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在80年代后半期以来以每年29%的速度增长。世界高层次、大规模的贸易与投资活动,几乎均是通过跨国公司进行。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一体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浩义
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和收购价格,鼓励粮食经营多元主体依法入市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 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经营。作为异军突起的私营粮商,是如何参与粮食市场流通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深入到黑龙江省讷河、拜泉、五常、宾县、青冈等县(市)进行了专题调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泽丰
进入21世纪以来,得益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中国粮食供给和价格相对稳定。伴随着中国粮食进口量不断增加和全球粮食供给的风险,中国粮食安全始终不容忽视。粮食价格的国内外倒挂、库存消费比过高、粮食贸易受疫情冲击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使粮价稳定和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应通过充分保障国内粮食供给和粮食国际贸易安全,进一步完善国内粮食价格体系,积极应对疫情冲击,维护中国粮食价格稳定,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价格政策 粮食安全 疫情冲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刚
近年来,以益海嘉里集团为代表的跨国粮商纷纷加快在中国粮油业务的战略推进,小麦加工业务为一新着力点。表面看,其战略动作频频,似乎并无新意,实则谋定而后动。其整个战略推进沿着"谋布局、抢市场;建链条、铸团队"4个支点构成的一个有机闭环展开。依托这一模式,其终将成为中国小麦加工行业及整个粮油行业最有威胁的竞争对手,相关企业及社会各方需要高度重视并学习、借鉴其成功模式,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先明 王奇 肖挺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遭遇新冠疫情,世界粮食安全挑战依然严峻,国际粮食贸易面临着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干扰,疫情下各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粮食的可供性、获取性和稳定性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本文在分析疫情冲击下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和贸易政策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国粮食贸易政策最新变化和原因,并就如何构建高质量、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粮食供应,保障全球粮食供应链运转这一当前难题,提出了要以全球化视野来重新审视粮食安全问题,加强全球粮食合作与治理,促进全球粮食公平贸易,共同维护国际农产品供应链稳定和粮食安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冬 钟钰
地缘因素对粮食进口有较大影响,探讨地缘因素对我国粮食进口韧性的冲击是准确应对国际市场变化、保障我国粮食进口安全的关键之举。文章基于粮食进口韧性和地缘因素的理论内涵,从进口量、进口价格、进口节奏和进口来源四个方面分析了地缘因素对我国粮食进口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前,地缘因素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粮食进口国粮食进口抗压能力、恢复能力和转型升级能力明显下降,进口韧性受损;地缘因素对我国粮食进口韧性造成了冲击,我国粮食进口抗压能力、恢复能力和转型升级能力都有所不足。我国可通过降低粮食对外依赖度、提升进口来源多元化水平、提升国际市场供应链深度利用能力、增强国际市场风险预警能力提升粮食进口韧性。
关键词:
地缘因素 粮食 进口韧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广深 谭莹
粮食安全主体的动力机制包括宏观主体的动力机制、中观主体的动力机制和微观主体的动力机制。通过不同粮食安全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表明,提高种粮收益是确保中央政府在粮食安全博弈中的主动地位的策略选择。确保粮食安全的具体措施:一是调动地方政府参与粮食安全建设的积极性;二是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三是提高种粮补贴;四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博弈分析 种粮收益 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费威
针对食品制造商与供应商相互独立和一体化两种情况,建立了考虑废弃食品回收处理的两期优化模型,分析了食品零售商、制造商和供应商的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废弃食品回收量、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和单位食品收益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下的废弃食品回收量不同,其中两者独立情况下基本需求量较小的食品的废弃食品回收量更大。
关键词:
废弃食品 食品质量安全 回收处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敬桂 黄普
本文以调节物价上涨为研究对象,运用PVAR动态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28个省份1985—2009年粮食产量、粮食价格对CPI的影响,解释了我国粮食主产地区和粮食非主产地区中粮食产量、粮食价格对CPI影响关系的不同,并得出以下结论:粮食价格对CPI的影响具有显著正冲击且滞后期为2年;粮食产量对粮食价格的影响的短期冲击为负影响,但长期来看为正冲击;粮食产量的增产增收并没有发挥粮食产量调节粮食价格水平的作用,粮食价格上涨存在正向冲击;粮食主产地区需要进行重点调控粮食产量调节市场的功能,减少其带来的通胀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