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7)
- 2023(12345)
- 2022(10682)
- 2021(9618)
- 2020(8251)
- 2019(19148)
- 2018(18617)
- 2017(35896)
- 2016(19322)
- 2015(22096)
- 2014(22178)
- 2013(22166)
- 2012(21280)
- 2011(19704)
- 2010(19719)
- 2009(18509)
- 2008(18182)
- 2007(16397)
- 2006(14529)
- 2005(13232)
- 学科
- 济(102859)
- 经济(102774)
- 管理(48602)
- 业(43650)
- 方法(37786)
- 企(33535)
- 企业(33535)
- 数学(33021)
- 数学方法(32727)
- 地方(27282)
- 农(23715)
- 贸(23560)
- 贸易(23547)
- 中国(22949)
- 易(22718)
- 学(21345)
- 业经(18635)
- 财(17949)
- 地方经济(16109)
- 农业(15985)
- 制(15700)
- 环境(14154)
- 和(13569)
- 融(13200)
- 金融(13197)
- 理论(12471)
- 银(12118)
- 体(12078)
- 银行(12078)
- 行(11594)
- 机构
- 大学(289093)
- 学院(288589)
- 济(128821)
- 经济(126157)
- 研究(108542)
- 管理(102284)
- 理学(87059)
- 理学院(85907)
- 管理学(84394)
- 管理学院(83862)
- 中国(80045)
- 科学(67299)
- 京(62031)
- 所(57045)
- 财(53982)
- 农(53777)
- 研究所(51918)
- 中心(48445)
- 江(45414)
- 业大(44039)
- 财经(42847)
- 农业(42482)
- 经济学(40663)
- 院(39249)
- 北京(39231)
- 范(38923)
- 经(38584)
- 师范(38510)
- 经济学院(36540)
- 州(35707)
- 基金
- 项目(188173)
- 科学(145702)
- 研究(135235)
- 基金(134307)
- 家(119023)
- 国家(118081)
- 科学基金(98078)
- 社会(85014)
- 社会科(80434)
- 社会科学(80408)
- 省(73976)
- 基金项目(70920)
- 自然(63022)
- 划(62955)
- 自然科(61372)
- 自然科学(61350)
- 教育(60962)
- 自然科学基金(60205)
- 资助(55442)
- 编号(54410)
- 成果(44310)
- 发(43652)
- 重点(43564)
- 部(41303)
- 课题(38720)
- 创(38315)
- 科研(36247)
- 创新(36064)
- 国家社会(35304)
- 计划(35044)
- 期刊
- 济(150248)
- 经济(150248)
- 研究(88516)
- 中国(57211)
- 农(48449)
- 学报(48323)
- 科学(43513)
- 财(41105)
- 管理(36430)
- 大学(35452)
- 学学(33429)
- 农业(32696)
- 教育(27358)
- 融(25525)
- 金融(25525)
- 经济研究(25269)
- 技术(24815)
- 业经(22342)
- 财经(21501)
- 问题(21116)
- 贸(20800)
- 国际(18865)
- 经(18789)
- 业(18125)
- 技术经济(15509)
- 世界(15494)
- 资源(14698)
- 版(13865)
- 统计(13780)
- 商业(13647)
共检索到445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主光
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新形式,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区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诸多不同。文章通过对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区与典型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自由贸易区的分析比较,认为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相应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新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古惠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娣
九十年代以来 ,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进程明显加快 ,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国是目前少数几个未参加任何区域经济组织的国家之一 ,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可能处于劣势 ,而且不利于抵御世界经济的风险 ,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快区域经济合作步伐。由于中日韩三国同处在亚洲地区 ,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日本与韩国是我国的传统贸易伙伴 ,因此 ,日本、韩国应是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首选对象 ,但中日韩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 ,有人担心与日韩组成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有损中国的利益 ,本文从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运作入手 ,探讨中日韩区域经济的合作前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郁葱 吴冬梅
20 0 1年 1 1月在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 ( 1 0 + 1 )会议上 ,中国与东盟达成一致 ,确立了在 1 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这对双方关系的长远发展和东亚地区的繁荣稳定具有深远意义。它是中国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又一件对外经贸方面的重大事件。本文就这一东亚区域合作的新模式产生的国际背景 ,以及实现目标所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钢
当今世界经济中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迅速发展,中国顺势而动,融入潮流,一方面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以自由贸易区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战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逯宇铎 李丹
笔者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为例,探讨了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合作机制。首先分析了中国——东盟发展服务贸易的现实基础,并从合作博弈的角度提出合作是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唯一手段,利用议价模型进一步分析如何通过有效协商达成区域服务贸易合作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光洲 和矛 李飞
金边峰会《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一系列文件的签署 ,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但目前次区域合作还存在着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相似、经济合作的层次低规模小以及缺乏统一的官方的开发组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并按照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规范 ,本文提出了在设立统一的组织机构、确定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目标和进程、制订相关法规和规则、加快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构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康
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领导人和企业家都有良好的愿望,希望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然而,我们仍需考察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条件和可能产生的障碍,以及正确、明智的战略选择。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前提应从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方面进行考察。由于中日、中韩和韩日之间情况不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以及中日、中韩和韩日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前后时间有许多选择。中日韩企业家普遍认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给他们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将给他们在国内市场上带来更大更多的压力。因此,我们应当首先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安排”(EconomicPartnerArrangement,EPA)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作好准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瑾 江山
东盟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双方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双方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必要的保护手段。尽管自由贸易区会对双方的经济带来冲击 ,但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 ,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 ,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和东盟将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 ,共同迎接挑战 ,为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万安
一、东亚的次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区 众所周知,自由贸易区不是一个新现象,但是东亚日渐增多的自由贸易区的运作方式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吸引着政策制定者。东亚见证了从市场驱动的
关键词:
东亚自由贸易区 越南 中国 区域合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丽霞
在全球经济下滑及中国经济增长减缓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自贸区成立对各区域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广东自贸区的成立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基于广东省自贸区成立前后广州、深圳和珠海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出口额、外商实际投资额的月度数据,对广东自贸区成立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丽霞
在全球经济下滑及中国经济增长减缓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自贸区成立对各区域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广东自贸区的成立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基于广东省自贸区成立前后广州、深圳和珠海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出口额、外商实际投资额的月度数据,对广东自贸区成立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述忠 刘文军
当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僵局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热衷于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际贸易的双边时代已经到来。本文以古诺均衡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论证大国积极筹建双边自由贸易区是为了在将来可能的多边谈判中更有话语权,即增加多边框架下的谈判筹码。接下来利用美国的相关数据,采用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的可靠性。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未来的多边谈判将是几大利益集团之间的角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