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92)
- 2023(16430)
- 2022(13583)
- 2021(12778)
- 2020(10999)
- 2019(25318)
- 2018(24823)
- 2017(47491)
- 2016(25425)
- 2015(28655)
- 2014(28310)
- 2013(28183)
- 2012(25748)
- 2011(23002)
- 2010(22754)
- 2009(21414)
- 2008(21392)
- 2007(19092)
- 2006(16269)
- 2005(15013)
- 学科
- 济(115037)
- 经济(114919)
- 业(98033)
- 企(87434)
- 企业(87434)
- 管理(86487)
- 方法(54764)
- 数学(45636)
- 数学方法(45161)
- 财(35217)
- 农(33557)
- 业经(32982)
- 中国(29156)
- 务(24993)
- 财务(24943)
- 财务管理(24903)
- 企业财务(23623)
- 农业(23268)
- 贸(22684)
- 贸易(22673)
- 制(22640)
- 易(22140)
- 技术(20457)
- 和(19385)
- 划(17968)
- 策(17822)
- 理论(17651)
- 地方(17640)
- 学(17174)
- 体(16913)
- 机构
- 学院(368182)
- 大学(365555)
- 济(163534)
- 经济(160759)
- 管理(150123)
- 理学(129423)
- 理学院(128194)
- 管理学(126407)
- 管理学院(125714)
- 研究(119568)
- 中国(95456)
- 京(76071)
- 财(74380)
- 科学(69281)
- 农(59924)
- 财经(59841)
- 所(59144)
- 中心(55927)
- 经(54649)
- 江(54001)
- 研究所(53379)
- 业大(51717)
- 经济学(50494)
- 北京(47795)
- 农业(47182)
- 经济学院(45723)
- 财经大学(44487)
- 院(42727)
- 范(42704)
- 师范(42293)
- 基金
- 项目(243236)
- 科学(194531)
- 基金(181220)
- 研究(178379)
- 家(156861)
- 国家(155563)
- 科学基金(135847)
- 社会(116885)
- 社会科(111105)
- 社会科学(111078)
- 基金项目(95069)
- 省(92799)
- 自然(87159)
- 自然科(85269)
- 自然科学(85244)
- 自然科学基金(83817)
- 教育(80952)
- 划(77961)
- 资助(74603)
- 编号(70878)
- 成果(55753)
- 部(55310)
- 重点(54067)
- 创(52994)
- 发(51931)
- 国家社会(49795)
- 创新(48945)
- 教育部(48043)
- 业(47600)
- 课题(47079)
- 期刊
- 济(176961)
- 经济(176961)
- 研究(106019)
- 中国(66919)
- 财(61383)
- 管理(58917)
- 农(54442)
- 学报(50678)
- 科学(50155)
- 大学(39593)
- 农业(37615)
- 学学(37469)
- 技术(34791)
- 融(33144)
- 金融(33144)
- 财经(30162)
- 教育(29665)
- 业经(29275)
- 经济研究(29051)
- 经(26085)
- 业(23749)
- 问题(23291)
- 技术经济(21524)
- 贸(20574)
- 世界(19559)
- 统计(19465)
- 国际(17910)
- 策(17737)
- 财会(17704)
- 现代(17334)
共检索到542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德彬
本文利用2005-2008年193家有跨国并购行为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数据匹配方法为其找到了可供比较的对照组,然后利用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检验了跨国并购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跨国并购显著提升了工业企业生产率,而且这种提升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对其并购后的生产率效应有很大影响,吸收能力较强的企业其跨国并购的生产率效应也较强;跨国并购并没有给国有企业带来生产率的提升,而非国有企业则通过跨国并购显著提高了生产率;对发达国家企业的并购给我国企业带来的生产率提升明显大于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并购。本文在微观层面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从生产率提升角度给出了客观的评估,...
关键词:
跨国并购 全要素生产率 马氏距离匹配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岩 郭文博
本文测度区域性企业特定优势和非区域性企业特定优势两类竞争优势,以2010—2017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跨国并购为研究样本,基于倍差法的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实证分析了跨国并购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发现:(1)跨国并购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区域性企业特定优势,但对于非区域性企业特定优势的作用不显著。(2)跨国并购对区域性企业特定优势存在持续的推动作用,但作用逐渐减弱。(3)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跨国并购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企业规模和营销支出,但对研发投入存在挤出效应,抑制了非区域性企业特定优势的提升。(4)基于企业异质性和控股模式的分析显示,国际化经验丰富的企业能够更有效利用跨国并购提升上述两类特定优势;被普遍认为具有制度优势的国有企业,并未有效利用跨国并购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采用不完全控股模式的跨国并购对区域性企业特定优势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完全控股模式。本研究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与竞争优势的关系进行了更全面的诠释,对政府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和指导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苏莉 冼国明
针对中国企业对外跨国并购是否提升了企业生产率问题,我们利用数据匹配法为2009-2013年149家对外跨国并购的上市公司找到可供比较的对照组,运用倍差法检验了企业对外跨国并购对生产率的影响。通过检验我们发现:对外跨国并购总体上并没有显著地提升企业生产率,促进作用相当微弱;分行业检验发现,商业行业的跨国并购显著促进了生产率提升,其他行业没有显著表现;掌握控股权的并购企业能显著提升企业生产率,少数控股的并购企业促进作用不明显;并购经验的多寡对企业生产率提升不显著;对发达国家的海外并购有助于企业生产率的显著提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苏莉 冼国明
针对中国企业对外跨国并购是否提升了企业生产率问题,我们利用数据匹配法为2009-2013年149家对外跨国并购的上市公司找到可供比较的对照组,运用倍差法检验了企业对外跨国并购对生产率的影响。通过检验我们发现:对外跨国并购总体上并没有显著地提升企业生产率,促进作用相当微弱;分行业检验发现,商业行业的跨国并购显著促进了生产率提升,其他行业没有显著表现;掌握控股权的并购企业能显著提升企业生产率,少数控股的并购企业促进作用不明显;并购经验的多寡对企业生产率提升不显著;对发达国家的海外并购有助于企业生产率的显著提升,而对发展中国家并购投资的生产率效应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波 周丽萍
文章将东道国交通运输能力和生产率引入理论模型,并基于宏观和微观层面数据,研究东道国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完成率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高交通运输能力国家的企业为中国企业并购所青睐,尤其是水路运输;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国家的企业对中国资本吸引力并不显著,但东道国交通运输能力与劳动生产率的双向互动却明显促进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而且不同行业劳动生产率的调节效应不尽相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引起的间接调节效应最大,其次是工业,最后是农业。这对于有效促进中国企业成功"出海"并实现全球资本区域结构优化具有现实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继东 江艇
