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2)
- 2023(10766)
- 2022(8994)
- 2021(8240)
- 2020(6895)
- 2019(15450)
- 2018(14634)
- 2017(27845)
- 2016(14774)
- 2015(16059)
- 2014(15540)
- 2013(15226)
- 2012(13902)
- 2011(12355)
- 2010(12212)
- 2009(11124)
- 2008(10618)
- 2007(9262)
- 2006(8139)
- 2005(6961)
- 学科
- 济(57428)
- 经济(57307)
- 管理(43592)
- 业(43169)
- 企(35436)
- 企业(35436)
- 方法(26946)
- 数学(23478)
- 数学方法(23244)
- 农(16487)
- 财(15864)
- 中国(15037)
- 业经(13438)
- 贸(13197)
- 贸易(13194)
- 易(12861)
- 学(12474)
- 农业(11393)
- 制(10310)
- 务(9503)
- 财务(9493)
- 技术(9483)
- 财务管理(9470)
- 地方(9428)
- 环境(9260)
- 企业财务(9016)
- 融(8691)
- 金融(8690)
- 和(8563)
- 划(8559)
- 机构
- 大学(210736)
- 学院(208357)
- 济(86631)
- 经济(85129)
- 管理(81738)
- 研究(73122)
- 理学(71870)
- 理学院(71071)
- 管理学(69899)
- 管理学院(69564)
- 中国(53520)
- 科学(46843)
- 京(43707)
- 农(42381)
- 财(37642)
- 所(37392)
- 业大(35989)
- 研究所(34635)
- 农业(33942)
- 中心(33217)
- 财经(30950)
- 江(29232)
- 经(28461)
- 北京(26932)
- 院(26675)
- 经济学(26493)
- 范(26094)
- 师范(25662)
- 经济学院(24083)
- 商学(23511)
- 基金
- 项目(151540)
- 科学(119657)
- 基金(112488)
- 研究(103263)
- 家(102460)
- 国家(101254)
- 科学基金(85624)
- 社会(68265)
- 社会科(64817)
- 社会科学(64796)
- 基金项目(59792)
- 省(58349)
- 自然(57552)
- 自然科(56271)
- 自然科学(56249)
- 自然科学基金(55272)
- 划(50448)
- 教育(46469)
- 资助(44689)
- 编号(38610)
- 重点(34472)
- 部(33405)
- 创(32218)
- 发(31967)
- 创新(30057)
- 科研(29975)
- 计划(29872)
- 成果(29237)
- 国家社会(29132)
- 教育部(28261)
共检索到295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童泽林 周元元 周玲
本文基于社会身份理论,通过情景实验对比分析品牌跨国慈善对东道国和来源国消费者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品牌跨国慈善,品牌来源国的实力越弱,东道国消费者对品牌评价越积极,但来源国消费者对品牌评价越消极。即使慈善金额相等,对于国家实力弱的品牌,东道国(来源国)消费者感知其做出了更多的付出,品牌的社会身份从"外人"向"自己人"转变("自己人"向"外人"转变),从而提高对品牌的积极(消极)评价。不过,当提供品牌跨国慈善的积极绩效线索(如跨国慈善促进销售业绩的信息)时,会降低跨国慈善的道德感知,上述东道国和来源国消费者的认知将被反转。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国辉 姜浩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世界范围内跨国联合品牌的数量迅速增长,实施品牌联合战略已成为跨国公司迅速提升品牌资产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将品牌来源国形象因素引入品牌联合效应模型,构建出一个跨国品牌联合效应概念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中国个人电脑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品牌来源国形象对跨国品牌联合效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验证了品牌来源国形象对合伙品牌消费者态度的显著影响,以及合伙品牌消费者态度、品牌联合匹配度对跨国联合品牌消费者态度的显著影响。同时,本文研究发现,合伙品牌来源国形象对品牌联合匹配度具有显著影响,并通过合伙品牌消费者态度以及品牌联合匹配度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联合品牌...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童泽林 王凯 肖皓文 周玲 赵芸 孙彦
品牌跨国慈善作为国际营销的战略行为,能够对东道国消费者产生积极影响。但对于来源国消费者,品牌跨国慈善行为的影响却未得到足够的关注。本文在中国差序格局的文化背景下,从东道国与来源国资源集聚能力对比的视角,探讨了品牌跨国慈善行为对来源国消费者产生的差序公正感知及品牌评价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品牌跨国慈善行为中,只有当来源国消费者感知本国处于优势地位的前提下,来源国消费者才可能对品牌跨国慈善行为产生积极的差序公正感知;反之亦然。由于东道国与来源国资源集聚能力对比是影响来源国消费者优势地位感知的重要因素,因此当东道国资源集聚能力高于(低于)来源国时,品牌跨国慈善行为对来源国消费者产生消极(积极)的差序公正感知,进而产生消极(积极)的消费者品牌评价。为了改善品牌跨国慈善行为对来源国消费者的影响,品牌商应选择恰当的捐赠框架策略。当东道国资源集聚能力较高(低)时,品牌跨国慈善宜采取上限(下限)捐赠策略能够起到有限帮助(尽力帮助)的提示,以此提高来源国消费者对品牌评价。
