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4)
- 2023(5499)
- 2022(4575)
- 2021(4261)
- 2020(3562)
- 2019(7962)
- 2018(7812)
- 2017(15013)
- 2016(8116)
- 2015(9079)
- 2014(9095)
- 2013(8832)
- 2012(8083)
- 2011(7411)
- 2010(7637)
- 2009(7316)
- 2008(7518)
- 2007(6976)
- 2006(6265)
- 2005(6023)
- 学科
- 管理(32471)
- 济(31972)
- 经济(31902)
- 业(28897)
- 企(26747)
- 企业(26747)
- 制(13232)
- 财(12276)
- 方法(11788)
- 业经(9476)
- 体(9435)
- 数学(9256)
- 数学方法(9172)
- 中国(8497)
- 体制(8302)
- 农(7628)
- 贸(7495)
- 贸易(7492)
- 易(7377)
- 务(7350)
- 财务(7333)
- 财务管理(7315)
- 企业财务(6956)
- 银(6863)
- 银行(6856)
- 行(6550)
- 划(6518)
- 融(6435)
- 金融(6433)
- 技术(6001)
- 机构
- 大学(122108)
- 学院(120604)
- 济(53205)
- 经济(52139)
- 管理(47415)
- 理学(40625)
- 理学院(40192)
- 研究(39726)
- 管理学(39694)
- 管理学院(39450)
- 中国(30937)
- 财(28316)
- 京(25001)
- 财经(21519)
- 科学(21019)
- 经(19428)
- 所(19260)
- 江(18901)
- 中心(17866)
- 研究所(16919)
- 经济学(16678)
- 农(16121)
- 财经大学(15962)
- 北京(15513)
- 经济学院(14919)
- 业大(14897)
- 州(14368)
- 院(14341)
- 范(14001)
- 商学(13936)
- 基金
- 项目(76915)
- 科学(62132)
- 研究(58027)
- 基金(57749)
- 家(49223)
- 国家(48844)
- 科学基金(43001)
- 社会(39158)
- 社会科(37198)
- 社会科学(37191)
- 基金项目(30221)
- 省(29010)
- 教育(27003)
- 自然(26650)
- 自然科(26073)
- 自然科学(26067)
- 自然科学基金(25645)
- 划(24207)
- 资助(23105)
- 编号(22662)
- 制(21200)
- 成果(19395)
- 部(18205)
- 重点(17238)
- 创(16645)
- 国家社会(16590)
- 教育部(16300)
- 课题(16050)
- 人文(15709)
- 发(15675)
共检索到189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沈蕾
跨国竞争的出现使各国的反垄断政策模式从结构主义转向行为主义。为了追求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规模经济效应 ,各国纷纷放松了对垄断的管制。本文从垄断与竞争的相对性角度剖析了跨国竞争对当今各国政府反垄断的抑制作用及其原因 ,指出跨国竞争中的垄断是具有提高企业竞争力作用的 ,不应成为政府干预的对象。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垄断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以及反垄断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反垄断 跨国竞争 规模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邓霆
一、世界范围的垄断趋势及其本质 竞争与垄断是经济运行中的两种模糊状态。之所以说它们模糊,是因为它们的界限难以明确,如果市场上存在同类或近似的产品,它们的价格、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就存在竞争,甚至它们的价格本身也是通过竞争产生的。而按照经济发展与市场发展的规律,自由竞争必然走向垄断,尤其是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市场环境中更是如此。极端的情况是,某些国内行业仅剩余一家企业,这也是可以想象的。企业对垄断有天生的好感,任何企业都会追求最大的市场份额,从而加强对上游产品的控制,以降低成本;控制下游产品的数量和价格,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传统意义上认为的竞争可以促进技术开发,井且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的观...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朱孟晓 胡小玲
伴随跨国公司来华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在华经营中的垄断及限制竞争问题逐渐凸显。深入认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反垄断政策和反垄断法规,以遏制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的垄断势力,对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意义重大。
关键词:
跨国公司 限制竞争 垄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叶
中国跨国公司属于垄断竞争性企业,垄断竞争的发展必然走向高层次联合。中国跨国公司正好利用这种趋势向跨国性企业集团发展,使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在起步阶段就以大型集团公司的形式走向世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海燕
申报门槛、市场影响、市场份额、并购动因、例外豁免等是反垄断执法机构审核并购的重要考量因素。我国要加强反垄断制度的国际协调,灵活运用投资方式以缓解企业的政治风险,通过反垄断域外适用、对等适用等实现效力对等原则捍卫国家利益,具体分析并购涉及国的反垄断理念和制度差异,有选择地控制制度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史笑晓
