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96)
- 2023(16114)
- 2022(13562)
- 2021(12603)
- 2020(10554)
- 2019(24170)
- 2018(23671)
- 2017(46392)
- 2016(24765)
- 2015(27633)
- 2014(27283)
- 2013(27140)
- 2012(24715)
- 2011(21894)
- 2010(21777)
- 2009(20323)
- 2008(20147)
- 2007(17893)
- 2006(15690)
- 2005(14133)
- 学科
- 济(107333)
- 经济(107218)
- 业(96729)
- 企(87228)
- 企业(87228)
- 管理(85532)
- 方法(47676)
- 数学(37858)
- 数学方法(37515)
- 业经(33341)
- 农(32420)
- 财(31382)
- 中国(25515)
- 务(23285)
- 财务(23223)
- 财务管理(23198)
- 农业(22346)
- 企业财务(21982)
- 技术(20673)
- 制(20316)
- 贸(19871)
- 贸易(19856)
- 地方(19706)
- 理论(19229)
- 易(19175)
- 和(19044)
- 学(18030)
- 划(17855)
- 策(16808)
- 环境(15481)
- 机构
- 学院(357014)
- 大学(353308)
- 济(149335)
- 管理(148339)
- 经济(146398)
- 理学(127829)
- 理学院(126523)
- 管理学(124781)
- 管理学院(124136)
- 研究(115601)
- 中国(89814)
- 京(75215)
- 科学(68317)
- 财(68221)
- 所(57013)
- 农(56782)
- 财经(54947)
- 中心(52493)
- 江(52160)
- 研究所(51409)
- 业大(51242)
- 经(50041)
- 北京(47360)
- 农业(44494)
- 经济学(43954)
- 范(43792)
- 师范(43460)
- 州(42167)
- 院(42166)
- 财经大学(40882)
- 基金
- 项目(239057)
- 科学(190422)
- 研究(177678)
- 基金(175374)
- 家(151404)
- 国家(150098)
- 科学基金(131386)
- 社会(113532)
- 社会科(107791)
- 社会科学(107762)
- 基金项目(93776)
- 省(92997)
- 自然(85198)
- 自然科(83298)
- 自然科学(83282)
- 自然科学基金(81846)
- 教育(79696)
- 划(77005)
- 编号(72436)
- 资助(71167)
- 成果(56844)
- 部(52736)
- 重点(52473)
- 创(52052)
- 发(50912)
- 课题(48226)
- 创新(47883)
- 国家社会(46682)
- 业(45761)
- 教育部(45657)
- 期刊
- 济(169157)
- 经济(169157)
- 研究(107425)
- 中国(63967)
- 管理(59336)
- 财(54052)
- 农(52254)
- 学报(49650)
- 科学(48919)
- 大学(38429)
- 农业(36657)
- 学学(36351)
- 教育(33755)
- 融(32532)
- 金融(32532)
- 技术(31818)
- 业经(30171)
- 财经(27296)
- 经济研究(26860)
- 经(23511)
- 业(21892)
- 问题(21855)
- 技术经济(19951)
- 现代(18273)
- 商业(18211)
- 理论(17522)
- 贸(16904)
- 科技(16680)
- 世界(16618)
- 图书(15797)
共检索到527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宪萍 周国强
在全球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跨国流通企业通过价值链的整体控制及企业关系重构,实现了买方市场势力的增强。突破本地市场空间容量限制,实行连锁复制已成为跨国流通企业在全球进行规模扩张增强买方市场势力的一种方式。跨国流通企业不仅在中国一线城市巩固地盘,而且逐步加大了对二、三线城市的投资,实现了买方市场势力在中国的整体布局战略。跨国流通企业买方市场势力的空间生产,实质上是跨国资本在空间的演化及空间的延伸,是剩余资本的经济利益通过空间实践扩张而共同逐利并实现其霸权的过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宪萍 段小梅
随着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流通企业相对于生产企业的市场地位显著增强。目前对基于流通企业买方市场势力的纵向控制研究,国外学者主要从产业链的纵向关系角度、对社会福利影响的角度、市场绩效的角度以及社会分工网络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对流通企业买方市场势力纵向控制关系的分析,既不采用SCP范式也不采用芝加哥学派,应该针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植于资本逻辑引导的空间非均衡发展差异样态,联系跨国公司主导的以追求更大弹性为目标的全球生产网络的重塑,来深入剖析跨国流通企业对中国产业体系及消费者的多维强大冲击。
关键词:
流通企业 纵向控制 买方市场势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小毅 周德群
通过对中国煤炭产业的买方市场势力的量度,得到趋势向上的结论。目前买方市场势力与煤炭产业集中度高度正相关、与利润率显著正相关,与后者的关系与大多数实证结论相悖,究其原因是中国目前煤炭需求的特殊性和产业"边际"集中度增速较快。通过测算煤炭细分市场———炼焦煤市场的集中度,认为其市场结构特征是寡占型;追踪最新的钢铁行业市场结构变化特征,研究结论是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推动了炼焦煤市场价格。国家产业政策应鼓励电力企业后向一体化,加快钢铁、水泥等产业兼并重组,促进产业均衡良性发展,确保国民经济稳定运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莉 马博文 谢梅
持续性的创新投入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面对日趋集中的买方势力,保持创新的持续性是应对市场波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资源能力和知识管理视角,利用2013~2020年沪深A股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上游整车企业的集中度对零部件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买方市场势力与企业的创新持续性呈现倒U型关系。路径机制研究表明,战略差异度在买方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倒U型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同时,数字化转型能力有助于平滑买方市场势力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倒U型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相较于处在成长期和衰退期的企业而言,成熟期企业战略差异度的中介效应最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晔