关键词:
跨国慈善 差序公正 捐赠框架 品牌评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杰
对于中国汽车行业而言,跨国品牌联合是能够有效提高品牌竞争力的营销战略。掌握消费者对跨国品牌联合的评估机理和影响因素是品牌联合取得成功的前提。文章通过引入来源国匹配性和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概念对已有品牌联合消费者评价模型进行了扩展。结果显示,民族中心主义既能够直接负向影响消费者对联合品牌的态度,也能借助来源国匹配性、品牌匹配性、消费者对本国品牌的态度、消费者对外国品牌的态度作为中介变量,对消费者对联合品牌的态度产生负向间接影响。此外,尽管未受到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但产品匹配性仍可正向影响消费者对联合品牌的态
关键词:
品牌联合 民族中心主义 来源国 汽车行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峰 崔康乐
基于信号理论,文章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在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品牌不同的社会责任行为对东道国消费者品牌态度及未来购买意愿的影响,明晰了影响的心理机制与边界条件。结果表明:相比于善因营销,东道国消费者对履行慈善捐赠的中国品牌有更加积极的品牌态度与未来购买意愿,品牌信任在其中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进一步探究东道国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和CSR参与努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民族中心主义在社会责任行为影响东道国消费者品牌态度的过程中发挥了调节作用;CSR参与努力在社会责任行为影响东道国消费者未来购买意愿的过程中发挥了调节作用。文章在丰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为“走出去”的中国品牌应该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管理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袁胜军 宋亮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消费者敌意和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两个变量,探讨其对日本品牌、国产品牌和第三国品牌的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者敌意能够强化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消费者敌意、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与日本品牌的产品购买意愿存在负向关系;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与国产品牌的产品购买意愿存在正向关系,但对第三国品牌的产品购买意愿没有影响;消费者敌意对国产品牌和第三国品牌的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因品牌和产品类别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关键词:
消费者敌意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 购买意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卫宏 谢升成
跨国经营的区域品牌往往因为贸易壁垒和文化距离难以走进东道国消费者心智(如,信任、接受)。本文基于认知合理性视角,提出并检验了区域文化自信策略(传承内化、创新扩散)影响东道国消费者区域品牌信任与接受的预测模型和情境条件。来自购买过外国区域品牌产品的932个有效样本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跨国经营的区域品牌可以通过实施区域文化自信策略获得东道国消费者的信任与接受。其中,通过持续共享、弘扬维护和熏陶内化实施区域文化的传承内化策略,通过组织学习、文化塑造和潮流引领实施区域文化的创新扩散策略,都可以促进东道国消费者的区域品牌信任与接受。而相对于创新扩散策略,区域文化的传承内化策略对区域品牌信任具有更大的影响效能。此外,品牌产品类型与区域经济形态匹配性、区域文化距离的远近和方向,对区域文化自信策略影响区域品牌信任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效应。这些研究结论对于区域品牌基于文化自信开发国际化策略具有管理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琳琳 陆雄文
