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17)
- 2023(17705)
- 2022(14899)
- 2021(13701)
- 2020(11565)
- 2019(26236)
- 2018(25540)
- 2017(49143)
- 2016(26338)
- 2015(29432)
- 2014(28528)
- 2013(28465)
- 2012(25807)
- 2011(23223)
- 2010(23424)
- 2009(22477)
- 2008(22545)
- 2007(20298)
- 2006(18090)
- 2005(16998)
- 学科
- 济(118674)
- 经济(118515)
- 业(106672)
- 管理(97388)
- 企(96888)
- 企业(96888)
- 方法(53334)
- 数学(43831)
- 数学方法(43477)
- 财(41597)
- 业经(34192)
- 农(33939)
- 中国(31228)
- 务(29479)
- 财务(29440)
- 财务管理(29395)
- 制(28751)
- 企业财务(28063)
- 贸(23588)
- 贸易(23573)
- 农业(23231)
- 易(22987)
- 体(21205)
- 技术(20917)
- 划(19770)
- 策(19625)
- 地方(19098)
- 银(18823)
- 银行(18808)
- 和(18664)
- 机构
- 学院(378000)
- 大学(374761)
- 济(169559)
- 经济(166641)
- 管理(151982)
- 理学(130167)
- 理学院(128958)
- 管理学(127349)
- 管理学院(126628)
- 研究(121977)
- 中国(100157)
- 财(83842)
- 京(77903)
- 财经(65791)
- 科学(65610)
- 经(59933)
- 所(59234)
- 江(56969)
- 中心(55230)
- 农(54514)
- 经济学(52703)
- 研究所(52369)
- 北京(49369)
- 财经大学(48861)
- 业大(47510)
- 经济学院(47495)
- 州(44775)
- 商学(43947)
- 院(43913)
- 范(43832)
- 基金
- 项目(238173)
- 科学(192202)
- 研究(179503)
- 基金(178495)
- 家(152194)
- 国家(150940)
- 科学基金(132956)
- 社会(119955)
- 社会科(114065)
- 社会科学(114040)
- 基金项目(92716)
- 省(90102)
- 自然(82897)
- 教育(82587)
- 自然科(81087)
- 自然科学(81069)
- 自然科学基金(79723)
- 划(75046)
- 资助(73604)
- 编号(71325)
- 成果(57685)
- 部(54980)
- 重点(52810)
- 创(52408)
- 国家社会(50651)
- 发(50354)
- 制(49737)
- 教育部(48908)
- 课题(48683)
- 创新(48221)
- 期刊
- 济(192516)
- 经济(192516)
- 研究(118049)
- 中国(75565)
- 财(70945)
- 管理(63919)
- 农(51140)
- 科学(48671)
- 学报(46967)
- 融(41444)
- 金融(41444)
- 大学(38329)
- 学学(36066)
- 教育(35353)
- 农业(34904)
- 财经(34335)
- 技术(33574)
- 经济研究(32104)
- 业经(31716)
- 经(29523)
- 问题(24640)
- 贸(23013)
- 业(21993)
- 技术经济(21004)
- 世界(20514)
- 国际(20447)
- 财会(19247)
- 现代(18400)
- 会计(18377)
- 商业(18342)
共检索到584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薇
利用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评估跨国并购对企业动态生产效率的影响。首先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为实验组企业寻找合适的对照组企业,计算平均处理效应,进一步运用倍差法考察跨国并购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跨国并购有助于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会显现出时间滞后效应以及企业异质效应;民营企业以及投资于发达国家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程度会更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惠 麦力开·色力木
本文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国际化程度。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研发强度提升企业国际化程度。异质性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提升大规模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国际化程度,且对中小规模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相对于内向型城市节点,"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外向型节点城市企业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国际化范围的扩张。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罗长远 李铮 智艳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走出去”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基准估计发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与未参与的企业相比,金融化程度有所削弱,表现出“脱虚返实”的倾向。针对传导机制所作的研究表明,企业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去”提升了实体获利能力,抑制了金融化动机。本文的结论为更有效地推动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企业“脱虚返实”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企业金融化 双重差分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乔小乐 宋林 安磊
在中国去杠杆进程稳步推进的背景下,探讨了企业杠杆水平对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因企业产权性质和所属地区差异所表现出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去杠杆有助于提高制造业上市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去杠杆对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去杠杆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正向激励作用只显著存在于东部地区,在中部地区表现不明显,在西部地区反而会对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产生负向激励。
关键词:
制造业 去杠杆 资金使用效率 产权性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庆 李烨
从研发机构企业化改制视角出发,探讨组织属性、公司治理和经营模式对创新主体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与作用路径,并结合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以及TOBIT回归模型做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研发机构企业化改制有以下益处:(1)有利于通过公司制经营丰富市场参与主体、激发产业创新活力;(2)有益于通过股份式管理推动跨界协同发展、提升企业创新动能;(3)有助于通过专业化外包集中发展核心业务、释放创新资源潜力。上述研究结论不仅对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还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供实践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东英 汤晓建 李玮
本文基于2011~2014年沪深A股“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年度研究数据,探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促进了企业价值的提高;基于产权性质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国有控股企业,“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更能显著促进国有控股企业价值的提高。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建设 企业价值 企业性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东英 汤晓建 李玮
本文基于20112014年沪深A股"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年度研究数据,探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促进了企业价值的提高;基于产权性质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国有控股企业,"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更能显著促进国有控股企业价值的提高。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建设 企业价值 企业性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珺 韩玫