本文把中国企业生产率分布与工资分布联系起来,利用1999—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企业生产率水平对工资水平以及生产率差距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企业层面的计量结果显示:企业生产率水平是决定工资水平的重要因素;越是人均工资水平高的企业,生产率对工资的影响越大;企业生产率越高,应付工资与实付工资之间的缺口越大,但随着时间推移,生产率对工资缺口变动的效应逐渐减小。行业层面的计量结果表明:随着生产率差距的缩小,企业间工资差距也在缩小,生产率差距对工资差距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工资 生产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崔永梅 张松涛 徐叙永
经济全球化导致资源全球化的竞争日益加剧,跨国并购作为全球化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已成为各国资源公司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主要资源产品(包括石油、天然气、矿石等资源)的消费量迅速增加,我国大型公司以资源战略为目的的跨国并购也日趋活跃,包括在海外矿产资源储备区建立基地以便于更大规模地收购资源等,这样不仅为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减少资源成本、稳固供应,也是国家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发达国家资源战略的跨国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周世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目益激烈的竞争中,以创新为基础的技术优势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为保持并提高竞争优势,跨国公司纷纷通过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参股、控股、并购等方式整合各国的技术资源,利用价值链的国际专业化来实现技术的静态和动态协同效应。随着内外部条件的成熟和对以往技术引进效果的反思,一些中国企业也开始尝试这条新的途径:通过并购国外企业来获得自主创新所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棉之 周世民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际资源。但面对更加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企业必须有所改变,其中的核心是产品。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企业不能将同一产品持续供给不同时点、不同空间的市场。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新产品阶段,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很
[期刊] 征信
[作者]
罗琼 刘志成 曹小衡
使用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研究企业融资能力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在考虑了企业的异质性后发现:企业外源融资能力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是正向的,尤其对私营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更加显著;与国有出口企业相比,私营出口企业生产率对外源融资能力的依赖性更强,其中低流动性企业对外源融资能力依赖性高于高流动性企业;外资的进入可以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提升企业生产率,企业融资能力通过保证研发活动的顺利实施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
关键词:
企业融资能力 生产率 研发 出口 流动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黎 张弛
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行为产生深刻影响,数字型跨国并购日益活跃并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基于2012—2020年中国跨国公司数据,主要运用PSM-DID的方法,考察数字型跨国并购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型跨国并购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且这一影响具有持续性和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型跨国并购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是在“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来实现,同时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型跨国并购对非数字型、东部地区和规模较大的并购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拓展分析表明,数字型跨国并购会对企业财务绩效产生负向影响,同时并购深度的提高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并购广度的影响不显著。本文研究聚焦于数字型跨国并购的微观经济影响,为企业寻求有效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提供了经验依据,也为挖掘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莉军
过去几十年来,国际生产的增长主要是通过跨国并购的模式实现。不过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行业和企业层面的因素来探讨FDI的进入模式。邓宁(2009)强调宏观经济变量可以解释FDI,并呼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提高我们对宏观经济变量影响重要性的认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文章采用2006-2012年6534起中国企业并购交易作为样本,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的决定因素。借鉴诺思的制度理论框架,探讨中国和东道国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中国企业发起跨国并购可能性的影响。文章研究的重点在于国家宏观经济和投资者保护状况对中
关键词:
国内并购 跨国并购 资本流动 投资者保护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泽 诸竹君 刘超
本文以加成率为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法对中国工业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ODI)进行了检验。经验结果显示:(1)对非洲ODI当期具有显著负向的加成率效应;(2)经验证据表明对非ODI显著提高了企业滞后期加成率水平;(3)技术研发和生产加工类对非洲ODI具有显著正向滞后"加成率效应";(4)非国有企业对非直接投资行为提升了加成率水平,但是国有企业并不显著。提出引导企业集群化、专业化投资,积极参与东道国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等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泽 诸竹君 刘超
本文以加成率为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法对中国工业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ODI)进行了检验。经验结果显示:(1)对非洲ODI当期具有显著负向的加成率效应;(2)经验证据表明对非ODI显著提高了企业滞后期加成率水平;(3)技术研发和生产加工类对非洲ODI具有显著正向滞后"加成率效应";(4)非国有企业对非直接投资行为提升了加成率水平,但是国有企业并不显著。提出引导企业集群化、专业化投资,积极参与东道国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等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