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5)
2023(8418)
2022(6760)
2021(6040)
2020(5207)
2019(11654)
2018(11279)
2017(21902)
2016(11699)
2015(12942)
2014(12384)
2013(12774)
2012(11486)
2011(9950)
2010(10112)
2009(9489)
2008(9707)
2007(8714)
2006(7666)
2005(7298)
作者
(33303)
(28045)
(27949)
(25989)
(17925)
(13121)
(12608)
(10648)
(10392)
(10001)
(9456)
(9233)
(9136)
(8824)
(8708)
(8469)
(8314)
(8240)
(8060)
(7891)
(6912)
(6766)
(6694)
(6295)
(6267)
(6228)
(6189)
(6089)
(5567)
(5488)
学科
(73179)
(69634)
企业(69634)
(55839)
经济(55768)
管理(53996)
业经(25175)
方法(24713)
(21630)
(19492)
(18113)
财务(18106)
财务管理(18095)
数学(17206)
企业财务(17158)
数学方法(17129)
技术(15501)
农业(14814)
(12561)
(12405)
(11967)
企业经济(11930)
中国(11374)
(11095)
经营(11089)
(10501)
贸易(10495)
技术管理(10372)
(10264)
理论(10225)
机构
学院(171790)
大学(165586)
(76854)
经济(75534)
管理(74256)
理学(63630)
理学院(63104)
管理学(62528)
管理学院(62202)
研究(50291)
中国(42537)
(36022)
(33699)
(30823)
科学(28645)
财经(28552)
(27034)
(25991)
(25015)
农业(24310)
业大(24243)
中心(23829)
经济学(22581)
商学(22393)
研究所(22230)
商学院(22204)
财经大学(20979)
(20916)
北京(20648)
经济学院(20552)
基金
项目(110592)
科学(89980)
基金(83198)
研究(82026)
(71390)
国家(70713)
科学基金(63486)
社会(54626)
社会科(51999)
社会科学(51986)
(43989)
基金项目(43948)
自然(40972)
自然科(40144)
自然科学(40138)
自然科学基金(39557)
教育(35413)
(35128)
资助(32870)
编号(32703)
(31469)
(27208)
成果(24655)
创新(24429)
(24137)
重点(23955)
(23790)
国家社会(23065)
(22654)
人文(21389)
期刊
(88623)
经济(88623)
研究(47689)
管理(32953)
中国(32432)
(32376)
(29174)
科学(22217)
学报(21803)
农业(20379)
技术(17197)
大学(17190)
业经(16973)
学学(16400)
(15911)
金融(15911)
财经(14573)
(14105)
经济研究(14063)
(12759)
技术经济(11923)
问题(11150)
财会(10648)
世界(10067)
(9864)
现代(9606)
教育(9577)
商业(9464)
会计(8873)
图书(8753)
共检索到261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军  
在全球经济服务化和FDI重心转向服务领域的背景下,考察跨国服务企业的FDI动机表现及生产率溢价变得更为重要了。文章在克服已有FDI动机研究忽视了无形产品领域和跨国企业自身等缺陷的基础上,将关注重点置于服务领域的跨国企业自身,采用世界银行提供的1999-2012年135个国家的企业数据,考察了跨国服务企业的FDI动机表现及生产率溢价,并与制造业企业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1)跨国服务企业的FDI动机主要表现为市场寻求型,但在收入水平越高的东道国,其越倾向于寻求效率;(2)总体、国家和行业层面的跨国服务企业都呈现出显著的效率寻求型FDI生产率溢价,即与市场寻求型FDI相比,寻求效率的跨国服务企业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张军  陈登科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劳动力(技能工和非技能工)和生产者的两部门"效率工资"拓展模型,试图从企业生产率的视角理解最低工资如何影响技能溢价。理论分析表明,在最低工资制度的外生冲击下,企业生产率在技能溢价的形成中同时扮演着"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双重角色,进而本文提出两个基本命题。随后,利用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51个地级市统计数据,展开了系列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最低工资与技能溢价显著正相关,具体表现为:企业生产率越高,最低工资对技能溢价的正向作用越大;最低工资显著改善了企业生产率,从而扩大了技能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张军  陈登科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劳动力(技能工和非技能工)和生产者的两部门"效率工资"拓展模型,试图从企业生产率的视角理解最低工资如何影响技能溢价。理论分析表明,在最低工资制度的外生冲击下,企业生产率在技能溢价的形成中同时扮演着"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双重角色,进而本文提出两个基本命题。随后,利用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51个地级市统计数据,展开了系列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最低工资与技能溢价显著正相关,具体表现为:企业生产率越高,最低工资对技能溢价的正向作用越大;最低工资显著改善了企业生产率,从而扩大了技能溢价。由此可见,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不能抑制技能溢价,反而加剧了这一现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强远  钱学锋  李敬子  
基于双城模型,本文构建了大城市企业生产率溢价的概念框架,考察了选择效应、分类效应、集聚效应与竞争效应如何导致城市间异质性企业生产率分布差异;同时,基于1998—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回答了中国大城市的企业生产率溢价之谜。研究发现:(1)城市的企业生产率溢价是集聚效应、选择效应、分类效应和竞争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行业中这四种作用的溢价贡献不同;(2)集聚效应提高了大部分行业的企业生产率溢价;(3)竞争效应不一定导致大城市企业生产率呈现更大的"贫富不均";(4)城市间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存在着"水往高处流"现象;(5)大城市并不一定有更高的市场进入门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亚丽  项本武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文章使用OP、LP等方法从企业微观层面实证分析了区位选择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城市有效就业密度的产出弹性为6%,表明城市产业聚集为微观企业提供了生产率溢价;(2)虽然存在行业差异,但大部分制造业行业从产业聚集中显著获得生产率收益,依赖于本地市场及上下游联系紧密的行业受益更多;(3)企业在不同规模城市的生产率溢价存在差异,城市规模越大,生产率溢价越高;(4)若不克服内生性偏误和样本选择偏误,会高估城市产业聚集的产出弹性。本文政策涵义在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为处于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提供增长动力,同时,产业聚集作为人口聚集的前导力量有利于破解人口城市化慢于土地城市化的困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建春   朱桂芳   王站杰  
