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36)
- 2023(18624)
- 2022(16117)
- 2021(14994)
- 2020(12890)
- 2019(29547)
- 2018(29120)
- 2017(56086)
- 2016(30785)
- 2015(34705)
- 2014(34590)
- 2013(34248)
- 2012(31407)
- 2011(28323)
- 2010(28082)
- 2009(25994)
- 2008(25756)
- 2007(22737)
- 2006(19518)
- 2005(16835)
- 学科
- 济(121251)
- 经济(121119)
- 管理(90040)
- 业(86307)
- 企(72204)
- 企业(72204)
- 方法(60132)
- 数学(52758)
- 数学方法(52094)
- 财(33088)
- 农(32535)
- 中国(29927)
- 学(28247)
- 业经(26422)
- 地方(23285)
- 贸(23236)
- 贸易(23226)
- 易(22549)
- 制(22124)
- 农业(21813)
- 务(21582)
- 财务(21498)
- 财务管理(21455)
- 企业财务(20351)
- 理论(19962)
- 和(19688)
- 环境(19157)
- 技术(18966)
- 银(17631)
- 银行(17547)
- 机构
- 大学(444856)
- 学院(442813)
- 管理(173755)
- 济(171939)
- 经济(168218)
- 理学(152059)
- 理学院(150309)
- 管理学(147347)
- 管理学院(146577)
- 研究(146314)
- 中国(106957)
- 科学(96465)
- 京(93612)
- 农(81762)
- 财(77144)
- 所(75330)
- 业大(73361)
- 研究所(69621)
- 中心(67455)
- 农业(65109)
- 江(63632)
- 财经(63199)
- 北京(58302)
- 经(57547)
- 范(57158)
- 师范(56440)
- 院(52716)
- 经济学(51723)
- 州(51603)
- 技术(47369)
- 基金
- 项目(311492)
- 科学(242497)
- 基金(225636)
- 研究(217418)
- 家(200268)
- 国家(198662)
- 科学基金(168954)
- 社会(135605)
- 社会科(128493)
- 社会科学(128452)
- 省(122720)
- 基金项目(120391)
- 自然(114386)
- 自然科(111699)
- 自然科学(111663)
- 自然科学基金(109658)
- 划(103987)
- 教育(100450)
- 资助(93476)
- 编号(87576)
- 重点(70067)
- 成果(69252)
- 部(67650)
- 发(65377)
- 创(64214)
- 科研(60782)
- 创新(60009)
- 课题(59932)
- 计划(59613)
- 大学(57206)
- 期刊
- 济(177976)
- 经济(177976)
- 研究(118967)
- 学报(81372)
- 中国(77420)
- 农(72643)
- 科学(70194)
- 管理(60040)
- 大学(59485)
- 财(59326)
- 学学(56333)
- 农业(49888)
- 教育(42883)
- 技术(37019)
- 融(33318)
- 金融(33318)
- 财经(30093)
- 业经(30078)
- 经济研究(28907)
- 业(26475)
- 经(25723)
- 问题(23737)
- 版(22823)
- 图书(22818)
- 科技(22185)
- 技术经济(21178)
- 业大(21155)
- 资源(21101)
- 统计(20086)
- 商业(20009)
共检索到620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昀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相对地位差异,高层次人力资源在跨国并购中的整合超越了有形契约的范畴。文章把心理契约和心理资本引入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通过构建模型得出结论:心理契约的建立,通过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即自我效能、希望、乐观、恢复力的中介作用,对员工满意度发挥显著正向作用。心理资本是客观存在的、可度量的变量,具有可开发的特点。所以在跨国并购实践中,可以通过对心理资本的管理和引导,实现心理契约的默契,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离职率,实现跨国并购人力资源顺利整合目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英禹 苏晋 李英
人力资源整合的成功是保证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着力分析企业跨国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熟悉东道国的劳动人事政策和工会组织、进行跨文化整合、对东道国企业员工进行有效激励和建立新的员工心理契约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跨国并购 人力资源整合 文化整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韦芳
如今,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方式,而跨国并购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顺利实施有所启示。
关键词:
跨国并购 人力资源整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世葵 吕婧 赵丽丽
人力资源整合的绩效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跨国并购的成败。本文在回顾人力资源绩效评价的理论文献和剖析7个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案例的基础之上,构建了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的绩效体系(7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及其指标权重),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文化整合和薪酬制度整合的绩效水平是跨国并购的最为关键要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绩效的临界水平值为0.3。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叶政
本文结合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市场发展现状,对并购交易整合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定性分析,建立了海外并购整合风险框架。同时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跨国并购整合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此研究结果对于我国企业提升跨国并购战略绩效,有效防控跨国并购整合风险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跨国并购 整合风险 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陶卓1,2 ,潘运军3,李培园1,杨静4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层次科技人才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创业的生力军。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能力高低成为决定其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运用扎根理论对3位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案例进行研究,最终构建了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理论模型。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可通过契合区级政府人才政策获取政策支持,将自身创业资源与政策资源有效整合,从而大幅提升自身创业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虹 唐莉
