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79)
2023(20369)
2022(16965)
2021(16084)
2020(13707)
2019(31597)
2018(31217)
2017(60196)
2016(32504)
2015(36840)
2014(36674)
2013(36112)
2012(33146)
2011(29846)
2010(30019)
2009(28505)
2008(28543)
2007(25556)
2006(22362)
2005(20537)
作者
(91854)
(76823)
(76545)
(73047)
(49007)
(36563)
(34814)
(29822)
(28912)
(27584)
(26061)
(25879)
(24571)
(24311)
(24000)
(23692)
(22810)
(22714)
(22273)
(22082)
(19030)
(18809)
(18771)
(17536)
(17249)
(17197)
(16990)
(16938)
(15328)
(15110)
学科
(137805)
经济(137634)
(112712)
管理(108039)
(98833)
企业(98833)
方法(62849)
数学(52783)
数学方法(52000)
(43375)
(40585)
中国(36546)
业经(36455)
(31730)
(28834)
财务(28750)
财务管理(28692)
(27436)
贸易(27421)
企业财务(27220)
农业(27153)
(26749)
理论(23410)
地方(23217)
技术(23189)
(22892)
(22736)
(22662)
(22389)
银行(22359)
机构
学院(467820)
大学(464640)
(199518)
经济(195569)
管理(185599)
理学(159153)
理学院(157539)
管理学(154855)
管理学院(153982)
研究(153150)
中国(121605)
(97082)
(96706)
科学(88973)
(76251)
财经(75579)
(73480)
中心(71197)
(71090)
(68631)
研究所(68293)
业大(64293)
北京(61447)
经济学(60601)
农业(57409)
(57352)
师范(56819)
财经大学(55859)
(55826)
(55287)
基金
项目(302050)
科学(240484)
研究(223441)
基金(221999)
(191560)
国家(189942)
科学基金(165253)
社会(143418)
社会科(136123)
社会科学(136087)
(116573)
基金项目(116135)
自然(106322)
自然科(103945)
自然科学(103918)
教育(103795)
自然科学基金(102123)
(98034)
资助(92126)
编号(90934)
成果(74125)
(68224)
重点(67507)
(64315)
(64068)
课题(62319)
创新(59670)
国家社会(59606)
教育部(59343)
(58453)
期刊
(224299)
经济(224299)
研究(139726)
中国(92316)
(79247)
管理(73648)
(67675)
学报(64683)
科学(63359)
大学(50905)
学学(48038)
教育(47372)
(46978)
金融(46978)
农业(45881)
技术(43942)
财经(38095)
业经(36661)
经济研究(36262)
(32789)
问题(29016)
(27015)
(25758)
技术经济(25167)
统计(24046)
国际(23145)
世界(22489)
(22306)
现代(21694)
财会(21594)
共检索到707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阎大颖  任兵  赵奇伟  
从组织社会学视角的制度理论出发,探讨了企业选择跨国并购和合资新建两种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决策动因,并对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选择符合基于制度理论的假设。一方面,如果东道国的制度环境有助于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则外国企业倾向于选择跨国并购而非合资新建;另一方面,东道国制度环境能通过调节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影响效果,间接影响投资模式的决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阎大颖  
运用制度因素和组织学习的经典理论,根据制度约束和国际经验,就中国企业如何选择跨国并购和合资新建两种国际直接投资模式提出一系列假设,并通过对2000年以来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和合资新建的样本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了验证,得出了中国企业面临的制度约束越强,FDI时越倾向于合资,而企业的国际经验越丰富,FDI时越倾向于并购的结论。同时,还揭示出一系列在制度转型和加速国际化背景下,影响企业选择并购和合资的宏微观层面的特定因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冠宏  曾靓  
本文在Manova(2008)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两种投资方式,发现融资能力强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跨国并购,于是运用2003—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中发生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的企业数据,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低的企业选择跨国并购的概率更大,融资约束相对较高的企业则选择绿地投资,具体表现为融资约束降低1%,企业选择跨国并购的概率将增加2.51%;在不同投资动机下,融资约束的影响有所差异,在商贸服务和生产型投资动机下,融资约束低的企业选择跨国并购的概率更大,而技术研发动机下,融资约束则不影响投资模式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莉军  
过去几十年来,国际生产的增长主要是通过跨国并购的模式实现。不过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行业和企业层面的因素来探讨FDI的进入模式。邓宁(2009)强调宏观经济变量可以解释FDI,并呼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提高我们对宏观经济变量影响重要性的认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文章采用2006-2012年6534起中国企业并购交易作为样本,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的决定因素。借鉴诺思的制度理论框架,探讨中国和东道国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中国企业发起跨国并购可能性的影响。文章研究的重点在于国家宏观经济和投资者保护状况对中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齐晓飞  关鑫  
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正式超过外商直接投资,跃升为世界第二大投资国,仅次于美国,但是,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解释类似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快速发展和崛起,却稍显乏力,这引起了很多学者对于中国企业OFDI影响因素的关注,认为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制度不完善是影响企业OFDI的重要因素,而且甚至在有些国家是决定性因素。本文将制度因素作为内生变量,融入邓宁的国际折衷生产范式(OLI)理论框架中,构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OFDI-S模型,通过对其进行经济学解析,分析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齐晓飞  关鑫  