文章基于企业长期慈善行为的缺乏,以及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研究企业如何选择不同的慈善捐赠战略和信息描述方式来获得消费者品牌支持。文章利用一个2*2实验,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证实企业不同的慈善目标导向,对企业捐赠长期和偶然性战略存在调节匹配效应,积极的目标框架描述与多次少量的持续性捐赠战略存在匹配,能够获得更高的消费者评价和喜欢程度,消极的目标框架描述与单笔大量捐赠战略匹配,消费者对企业评价更高,喜欢程度更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建丽 刘瑞明
来源国效应对一国产品的海外销售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以在美国销售的中国H公司运动手表作为被试商品,在606份有效样本基础上,通过多元线性回归验证了中国品牌电子产品在美国的来源国效应。通过与其他七个国家进行对比,本文发现,虽然中国在美国消费者心目中的产品国家形象较为正面,但相对中国经济地位和产品质量而言,美国消费者对中国电子产品和中国品牌的"来源国偏见"普遍存在,"Made in China"目前仍是中国品牌在美国营销的不利因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来源国效应中的产品国家形象划分为整体绩效形象、整体制度形象和产品类属形象,在此基础上检验了多个消费者因素对来源国效应的调节作用,首次检验了消费者网购依赖度对消费者购买倾向的影响,并且发现消费者产品知识负向调节来源国效应,这一结论可以导出明确的管理启示。本文结论进一步深化了来源国效应相关研究,弥补了发展中国家逆向拓展发达国家市场时来源国效应研究的不足。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延风 范起凤 黄光
文章以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为例,探讨了对事业-品牌联盟有重要影响的三个因素。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捐赠的产品同非营利组织是否契合与事业-品牌联盟受消费者影响大小对消费者品牌态度、质量感知及购买意愿均存在显著影响;企业知名度对品牌态度与质量感知存在显著影响。另外,研究还发现企业知名度与捐赠产品契合度对消费者质量感知存在显著影响,企业知名度作用强于捐赠契合度,当企业知名度低时,捐赠是否契合的作用才会突显出来。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高杰 彭红霞
基于消费者的视角,将企业的成分品牌战略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企业在实施成分品牌时,成分品牌来源国形象对品牌资产及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及品牌资产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进平 张燚 张锐
本文借助自由联想法、K-B法和Gardner法,分阶段对本土品牌刻板印象进行问卷调查。在自由联想法阶段,通过词性分析表明,被试能想到的本土品牌正面词汇平均只有0.86个,负面词汇为9.43个;而被试能想到的外国品牌正面词汇平均有9.9个,负面词汇为0.71个。在K-B法阶段,通过问卷调查,得到最符合本土品牌的高频词12个,除"实惠"具有正面意义外,其余词均为负面意义;得到最符合外国品牌的高频词16个,均为正面意义。在Gardner法阶段,首先选出了15个符合本土品牌且一致性大于64%的高频词,然后通过5点量表对其描述本土品牌符合程度的评价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所有15个形容词都显著符合,除"...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光丽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给予外资的优惠政策和超过13亿人口的广阔市场,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到华投资建厂设立分支机构。从外资品牌所涉及的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日用消费品、食品、医药、电子、汽车等领域。中国规模庞大的消费品市场是跨国公司成长的沃土和利润的重要来源。但是近期却有众多跨国品牌在华陷入信任危机,引起了社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杰
成分品牌联盟的现有研究多专注于企业整体层面,很少关注消费者的态度、认知与行为问题。本文从消费者视角,将企业的成分品牌战略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企业在实施成分品牌时,企业选择的合作品牌(即成分品牌)在来源国形象方面对品牌资产及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静
本文以中国这个高度异质化的市场为背景,研究品牌命名策略与中国消费者的品牌偏好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对4个国际零售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后的品牌命名模型分析,从消费者对产品属性、消费体验两个纬度尝试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命名模型;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相对于实用型品牌命名而言,对享乐型寓意的命名更为偏好,而对无意义的直译型品牌命名最不喜欢。
关键词:
品牌命名 享乐型命名 实用型命名 偏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