在通过吸收外来投资发展当地配套企业的新工业化道路中,处于价值链下游的跨国公司利用买方垄断势力对当地配套企业的纵向压榨,可能使后者失去生存空间。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纵向压榨模型,并以苏州IT产业中台资企业对当地配套企业的纵向压榨为例,分析了影响跨国公司纵向压榨的因素,认为纵向压榨起因于跨国公司的买方垄断势力和双方市场势力的严重不对等。而采取相应措施形成抵消性的市场势力,是避免当地配套企业被纵向压榨的重要手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伟 李丽
本文基于2013-2022年政府采购数据和流通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政府采购、流通企业ESG和市场势力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政府采购通过“倒逼效应”“引导效应”和“认证效应”提升流通企业ESG,流通企业ESG通过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提升生产效率增强市场势力,熵平衡匹配估计结果支持上述结论;流通企业ESG在政府采购影响市场势力中存在中介作用;政府采购对流通企业ESG以及ESG对市场势力的作用机制均存在企业生命周期与产权性质的异质性特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晓玲 李凯
在纵向关联市场中,市场势力和资产专用性是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2012-2016年我国121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从买方与卖方双重视角探究市场势力、资产专用性与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关系。结果表明:买方势力、卖方势力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均呈现"倒U型"关系,即当买卖双方市场势力较小时,市场势力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正向"激励效应"占主导地位;在市场势力超过一定水平后,市场势力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挤出效应"占主导地位,且相比于专用性资产投资强度较低的医药企业而言,卖方势力与买方势力对具有高资产专用性强度的医药企业研发投入所产生的"倒U型"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
本文基于2007年135个部门投入产出表,采用55个三位数制造业的数据,选取卖方市场势力、买方市场势力、所有制结构和进入壁垒等重要变量构建跨行业多元回归计量模型,重点检验我国制造业买方市场势力是否对卖方绩效产生影响。实证结果部分支持了买方抗衡力量假说,集中度较高的制造业中买方市场势力与卖方绩效呈显著负相关,高集中度制造业的卖方集中所产生的市场势力大部分被买方集中度的上升所抵消,买方集中度是衡量买方势力的较好指标,而卖方利润率与买方部门离散度无显著相关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勤 郑小碧
创业导向是提升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现有文献对两者间关系进行了多角度研究。本文探索性地引入国际市场势力这一中介变量,通过概念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揭示跨国创业导向、国际市场势力与企业国际化绩效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探讨国际市场势力在跨国创业导向与国际化绩效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跨国创业导向是企业的"国际化基因",它通过跨国经营的创新性、先动性与风险承担性对企业国际化绩效产生积极的显著性影响;(2)跨国创业导向对企业国际市场势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后者又对企业国际化绩效产生显著影响;(3)国际市场势力在跨国创业导向与企业国际化绩效关系间具有中介效应,大企业的国际市场势力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而中小企业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秀辉 马宇
电煤市场买方市场势力是解释电煤价格和煤炭产业经济效率的变化和理顺煤电关系的关键。从煤电纵向关系的角度出发,采用买方集中度和买方赫芬达尔指数对电煤市场买方市场势力进行测算,并检验了买方市场势力对煤炭价格、电煤价格以及煤炭产业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煤市场买方市场势力不大;发电产业买方市场势力显著地降低了电煤价格、煤炭价格以及煤炭产业经济效率。协调煤电矛盾的政策选择在于: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实现电煤市场的完全市场化以及完善发电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易伟义
买方市场是指在供求关系中买方处于主动地位,成为主导方面的市场。我国买方市场具有初级性和结构性的特点。文章认为,我国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仍然存在局部的卖方市场,企业需要在个性、文化、服务、技术和感觉诸方面来寻求自身“卖点”;应寻找新的市场机会,积极实行差异化策略,主动进行创新,抢抓机遇并充分利用消费断层创造企业卖点。
关键词:
买方市场 企业卖点 供求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庄尚文 赵亚平
收取通道费是跨国零售行使买方势力的典型方式。本文将供应商区分为差异化产品生产者和同质产品生产者,结合双边市场的理论和模型研究,将零售商的服务纳入到模型分析,并将其内生化,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零售商收取的差别化通道费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结论表明,零售商对差异化产品收取通道费对其均衡价格没有影响,但是可以提高零售商的服务水平和降低同质产品的均衡价格,因而有利于增进消费者福利;但是,零售商对同质产品收取通道费会带来消费者福利的下降。据此提出了通道费的规制建议,并提出了关于跨国零售买方势力的规制思路。
关键词:
跨国零售 买方势力 通道费 福利规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亚平 庄尚文
跨国零售巨头凭借其强大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取得的市场支配地位,压缩了中国制造商的利润空间,影响了中国制造商的资本周转,从而进一步制约了中国制造业整体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投资,阻碍了产业的升级。为此,中国制造商需要构建战略联盟,增强议价能力;零售业需要进行供应链改造,为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分销提供合适的渠道;政府应对跨国零售巨头的买方势力进行必要的规制。
关键词:
跨国零售 买方势力 产业升级 机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振宇
跨国零售集团的市场势力迅速扩展的主要原因是:信息和管理技术的进步、全球化等因素使交易成本迅速降低,也使得组织能力的低成本复制成为可能,从而深化了零售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分工。其他原因包括:不公正的竞争规则、少数厂商间形成联盟的更大可能及声誉机制等。但零售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利益冲突、中小企业间的联盟及更公正的竞争规则都将对跨国零售集团市场势力的进一步扩展产生强大的制衡作用。
关键词:
零售商 市场势力 制造商 联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