人才是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跨国流动是高层次人才积累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有效途径,学界就跨国流动如何影响高层次人才职业发展的实证研究较为鲜见。本文聚焦我国高层次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以1998—2017年入选的178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研究对象,构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履历数据库,从学习-工作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不同类别跨国流动对高层次人才职业发展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类别的跨国流动均能影响职业发展(殊途同归),不同类别跨国流动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差异显著(殊途异效)。从海外学习经历看,人文社科领域学者赴海外攻读博士学位、工程技术领域学者赴海外联合培养加快职业发展速度;从海外工作经历看,赴海外任教加快职业发展速度,而赴海外访问延缓入选高层次人才计划的进程。藉此本文尝试提出解释机制及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传裕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是,很多跨国并购的企业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究其深层次的原因都与并购过程中人力资源整合不成功有关。文章从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的内涵出发,分析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通过对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进行融合、核心员工的保留以及重构员工心理契约等有利于企业跨国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的对策。
关键词:
跨国并购 人力资源整合 心理契约 跨文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青兰 孙乃纪 于桂兰
笔者运用信息管理领域的文献分析法,在查阅大量文献、引述国内外学者观点与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发现无论是宏观:社会文化、中观:组织与家庭、微观:个体层面,还是上面几种要素的交互作用,都是影响女性高层次人才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政府要从完善社会建制、组织方面加强心理契约管理,而女性自身应该从提升人力资本价值、扩展社会网络资源等方面共同努力,加快女性高层次人才的成长,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繁荣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文纲
在跨国并购中,并购双方品牌资源的整合是跨国并购整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购方可以选择的品牌资源整合策略主要有:品牌收购、品牌租赁、贴牌、使用自有品牌、树立本土化的新品牌等。在对各种整合策略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为样本,选择MNL离散选择模型,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品牌资源整合策略选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并购整合 品牌 品牌收购 品牌租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鲍新中 陶秋燕 盛晓娟
文章研究了企业合并后资源整合效果对创新的影响。选取了信息技术行业129个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息系统整合、文化整合和技术整合产生的经营协同效应以及战略整合产生的管理协同效应都对企业的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财务协同效应和一些企业运营方面的协同效应对创新没有非常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企业在实现合并后应加强资源整合,实现最大程度的协同效应,特别是合并为了增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应加强信息系统、企业文化、技术和战略方面的整合。
关键词:
创新 资源整合 协同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崔炤琨 王静
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在心理预期和现实之间存在差异。本文建立了心理预期与创业实践认识关系模型,描述了这种差异,并基于北京"海聚工程"(前七批)创业类入选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动机、问题、建议三部分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证明这种差异的存在并细分了其具体表现。
关键词:
海外高层次人才 创业 心理预期 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程惠芳 张孔宇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财富效应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跨国并购事件发生前后20天内具有比较显著的股东财富效应;按行业细分后,电子信息行业的股东财富效应显著大于家电行业的股东财富效应;并且被收购公司所在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和并购支付方式对跨国并购的股东财富效应有影响,收购公司所在国的经济增长率比并购前一年的经济增长率越低,则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富获得越多,以现金作为对外并购支付方式时,财富获得也越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跨国并购 财富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运
本文通过对跨国并购等外商直接投资(FDI)对跨国知识溢出的正向及逆向效应的分析,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正向溢出主要通过行业内的水平溢出(示范效应、竞争效应和劳动力市场)和行业间的垂直溢出(后向溢出和前向溢出)两种途径来实现,其中垂直溢出的效应较大。与绿地投资相比,跨国并购的知识溢出对于东道国本地的创新和增长效应更大一些、更快一些,而逆向知识溢出主要是通过母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的知识溢出来实现。通过对1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模型分析,本文验证了OFDI逆向知识溢出效应的存在,同时发现跨国并购的逆向溢出效应没有绿地投资的逆向溢出效应显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映
导致企业并购失败的原因众多,其中人的问题成为企业并购成功的最大障碍。并购能否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被购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更取决于并购后的整合,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的整合。本文在分析并购后企业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整合对策。
关键词:
并购 人力资源 整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