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6)
- 2023(1807)
- 2022(1528)
- 2021(1482)
- 2020(1303)
- 2019(3088)
- 2018(2849)
- 2017(6173)
- 2016(3179)
- 2015(3416)
- 2014(3314)
- 2013(3387)
- 2012(3180)
- 2011(2794)
- 2010(2918)
- 2009(2859)
- 2008(3040)
- 2007(2778)
- 2006(2612)
- 2005(2461)
- 学科
- 济(16576)
- 经济(16571)
- 业(12457)
- 管理(11047)
- 企(11008)
- 企业(11008)
- 方法(7726)
- 数学(7022)
- 数学方法(6989)
- 财(6232)
- 务(4881)
- 财务(4878)
- 财务管理(4877)
- 企业财务(4769)
- 关系(3622)
- 贸(3605)
- 贸易(3604)
- 易(3557)
- 制(3149)
- 中国(3124)
- 农(2952)
- 融(2875)
- 金融(2875)
- 对外(2557)
- 业经(2549)
- 经济关系(2513)
- 外经(2439)
- 对外经济(2384)
- 公司(2351)
- 银(2326)
- 机构
- 大学(49238)
- 学院(47643)
- 济(24580)
- 经济(24252)
- 管理(19829)
- 理学(17240)
- 理学院(17123)
- 管理学(16950)
- 管理学院(16868)
- 研究(15617)
- 财(12296)
- 中国(11925)
- 财经(9925)
- 京(9390)
- 经(9043)
- 经济学(7601)
- 所(7587)
- 财经大学(7550)
- 科学(7006)
- 经济学院(6868)
- 中心(6771)
- 研究所(6675)
- 商学(6564)
- 商学院(6525)
- 江(6372)
- 北京(6072)
- 贸(5892)
- 院(5562)
- 融(5215)
- 州(5166)
共检索到72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舜
一、引论跨国公司是怎样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时机的?传统理论未曾给出直接回答。垄断优势论表明:当企业拥有某种优势,而市场不完全时,就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控制国际生产和经营,以取得拥有优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程书芹 刘江
一、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演进从20世纪60年代的海默-金德伯格开创性的垄断优势理论开始,各国学者纷纷读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行为进行分析,建立了各自的理论体系。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阿伯利货币汇率理论、维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尼克博克的寡头垄断竞争反应理论、巴克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金钵 任荣明
跨国直接投资在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对东道国的就业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论文分析了跨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就业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了阐述,最后,论文分析了该领域内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跨国直接投资 溢出效应 就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晓翔
一、研究对外直接投资时机选择的必要性在当今的国际经济交往活动中,跨国公司已成为最具影响、最活跃的经济力量,对外直接投资在其跨国经营活动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投资时机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首先要明确这种投资时机的选择是指跨国投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芳 张先治
本文主要探究我国在2007年之后采用与国际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变革)的宏观经济后果及其作用机理。本文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双向跨国资本流动之和衡量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跨国直接投资,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直接投资是否具有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是通过会计准则可比性的提高来实现的。研究发现:通过会计准则可比性的中介效应检验,会计准则变革通过会计准则可比性的提高促进跨国直接投资的增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冠宏 蒋殿春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数据,检验了企业异质性对其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率更高、资本更密集和规模更大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出口越多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绿地投资的方式;研发密度越高和流动资产比重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生产率高、资本密集、规模大、研发密度高且流动资产比重高的中国企业选择跨国并购方式的可能性大。这充分说明是否具有"可转移优势"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选择进入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冠宏 蒋殿春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数据,检验了企业异质性对其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率更高、资本更密集和规模更大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出口越多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绿地投资的方式;研发密度越高和流动资产比重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生产率高、资本密集、规模大、研发密度高且流动资产比重高的中国企业选择跨国并购方式的可能性大。这充分说明是否具有"可转移优势"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选择进入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昕 董耀武
在构建"内循环"产能与跨国直接投资均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PVAR-GMM自回归方法实证研究2006—2019年中国工业的"双循环"模式,发现中国工业"内循环"产能与跨国直接投资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在不同产能发展阶段二者的相互影响存在差异。具体而言,优质阶段工业行业"内循环"产能与跨国直接投资呈现相互推进发展模式,但跨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却制约转型阶段和低质阶段工业行业的"内循环"产能发展;工业行业人力资源规模对"双循环"模式影响的显著性呈现U形变化,且科技创新的影响效应变化趋势相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钵 朱晓明
分析了跨国直接投资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机理,建立了衡量技术溢出效应的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对我国工业领域内跨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在1993-2002年间,我国工业领域内的跨国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
跨国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效应 回归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磊 韩雷 叶金珍
本文基于2000-2014年5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了FDI与雾霾污染的关系,弥补了国际经验证据缺乏的不足。研究发现,FDI整体上显著加重了东道国的雾霾污染,其每增加1%,导致东道国雾霾污染程度上升0.015%~0.019%。交互效应表明,在东道国FDI的经验平均水平,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影响总体不显著,这可能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排放规模扩大和治污减排投入增加两种力量"拉锯"的结果;工业份额上升、环境技术进步则分别会加重、减轻雾霾污染。异质性估计结果表明,不同空气质量国家的FDI均显著加重了雾霾污染,发展中国家FDI也会增加污染程度,发达国家FDI的污染效应则不显著;空气质量较高的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结构效应不显著、技术效应减轻了雾霾污染,空气质量较低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效应则加重了雾霾污染、技术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为东道国的引资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等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储祥银
跨国公司在实现自己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客观上也为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带来了积极影响;与此同时,跨国公司的投资势必会在某些行业造成垄断,挤占东道国市场,对东道国当地企业的发展不利。因此,利弊权衡是决策者在与跨国公司合作与竞争中必须认真加以考虑的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飞鸣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了世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使跨国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日益凸显;从理论上看,金融机构跨国投资也符合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这一直接投资主流理论。文章分析总结了跨国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货币金融效应、经济一体化效应、东道国经济自主权与安全效应等多重效应,并给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
跨国金融机构 对外直接投资 理论 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唐海燕 程新章
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实行知识产权保护的空间延伸是非零和博弈过程。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直接关系到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选择,但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产业部门的不同而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只有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新的成效,才能进一步有效开拓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新局面。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跨国公司 直接投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国锋
本文运用邓宁提出的国际直接投资经典理论,梳理港口业海外投资的动因,检讨中国港口业海外投资的现状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港口企业"走出去"策略提供建议,包括循序渐进,以非投资形式先行积累海外经验;适当运用跨国并购,获取所缺的海外投资必备优势;与当地港口运营商和大船公司等结盟;格外关注区位选择及其风险防范等。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 港口 动因 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