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正式超过外商直接投资,跃升为世界第二大投资国,仅次于美国,但是,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解释类似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快速发展和崛起,却稍显乏力,这引起了很多学者对于中国企业OFDI影响因素的关注,认为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制度不完善是影响企业OFDI的重要因素,而且甚至在有些国家是决定性因素。本文将制度因素作为内生变量,融入邓宁的国际折衷生产范式(OLI)理论框架中,构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OFDI-S模型,通过对其进行经济学解析,分析母国制度对OFDI的影响,从理论上对OLI范式进行内涵和外延的扩展,并对中国企业OFDI国际化进行理论阐释,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冠宏  蒋殿春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数据,检验了企业异质性对其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率更高、资本更密集和规模更大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出口越多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绿地投资的方式;研发密度越高和流动资产比重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生产率高、资本密集、规模大、研发密度高且流动资产比重高的中国企业选择跨国并购方式的可能性大。这充分说明是否具有"可转移优势"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选择进入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冠宏  蒋殿春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数据,检验了企业异质性对其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率更高、资本更密集和规模更大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出口越多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绿地投资的方式;研发密度越高和流动资产比重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生产率高、资本密集、规模大、研发密度高且流动资产比重高的中国企业选择跨国并购方式的可能性大。这充分说明是否具有"可转移优势"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选择进入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阎大颖  洪俊杰  任兵  
本文结合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制度环境,对传统的国际折衷理论加以拓展,归纳出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制度环境下,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特殊的制度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以2006-2007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数据为样本,对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进行了多因素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政策扶植、海外关系资源及自身融资能力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能力有重要影响。分类型研究表明,上述三种制度因素对贸易型、生产型、资源型和研发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振华  符胜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向平  孔杰  
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日趋活跃,并购主体多数是我国的龙头企业,且以国有企业为主,但民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来自企业内部,区位选择呈现明显的资源、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总规模将迅速扩大,"国家领军型"企业将成为跨国并购的主角。但是,短期内"纯市场"型的跨国并购不会全面爆发。我国企业应该加强风险管理,重点化解国际政治风险、企业规模风险与公司治理风险和市场风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鹿  
企业开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何种进入模式直接关系到技术获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提出高层管理者认知—组织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的选择分析框架,识别了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技术寻求类型、企业规模、产业变革程度4个影响进入模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假设命题。通过对康希诺生物、鹦鹉乐器和天津药业三家企业进行跨案例研究,得到如下结论: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丰富的企业倾向于决策与控制程度高的进入模式;技术寻求类型的差异影响进入模式的选择,而企业规模对进入模式的影响是无差异的;处于产业变革程度高的企业倾向于组织弹性大的进入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单宝  
TCL与明基的欧洲并购给中国企业提出了警示,即文化差异是跨国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进行文化整合的明智策略,就是正确选择跨国并购后文化整合模式。跨国并购后文化整合要经过四个阶段,即探索阶段、碰撞阶段、磨合阶段、创新阶段,各个阶段文化整合工作的侧重点和具体措施也不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阎大颖  
首先运用制度因素论的基本观点,针对东道国的管制约束和规范约束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绩效影响提出了一系列假设,然后以2000~2007年由在中国大陆地区和香港地区上市的非金融类企业发起的跨国并购交易为样本,对跨国并购前后多种财务绩效指标超额收益的变化趋势及决定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认为,东道国管制制度越严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绩效越差;东道国规范制度约束越小(文化距离越小),跨国并购后的绩效越好。此外,还认为所有权属性、相对国家竞争优势及跨国并购经历等是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显著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平  徐登峰  
本文研究了我国企业FDI中关于独资与合资的选择问题。建立了我国企业FDI股权结构进入模式分析框架,并提出研究假设。2008年11月~2009年1月,获得132份有效调查问卷。使用SPSS12.0软件分析得到FDI股权结构选择的LOGISTIC模型。模型显示,投资方式、公司国际化程度对采用独资方式具有负向显著影响,集权偏好对采用独资方式有正向显著影响,技术优势、技术隐性、市场潜力和文化距离对股权结构选择无显著影响。本文还初步探讨了股权结构选择与绩效间的关系,并建议"走出去"的我国企业关注国际化程度、集权偏好、文化距离对进入模式的影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