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64)
2023(18734)
2022(16092)
2021(15078)
2020(12706)
2019(29054)
2018(28388)
2017(54215)
2016(29086)
2015(32690)
2014(32287)
2013(31793)
2012(29016)
2011(26102)
2010(25549)
2009(23314)
2008(22673)
2007(19092)
2006(16411)
2005(14028)
作者
(83497)
(69763)
(68765)
(65477)
(44090)
(33264)
(31395)
(27464)
(26430)
(24296)
(23531)
(23442)
(21815)
(21651)
(21404)
(21117)
(20866)
(20705)
(19898)
(19751)
(17179)
(16760)
(16733)
(15748)
(15521)
(15279)
(15127)
(15010)
(13869)
(13635)
学科
(116056)
经济(115931)
管理(79569)
(74860)
(61716)
企业(61716)
方法(55930)
数学(48372)
数学方法(47797)
中国(33867)
(30814)
贸易(30801)
(30113)
(29966)
(28468)
业经(25040)
(24392)
地方(22810)
农业(20028)
(19056)
理论(19019)
环境(18169)
(18065)
技术(17618)
(17327)
财务(17256)
财务管理(17221)
企业财务(16179)
(16170)
银行(16106)
机构
大学(411847)
学院(408362)
(167963)
经济(164671)
管理(160050)
理学(140259)
研究(139573)
理学院(138692)
管理学(136191)
管理学院(135475)
中国(102166)
科学(87182)
(86949)
(71810)
(68961)
(68913)
业大(63952)
研究所(63741)
中心(62321)
财经(59371)
(55733)
农业(54670)
(54460)
北京(54271)
(53119)
师范(52512)
经济学(51600)
(51098)
经济学院(46841)
(45251)
基金
项目(291160)
科学(228472)
基金(213241)
研究(207116)
(188369)
国家(186869)
科学基金(159758)
社会(132769)
社会科(125968)
社会科学(125936)
基金项目(113117)
(111121)
自然(105208)
自然科(102819)
自然科学(102789)
自然科学基金(100942)
(94917)
教育(94660)
资助(87555)
编号(82182)
重点(65492)
成果(65037)
(64319)
(61763)
(60360)
创新(56417)
科研(56317)
课题(56069)
国家社会(55653)
教育部(55048)
期刊
(170403)
经济(170403)
研究(116197)
中国(70336)
学报(70209)
科学(62312)
(61463)
管理(56066)
大学(53049)
(52568)
学学(50266)
农业(42847)
教育(40182)
技术(32792)
(29770)
金融(29770)
经济研究(29553)
财经(28192)
业经(27684)
问题(24745)
(24352)
(24292)
(22941)
国际(20847)
科技(20121)
(19920)
图书(19788)
技术经济(18399)
商业(18198)
资源(18118)
共检索到577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韦永贵  张艺川  
文章将跨国文化传播纳入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局部均衡分析法阐述了跨国文化传播影响出口贸易的理论逻辑,并深入分析跨国文化传播影响出口贸易的作用机制。进而以友好城市作为我国跨国文化传播的代理变量,使用PSM-DID模型、SUR模型、TE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计量分析方法实证研究跨国文化传播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跨国文化传播显著推动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且这一推动作用具有明显的贸易产品差异性、洲际差异性及时滞性特征。在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中初步发现,以友好城市表征的跨国文化传播通过信任塑造机制所形成的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市场拓展产生的文化差异倒逼机制,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出口贸易水平。该研究可为推动中华文化的跨国传播以促进国际经济合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婧宇  陈强远  钱则一  
作为正式协议和制度安排的重要补充,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加强了中外城市之间的信任和深层次交流,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催化剂和助推器。本文从外贸高质量发展视角切入,基于2002—2015年287个中国城市与136个国家或地区的匹配对数据,考察了国际友好城市形成的“朋友圈”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城市间的出口贸易。研究发现:(1)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协议使得中国城市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提高了10.0%和11.6%。(2)国际友好城市的贸易促进效应更多源于贸易创造而非贸易转移。(3)除了影响出口集约边际,国际友好城市还从产品种类数和高技术行业所占比例等方面促进了出口扩展边际。(4)以非典和全球金融危机作为事件冲击,国际友好城市协议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城市出口的风险抵抗能力。(5)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友好城市协议对非“一带一路”倡议国家与地理邻近国家或地区的出口促进效应更明显。以上结果得到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支持。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国际友好城市的经济内涵以及探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军  
本文从地方对外交往的视角寻找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方式,着重探讨国际友好城市在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和减少出口损失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友好城市能够显著缓解外部不确定性对中国出口贸易造成的负面冲击,发挥风险缓冲器和贸易稳定器的作用;国际友好城市建立的时间越长,数量越多,作用效果越明显,能够防范和缓解中长期风险对出口贸易的负面冲击。国际友好城市缓解外部不确定性对中国出口贸易负面冲击的机制主要包括:减少企业和产品的出口市场退出,稳定贸易联系;缓和双边贸易摩擦,减少摩擦损失;提高目的国民众对华好感度,增强对华信任感与认同感。此外,国际友好城市能够应对重大危机事件产生的外部不确定性,但对于周边特定国家而言,政策效果取决于两国国际友好城市交往的历史积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烨  谢凤燕  王珏  赵乙霖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首次构建中国城市-国家(地区)友好城市关系和城市出口二模网络,采用社会资本理论和跳板理论阐述友好城市关系促进城市出口的影响机理,利用2007—2015年中国友好城市关系数据和中国城市向世界各国(地区)出口数据,构建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对友好城市网络的贸易促进作用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友好城市网络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出口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相邻城市的友好城市网络所发挥的作用对友好城市网络具有一定替代效应,但后者对出口关系形成和发展作用明显更强。此外,友好城市关系对推动中国城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发展出口关系的潜力有待挖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韦永贵  李红  周菁  
