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1)
2023(6831)
2022(5798)
2021(5563)
2020(4566)
2019(10382)
2018(10150)
2017(18903)
2016(10282)
2015(11602)
2014(11442)
2013(10853)
2012(10073)
2011(8998)
2010(8949)
2009(8093)
2008(7799)
2007(7014)
2006(5974)
2005(5323)
作者
(28234)
(23718)
(23137)
(21934)
(14961)
(11350)
(10833)
(9110)
(9108)
(8322)
(8163)
(7823)
(7665)
(7380)
(7239)
(7026)
(6953)
(6789)
(6775)
(6585)
(5871)
(5719)
(5653)
(5599)
(5271)
(5194)
(5097)
(5033)
(4834)
(4672)
学科
(35594)
经济(35525)
管理(23738)
(22680)
(16934)
企业(16934)
(13235)
方法(12220)
中国(11689)
数学(10455)
数学方法(10333)
地方(9562)
(9422)
(8650)
农业(8394)
(8293)
业经(7854)
(7718)
(7042)
贸易(7039)
(7005)
金融(6996)
(6900)
银行(6884)
(6818)
理论(6703)
(6636)
教育(5772)
(5417)
环境(5165)
机构
大学(135350)
学院(134759)
(51573)
经济(50283)
研究(49354)
管理(47742)
理学(40601)
理学院(39994)
管理学(39189)
管理学院(38921)
中国(36907)
科学(30050)
(29981)
(25038)
(24553)
(24364)
中心(23331)
研究所(22406)
(21279)
(20678)
师范(20456)
业大(20087)
财经(19359)
农业(19054)
北京(18655)
(18173)
(17507)
(16848)
师范大学(16579)
经济学(15584)
基金
项目(93124)
科学(72643)
研究(70401)
基金(66019)
(58607)
国家(57654)
科学基金(48288)
社会(43978)
社会科(41376)
社会科学(41366)
(36648)
基金项目(34895)
教育(32421)
(31123)
自然(30083)
编号(29677)
自然科(29329)
自然科学(29319)
自然科学基金(28762)
资助(26234)
成果(25109)
课题(20874)
重点(20681)
(20351)
(20065)
(19209)
国家社会(18187)
创新(17942)
(17726)
项目编号(17656)
期刊
(60676)
经济(60676)
研究(42403)
中国(31397)
(22862)
学报(22654)
科学(20264)
教育(19835)
(19584)
大学(17261)
管理(17084)
学学(15930)
农业(15507)
(12243)
金融(12243)
技术(11412)
业经(10235)
经济研究(9701)
财经(9085)
(8663)
问题(8217)
图书(7996)
(7986)
(7510)
世界(7197)
(6826)
论坛(6826)
(6705)
资源(6656)
(6579)
共检索到210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梅花  
当代中国朝鲜族的跨国流动在促进朝鲜族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他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下,朝鲜族个体生活受到巨大冲击,家庭生活内容被部分掏空,特别是家庭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不过,基于日常生活之上做出跨国流动的选择并将之付诸行动的朝鲜族,并没有消极受制于"跨国分离家庭"这一新的家庭模式,而是借助血缘、情感、身体、汇款等诸种工具性纽带,积极弹性地维系着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朴今海  范妍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少数民族的人口流动越来越趋于活跃,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数量也与日剧增。在我国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中朝鲜族的跨国流动儿童颇为典型。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多为劳务人员,其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短缺以及所在国的各种结构性排斥,致使跨国流动儿童的教育越趋边缘化,不仅直接影响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而且也对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带来潜在的隐患。流动儿童教育与留守儿童教育一样,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不容忽略的社会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海英  
就人的社会意义而言,文化是其生命力之所在。特定文化能否得到有效传承,直接决定着特定人们共同体继续存在的可能和意义。从人类历史来看,传承文化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多样,其中最直接、最有效而又最具形式化特征的方式和途径毫无疑问就是教育。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族迁徙移动特征显著,为了谋求更好的生存、发展机遇而形成跨界移动的突出特点。在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积极应对生存发展和竞争压力的过程中,朝鲜族发展了特色浓郁的教育文化,形成鲜明的教育信仰,增强了朝鲜族的集体意识,在传承朝鲜族文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攀峰  
教育研究是在真实教育情境中以个体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进行的研究 ;教育研究是研究者作为主体积极参与的一种价值负载活动 ;在教育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因此 ,当代教育研究应该注重叙事研究 ,关注教师的个体体验和个体实践知识 ,在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之间开展广泛的合作与对话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朴美兰  金花善  
"孝"文化是中国朝鲜族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但是全球化以来长期承担无偿家庭照顾劳动的朝鲜族女性老年人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照料服务困境。朝鲜族女性丧偶率高,寿命延长,慢性病缠身等现实使得她们更需要照料服务。然而,人口流动常态化、低生育率的少子化使照料服务人力资源匮乏;朝鲜族特有的语言、饮食习惯又使得她们难以入住各类养老院机构;上述种种现状使得朝鲜族老年女性处于照料服务缺失的困境状态。由于文化、性别分工、人口流动等因素,造成朝鲜族女性老年人在养老的照料服务方面既不同于朝鲜族男性老年人,也不同于汉族女性老年人,难以获得亲密的情感照顾服务、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以及医疗照顾服务。在经济利益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的第一目标的前提下,应强化年轻一代对朝鲜族老年女性的责任意识和关怀伦理意识,弘扬朝鲜族传统的孝道理念,促进朝鲜族社会的良性循环。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严秀英  金粉如  