企业并购(M&A)是企业兼并(Merger)与收购(Acquisition)的简称。企业兼并与收购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其他企业与一企业合为一体,其他企业不再存在;后者仅是一企业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其他企业依然存在。企业跨国并购(Cross-borderM&A),是指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取得另一国企业的一部分,甚至全部股份或资产,从而对后者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的行为。按照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的定义,跨国并购包括:(1)外国企业与境内企业合并;(2)收购境内企业的股权达10%以上,使境内企业的资产和经营的控制权转移到外国企业。[1]跨国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阳
专利的全球扩张带来了巨大的负外部效应,跨国并购所涉的专利技术交易必然带来全球消费者福利的问题,但各国都仅仅是从本国利益出发考量跨国并购所涉专利技术的反垄断审查,这必然带来全球正义的缺失。因此,需要建立新型的国际机制来处理跨国并购中专利交易的反垄断审查。
关键词:
专利扩张 跨国并购 反垄断审查 国际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德霖
制定反垄断法塑造公平竞争机制张德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说到底也就是建立公有制条件下的竞争性市场体制。但这种竞争必须是有规则的竞争,即依法开展公平有效的竞争。相应地,就需要制定并实施旨在制止垄断、促进公平竞争的法律,以通过法律来实现各种竞争政策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田利军 张玉兰
国内文献大多认为我国独立审计市场属于自由竞争市场。我们的市场检验发现,我国的审计市场不具备经济学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特征。按照贝恩的划分,以客户资产和主营业务收入计量的市场集中度表明我国寡占型审计市场已初步形成。但居高不下的本地客户率表明,我国审计市场地区垄断情况很严重,应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
关键词:
审计市场 市场结构 自由竞争 垄断竞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董璇
随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国际化趋势的不断深化,市场已越过国内的限制逐渐向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使投资变得更加便捷。在此背景下,掀起一股跨国并购的巨大浪潮。跨国并购在一定层面来讲利于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优化、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境外投资风险的降低以及跨国资本公司的流动等,但跨国并购也极其容易限制市场内的竞争,导致国际性的生产与销售的集中与垄断的出现,对企业、消费者乃至对并购方国家的国民经济都将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大多数国家就通过垄断法对跨国并购进行规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史际春 王先林
目前中国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反垄断法”。立法过程中需研究的问题很多,其中,对作为反垄断法规制对象的限制竞争暨垄断行为作出恰当、合理的规定,是核心及最具实质意义的问题。 在反垄断法中,垄断的含义本来就是对竞争的限制,无论是促成垄断的扩张和联合过程,还是垄断形成的后果,都表现为对竞争的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晔
从自然垄断到开放竞争 网络是电信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它通过成本很高的管道或者线路向社会提供产品或者服务。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从经济的合理性出发,与网络相关的行业应当由一个企业垄断经营,这样的行业被称为自然垄断行业。世界各国对自然垄断行业基本采取两种做法:一种是允许私人垄断经营,但对垄断企业实行国家管制,例如1982年之前,美国的电信业是由AT&T公司一家垄断经营,在价格方面受美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聂嫄芳
数字平台竞争中独家交易行为日渐受到关注和重视,成为反垄断规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独家交易的概念极为广泛,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界定。按照市场结构,独家交易可以分为上下游垄断性、上游寡占主导型、上下游竞争垄断型和下游寡占主导型四种类型,不同类型有不同的特征。数字平台中的独家交易属于下游寡占主导型独角交易,因在实施主体、表现形式、意思表示等方面与其他的独家交易类型不同,同时还因我国《反垄断法》第17条适用存疑、经济分析模式争议较大、适用原则演变中的争议以及数字经济下独家交易的特性等因素加大了认定难度,使得对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独家交易认定陷入了困境。通过对阿里"二选一"、腾讯音乐构筑独家版权两个案例的分析,在数字经济反垄断中认定独家交易违法性需要从实施主体地位、市场锁定份额、持续时间和进入壁垒程度四个方面予以细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路文成 魏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但对于平台经济而言,传统反垄断方法难以有效监管平台企业垄断行为。将可竞争市场理论与平台市场理论相结合,可以得到可竞争平台市场的模型。本文利用该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进入壁垒的可竞争平台市场中,在位平台会放弃垄断定价,主动让渡一部分垄断利润以实现与潜在进入平台的“和平共处”,此时的市场结构是竞争有效的。但由于在位企业具有先行优势以及网络效应优势,潜在进入平台的竞争威胁依然不足以使得在位企业制定竞争性价格。因此,要通过数据要素可携带权、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降低市场壁垒,进而实现平台市场的可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