友好城市对经贸合作的促进效应在理论界得到了论证,但在实证界并未得到充分检验。文章将友好城市纳入国际贸易分析框架,基于消费者偏好角度建立文化差异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模型,并阐述了友好城市作用于国际贸易的理论机制。进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 (PSM)系统评估2011~2016年中国与贸易伙伴国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友好城市能够有效提高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增长,且这种促进效应具有滞后性;(2)贸易伙伴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对中国的文化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影响。据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应持续推进国际友好城市建设,以友好城市为载体促进国家间的人文交流和经贸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阳群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国内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面临着转型压力,而如何结合文化,利用文化距离来优化我国的对外商品结构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文化距离影响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机制,说明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存在抑制作用,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韦永贵  李红  周菁  
基于2000-2015年中国对50个贸易伙伴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以友好城市作为城市外交的代理变量,对城市外交的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文章首先构建基于消费者偏好角度的理论模型,进而采用LSDV、PCSE和POISSON三种估计方法对总体样本进行检验,发现城市外交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表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随后,从经济发展属性、文化圈层属性、贸易制度推进程度以及洲际属性进行分样本回归,结果表明城市外交的文化出口贸易促进效应在不同的国家属性特征下存在明显的经济差异性和洲际非均衡性。据此,在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陆云航  陈菱子  
中国与伙伴国之间的传统关税与非关税壁垒逐渐降到相对较低水平,贸易便利化水平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愈显重要。运用2009—2019年中国116个贸易伙伴国的跨国面板数据,从硬件基础设施和软性基础设施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伙伴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硬件方面,伙伴国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对中国出口均有较强促进作用,发展中国家硬件基础设施对中国出口的促进作用强于发达国家。在软性基础设施方面,海关环境对中国出口有正向促进作用,规则环境对中国出口的影响较弱;发展中国家软性基础设施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也大于发达国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凯伦  李瑞萍  温焜  
通过以我国主要版权贸易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文化距离和友城关系对我国版权贸易的影响,结果发现:(1)文化距离对我国版权贸易具有负向影响,并且影响程度要高于地理距离;(2)友好城市关系对版权贸易具有正向影响;(3)通过分别增加文化距离与语言、友好城市的交互项进行回归,发现后两者对文化距离具有替代效应,能够削弱文化距离的负向影响程度。此外,文章又通过分位数回归和异质性检验,发现结果具有稳健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小宇  刘永富  
准确识别出口贸易与产出间的动态关联机制,对应对当前日益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断点协整检验方法对出口和实际产出长期均衡关系的结构转变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和脉冲响应曲线分析法对出口与实际产出增速的短期动态影响机制以及出口对实际产出的拉动效应进行了测度。估计结果表明:第一,出口贸易与实际产出长期均衡关系存在显著的结构断点,断点具体时间为2010年第三季度;第二,在断点前出口是产出的Granger原因,而在断点后无论是基于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还是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出口均不是产出的Granger原因;第三,基于脉冲响应曲线分析,相对于断点后,在断点前出口对产出表现出更强的拉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出口对产出的拉动效果已明显下降,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稳健增长仍会造成不利冲击。鉴于此,为有效缓冲贸易摩擦的侵害,中国需要快速提升内生增长动力和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桑百川  宋寒凝  殷高峰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不再向32个发达国家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书。停止普惠制原产地证书的签发是否意味着普惠制待遇的取消?普惠制待遇取消对中国出口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文章梳理中国享有及失去普惠制待遇发展历程,还原事件真实始末,通过关税损失测算、出口趋势分析和双重差分检验评估出普惠制待遇取消对中国出口贸易造成的损失程度。结果表明,普惠制待遇取消对中国出口贸易造成的冲击时间短、损失小,对中国出口贸易全局不构成实质影响。中国产品出口已经脱离依靠关税优惠带来价格优势争取市场的阶段,要抓住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关键时期,打造出独特而强劲的外贸竞争力,助力中国对外贸易行稳致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军  李君君  
200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汇率改革制度,一美元折合人民币变为8.2369元,升值2.1%。此后,受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人民币仍在不断升值,到2010年1月上升为一美元折合人民币6.8272元。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研究兴趣。本文应用ADF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证明美国GDP、中国出口商品相对价格、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有显著影响,并根据检验结果,为出口企业扩大出口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杜啸天  
研究贸易结构变化能够为调整贸易发展方向提供指导。在分析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及其演变历程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缺陷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存在出口贸易地区和出口对象国分布过于集中、出口贸易企业性质和出口方式比较单一等问题。应促进中西部出口贸易发展,提高出口贸易企业技术能力,不断拓宽出口贸易市场,努力优化出口贸易企业结构,实现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潘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阐释了中国在出口贸易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影响贸易结构的因素。建议应该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出口贸易发展;提高内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水平;引导私营企业进行出口贸易;改进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为出口贸易提供更多的便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桂芹  
在践行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和实现对外贸易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重要时期,处理好出口贸易与碳减排之间的关系是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稳健发展的关键,对中国生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系统论中灰色关联动态分析法对中国2001—2015年出口贸易额与碳排放实际数据进行关联度测算与检验,构建碳排放预警指标体系,设置预警区间,提出中国出口贸易碳排放管理有效预警度量和动态警度级别预报方案,最后运用实证分析法验证了预警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影响程度及方向,实现预警方向和重点的判定,提出研究结论与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