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是影响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适应的关键,也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核心。本研究采用美国心理学家Timothy J.Cleary等人编制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自陈量表(SRSI-SR),对延边地区11所中小学的513名留守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朝鲜族留守儿童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发展良好,管理环境行为和寻找获取信息两个维度在学段和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监管行为在民族和民族学校类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调查中发现,近24%留守儿童对学习的态度不明确,且不同的学习态度在管理环境行为、寻找获取信息、不良反应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曾祺  吴必虎  
本文以参与过美国访学旅游的台湾地区学生为例,通过深度访谈,分析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以及访学旅游活动这一消费行为的社会意义。访学旅游带动了文化消费,加深了旅游活动与教育学习的多元发展。参与访学旅游活动,也是游学生建构英语文化与社会资本的渠道。本文还讨论了"异文化"在旅游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于访学旅游地点选择的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爱军  刘伟华  
本文从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入手,试将其进行行业扩展,进一步探究其理论适用性。同时,根据已有理论提出相关假设,并以此作为研究视角,利用我国2003~2007年19个行业的相关经济数据作为观测对象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行业实证实体资本的跨国流动对我国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上行业引资对我国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减少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同时,由于行业特征、引资规模以及引资质量的不同使得FDI对不同行业工资波动程度具有异质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江淮  陈喆  康乐乐  
本文揭示了全球化中国家间技术互补和发明人才同步跨国流入流出的趋势,试图从产品内分工和创新实践中,提出一个国际技术发现假说,探讨国家间技术互补呈现先上升后稳中下降的发生机理,揭示了各国本地化创新资源禀赋和创新体系与发明人才流动之间的超模条件和正向群分匹配效应,由此从国家间技术互补变迁视角解释了发明人才双向跨国流动先升后降的发生机制,进一步分析了各国在国家间技术互补中形成整体比较优势、在本地化创新集聚中形成分散化创新极点等典型事实。实证检验发现,国家间技术互补显著促进了发明人才双向跨国流动;随着国家间文化以及制度距离的增加,国家间技术互补对发明人才双向跨国流动的促进作用将减弱;相比于低技术和中低技术行业,高技术和中高技术行业的国家间技术互补能显著地促进发明人才双向跨国流动;行业比较优势是国家间技术互补促进发明人才双向跨国流动的重要传导机制。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加快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国家间技术互补进一步深化、形成以自主可控技术为基础的跨国技术集群、加快“发明人才双循环”、制定发明人才多点集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了启示。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鲍成学  
朝鲜族是我国重要的民族,吉林省是中国朝鲜族重要的聚居地。文章系统阐述了中国朝鲜族文化多媒体数据库框架、建设流程及建设细则,同时还就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实践探讨了建库经验和启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朴婷姬  安花善  
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以朝鲜族留守儿童为对象,研究其性别、年级、留守时间与学习态度、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态度、行为表现等的关系。结果表明,朝鲜族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心理状况、人际交往、行为表现总体水平正常。应转变认识,从"非问题儿童"的角度看待留守儿童,让他们在校园中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强化父母及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责任;培养留守儿童的积极心态,增强其心理弹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龙登高  李玥晨  
本文考察了三种移民群体及其融资网络:19世纪契约华工、17世纪-18世纪欧洲到美利坚的契约白奴、20世纪晚期的福州沿海无证移民。三者相互印证,从特殊的移民现象形成一般性的认识。历史考察与比较研究发现:跨越国界,移民通常经历身份的转换,往往意味着人力资本的边际价值提升。跨洋迁移成本与风险很高,但由于能够催生出特定群体的跨国融资网络创新,促成跨国移民及其人力资本的未来收益变现,因而利益相关方都能从中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这些发现澄清了以往有关契约华工、无证移民的认识误区,揭示了跨国的民间融资体系的形成及其特征,解释了围绕特殊跨国移民所形成的信贷信用机制与跨国融资网络,也论证了人力资本的跨国实现路径,从而具有其理论贡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朱善植  郭起瑞  
课题组对被誉为华夏朝鲜族第一村的辽宁省沈阳市满融村113户农村家庭进行实际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朝鲜族农村在现有的收入水平下,对留守子女教育投资存在着投资数额偏高、投资收益偏低、缺乏家庭金钱观教育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辽宁省朝鲜族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及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汪新筱  张积家  
本文旨在考察跨文化敏感性对朝鲜族学生文化适应策略的影响机制,采用跨文化敏感性量表、民族认同量表和文化适应策略量表,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320名朝鲜族中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策略。结果发现,跨文化敏感性对朝鲜族学生的本民族认同和汉族认同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跨文化敏感性通过民族认同间接地影响文化适应策略,跨文化敏感性高的学生倾向于采取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研究结果启示可以通过培养跨文化敏感性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蔡春  易凌云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反思与学习。教师的生活体验写作是促成中小学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与学习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教师的生活体验写作是一种自我存在的彰显、一种思维的训练、一种个人知识的管理、一种反思习惯的养成;教师的生活体验写作亦是一种教育科研的基本方式,这使“教师成为研究者”获得了其基本的现实性。生活体验写作是一种随机写作,要求教师保持对教育学世界的敏感性与亲切性,以质朴、简单、直接的语言及描述性语言呈现生活世界,要求教师在不断“重写”的过程中实现“描述”与“解释”的统一。通过生活体验写作,中小学教师将成为一个敏行的教育学实践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