跨国并购可以使企业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有效地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跨国并购的成败不仅与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有关,也受到国际关系的影响,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互联互通有利于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不同类型的并购企业或并购目标企业在不同区域的跨国并购可能有不同的成功率,且互联互通对并购成功率的提升效应也具有异质性。以2009—2019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跨国并购事件为样本,基于五通指数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经贸融通、民心相通4个方面衡量两国间的互联互通水平,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与东道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经贸融通、民心相通水平的提高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设施联通和经贸融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中国国有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跨国并购的成功率比非国有企业的成功率低,并购企业的国有身份会弱化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对并购成功率的提升作用、强化设施联通和经贸融通对并购成功率的提升作用;并购目标企业属于敏感行业的并购成功率低于不属于敏感行业的并购成功率,属于敏感行业会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经贸融通、民心相通对并购成功率的提升作用,且这种弱化效应对国有并购企业更为显著;在东南亚和西亚地区,中国与东道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经贸融通、民心相通水平提高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应不断深化推进与世界各国的"五通"建设,通过国家间的互联互通改善企业对外经贸合作的宏观条件和市场环境;对外经贸合作要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以利益共同体的发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一步落实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积极塑造国有企业"真正市场主体"形象;重视互联互通状况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影响,合理选择适宜的东道国和目标企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竹 左晶晶
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通过案例研究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实现创新驱动的路径:(1)观念创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应该秉持开放包容的原则,突破地域局限,合理开放地利用外部资源。(2)市场驱动和创新驱动并举。"一带一路"战略对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意义,应该是通过创新驱动的方式推动制造业的成长。(3)开放式创新和自主创新并重,以开放式创新促进自主创新。利用好"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广泛深入地学习吸收沿线国家或地区,特别是沿线发达国家的优势资源"为我所用",以开放式创新促进自主创新,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制造业 创新驱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董思雁
当前国际经贸格局深度调整,我国出口贸易自2010年开始下行压力增大,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尤为严峻。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行,标志着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同时也给制造业企业优化出口贸易带来了机遇。鉴于此,本文总结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贸易亟待优化的问题,剖析了"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发展给制造业企业优化出口贸易带来的契机,并提出了如何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扩大装备技术的成套产品出口等若干策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制造业企业 出口贸易 优化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董思雁
当前国际经贸格局深度调整,我国出口贸易自2010年开始下行压力增大,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尤为严峻。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行,标志着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同时也给制造业企业优化出口贸易带来了机遇。鉴于此,本文总结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贸易亟待优化的问题,剖析了"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发展给制造业企业优化出口贸易带来的契机,并提出了如何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扩大装备技术的成套产品出口等若干策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制造业企业 出口贸易 优化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亚波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结构、规模及分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本文利用2001-2017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据构建Logit模型,研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所有制身份对海外并购成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受到东道国严格的安全审查及对国有资本的歧视,中国国有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显著低于私营企业。然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推进,东道国对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的"歧视效应"有所缓解,所有制优势、投资转移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是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文章建议:国有企业应该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挥"先锋"作用,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尝试多元化的走出去形式。此外,安全保障体系和创新型跨境融资方式,将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保驾护航。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勤 刘垚
厘清影响跨国并购绩效的关键因素,提高并购战略的有效性,不仅是"走出去"的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学界努力探索并希望解决的热点。本文从创业视角出发,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将企业创业导向与之所处的动态环境结合起来构建研究框架,提出了创业导向、环境动态性和跨国并购绩效的整合分析模型。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企业创业导向与跨国并购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动态环境对两者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关键词:
创业导向 环境动态性 跨国并购绩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闵剑 刘忆
本文以2001—2015年跨国并购的A股上市中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混合截面门槛模型实证分析融资约束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非线性影响,并采用Zhi Wang等(2017)新近提出的全球价值链指标体系,研究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与嵌入度对企业融资约束与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对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适度的融资约束有利于提高企业并购绩效;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抑制了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并对融资约束与并购绩效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中国制造业较高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促进了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并对融资约束与并购绩效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顺昊 马雨飞
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推进中国制造业整体走出去的关键。"一带一路"建设在扩大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向沿线国家出口贸易规模的同时,也使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面临诸多新挑战。文章系统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在扩大对沿线国家出口贸易过程中的外部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探究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如何借"一带一路"契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问题。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贸易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