ESG作为一种追求企业长期价值增长的投资理念和非财务绩效评价标准,对于解决我国公司内部治理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2~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ESG表现、融资约束、市场化水平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ESG表现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正相关,良好的ESG表现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第二,在ESG表现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融资约束具有中介作用;第三,相对于位于高市场化水平地区的企业,位于低市场化水平地区企业的ESG表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大。本文结论对引导企业全面绿色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葛格   肖翔   李珍珠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日益紧迫,探讨ESG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ESG表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良好的ESG表现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ESG表现通过改善投资效率,即减少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ESG表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在成长性好、重污染行业企业和市场化水平高的企业中更明显;相较于公司治理表现,环境表现和社会责任表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强。为推动我国ESG的发展,应当构建跨部门的协调机制、统一ESG信息披露标准、规范ESG信息披露管理和完善ESG考核评价的奖惩机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军  
在跨国服务企业已成为FDI主体和FDI动机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文章通过引入沟通成本因子在理论层面考察了不同投资动机的跨国服务企业的FDI学习效应,并利用美国跨国服务企业的样本数据,分别基于母国和东道国视角进行了动态面板GMM检验。研究表明:寻求效率的跨国服务企业存在显著的FDI学习效应,而市场寻求型FDI的学习效应不存在;企业自身及东道国较高的研发水平能够促进效率寻求型FDI的学习效应,但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抑制作用;与制造业的比较发现,制造业跨国企业不存在FDI学习效应,但内外部因素对其FDI学习效应的现实影响与服务领域基本一致。文章结论对于我国政府今后支持服务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以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符加林  黄晓红  
选择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华证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级衡量企业ESG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企业ESG表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可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这一结论在经过替换解释变量衡量方式、采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以及Heckman两阶段方法克服样本选择偏误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在大规模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加强ESG建设,强化ESG信息披露,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争  史晋川  
本文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系统地研究中国私营企业的生产率表现和投资效率问题。样本分析表明,东部地区材料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的私营企业在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上都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然而这种优势主要集中表现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上。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显示各地区大部分行业的资本弹性稳定地处于0.2—0.3之间。对生产率方差的分解表明,地区和行业内部近90%的生产率差异来自TFP的差异,劳均资本的差异只占贡献来源的13%左右。虽然行业间生产率差异的主要来源还是TFP,但地区间的生产率差异则主要来源于劳均资本的差异。资本边际产出在地区间和行业间的不均衡分布意味着部门间存在资本配置的非效率。我们通过模拟实验发...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江珊  魏炜  张金鑫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发起的172起对外跨国并购的事件为样本,利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溢价的影响。结果显示: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分别与海外并购溢价呈正相关;国有产权性质会显著正向调节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与并购溢价的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苏莉  冼国明  
针对中国企业对外跨国并购是否提升了企业生产率问题,我们利用数据匹配法为2009-2013年149家对外跨国并购的上市公司找到可供比较的对照组,运用倍差法检验了企业对外跨国并购对生产率的影响。通过检验我们发现:对外跨国并购总体上并没有显著地提升企业生产率,促进作用相当微弱;分行业检验发现,商业行业的跨国并购显著促进了生产率提升,其他行业没有显著表现;掌握控股权的并购企业能显著提升企业生产率,少数控股的并购企业促进作用不明显;并购经验的多寡对企业生产率提升不显著;对发达国家的海外并购有助于企业生产率的显著提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苏莉  冼国明  
针对中国企业对外跨国并购是否提升了企业生产率问题,我们利用数据匹配法为2009-2013年149家对外跨国并购的上市公司找到可供比较的对照组,运用倍差法检验了企业对外跨国并购对生产率的影响。通过检验我们发现:对外跨国并购总体上并没有显著地提升企业生产率,促进作用相当微弱;分行业检验发现,商业行业的跨国并购显著促进了生产率提升,其他行业没有显著表现;掌握控股权的并购企业能显著提升企业生产率,少数控股的并购企业促进作用不明显;并购经验的多寡对企业生产率提升不显著;对发达国家的海外并购有助于企业生产率的显著提升,而对发展中国家并购投资的生产率效应不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德彬  
本文利用2005-2008年193家有跨国并购行为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数据匹配方法为其找到了可供比较的对照组,然后利用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检验了跨国并购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跨国并购显著提升了工业企业生产率,而且这种提升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对其并购后的生产率效应有很大影响,吸收能力较强的企业其跨国并购的生产率效应也较强;跨国并购并没有给国有企业带来生产率的提升,而非国有企业则通过跨国并购显著提高了生产率;对发达国家企业的并购给我国企业带来的生产率提升明显大于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并购。本文在微观层面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从生产率提升角度给出了客观的评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余凡  许伟  王平田  
本文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运用OLS和IV回归分析,在解决了技能溢价、人力资本质量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生性问题之后,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质量和技能溢价的交互项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技能溢价能够对人力资本质量产生激励作用,进而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因此,为加快推进我国经济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转型,一方面企业应制定合理的技能溢价激励员工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力度提高非技能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质量,从而共同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